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楼裂缝鉴定及处理措施
2018-04-01刘丽丽顾银钟李长龙
刘丽丽 顾银钟 李长龙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工程质量的重视,有关混凝土结构裂缝反映日趋增多。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墙、楼面出现的裂缝进行检测分析,得出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鉴定结论及处理建议。
一、工程概况
建筑物为六层框架结构(带半地下车库)房屋,坐北朝南,长34.8m,宽11.4m,总建筑面积约2540m2。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楼面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结构。2015年10月,此楼交付使用后,部分住户发现内、外墙面和局部圈梁、楼面出现多处裂缝,且部分裂缝位置基本相同。考虑到结构的安全性,裂缝的危害程度,需对出现的裂缝进行检测鉴定,进而确定解决措施。
二、相关情况调查
1、设计。经核算该工程结构设计无误,符合现行设计规范要求,未发现与现场裂缝有关的设计缺陷。
2、沉降。委托方提供了某检测单位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的沉降观测报告,建筑物设置12个沉降观测点至竣工验收前累计沉降量在21.3~26.7mm之间不等,累计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度均未超规定要求。
3、原材料。由送检报告表明,试样经监理单位见证取样,并送至某检测中心检测,经检验和复检,相应强度和性能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4、现场查勘。此住宅楼22户居室室内墙体(包括圈梁)、楼梯间墙体、楼面、楼梯入户门处平台和局部外墙的裂缝分为以下5类:⑴一层至六层2轴、3轴、4轴、5轴、6轴、8轴、9轴、10轴、11轴、12轴横墙与A轴纵墙交界处,距相应楼面4/5层高左右的横墙部位出现的斜向上向北的裂缝,此裂缝缝长在 107~1800mm,缝宽在0.05~0.15mm之间不等,抽查缝深为4.1mm,该部位少数电源插座边角出现长短不一的细小裂缝。
⑵东、西山墙部分窗台下口出现的基本为水平状分布的裂缝,最大缝长约2100mm,最大缝宽约0.15mm;部分窗洞下角内外墙面出现的斜向、水平状、基本垂直状分布的裂缝,最大缝长为910mm,内墙面最大缝宽约0.15mm,抽查缝深为3.5mm,此类裂缝分布于客厅部位。
⑶室内内墙面、楼梯间内墙面出现的无规律可循的裂缝(部分内墙面大面积出现),此类裂缝缝宽在0.05~0.15mm之间不等,抽查缝深在14.7(对应缝宽约0.10mm)~17.6mm(对应缝宽约 0.15mm)之间不等,抽查缝深为4.1mm。内墙面粉刷层局部厚达31.2mm。用小锤沿裂缝走向敲击粉刷层,部分可闻空敲声。
⑷部分楼面、入户门处楼梯平台水泥砂浆面层出现的无规律可循的裂缝,用小锤沿裂缝走向敲击粉刷层,部分可闻空敲声。
⑸部分居室A轴处圈梁南、北侧面及地面粉刷层出现开裂。现场凿除501室A轴处圈梁粉刷层,梁体混凝土表面亦有走向基本相同的裂缝存在,缝长约320mm,缝宽在0.10mm,抽查缝深约0.4mm。
5、开裂原因分析。⑴此住宅楼施工过程中或投入使用后,阳台处钢筋混凝土承重柱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基础间存在轻微的沉降差异,此轻微沉降差异将造成上述各轴线横墙与A轴纵墙交界处上部产生一定的拉应力,从而导致横墙粉刷层(粉刷层对变形敏感)产生斜向上向北的裂缝。2轴、3轴、4轴、5轴、6轴、8轴、9轴、10轴、11轴、12轴横墙与A轴纵墙交界处产生的斜向上向北的裂缝,其主要原因为正常使用荷载引起的挑梁弹性变形所致。从现场抽查的裂缝深度来看,此类裂缝属粉刷层浅表裂缝。该部位部分电源插座边角出现长短不一的细小裂缝,与穿线管走向或电源插座安装有一定的关系。
