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在课程”理论在中职生专业类社团建设中的应用

2018-03-31叶辉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社团图像职业

叶辉

一、引言

开发潜在课程,以多样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方式,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积极性,投入到专业社团的活动中,使其在社团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实践表明,在中职生的专业社团建设中,潜在课程的存在是必要的。针对此理论,对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并且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潜在课程理论概述

潜在课程是指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

潜在学习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杜威提出的“同时学习”(Colateral learning)。他认为,学生的学习除正式学习外,还有情意方面的“同时学习”。此后,克伯屈又提出“伴随学习”(Concomitant learning),即学生对态度、理想、情感和兴趣的习得。“同时学习”和“伴随学习”的思想已经涉足潜在课程问题。1968年杰克逊率先在《课堂中的生活》(一译《班级生活》)中提出“ 潜在课程”的概念,潜在课程的研究才正式开启。

三、潜在课程在中职生专业社团建设中应用的必要性

专业社团是指以专业技术为基础,强调技术应用与专业实践能力的社团组织,如计算机义务维修队、家用电器维修队、图像制作社等。学生不仅要对专业感兴趣,更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相较于文化、艺术体育类社团娱乐身心的特点,专业社团更强调学生专业能力以及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

结合中职生的特点来看,学生对职业发展无方向,青春期逆反心理较强,认为课堂学习单调枯燥,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专业社团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而潜在课程的特点则可以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1.潜在课程的隐蔽性帮助学生树立方向

潜在课程是深藏于显性课程之后,隐蔽于各项活动之中,利用学生无意识、易受暗示等心理特性对其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的。社团活动中的各种因素对学生来说都有产生影响的潜在可能性,各项活动中的情感交流在潜在课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这种情感交流的关键就在于它的隐蔽性,它将巧妙绕开学生的青春期逆反心理,影响到学生的理想、信念及人生观,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础。

2.潜在课程的多样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潜在课程不同于形式单一的显性课程,涵盖内容更为丰富。生活、学习的环境,与人交流沟通的氛围,团队合作的活动,具体、实用的任务都可以成为潜在课程所表现的形式。多样化的形式改变了中职生认为学习单调枯燥的心理预期,极大提高中职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团活动中来。

3.潜在课程的持久性使学生终生受益

显性课程强调知识获取的直接性,而潜在课程则倾向于环境长期熏陶,逐渐建立的态度、思维和习惯。通过这种形式所达到的效果,将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发挥能量。

四、专业社团潜在课程的开发

潜在课程涵盖了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建设,思想文化方面的教育、专业知识的教育、人际关系的建立等,根据社团活动的不同内容,要着力于建立多样的“课程”,使社团的育人符合基本规律,达到理想效果。

1.创设环境“课程”,指明职业方向

环境是对人视觉与感觉的直接冲击,合适的环境将使人逐步融入情景,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行为习惯。打造符合专业社团的环境,是第一门重要课程。

以笔者所指导的图像制作社为例,社团向学校申请了印刷包装实训基地的使用权。所有社团活动在实训基地展开,图像设计与图像输出设备一应俱全。除社团指导老师外,实训室管理员为社团的第二导师,协助社团学生规范使用图像设备。实训基地中不仅有职业宣传标语,也张贴了社团活动口号。学生经过3年的社团环境熏陶,熟悉了专业环境与设备操作,对未来职业方向了然于胸。

2.健全社团管理制度“课程”,培养职业能力

社团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管理架构、责任分工、日常考勤、奖惩处罚等基本内容,与企业管理规范相得益彰。尤其对专业社团,管理方面贴近企业,将得到更为直观的效果。

指导老师可以将制度以表格等直观形式反映,建立“课程”,学生依“表”办事,潜移默化中自主学习。表1为社团学生每天值日所需填写的日常考勤表。

完成情況良好,青色喷头可考虑喷清洗液清洗通过考勤表的填写,不仅完成了组员的考勤情况,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考以及总结习惯,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3.开拓专业实践“课程”,增强专业技术能力

根据专业社团特点,开拓实用的任务,在做实事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产生学生心里的“真知”。

图像制作社以图像的设计制作和图像输出为主要的技术支点,通过与学校办公室的沟通,社团承接了全校部分的宣传喷绘任务,为各专业部、学生处、实训处等多个部门制作喷绘海报。表2为社团日常生产任务的举例。

图1为图像制作社的学生比较典型的工作过程,以及其在工作中可以锻炼的专业技术能力。通过这些具体的任务,不需老师太多的唠叨,学生便可以在做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4.打造人际关系“课程”,促学生协调发展

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后,必须要掌握的能力,而社团是学习这项能力的重要场所。

学习人际关系的处理,重在以活动促学习。除了社团日常工作之外,指导老师还需多组织活动,将学生抛图2社团活动示例入到情景当中,这就是人际关系“课程”。

学生如何与人合作,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展示自我,如何维护关系,就变成学生的自我摸索与逐步提高过程了,当然,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指导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图2为社团经常组织的活动形式。

五、总结

开发潜在课程,以多样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方式,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积极性,投入到专业社团的活动中,使其在社团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

实践表明,在中职生的专业社团建设中,潜在课程的存在是必要的。针对此理论,对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并且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社团图像职业
A、B两点漂流记
我爱的职业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社团少年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
趣味数独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