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救治管理模式在创伤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2018-03-31梁秋

梁秋

【摘要】目的 探究创伤救治管理模式在创伤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份本院收治的创伤病人共172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8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创伤救治管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创伤救治管理模式在创伤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及病死率发生概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医疗服务水平大大提升。

【关键词】创伤救治管理模式;创伤病人;院前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收治的创伤患者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是引发患者死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患者伤后60 min是决定伤员生死的关键时刻,对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创伤救治管理模式作为院前急救护理中的重要内容,做好及时抢救工作具有必要性,有助于降低伤者病死率。本文将172例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创伤救治管理模式在创伤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份~2017年10月份本院收治的创伤患者共172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86例。对照组男患者42例,女患者44例,年龄为18~45岁,平均年龄为(35.6±2.8)岁。观察组男患者40例,女患者46例,年龄为19~50岁,平均年龄为(34.8±3.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护理内容包括:当接到急救电话后3 min内应出急救车,到达救护现场,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做好止血包扎及吸氧等工作,严格按照医嘱要求对患者予以监护,在手术前,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及相关的疾病检查工作。

1.2.2 观察组

实施创伤救治管理模式,护理内容包括:(1)救护车抵达救护现场后,应与现场第一目击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能够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采取緊急治疗措施。应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性,对患者的疑似颈椎损伤及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切忌随意搬动患者,以便引发患者出现二次损伤。使用清洁的物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加压止血。(2)现场救治:①对创伤患者做全身的检查,坚持初级创伤救治原则,检查工作应在2~5 min内完成。②气道管理:将其作为创伤处理的首要环节,对伤者上颈托以保护好患者颈椎,对患者伤情进行评估,了解影响呼吸通畅的因素,立即解除掉呼吸道梗阻[1]。③呼吸道管理:给予患者充分的供氧,通过触诊、听诊及视诊方式排除掉影响患者呼吸的因素。④循环管理:构建良好的循环系统,对患者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患者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尿量、皮肤温湿度等进行评估,建立静脉通路,及时为患者进行止血、补液、止痛及维持体温等环节进行重新评估。(3)转运途中救治:在对患者转运时,当发现患者病情不稳定时,应坚持初级创伤救治原则,评估患者病情,通过电话与专科医生、急诊科、手术室等科室取得联系,以便提前做好准备工作。(4)到达急诊科救治:对手术创伤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医生对患者做全身性检查,提前为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将患者收入到专科病房、

重症监护室或急诊留观室中作进一步的观察[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病死率及满意度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服务态度、接诊、抢救环境、信息沟通等医疗服务满意度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救治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 论

创伤救治管理模式作为创伤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能够在黄金时间抢救患者,提升了患者抢救成功概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能够直观了解到患者伤情,降低了患者的损伤及并发症发生概率,完成了对缓和脊髓及颈椎损伤的保护,提升了伤者治疗效果。

本文表1中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本文表2中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服务态度、接诊、抢救环境及信息沟通等医疗服务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创伤救治管理模式在创伤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展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实施具有可行性[3]。

综上所述,创伤救治管理模式在创伤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及病死率发生概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医疗服务水平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周建仪,李淑芳,曾奕云,覃丽容.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严重创伤病人早期救治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30):3808-3812.

[2] 陈佳春,陈雪妹,奚 妹.分区救治管理模式在成批创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01):126-127.

[3] 林海凤,徐 艳.创伤救治管理模式在创伤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25):2348-2350.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