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尝试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课中的实践

2018-03-31黄艳华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凭证电算化课本

黄艳华

孟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尝试”的教育家,他主张“自求自得”。近代学者胡适也明确提出“自古成功在尝试”,其“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即暗示人们要敢于尝试,善于尝试。把尝试作为一种教学法上升至教学理论的是邱学华老师,于80年代初提出并付诸应用,历经坎坷风雨之后终见彩虹,现在尝试教学法得到了教育界的推崇。

本文介绍了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在分析会计电算化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后,详细阐述尝试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课中的具体实践,并进行实践效果的对比,得出尝试教学法能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的结论。

一、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尝试教学法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先练后讲”,即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基本方法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这就把学生推到了一个主动的地位,积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学习教材和接受教师的讲授,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了学生害怕学习的心理。而尝试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恰当地发挥出来了,使师生共同活跃在探索知识的认知过程中。

这种尝试教学法开始主要是应用于数学教学,其他学科教学其实也一样可以灵活运用。特别是如会计电算化这样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是中职会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财务软件常用模块的操作方法与技能。本课程还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证的必考科目,也是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不断扩大,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一般的模式都是教师先讲理论,再通过上机证明讲授内容的正确性。操作的步骤往往采用示范教学法,学生只是机械地跟在教师的后面,小心地踩着教师的脚印“依葫芦画瓢”。学生开始时上手快,但随着操作难度的增加,问题开始出现了,学生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指挥者和灌输者,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好地将知识变成自己的。如果不改变这种教学状态,学生会对会计电算化失去兴趣。为了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效果,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笔者在教学中积极地探索、大胆地实践了“尝试教学法”。

三、尝试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课中的具体实践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无论成功与否,尝试都比不尝试有益得多:其故就在运用了一番心力,那一番心力是一辈子要运用的”。教学实践证明,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重视尝试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笔者以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记账凭证的填制”为例来阐述尝试教学法的具体实践。

(一)准备练习,温故知新

这一步是复习旧知识,为下一步的尝试铺路架桥。传统教学也会复习旧知识,不过一般都是简单机械的回忆。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记账凭证的填制要在计算机环境下操作,而学生已经学了手工会计的凭证填制。准备练习可以让学生填制手工记账凭证,给出一笔简单的经济业务:2014年6月1日,财务部购买办公用品,现金支付600元,附单据一张,要求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记账凭证填制这笔经济业务。

(二)抛砖引玉,尝试练习

这是为尝试提出任务,也是新课的开始。首先,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就是在计算机的环境下如何填制记账凭证,要求是:内容完整,准确无误。然后再告诉学生尝试题:用上一步的经济业务题在计算机中完成填制。出示的尝试题要慎重,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尝试难题,学生会失去信心而导致尝试失败。此处的尝试题跟书上的例题类似,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课本例题的操作讲解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基本能够完成。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是学生的第一阶段尝试,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引导有直接关系。所以第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问题产生好奇心理,想着要去尝试。学生已经知道了手工的凭证输入,那么在计算机中凭证格式是一样的吗?输入方法一样吗?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第二要正确引导学生尝试。学生受传统教学影响深刻,觉得教师没有讲解就去操作会出错。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去尝试。

(三)自学课本,解决问题

尝试题的出现让学生感到好奇,这与以往的方式不一样。会计电算化教材中的软件操作有操作讲解,而且尝试题与课本例题差不多,学生在教师适当引导下通过自学课本的操作步骤是可以解决尝试题的问题的。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效果明显。因为自学课本后,要马上解决教师提出的尝试题目,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尝试练习,学习迁移

通过自学课本例题,学生对于解决尝试题有了方法,初步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时教师就顺水推舟让学生再试一下,让学生再尝试稍有难度的记账凭证输入。第一次的凭证輸入是简单的一借一贷而且是不带辅助核算科目的凭证。本阶段可以让学生尝试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而且带辅助核算科目的凭证。如:2014年6月4日,采购部采购电脑10台,每台不含税价为4000元,适用税率为17%,货款以工行的银行存款支付,支票号114,附单据3张。业务涉及“库存商品——硬件”,在会计科目设置中设为“数量核算”,“银行存款——工行存款”设为“日记账、银行账”。所以在输入科目时会有相应的辅助对话框要求填写。此时教师可以让一位主动举手的学生上教师机演示他的操作,其他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练习。教师要在学生中间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

会计电算化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要通过实际操作去理解理论,所以在教学中,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学生为解决问题要付出努力,这样问题一旦解决,学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五)学生讨论,相互交流

尝试练习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引导学生评讲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的气氛。演示操作的学生可以讲一讲自己这样做的理由,不同看法可以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这个环节,教师还可以就凭证输入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从凭证增加到凭证保存成功,是否代表输入的凭证就百分之百正确了呢?学生思考讨论后迫切想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这时教师的讲解就成了学生的一种需要了。

(六)教师讲解,画龙点睛

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疑难之处进行系统的讲解,这是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所以教师的讲解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里讲解与传统的讲解不一样,不要面面俱到。由于学生已经自学了课本,还做了尝试题及尝试练习,教师只要讲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提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就行了。如在输入凭证时,为什么一定要有摘要?保存成功的凭证一定就正确吗?借贷金额为什么非得平衡?这些知识都与我们所学的会计软件应当具备的功能是有内在联系的,这时教师的讲解能帮助学生真正地学会操作,同时也掌握理论。

(七)再射一箭,拓展延伸

前面已经过了两次尝试,有的学生可能会做错,有的学生做对了但没有理解,其实还处于模仿阶段。经过讨论交流和教师讲解后,学生基本能理解新知识。为了再一次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把学生的认知水平拓展延伸,有必要再射一箭,进行第三次尝试。这次的尝试题应比前两次更灵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对于凭证的输入,可以让学生输入一张事先没有增加会计科目业务的凭证。如:2014年6月30日,出纳盘点现金时发现短款50元,这笔业务员涉及的会计科目“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在会计科目表中并没有增加这个科目,学生在凭证输入时如果采用前面的方法,就会遇到“非法科目”的问题。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拓展延伸的空间,针对此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探索:我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四、尝试教学法的实践效果

为了检验尝试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对平常授课的两个基础差不多的平行会计班进行了为期六周的实践。会计(1)班用尝试教学法,学生人数为42人;会计(2)班用传统教学法,学生人数为40人。五月底恰逢我校一年一度的技能竞赛,而且要求是全班推进,刚好两个班都是会计电算化竞赛,正好可以检验效果。从比赛的结果来看,会计(1)班的平均分为77.52分,会计(2)班的平均分为65.34分,采用尝试教学法的班比采用传统教学法的班平均分高了12.18分。六月中下旬,两个班的学生分两批参加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就会计电算化这一科,笔者统计了两个班的通过情况:会计(1)班有30个学生合格,合格率为71.43%;会计(2)班有20个人合格,合格率为50%,采用尝试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的合格率高了21.43个百分点。实践结果表明:嘗试教学法能有效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

尝试教学法不仅“授人以鱼”,更注重“授人以渔”,充分体现了师生平等,学生主动学习等方面的优势。尝试教学法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重要的是学生在尝试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尝试成功后的自信心,将会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获益良多。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凭证电算化课本
2021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看病不带卡 刷刷医保码
国家医保局:7省市率先使用医保电子凭证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对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的研究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