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性迷思
——当代艺术中的女性意识
2018-04-01陈思娴
陈思娴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0000)
一、研究背景
食物一直是艺术家乐此不疲来使用的主题。在远古人手里猎物的图绘是一种迷信和巫术的信仰,他们相信通过长矛或石斧的敲打图画,真正的野兽也会俯首就擒成为他们的果腹之肉。在古典静物画法中,对食物的描绘是炫耀物质富饶和财富象征。食物做为静物题材的简单模仿再现后,逐渐变成一种象征性的能指符,艺术家常常喜欢把食物与女性的身体做某种联系,做一种情色欲望的表达和自我内在欲望的描写。苹果在圣经里一直是忌禁的象征,从亚当和夏娃被蛇引诱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遭受不尽的痛苦悲惨结局。布隆齐诺《爱的寓意》中维纳斯手中拿着苹果与丘比特极为亲密缠绵悱恻,画家把俄狄浦斯情结公然呈现出来,画面呈现一种戏剧性的性挑逗。在高更的《塔希提岛的在两位妇女》和《君在何方》的作品中,女性的胸前都怀抱着水果,两幅画很明显是用水果与女性的乳房做某种暗示。拉斐尔前派罗塞蒂所描绘的《维纳斯》,这幅画的维纳斯胸前围绕着小而嫩的酒红色花朵,存托着女性粉色前胸充满肉欲的桃红色,女神左手持着鲜艳欲滴的苹果放在她的左胸,确实绚丽夺目,勾起人对颜色的胃口。迈耶·夏皮罗在他的《现代艺术:19与20世纪》艺术中分析了塞尚的苹果,认为塞尚从早期一直到晚期的作品中苹果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从《多情的牧羊人》代表爱意的象征物,到女性裸体的背景,再到纯粹的静物,苹果逐渐成为了物像的隐喻——友爱和情色。从形态学的角度看,苹果等一系列水果与女性的阴蒂生理组织的确非常相似。男性将可口的食物与女性身体某个丰腴诱人的部分拿来做色情的联想,食物变成生殖器的一种能指,成为女性特征的一种放大,女性作为欲望的客体,变成一种原欲的表达。而当下许多的商业广告就是利用这种情色联想,让任何商品与性挂钩,以此刺激顾客的消费欲。
二、提出问题
琳达·洛克林在她的《女性、艺术与权利》一书里曾分析19世纪的情色艺术和女性意象,提到女性的情色艺术领域的“有关香蕉的诗尚未写出来”。“香蕉”是带有明显的生殖器象征和性暗示的能指符。纵观美术史男性是情色论述者和消费的主体,都是以女性为对象进行情色论述,情色意象为满足男性需求和欲望的而被创造。笔者认为在女性主义力量发起的第二次浪潮之前—也就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女性是普遍缺乏自己的情色领域,女性至少在公开场合是不能去论述和消情色的。那么当下女性艺术家在长久以来男性独掌话语权艺术领域里是如何去反叛和重塑自我的情色意象,她们的艺术作品中有哪些特征?几千年男性在艺术领域主掌话语权,经历过几次革命浪潮后当代艺术家又是如何从多元化的角度重新思考历史、社会和人生?这些都是笔者在美术史中以食物为线索探讨女性的精神和自我意识的重塑。
三、在食物中对传统情色的反叛
笔者认为后现代艺术兴起后,艺术强调多元化和个体性的旨趣,女性艺术家开始在她们的作品中逐渐明确对两性关系的态度和自我欲望的书写。对于“香蕉”这个论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借这琳达·诺克林引出的话题来讨论。
安迪沃霍首先用丝网版创造的香蕉形象,图像符号里没有直接的性和生殖器的指向,它是一种针对“地下丝绒”乐队的唱片的商业推广,带有娱乐性、复制性、商业化的营销产品。
继波普艺术以后,对现成品的挪用成为至美术馆司空见惯的事,而食物作为大众生活日常必须品摆放在美术馆也不足为奇。YBA组织里的莎拉卢卡斯常常使用现成食物加入她的作品里,做生殖器的暗喻。列如将哈密瓜、煎鸡蛋表现乳房,腌鱼、桶暗示阴道,黄瓜、喷着气的易拉罐象征勃起的阴茎,都是些平常事物。在她的1999年《吃香蕉》的摄影作品里,她利用自己独特的男性化的中性外表,摆出无理野蛮的姿态,以各种性暗示的姿态吃着香蕉,吞噬香蕉变成了对男性为主导权威体制的抗衡。紧邹眉头面带怒气的她凝视着相机或者是相机背后的,莎拉卢卡斯变成了一个好斗野蛮、不辨性别的斗士。卢卡斯大多数作品喜欢在性别主题上做文章,作品中常常用食物来替代身体中的生殖器,以一种叛逆者的姿态反抗传统的男性对女性气质的定义,将食物与生殖器置换手法,幽默诙谐重新审视自身对两性角色的看法。
阿布拉莫维奇1995年的作品《洋葱》,以10分钟影像的方式记录了她生吃洋葱的整个过程。在影片中她一边吃洋葱一边有个声音在发泄种种不满,洋葱刺激着她的泪腺,如同外部世界给予她的压力,她越来越激动,口水从她嘴巴里流出来,妆容也随着吃这个过程被抹去,背景中艺术家自己的声音在反复说着“我厌倦了一直改变计划,厌倦了在候车室、公交站、候机厅里等待……”这件作品在挑战人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极限。她所发出的声音是一种集体诉求“,洋葱”代表着父权制社会里仍然存在的性别压迫,揭示了女性在面对生活种种压力时表现出来的脆弱一面,妇女要求不仅是社会政治权利的获得,还要求从生活经验去关注生活,不再是别人解释的对象,探讨女性的独立和身份问题。