⑵窗台为预制窗台板,施工时采取后期“打槽”统一安装施工方法,施工中极易对原砌体产生一定程度的破损,同时不排除安装施工中存在修补少量窗下砌体行为。这些做法将造成新旧灰缝收缩不一,加之东、西山墙温度应力的影响,导致部分窗台下口和部分窗洞下角内外墙面产生裂缝,且西山墙较东山墙相对严重。此类裂缝分布于客厅部位,从现场抽查的深度来看,裂缝应属粉刷层浅表裂缝。
⑶室内内墙面、楼梯间内墙面出现的无规律可循的裂缝(部分内墙面大面积出现),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为粉刷时适逢高温季节,砂浆表层失水过快,加之养护不到位,导致表面产生收缩(干缩)裂缝;另一方面为粉刷施工时基层处置不当造成的粉刷层空鼓裂缝。从现场抽查的裂缝深度来看,此类裂缝属粉刷层浅表裂缝。
⑷部分楼面和入户门处楼梯平台水泥砂浆面层出现的无规律可循的裂缝,其产生的原因为楼面板找平层施工时,如基层表面未清理干净,存在浮灰、浆膜或其他污物,或基层表面不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足过于干燥,或基层表面有积水,或人员“干扰”,均会造成面层空鼓、开裂。
⑸现浇混凝土构件在硬化阶段将产生一定量的体积收缩,如早期养护不到位,梁类现浇混凝土构件侧面及底面易产生收缩(干缩)裂缝。从现场裂缝发生的位置、走向及裂缝的宽度来看,裂缝属现浇混凝土构件表面收缩(干缩)裂缝,为非结构性受力裂缝。
6、鉴定意见。根据现场裂缝发生的部位、走向及裂缝的宽度、深度进行综合分析,内、外墙面产生的裂缝虽然成因不一,但均属粉刷层浅表裂缝,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无影响,仅影响美观;部分楼面和入户门处楼梯平台水泥砂浆面层因空鼓产生的无规律可循的裂缝,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无影响,仅影响美观和使用功能;部分圈梁梁体表面因混凝土硬化(养护不到位)产生的收缩(干缩)裂缝未裂至受力钢筋,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无影响,仅影响美观。
三、处理方案
1、内、外墙面产生的浅表裂缝修复处理。铲除裂缝处砌体粉刷层,充分湿润后,加设细钢丝网,采用与原粉刷层相同材料的拌合物抹平收光。修补的粉刷层终凝后,应立即进行湿润养护,严防早期收缩开裂。28天后加做与原住户墙面相同的涂料面层。施工时应注意调色一致。同时,清除开裂处(未空鼓)涂料面层,根据施工经验,调制适当比例(801胶、白水泥、滑石粉)的内墙腻子,嵌补裂缝,适当时间后加做与原住户墙面相同的涂料面层。
2、部分楼面和入户门处楼梯平台水泥砂浆面层裂缝修复处理。凿除楼面和入户门处楼梯平台空鼓开裂处水泥砂浆面层(四周宜凿成方块形或圆形,并凿进结合良好处30~50mm,边缘应凿成斜坡形),适当凿毛基层面板,清除修补周围100mm范围内浮灰等杂物。修补前1~2天用清水冲洗,充分湿润。修补时先在底面及四周刷水灰比为0.4~0.5的加胶素水泥浆一道,然后用与面层相同材料的拌合物填补。修补的粉刷层终凝后,应立即用湿纱或湿草袋等进行覆盖养护,严防产生早期收缩裂缝。
3、部分圈梁梁体表面裂缝修复处理。圈梁处凿除开裂处粉刷层,清除梁体裂缝处浮灰等杂物,用环氧树脂对裂缝进行封闭处理,然后用与原粉刷层相同材料的拌合物(加801胶)抹平收光。修补的面层终凝后,应立即进行湿润养护,严防早期收缩开裂。28天后加做与原住户墙面相同的涂料面层。
裂缝的存在是混凝土施工中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在裂缝出现后,只有认真地进行查勘、有针对性地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案,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才能使业主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