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小镇 文明之邦(上)
2018-04-01云南省丽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云南省丽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一
著名作家海男曾经写过永胜县城这个滇西小镇:一年四季的小巷,市面上鲜花装饰了古镇,街头站满了卖花的少女、老妪。卖花的习俗源自人类有香气弥漫这一天。卖花人大都是在山上居住的少数民族。他们在自由的高山上维护花朵的繁殖过程,然后又将美及绚烂带给在古镇中扎下根的小镇市民……难怪,我在那小镇生活的数十年中,做梦的节奏是那样快,梦的色彩是如此鲜明,这应该归咎于鲜花及香气。
海男还写过一部小说《县城》,小说里有永胜小镇的原型,有她青春的诗意生活。一个生活了三十年的小镇,留下了“鲁迅文学奖”得主海男故乡的灵魂。
永胜籍著名作家陈洪金也写过永胜小镇,他的《乡村记》里,也收进了《县城》这篇文章。他的县城是客观的、诗意的,从历史到现实,地震,火灾,人文历史,全部一网打尽……
永胜县城可能是每个永胜作家难于绕过去的地方。
我出生在永胜一个边远的村庄,很小的时候,我偶尔到过一次县城,从那一天开始,我一直想象着自己能够居住到小镇来。那时候,我似乎把永胜小镇上事实的东西想象成一种虚拟,一种灵魂深处的事物。
后来我真的到了永胜县城工作,身临其境,蓝天白云,空气纯净,青山如黛。极目远眺,玉龙雪山在群峰之上闪烁灿烂的光辉……你当然可以不知身在何处。然而,我不能忽视的是,这个小镇自古以来都从不同的风俗、感观上的角度和方向等等方面代表着一个县的历史和文化。可能正因为如此,时至今日,这个小镇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东西。
二
永胜小镇是丽江的东南大门,小镇和丽江隔江相望,一衣带水。小镇上的人,踏上铺满杂草的田间小路,登上农家古朴的小楼,便可以看到玉龙雪山上的云彩和白雪。多数时间,小镇的上空,都是蓝天白云。小镇坝子平展,四周有群山拱围,山上青松挺拔,柏杨苍翠,映衬蓝天。有时候,天空的湛蓝让人有点不敢相信,怀疑是谁画出来的,是谁染出来的——让人觉得深邃而神奇。走在小镇的街头,神清气爽,犹如在阳春白雪中。因此,古代文人墨客又称永胜小镇为“沧阳”之城。
永胜地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结合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永胜小镇成为滇西北通往四川内地的要塞边关,成为滇川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自西汉以来,永胜就是四川进入云南的重要军事门户,唐以后就被称为“北门”“入云南之门”“北国胜门”。据冯甦的《滇考》载:元代宗宪三年(1253年),忽必烈率大兵经甘肃、四川,南下进攻大理国,到大渡河兵分三路,其中一路首先占领永胜,取得胜利,所以将永胜改名为“北胜”,意为自北而来,首战取胜之意。
永胜小镇位于四川南至大理、缅甸,北至丽江、西藏、印度的三岔路口。古代“灵关道”从丽江起,经永胜、宁蒗、盐源、西昌(古邛都)、筰都(现四川汉源县)、灵关、邛崃至成都,古道上的永胜,历来都是重要的交通要冲,在滇西茶马古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重要的地理位置,使永胜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特别到了明朝,永胜小镇一再进入朱元璋及他的南征将军傅有德和沐英的视线,朝廷多次对永胜调兵遣将,构筑城堡。历史资料表明,永胜小镇在历史上就是朱元璋的军队建筑的“澜沧卫城”。
明代“澜沧卫”是朱元璋为控制滇西设立的军政合一的管理机构。《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载: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九月,“调云南中卫于北胜州(今永胜县),置澜沧卫”。资料表明,永胜小镇的前身“澜沧卫城”,是朱元璋核准傅有德、沐英的上奏,派云南都指挥司的驻军前往永胜建卫时修建的。据《永胜文史资料》介绍,“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九月,云南两司将驻昆明的数千军官移到永胜(共6500人),次年(1396年),曾任澜沧卫指挥使王佐率督本卫官军和所属北胜、永宁、蒗渠三州土司军民建城,建成了现在的永胜城。”
历史上的“澜沧卫城”,面积虽然不算大,但其气势非同一般。南北依正子午向坐落,东西大街为青龙白虎方位。东西南北四座城门设于两条大街的四端,在四面城墙的正中。城墙外为砖石砌筑,下石上砖,墙脚处砖石厚五尺,向上渐薄,城墙外直立,墙内却成斜面缓坡,老人小孩都可上到城墙上面。城外为人马大道,大道外有护城河,河宽一丈二尺。初建城时,城东门叫“迎旭”,南门叫“来薰”,西门叫“挥辉”,北门叫“拱极”。当时的古城,城墙气势磅礴,城楼、炮台整齐壮观。全城形成四条大街、十六条小街,成棋盘布局。街面中心用石板铺就,城内钟楼高高耸起,庙宇更是随处可见。府署、学校、戏台、武场、人马旅店都十分齐备……这是一座具有典型中原特色的古城,它的建筑,完全是为了适应戍守的需要,与中原军事古城堡如出一辙。
