APP下载

县级电视台新闻精品创作探析

2018-04-01蒋东春

视听 2018年7期
关键词:精品创作

□蒋东春

每一年县级电视台都会参加省级和市级举行的新闻系统年度优秀作品评比活动,这也代表了每个县级电视台在该年度新闻创作的最高水平。如何在激烈的新闻评比活动中获得一个满意的结果,如何创作出更好的新闻作品、精品,这也是所有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们所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在县级电视台从事新闻创作多年的一线记者,笔者在此对新闻精品创作作一探讨。

一、选好新闻题材是新闻作品成为精品的基础

笔者认为,所选的新闻题材要在大时代环境和大背景下进行。例如,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倡导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全国上下都在关注贫困群众如何发展种养业脱贫致富的问题,我们就应该考虑选择此类题材,进行消息类和新闻专题类作品的创作。具体可选择当地某一典型贫困户、帮扶人、第一书记等典型事例进行创作,这样既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又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选择本台最好的摄像和写手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这也是该作品能否成为新闻精品的基础。镜头,是一篇新闻报道和一个新闻专题无声的语言,镜头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能让语言文字更具有说服力。如果仅有优美的语言文字,没有高质量的画面来匹配,该作品也会失色不少。例如,某年度某县级电视台参评作品《漓江上的杨卫士》讲述的是漓江边一个姓杨的渔民,为了让中外的游客欣赏到漓江的美丽风光,10多年坚持义务清除漓江上的污染物。初看这篇报道的文字,大家都觉得故事叙述得生动且感人至深,难以忘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大家一同来看新闻图像时,感觉和文字的效果大相径庭,让人大跌眼镜。原来去拍摄这篇新闻报道的是一位刚入行不久的新手记者,拍出的画面不是歪斜,就是抖动,整条新闻的镜头基本都是大画面,没有近镜和特定镜头,找不出几个像样的画面,很多细节没有通过镜头体现出来。最后在大家的一片惋惜声中,该作品与一、二等奖擦肩而过。因此,对于一个好的新闻题材,县级电视台一定要用本台拍摄水平最高的记者与写作水平最强的记者进行搭配,才有可能创作出新闻精品,最终获得一个满意的奖项。

三、后期的新闻制作不可或缺

有了好的新闻题材,有了本台最好的拍摄记者和写作水平最高的记者是不是就大功告成了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编辑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作品的品质和参评效果。例如,某县级电视台的作品《疱田村的爱心接力》讲述的是该村72户村民,十年如一日,集体轮流照看本村五保老人的故事。该记者当天去拍摄时,机缘巧合,刚好碰上村里面当天负责照看五保老人的那家村民,据该记者回忆,当时这位村民把老人搀扶到屋外,为老人洗脸、梳头、喂饭,并为老人穿上一双棉鞋,老人感动得流出了眼泪……这么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感人画面只是一闪而过,大家再想继续往下看时,结果没有了,令评委们非常惋惜。这么能吸引眼球的画面怎么这么快就没有了呢?后来大家才了解到,当时拍摄的记者抓拍到了这一感人的画面,足足拍了8秒钟。结果编辑在后期制作中仅保留了3秒钟画面,另外5秒被无情地删除了。如果把这8秒钟感人的画面全部用上,这篇参评作品的命运可能就会大不一样了。如果当时编辑该篇新闻的是一位资深编辑,懂得什么样的画面可突破“常规”,画面时间可以加长,懂得镜头之间的组合,懂得镜头的合理取舍,大景、中景、近景以及特写的灵活运用,就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并提升作品在评比中的竞争力。所以,县级电视台要创作出新闻精品,编辑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后期的新闻制作同样十分关键。所以,面对一个好的新闻题材,一定要选择本台中水平最高的编辑进行后期制作,精心打磨每一个镜头,让镜头优美流畅。

四、作品的配音至关重要

对于一个好的新闻作品,我们要根据新闻内容的要求选好适宜的播音员;按文稿的内容要求确定播音的风格、播音的声调以及语速;配音千万不可按播音员的语速一成不变,要根据片子内容、情节对语速作最佳调整;段与段之间要留适当间隙,给观众一些想象空间。电视类的新闻作品主要是消息类、新闻专题类、社教专题类、电视散文等几种类型。无论拿到哪一类的题材,首先要看这个作品比较适合男播音员来配音,还是更适合女播音员来配音;其次要考虑是用抒情的语气语调,还是用叙说故事的、比较煽情的语气语调来播;还要看是用批评、评论性的语气,还是弘扬社会正能量的语调来播。这都要根据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来作出选择。如果是社教专题类的作品,还需要配上一定的背景音乐,又要考虑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更合适。在选择背景音乐时还应根据作品的风格选出最贴切的音乐,而且音乐要根据片子情节跌宕起伏,切不可铺太满。从历年的参评活动来看,一些县级电视台在作品的配音上同样吃了不少亏。例如,某县级台的作品社教专题《潘锦辉的“木匠梦”》讲述的是一偏远农村青年自幼双目失明,但在他的脑海中要成为一名“木匠”的梦想却从来没有放弃过。他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难,自己不断摸索,最后真的成了乡邻心目中能做出各种农具的木匠。从拍摄的角度来看,有他平时生活的场景,也有帮村民做农具的场景,采访同期声的内容也是恰到好处,画面朴实而感人。从文稿来看,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评委在点评的时候就指出,这部专题作品的语速过快,没有播出细腻的感情,煽情的成分偏少,给大家的印象好像是在读一篇新闻稿件的感觉。所以,好的播音同样会给新闻作品加分,反之只会给作品减分。还有就是社教专题类作品的配乐,重点要注意片头和片尾的配乐。片头的配乐一般要大气,音乐有一定的震撼力。片尾的配乐一般是比较舒缓一点的轻音乐,给观众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五、小结

从近几年县级电视台的新闻创作情况来看,尽管各县级电视台做了艰苦的努力,也付出了很多劳动,但由于一些县级电视台没有认清自身在新闻创作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在采写新闻过程中存在取材不精,挖掘不细,拍摄画面不美,后期制作不流畅等方面的问题。不像省级和市级等大台的记者和编辑高手如云,县级电视台记者、编辑、播音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记者可能拍摄水平很高,撰稿的水平一般;有的记者可能拍摄不怎么样,但撰稿的能力却很强;配音也一样,有的播音员比较擅长播抒情煽情类的配音,有的播音员则偏重于叙事和评论类的新闻等。因此,县级电视台要在激烈的新闻评比活动中取得一个满意的结果,创作出更好的新闻作品、精品,展示出本台的最佳水平,就必须要集中本台最强的各方力量,把本台最好的摄像记者、最好的撰稿记者、最好的编辑、最好的配音集中优化组合在一起,加上最好的选题,才能在每年作品评比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猜你喜欢

精品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精品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