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困境及对策

2018-04-01任世赢

市场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经营战略法律

◇任世赢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战略中不断打开国际化的大门,逐步开拓海外市场。海外并购战略作为直接投资的一项重要手段,被许多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发展战略所采纳。然而在并购浪潮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面临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所带来的挑战。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充分认识海外并购面临的困境,对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至关重要。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困境

1.政治风险

海外并购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虽然有利于拉动被投资国家的经济发展,但也对被投资国家本土企业的发展形成遏制作用,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市场竞争也时常发生。而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国家政治稳定的基础保障。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家政治风险也愈演愈烈。华为并购美国科技公司遭遇美国政府的反对;中兴计划通过并购扩大印度市场遭遇印度情报部门的阻挠;中铝投资澳大利亚市场跨国并购计划在澳大利亚政府反对下最终失败。这些案例无一不说明中国海外企业正在遭受着由海外国家的反对所形成的政治风险。同时,东道主国家出于对本土企业及资源的保护,对海外跨国公司实施并购的审批程序日益严格,有时甚至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视为经济威胁。因此,海外东道主国家对我国企业的政策束缚成了我国海外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

2.立法不完善

完善的海外并购法律体系能为我国企业成功实施海外并购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然而,目前我国海外并购相关立法仍不完善,缺少国际化的海外并购法律体系。一方面,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关于海外并购的条款与国际法律不协调,同时缺少解决由国内外相关法律不同而造成矛盾的规定,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没有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我国法律体系中对海外投资所规定的内容较少,主要是对新设投资的规定,并且多为缺少权威性的“条例”或“办法”,其可操作性与适应性也较差。海外并购立法的不足严重阻碍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实施。

3.准备不充分

充分的海外并购战略、详实的并购计划以及对海外企业的充分了解与沟通可以规避海外并购风险,降低海外并购成本与资源浪费,从而为推动海外并购的成功开展提供前提保障。而我国,一些企业在实施海外并购战略时存在盲目性,并购前准备不充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前缺少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过多地注重短期效益,忽略国际市场的变化与风险,缺少将海外并购战略与企业长期发展相结合的战略眼光;第二,中国企业在实施海外并购时缺少对海外被合并企业的充分了解,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海外调研成本较高等原因,中国企业很难了解到目标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很可能由于目标企业存在大量的、未被发现的不良资产而增加海外并购成本,甚至造成中国企业的财务困难;第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类型的选择不当。横向并购以及纵向并购是海外并购的主要类型,这两种类型分别有着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促进企业多元化发展的优势,但中国企业对并购类型的选择不当也带来了企业经营管理效率降低或者核心竞争力不足的不利影响。

4.整合能力不足

海外并购后整合工作一直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任务重点和难点,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0%的中国企业由于并购后整合不利而造成并购失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后整合不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文化整合不利。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是团结企业员工、凝聚企业力量的黏合剂。由于中外文化在价值观念、生活习俗、民族风情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在短时间内一个企业的文化很难快速融入到另一个文化中,企业文化整合不利成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重要因素;其二,人力资源管理整合不利。由于中国企业与被合并企业的管理理念存在差别且企业文化渗透短期效果不明显,海外被并企业原有的优秀人才可能会对中国企业的管理存在不满、缺少信心,从而会选择辞职跳槽或者以消极的心态对待工作,由此造成海外并购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利;其三,经营管理整合不利。海外并购后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便是对经营管理的整合,有效的经营管理资源整合,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发挥企业并购协同效应。而我国海外并购由于并购双方经营理念不同以及企业规模、海外控制成本较高等原因而导致海外并购后经营管理整合不利。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的对策

1.树立企业海外形象,降低并购政治风险

我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应该加强与海外东道主国家政府部门的沟通,表明并购是不具有政治目的的纯粹商业行为,减少国外政府对我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的阻拦。同时,我国企业应尽量采用逐步并购而不是“一揽子买卖”,缩小海外政府对中国企业的特殊关注,通过逐步渗透扩大并购,避免引起国外政府的误解。并且,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国外的公益活动与环境保护活动并给予一定的公益捐助,努力提升我国企业对外输出的产品及服务的质量,使“中国制造”被海外市场和国外人民所接纳,提升我国企业良好的海外形象。

2.建立健全海外并购法律体系,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为了保障中国企业扩大海外市场拥有良好的法律环境,我国有关部门应该尽快颁布具有国际并购标准的海外并购法律,努力缩小我国并购法律与国际法律的差距。有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简化并购主体审批流程,提高海外并购审批效率,深化改革海外并购审批制度;第二,加强对海外并购的政策扶持,给海外并购提供宏观指引以及政策优惠,比如,降低海外并购贷款融资利率,给予海外并购企业收税优惠等;第三,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强与国外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保障海外并购信息的通畅,为企业实施并购战略提供信息来源。

3.制订科学的海外并购战略,充分做好并购前准备

为了实现并购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企业在海外并购实施前应该制定详细的并购战略,充分融合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做好战略规划布局海外市场蓝图,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做大做强。首先,企业应该明确海外并购目标是否符合自身长期发展的需要,是否与自己的发展战略相匹配;其次,企业应该制定海外并购预测分析计划,通过调查海外市场、分析自身并购实力,预测企业并购的成功概率及预期收益率;最后,企业应该建立风险分析模型,量化评估企业并购风险,制定规避企业并购风险的并购计划。

4.重视并购后整合,发挥并购协同效应

首先,注重文化整合。企业应该尊重并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充分调研自身企业与被合并企业可能存在的文化冲突,并在相关人文专家及律师等协助下,制定消除文化冲突的文化整合计划。其次,降低人力资源整合矛盾。企业应制定适合于海外并购的人力资源管理及绩效评价制度,减少被合并企业的人才流失,在吸收被合并企业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整体化的企业氛围。最后,加强经营管理整合。企业应成立专门的经营管理整合小组,充分调研合并后企业自身实力与海外市场的需求,不能盲目地照搬或从旧,应融合企业原有经营管理模式与海外特有经营管理方式,制定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并购后经营效益的协同效应。

[1]屠巧平,马李杨.基于 EVA的中国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评估[J].改革与战略,2014(03).

[2]王伟明,项代有.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特点及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外企业家,2013(09).

猜你喜欢

经营战略法律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战略
战略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