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路径探略*①

2018-03-31葛英儒

实事求是 2018年1期
关键词:全党规范党员

葛英儒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1]并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提出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要求和新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党的政治建设部分强调,“要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2](P50)更加突出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作用。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工程,要坚持把党建基本规律和新时代治党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政治统领,持续不断从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反腐败等方面协同发力,进一步加强对党内政治生活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规约和治理,切实防范和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

一、巩固思想基础的“固本培元”之举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是坚定全党理想信念、巩固党的思想基础的重要举措。如果思想问题能够得到解决,那么全党就能够统一认识,政治上力量就会集中,解决其他问题就比较容易。当前,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解决党员思想问题和维护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正常化这一重要课题,首先必须从思想层面发力,进一步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

1.筑牢信仰信念的理论支撑。科学信仰来自对科学理论的深刻理解和服从,通过理论彻底进而实现理论自觉和理论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3]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为人们正确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立场和科学方法,具有思维启迪和方法指导的重要意义。然而坚定信仰信念不是一个自发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党员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信念弱化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放松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思想上有空白和缺口,使得各种消极的思想观念“有机可趁”,长期“渗透”和“逗留”于党员日常生活之中,进而滋生和蔓延“思想病”“政治病”。因此,全党必须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日常学习,通过常态化的学习教育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广大党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思想品质、思维能力和研判能力,自觉摒弃一切不合实际的思想和做法,不给任何消极的、错误的思想以存续之机。

2.树立“讲政治”的思维导向。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增强全党政治意识,以有效应对党内不断滋长的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倾向。要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一切按照党在政治上的要求解决;要教育全党在党言党,保持政治定力和政治觉醒,在关系重大原则的是非问题上要理直气壮、坚持不懈,不能躲躲闪闪、含糊其辞;要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思想上引导和调动人们的热情,提高全党参与伟大事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集全党智慧和力量强化党内政治认同。

3.重视政治文化的精神滋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积极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员心理、思想和组织行为的深刻反映,也是集体规范意识的凝结。党内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活具有能动的反动用,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就容易形成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因此,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要把培育党内政治文化摆在重要位置,以提升党组织软实力来治理党内行为失范,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思想政治素质。一要积聚文化正能量。毋庸讳言,党内政治文化中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部分。所以需要培育和坚持符合党的建设实际需要的积极的党内政治文化,弘扬党内正气,抵制庸俗政治文化,实现党内风清气正。二要形成文化自觉。要让人们从内心上真正认同、真正自信,体现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认同,并自觉按照党的要求作出努力。三要实现以文化人。要把先进的、正确的文化理念融入党员的思想观念之中,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锻造忠诚优秀的共产党员。

二、强化组织管理的“防微杜渐”之法

我们党是一个有着严格组织纪律的整体,单个党员通过党组织活动才能真正融入党并发挥其作用,而党也正是通过组织活动整合全体成员,使其不致于成为一个“空壳子”。党内政治生活与党的组织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党内政治生活的运行离不开活动,缺少活动就无政治生活可言,而活动的开展需要借助一定载体和平台,这就是党的组织生活。”[4]《准则》强调:“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1]因此,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要严格组织生活全过程,加强控制和调节,严防任何一个要素和环节出现问题,不断使自身结构、功能、机制、活动方式严格化、规范化,进一步增强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严防党内政治生活“空转”。

1.加强对党员、党员干部这一行为主体的锻炼和塑造,着力强化组织活动开展的主体力量。党员、党员干部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主体,是整个政治生活运行系统的动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每个党员、干部的事,大家都要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5](P21)因此,在组织管理中就要做到:一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广大党员的主体性力量。普通党员是党内的绝大多数,把广大党员组织和管理起来,使每一名党员都积极参与党的组织活动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环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6](P351)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其主导性力量。党员干部是党的意志和权力的直接执行者,必须要注重加强修身自律,提高责任意识,保障执行质量,特别要抓住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和表率。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选好干部配好班子,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2.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要求,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程序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生活,最根本的是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6](P352)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基本规矩,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遵循。党组织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活动开展的严格准则,确保党内活动开展的动态平衡和协调有序。一方面,开展政治生活要遵循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并且在决策执行中要做到界定任务、职责和权力,确保责任到位。另一方面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党服从中央是党的重要原则和最高利益,是党的组织活动开展必须遵循的根本规矩。开展党组织活动,要坚持组织性和纪律性,就是要求全党严格服从中央统一号令,任何人和组织不得在执行中央决策中搞选择、搞变通,要始终确保中央要求落地生根。

