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之关键

2018-04-01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优秀干部组织路线信仰

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事业是靠人干出来的。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我们党一路走来,始终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重点是要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组织路线和政治路线关系的高度,从组织路线与干部队伍建设的角度,突出强调了新时代我们党选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干部队伍的重要原则,也明确了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关键和重点。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我们党能不能实现新时代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能否深入贯彻新时代组织路线,建设一支适应新时代、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

建设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

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人类的生活可以总体划分为三种:与自然交互的生活、与社会交互的生活、与政治交互的生活。在不同的生活中,产生不同类型属性的人,即:自然属性的人——自然人(此处是从人的属性出发进行的定义,区别于法律意义上的自然人)、社会属性的人——社会人、政治属性的人——政治人。

自然人是在自然状态下出生的人。自然人从人的属性出发,强调的是人作为生命基本形式的普遍性和平等性。从这一角度来看,自然人的最大追求就是生存,一切赖以生存的资源,一切可以改善生存条件、生活条件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精神资源、制度资源、人力资源等,都是其争取甚至是争夺的对象。在自然状态下,除了自然环境限制外,自然人的行为更多是基于自身本能而作出的。

社会人是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与“自然人”相对。从自然人到社会人,是通过社会化实现的。刚刚出生的婴儿,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时期,以熟悉各种生活习惯、学习各种生活技能,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人。自然人通过社会化,逐步具备社会生活的能力、规范,塑造并履行自己的社会角色,因此,社会人更多地受到社会文化、社会传统、社会规范等影响和约束。

政治人是组织化的产物和政治生活的行为主体。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但“它不是直接由经济决定的,而是由那些在经济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政治社会化指个体通过多种途径的政治学习与社会实践,形成以社会政治文化为基本特征的政治态度、政治信念、政治准则和政治价值观的过程。个体通过政治社会化,获得对政治生活较稳定的认识和态度。个体的政治社会化的程度,对个人的政治行为起着关键性作用。

“自然人”更多强调自身的自然利益,具有强烈的利己性和排他性;“社会人”更多强调群体的社会利益,具有强烈的利他性和群体排他性;“政治人”更多强调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具有强烈的利他性和阶级排他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因此,贯彻新时代组织路线,做到育好人、选好人、用好人的关键,就在于正确处理好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的属性关系:对于非党员的人才来说,要引导其更多体现社会人的属性;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则要充分体现社会人、政治人的属性,不断培养、选拔和任用一大批有担当有作为的优秀人才队伍。

做好优秀干部的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重点是要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优秀干部队伍建设,依赖于党组织的培育、选拔、管理、使用。

始终做好优秀干部的培养。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教育引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严守纪律规矩、夯实廉政之基,健全基本知识体系、强化能力之基,增强干部素质培养的系统性、持续性、针对性。尤其要注重政治素质的培养,不断培育坚定远大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始终做好优秀干部的考核。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强化分类考核,近距离接触干部,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重点解决“考什么、如何考、结果怎么用”的问题;建立起“考核态度+考核绩效+考核能力”的全方位考核制度;注重“存量考核+增量考核”的对象分类管理;把“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始终做好优秀干部的选拔任用。建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广开进贤之路,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坚持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该降职的降职。

始终做好优秀干部的管理。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加强全方位管理,加强党内监督,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特别是要把“一把手”管住管好。坚持从对党忠诚的高度看待干部是否担当作为,既看日常工作中的担当,又看大事要事难事中的表现。

始终做好优秀干部的激励。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树立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真情关爱干部,帮助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关注干部身心健康,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完善公务员奖金制度,落实体检、休假等制度,保证正常福利,保障合法权益。坚持有为才有位,突出实践实干实效,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干部,公平公正对待干部,对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符合条件的要大胆使用。

促进优秀干部加强学习全面发展

培养优秀干部是贯彻党的组织路线的时代需要。同时,优秀干部也需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在新时代具有新担当新作为。

以共同理想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确保自己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干部。历史观决定价值观,价值观的主动权来源于历史观的力量,拥有道德制高点的关键是拥有历史制高点。以上两点说明,共同理想高于个人信仰并决定了个人信仰的走向。应当看到,在今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仅是全体人民共同的政治基础,而且是全社会保持健康精神追求的思想源泉。如果我们不能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汲取力量,共产党的宗旨就必然被抛弃,变质就在所难免,理想信念的培育更是无稽之谈,也就不能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促进共同理想和个人信仰相协调,确保自己成为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优秀干部。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个体生命既有自我保全的需要,也有自我超越的需要,表现为利益和奉献(牺牲)的具体统一,忽视个人必要的利益需求或把追求自利最大化视为不变的人性都是错误的。时代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从更高更长远的眼界看待利益,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党员干部个人必要的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协调统一的机制。实践早已证明,缺乏必要激励机制的信仰体系,无法发挥其全部能量。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来说,许多制度尚处于探索和完善之中,在相关激励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只有促进共同理想和个人信仰相协调,才能确保自己成为优秀干部。

努力学习和实践,确保自己成为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优秀干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一切,既需要信仰上的坚定,更需要行动上的担当。马克思主义作为有别于其他信仰的信仰方式,具有自身特点:第一,马克思主义将个人生命的不朽奠定在历史发展的无限性上;第二,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不朽的实现归根到底不是一种观念上的自我超越,而是一个实践超越的问题;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信仰不是心灵的自发需要,而是源于社会生活的自觉感悟和实践体验,因此学习和实践成为信仰的核心问题。还必须明确,这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学习和实践,不是一次性、阶段性的,而是终身的过程。因此,要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必须自觉结合自身实践,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为党和人民不断工作,成为党和国家事业需要的优秀干部。

猜你喜欢

优秀干部组织路线信仰
党的“组织路线”概念是如何提出的?(上)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关于如何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思考与实践
准确理解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
论信仰
扎实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我省书写新时代组织工作壮美画卷
铁的信仰
坚持组织工作路线的辩证法
优秀干部难以脱颖而出的现实表现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