2015年的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艺术家詹妮弗·鲁贝尔的一件互动式的艺术装置。作品是一个真人大小的大胸女性模特横躺在展台上,在模特两腿间的私处改造成一个胡桃夹子,赋予其功用性,让观众们通过将山核桃放在人体模特的大腿内侧,然后推下上肢,打开坚果,与雕塑进行互动,参展的观众无论男女都可以用这个方式获得食物,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展厅里尽情的观看和消费。詹妮弗·鲁贝尔在后现代主义的潮流中表达了意识,讨论性的问题。她这件性感女郎大腿胡桃夹的作品,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态度将食用工具和女性身体进行趣味性的功能叠加,调侃社会对女性身体功能化价值的界定——生物性再生产和性经济产业,通过参与者使用大腿胡桃夹不断消耗的核桃,讽刺现代商业经济对女性身体的一种商品化消费。
加拿大艺术家Chloe Wise 2017年9月在巴黎举办第一次个展,展览的主题叫做“of false beaches and butter money“,展览中的食物并非是现成品的挪用,而是用硅树脂做了的模具,然后使用液态聚氨酯塑料来翻模后,用油画颜料上色,制作出及其仿真的食物雕塑作品。她利用荷兰静物画派和拉斐尔前派的绘画艺术形式,摆放雕塑作品或者绘画,以食物和性直接联系在一起,激发人的联想产生性欲。,但她的雕塑和绘画作品非常具有后现代感,如用奶牛的皮革或者棱角分明的镜子展台,带有性暗示喷洒流淌的牛奶和水果。有趣的是,从雕塑的镜子展台中反射出墙上艳丽色彩绘画,女人充满肉欲的眼神凝视着观众,她们手捧带有商标的食物,反射出淫靡画面的展台与做为能指符号的静物形成一个有趣的对接,成为了意想不到的联系纽带——把消费、性别和通往其他快乐途径之间的关系映射出来。Chloe Wise的《路易斯威登、卡骆驰和一个温顺的羊》与高更《塔希提岛的在两位妇女》两幅绘画作品,都以女性身体和食物两个题材相结合,身材丰硕的女性把食物捧在胸前,夸张的表现方式使得女性的乳房像是装满好东西的容器。与高更不同的是,Chloe Wise将女性身体和食物与商品联系在一起,绘画色彩表现受屏幕广告的影响,明亮艳丽,女性拿着有生殖器符号象征的水果做为欲望的客体像商品一样被推广和销售,女性身体被物品化成消费品。
四、女性的意识
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幼儿通过镜中的映像,幼儿心理中的“自我”得以形成。而幼儿认为是其自我其实只是一块了无一物的虚像。拉康认为从镜子阶段以后,人始终在追寻某种性状某种形象而将它们视为是自己的自我,通过认同某个形象而产生自我的功能。
女性对自我认知一直受困于社会传统文化价值观和传统绘画对其固有形象模式的界定,一直处于欲望描绘的客体地位,自我只能通过他人承认的欲望载体来确立。而上述女性艺术家,她们打破传统定义女性作为客体欲望对象的位置,反抗男性认为的高等美学对女性身体性比喻的,确立主体性意识和确定身体的所有权,莎拉卢卡斯以中性化外表和对传统男性定义的情色外形重新定义女性气质;阿布拉莫维奇用啃咬食物的行为在为女性集体发声,让社会更多从妇女角度来关注她们的生存体验和社会状态;鲁贝尔则用雕塑作品幽默诙谐态度讽刺现代经济对女性身体的物质化消耗;Chloe Wise则作品表面上看是依照男性的欲望将女性身体裁剪成特定的模式,但其实她是调侃商品经济社会下普遍将女性身体物化和商品化后的占有。
这些女性艺术家再次用食物这一元素,重新调整和定义传统男性借艺术的名义把食物变成反映社会性别关系的图示化的结构。反抗由男人为男人享乐而创造的情色意象,反叛男性情欲观,解放自我。艺术把食物做为表达媒介,体现女性自主意识,艺术逐渐更加的民主化和具有包容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去年重庆龙美术馆举办了“她们”为名的国际女性艺术家集体展览,集体回顾了中外历史上的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分为四部分:湮没自我、解放自我、观照自我、表达自我。笔者认为这四个部分体现了女性艺术在历史时间轴上的发展变化,展现了女性是如何从男性的集体意识中独立出来的,表达主体意识,观照自我。用王薇的话来说“本次展览会的目的是提醒所有人——了解她们以及实现的,关注她们正在实现的,推动她们希望实现的。”
五、结语
女性主义介入艺术史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所形成的冲击和影响确实不能忽视的。笔者认为,在后现代的背景下,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当代艺术的趣味性选来越明显。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是你的自由,并非描绘或影射宏大叙事的重大社会题材,才是唯一评判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标准,女性(男性)大可根据自己的兴致选择自己的位置。今天的艺术是多元开放包容的,没有所谓的卑微、边缘与被动。
拥有一个开放的头脑,让艺术的线条在音乐、时尚、食物之间变得模糊,这些都能让你培养出一种更加开放和愉悦的审美感受,为艺术创作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罗丽,新生代女性主义学术论丛 女性主义艺术批评[M],九州出版社
[2]于闽梅,谁背叛了谁?——符号的象征与现代女性身体[M],九州出版社
[3]琳达·诺克林,女性、艺术于权力[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迈耶·夏皮罗,现代艺术:19与20世纪[M],江苏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