3.继承和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着力凸显党内政治生活的实效性。党的组织活动形式是党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来的,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纵观党的组织活动,主要有理论学习、思想汇报、民主生活、社会调查等形式,这些形式契合了政治生活开展的需求,达到了教育和管理党员的目的。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人们对于网络的诉求越来越强烈,致力于融合现代新媒体技术打造活动新平台,以促进组织活动形式“因时而新”。列宁曾言:“如果昨天的经验教训没能使我们看到旧的方式方法的不正确,那么我们今天就决不可能学会用新的方式方法来完成自己的任务。”[7](P603)“新的方式方法”应该是在实践中批判地继承和发展“旧的方式方法”而形成的,不应该对“旧的”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现在有一些党员对党的基本组织活动形式持有异说,认为党组织活动就是“开会走形式”,在浪费人的时间和精力,不如通过网络平台更加便捷。针对这种现象,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传统载体和“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之间的联系和作用。认真开好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集中学习讨论和决策等重要会议是党内学习教育的优良传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式,是增强全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法宝,全党必须严格遵守党的“三会一课”制度,要始终坚持这些传统的基本的方式方法是党组织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应警惕网络过度参与使党组织活动娱乐化的倾向,防止潜在的对严肃认真党组织活动的误导和消解。

此外,也要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注重利用新媒体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便捷之处,借助网络便利获取和共享更多教育资源,增进交流互动,促使广大党员和干部自觉把党内政治生活的具体要求与日常工作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三、深化反腐倡廉的“激浊扬清”之策

党风关乎党的形象,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生动体现。党风正不正、纯不纯,直接反映了党内政治生活是否健康、是否正常、是否规范。克服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庸俗习气,剔除腐坏肌体,努力使党内形成纯洁健康、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要坚持激浊与扬清两手抓,让党内正能量充沛,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8](P41)

1.坚持正风肃纪,锻造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党的作风常抓才能常严,党的纪律严明方见实效。党内政治生活是否健康有两个显性指标,一是作风,二是纪律。作风反映了党的整体面貌,纪律则表明了管党治党是否得力。因此,坚持正风肃纪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抓手。首先,改进作风。当前,党内“四风问题”比较突出,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倾向严重,党内政治生活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要破解不良作风的顽固性和反复性问题,就“要严格执行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规定,敢于坚持原则,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9]其次,严明纪律。党的纪律对党组织及其成员行为具有直接规范和约束的作用,没有好的纪律约束,党内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就会下降,其锤炼党员的功能作用就得不到发挥。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严守纪律,照章行事,切不可任性妄为、无视法纪;要发挥纪律惩处的震慑效用,对违纪问题严肃处理、不徇私情;要通过改进作风和严明纪律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热度”,达到以“高温”锤炼“真钢”的目标。

2.推动腐败治理,用好党内政治生活的“净化器”。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3]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必须“要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处。”[3]强力推动腐败治理,要着力建立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防腐治腐机制,“不敢腐、不能腐”需要加强惩治力度和监督力度等手段来实现,但“不想腐”是党员作为“现实的个人”的思想自觉,体现为防腐治腐的更高水平。要做到“不想腐”,就必须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常态化教育和管理,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决不把商品交换的那一套搬到党内政治生活和工作中来”,[10]要切断腐蚀党性、破坏纪律的污染源,努力从日常活动中荡涤腐败因子,严防“权力寻租”现象的出现和蔓延,真正达到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目的。

