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效课堂中导学案运用的反思

2018-03-31梁小云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33期
关键词:活页教案做题

梁小云

近年来,许多学校在轰轰烈烈地倡导并实践着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我们学校自然也不例外。导学案成为了一个新词、热词。所谓导学案,百度词条的解释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但我对于导学案的了解,最贴近的还是多年前自己就已经单打独斗的“梁氏活页教案”开始的。

几年前,当大家整天忙着抄教案应付检查、将头埋在一尺厚的作业本中时,我就想,既然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做无用功,何不既为自己减负又能让学生过上一节课一本书一页导学案的日子呢?那时,我的期盼就是有一天能把自己的所想所实行得到学校的认可,不再因经常检查教案时说自己的活页作文、活页教案不符合常规,从而解放自己也解放学生。没想到,这一天很快到来了。但是,当这一切真正从自己的单打独斗走向正规,需要我们去严格实施,潜心钻研时,我更懂得导学案的践行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导学案的编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似简单的一篇导学案,当编写时背后凝聚着备课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和心血。导学案的编写要遵循“集体备课,一人编案”的原则。教案不再是别人的文字转移,而是教师自己的智慧生成。每一位老师,既有自己的独特方法,也博采了众家之长。导学案督促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在“十勤加一懒,想懒不敢懒”的团队中提升自己。因此,我们每周规定统一的时间集体备课,为下一周的教学提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也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完善导学案。

第二,导学案的操作使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导学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应该说导学案的教学过程是非常清晰的,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可操作性较强。可为什么,刚开始在课堂上一呈现,反倒让我和学生都有些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呢?因为,一时半会儿,我们都还很难转变自己的角色。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虽然自己能力不够,但总觉得语文老师应该像百家讲坛的大家一般滔滔不绝,口吐莲花,或者有几分评书演员的口若悬河,激扬文字。而导学案改变了这种模式,它要求老师精讲多练,还课堂与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自己听、说、读、写。作为学生,他们早习惯了只是“听课”而已,唯老师的马首是瞻,少有自己的主动学习。于是,早已习惯这种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模式的我们都不太接受了:老师有了抱怨,學生有了牢骚,家长有了质疑。在我的课堂操作中,经常不经意就恢复了原状,或者我自说自话,或者学生忙于填写东西而无暇思考。对于学生填在学案上的东西,有多少是自己独立思考的?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番怎样的过程?我的心中模模糊糊。我发现,为了按时完成任务,导学案一发到手,喜欢朗读的同学在做题,喜欢讨论的同学在做题,喜欢发言的同学在做题,他们对题目以外的课文内容又关注了多少?好学生己经完成了全部的巩固练习,而好多的宝贝还在第一道题上冥思苦想,这又该怎么办?赶下课时,部分学生还完不成学案的填写,长此以往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总是困惑着我。在课后的交流中,几家欢喜几家愁。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认知水平,导致在使用相同学案时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学案毕竟不一定适合每个同学,而学案上的每道题也不一定适合每位同学去做。是应该“因材(教材)施教”还是“因才(学生)施教”,我们还真应该好好想一想,当然更需要我们在以后导学案的使用中多费心思,扬长避短,合理安排。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之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应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学科信息要准确,问题的针对性要强。设置的问题既有利于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加强知识的拓展,强化与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从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本,把生活纳入课堂,激发自主学习,引导交流讨论又学会看书。

第三,导学案的批阅不是一件随意的事。对于导学案的批阅,是该以督促学生自主完成,教师检查为主呢?还是要仔细详批,从中发现问题,二次反馈给学生呢?前者会忽略学生的个性化作业,久而久之让学生作业缺少激励而流于形式,而后者无疑大大加重了老师的工作负担,使他们心力交瘁。由于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听说读写、遣词造句、文字书写都相对费时费力。作业的批阅由原来新课标要求的一篇课文一次作业,变成了一节课一次作业,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感觉到任务加重了。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让导学案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不至于让老师不堪重负,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觉得,有些作业尝试着让学生互批互改,不仅可以让他们发现同学的闪光点,择善而从,还可以对照检查,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改进提升。以“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好生带中生,中生带差生,生生动起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相对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

总之,导学案这个对我们而言的新事物,从编写到实施再到批阅,实施过程中有困难有疑惑在所难免。我所列举的“不易”之处,确实是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施中的发现、心得。有反思才有改进措施,有问题才有解决方法。可是,而这些措施和方法就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逐渐去完善。这就需要我们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构建立体交互环境、做到生生交互、书生交互、师生交互、组内交互、组际交互、生媒交互齐举,倡导自主探究、让导学案成为老师学生共同的“魔法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虽说“望山跑死马”,但山在眼中,山在心中,路在脚下,一步一步扎扎实实走,何愁到不了山,何愁登不了顶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导学案的实施,终究会走上一条高效、实用之路,给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新鲜的血液,让学生、老师获得双赢!

(作者单位:宁夏西吉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活页教案做题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活页教材开发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研究
基于“1+X”证书的活页式教材开发设计——以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为例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立定跳远》教案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