朱元璋及其明代将领对永胜小镇如此重视,加上小镇古城如此的建设,杨陆先生在《丽江文史资料》中撰文说,丽江东面“永胜城自明洪武建澜沧卫军事重镇以来亦雄踞一时”。
三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永胜小镇成了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过去,从丽江到四川的马帮、从四川到西藏的马帮,到小镇上必住一晚。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小镇独特的出产和人文环境,小镇一度辉煌。仅是县城西街,就有11家马店和两家兽医店,每个马店可容纳100匹牲口。小镇上的马帮也应运而生,形成小镇内和小镇郊外家家养马、户户赶马经营的情况。在茶马古道兴旺时,小镇的街道上,时时都有马蹄声和赶马人的吆喝声,马店随时挂出“客满”的牌子,食馆里,时时坐满了一拨又一拨的赶马人。
小镇的每一条街道,也都因为有了马帮而异常活跃。北街是铁匠街,专门打农具,打马掌和马掌钉。南街开得最多的是缝纫店、食馆,还有大校场,小校场,主要是驻军演兵的地方。南街的辕门口,是从前县衙的大门。在我的记忆里,辕门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土房子,很难想象辕门口这样的土门,过去县长的车马会雄赳赳气昂昂地从这里走过。后来的辕门口出出进进的,再不是县官的马匹,而是熙来攘往的普通百姓。
永胜小镇的骡马交易也异常活跃。由于来往的马帮频繁,永胜的骡马品种好,小镇在清初就开辟了骡马交易市场。据《永胜县志》记载:清朝初期,吴三桂坐镇滇省,图谋反清。他以购买便利为由,上奏朝廷批准,于永北州(永胜小镇)开茶马市,暗备军需,每年交易骡马数千匹。茶马市上交易过丽江马、凉山马、四川马和西藏马。后来,吴三桂反清失败,茶马市停止,但以茶马市为由而开展的骡马物资交流大会却保留了下来,一直延续至今。
永胜小镇是滇、川、藏茶马古道的重镇,地处交通要道,商业发展非常快。大理人到永胜来经商的比较多,在永胜成立“太和会馆”,会馆设在城内钟鼓楼。1915年,永胜商会成立。据当时永胜商会会长杜应文介绍,商会参与永胜骡马大会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以骡马交易为主的土特产物质交流。永北的凉山马以能驮重、善爬山出名,交易很旺盛。二是进行跑马比赛。商会还坚持做公益活动,1943年在抗日战争的紧要关头,响应号召,发动了七·七抗日救国捐款,向县城各工商户募集得镍币7200元,并张榜公布捐款名单,1944年又募捐了1万元,对抗日救国尽到了“匹夫有责”的义务。到了1945年,交流会结束,略有余款,与永胜县民教馆各出款15万元,共30万元,买得一套戏剧道具服装,为发展本县文化娱乐起到了较大作用。
四
小镇上的灵源箐位于小镇东郊3公里处的山麓,是一处集寺庙、亭阁、山水为一体的名胜。其间文物古迹、诗赋墨宝美不胜收。寺庙和亭阁都傍山依水,常年绿树成荫,花草团簇,景色异常迷人。箐中有壶山、笔架、弥勒山在灵源之南,多条山箐中流水清澈,汇流经过灵源,蜿蜒而过,穿桥过郊,被称为“东圃群芳”。
灵源寺内,有慈云坊、人天阁、真武阁、观音阁等古代建筑。树林蔽日,山深谷幽。灵源箐又名观音箐,是因为寺内有唐代吴道子真迹观音像而闻名,成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音像在观音阁内,为大理石刻,高178公分、宽75公分,像旁注有“唐吴道子笔”字样。其像造型美观,镌刻细腻,立体感极强,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新纂云南通志》金石考方国瑜跋:“永胜灵源箐石刻观音像,在滇中画像之较为古者”,“昆明圆通山有碑刻观音像即仿此翻刻,世人咸重此刻,当非偶然也。”明正德六年(1511年),永胜小镇发生8级大地震,北胜州古城陷塌,而相距只两三公里的灵源箐建筑群及石刻像完好无缺,为地质、地震研究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也为灵源箐增添了神奇。
灵源箐还是大理国重臣、高氏土知州高土司家世代统领永胜的驻地。高氏自宋朝始,累向中原求取佛经典籍,而吴道子之原本,当此时得来。世袭北胜土知州高氏,世代相国,又累世信佛,宋、元时期滇中佛迹,多为高氏所为。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浙江省会稽人许炎,因觉观音原像价值高,只能悬于大厦,斗室不能容纳,便摹小像于其旁,以待游人摹拓。为要显示真迹,往往拓印之后,又用“滇沧阳世守高氏之章”,以为证明。
历代文人墨客到了永胜小镇,灵源是一个必到的名胜景点,重要官员往往留下墨宝。灵源人天阁东部有一石碑,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山西武宁人、永北直隶厅同知王之音托云南巡抚谭尚忠题写“灵源”二字,笔迹遒劲,气势逼人,笔墨功夫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游人无不赞叹。姚州举人赵鹤清的“流水自今古,野云知去来”,亦是名家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