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安多地区多民族交互共生的民间信仰初探
——以海南州贵德县文昌信仰为例

2018-04-01李毛太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丝路艺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海南州藏传佛教文昌

李毛太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文昌用藏语称为“阿米尤拉”,“阿米”译为爷爷、祖辈,“尤拉”译为地方保护神,当地民众认为“尤拉”是黑文殊菩萨的化身,是智慧的化身。根据资料介绍,明代青海海南州贵德县就有文昌庙。[1]总之海南地区的文昌信仰历史悠久,也与其自然地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有关。

一、海南地区文昌信仰分布

海南藏族治州是青海省文昌庙最多,信仰最广泛的地区。全州五个县,共和县、同德县、贵南县、贵德县以及兴海县。藏传佛教信教徒达26 万人,藏传佛教影响很大。海南地区的文昌信仰主要分布在共和县、贵德县以及贵南县。其中,贵德县就有13 座,共和县有2 座。(与家中僧人访谈得知)[2]人是宗教信仰得以存在和传播的载体,文昌信仰在青海藏区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汉族的迁入,及汉藏文化彼此接触接纳,汉族是文昌信仰的带入者,带入后汉藏民族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信仰内容,一定程度上对文昌神进行了本土化和个人化的改变。本人亲自拜过的是共和县幸福滩的文昌庙,和贵德县河西文昌宫。

二、汉藏结合的文昌信仰形式与仪式

1 祭祀仪式:分三种,煨桑、血祭、放生

煨桑:是指僧侣或藏民在白塔,庙宇,圣湖,神山等场所,用松柏枝焚起的霭蔼烟雾,来供拜天地诸神的宗教仪式。在藏族地区,几乎每家每户也都备有桑炉(或者院子中央,或者在屋顶依山处),后来的人只是在已经燃起的煨桑堆上加松枝、柏枝、糌粑等物,顺便献酒洒浆,跪拜叩首,顺时针围着煨桑池转三圈。在文昌庙也是,象征着在净化氛围环境,信仰者一般将原料放入桑炉中,加火点燃,围着桑炉顺时针转并诵经,同时洒一些净水(牛奶、酒、圣湖水等)让烟到神界天境,传达自己的心愿。

血祭:又称红祭,一般指的是宰杀牛、羊、马等动物作为牺牲来祭献给神灵,或者先用动物祭祀再宰杀,血祭本来是苯教的一种仪式,随后随着藏传佛教与苯教的结合,血祭也用到了文昌信仰的祭祀仪式中,在青海海南藏区祭祀文昌时一般用山羊和绵羊,也有用鸡和鸡蛋。

放生:就是救护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的命,而众生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机,救他们的命,他们感激最深,所以功德至大!放生一般是先念经,再向动物身上洒些净水,在动物的脖子和耳朵处系上活佛加持过的绳稠布结,布条是放生的标志,将动物赶到离人较远的地方让其自然死亡,在文昌庙放生的动物主要牛、羊、鸡、猪等。

2 六月会:

藏语“周把拉泽”意为六月跳神会,它以贵德文昌宫中的文昌神和周屯二郎神为祭祀神灵,据说文昌神和周屯二郎神是甥舅关系,在那天举行见面仪式,已流传1400多年。每年农历六月,青海贵德县地区的广大藏族、汉族村庄都要举行当地民间祭祀活动。这是一种原始宗教氛围浓烈、文化形态与文化内涵复杂而丰富的人文现象。当地村民在农历六月十九请出两神(将制作的木像放在轿子里),有人抬着出来,置于大殿前供人们拜,然后抬回去,献茶、献羊、煨桑等举行仪式,二十二日清早出庙,抬至河阴镇毕家寺、石家寺前相互参拜问好,两神相见时锣鼓声、欢呼声不断,然后大家纷纷敬献水果,肉食,糌粑,哈达,绸缎,把神坐的轿子堆得满满的,之后是送神,抬轿者原路返回。现在整个活动完全缩减,政府统一规定,农历六月二十二日上午11:30 进场,下午14:00 退场,据说第一届六月会上还有穿口钎,穿背钎,刀砍手臂的表演,后被取消。[3]

三、藏汉民众对文昌信仰的理解

海南州信奉文昌神的地区,汉藏文化的影响与不同区域人口的增长与消减密切相关,呈现藏族人口增长,藏族文化影响也增强,藏传佛教的痕迹在文昌庙里很明显,使汉族传统的文昌信仰不仅保持了汉族元素,也呈现出藏传佛教化趋势,仍保持了文昌信仰强调的道德伦理内涵。汉族对文昌神的尊敬,与其重视文教的传统有关,就和孔夫子一样,都是学生的“保护神”,孔子是至圣先师,而文昌神是学子金榜题名、登科中举的保证,更符合普通人追求名利的实用心理,更深入人心。因而每当中考、高考、工作录取时,都有人过来文昌庙求签,请愿,拜神,求保佑。拜神仪式上就是汉藏风格都有。

四、结论

海南地区的文昌信仰是安多藏区佛教文化圈中的特是个案,是一种文化整合的表现,是藏文化对汉文化的本土化,是民族文化的融合。藏民族共同的文昌信仰反映了多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多元崇拜,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共存、共融现象,是对古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青海海南藏族地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当地藏传佛教文化氛围浓厚。文昌信仰本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信仰的组成部分,随着汉族人口的迁入及汉族文化的传播而进入了该地区并逐渐为当地藏族人民所接受。[4]自幼受到藏传佛教出世思想熏陶的藏族群众也开始更多地关注和参与现实社会;同时过多地求神拜佛、遇事先想烧香,也还是人们对自身信心不足,功利心的表现。本地化的过程中,它受当地原有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境内各文昌庙的建筑特点、庙内神像造像风格、文昌祭祀仪轨等相对中原地区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很多方面都值得深入的田野调查后,再研究。

注释:

[1]贵德县.河西文昌宫.简介牌

[2]百度百科.海南藏族自治州

[3]2012年亲自参加六月会,并采访当时举办方青海省海南州群艺馆负责人

[4]海南州志【M】民族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海南州藏传佛教文昌
文昌发射场暮色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神像与游走:文昌出巡非遗口述史系列之十一
青海省海南州诗歌作品小辑
海南州牧民专业合作社成长性评价
海南州交通运输业发展问题思考
海南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