3.赓续优良传统,营造党内政治生活的“新气象”。党的优良传统是一种人格力量,彰显着党的宗旨和性质,是树立形象、凝聚力量、成功实践的重要法宝。但随着时代变迁、社会流动加速、利益多元多样,新一代共产党人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明显不够,“代际消减”现象愈加凸显。一些社会不良习惯、习俗逐渐成为党内“潜规则”,“明规矩”的作用得不到彰显,致使“逆淘汰”愈演愈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11](P183)驱除党内不良风气和各种“痼疾”,全党必须要善于继承党的优良传统,要倡导廉洁政治文化,强化对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的学习和认知,充分吸收长期以来党的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系统经验。要认真梳理和学习党的优良传统的内涵和要求,例如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基本规范,强调在党内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方面加以运用,着力营造良好的党内氛围和健康的党内环境,以有效应对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管党治党的若干问题。

四、坚持制度治党的“久久为功”之路

党内政治生活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联结、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其运行过程具有长期性、多样性、易变性的鲜明特征,实际上也表明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系统工程的难度和挑战所在。要实现党内政治生活治理长效化,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重视制度治党的强大优势,充分发挥制度的维护和调适能力,最大程度地实现对党内政治生活多主体、多层面、多领域的引导和规约,保障政治生活系统的有序性和稳定性。虽然制度设计和执行往往存在固有缺陷,难以做到一步到位,但只要坚持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不断在“问题倒逼”中丰富制度内涵,构建多维制度体系,既强化制度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也突出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制度的联动效应,亦可以实现系统、综合、持久地治理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目的。

1.进一步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四性”。从党的建设和发展来看,党内民主是“科学的制度和健康的政治生活的有机统一”,[12](P1)健全和发展党内民主制度是发扬党内民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要坚持和完善党内民主各项制度,提高党内民主质量,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一要健全党内重大决策论证评估和征求意见等制度,充分吸收和汇集广大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二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细化和落实具体规则和实际工作步骤,从候选人提名到当选人产生的过程必须要体现选举人意志,防止拉票贿选等破坏民主的行为;三要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好包括党代表任期制、代表提案制、联系党员群众制等具体制度的制度体系;四要保障党员揭发、检举违纪违法事实的权利,保障党员申辩、申诉等权利。

健全党内民主制度要特别重视,一明确党员民主权利是什么?以及民主权利如何行使,要使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目的和方式更加清晰和规范;二突出保障“党内民主”的完整严密的配套制度,立体式、全方位、系统化规范“权利关系”,既充分体现党内民主的诉求,又不过分限制或放纵党内民主权利。

2.进一步落实党内法规制度,加强对党内政治生活的约束和管理。党内法规制度是通过党内法规形式明确和规定的党内规章制度,调节和规范党内关系,完善和约束党的权力运行,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要的制度依托。长期以来,我们党形成了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但随着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制度设计的缺陷和不足日益显现,非制度化行为长期得不到有效规约,进一步助长了党内不良倾向。当前,应当继续深入贯彻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对党内监督、纪律处分、政治生活、巡视工作等与党内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准则、条例进行立改并废,既要指明新形势下党内存在的各类问题,又要提出针对性强的解决办法,并致力于形成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有效性的制度和措施。通过不断扎紧扎密扎牢法规制度的“笼子”,严明党的纪律,以协同治理从严治党多重难题,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的法规制度保障。

3.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贯彻落实党内政治生活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这一根本要求。列宁曾言:“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13](P372)党内政治生活的范围虽特指中国共产党的内部,但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人民群众也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准则》规定:“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1]要推动密切联系群众,不仅要有思想上的动员和指导,还必须要有制度上的实践要求。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例如调查研究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与干部群众谈心制度、征集群众意见制度、市县党代会代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等。要严格要求各级组织、党员及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制度要求,要实地走访群众和关心群众,把党内政治生活与联系群众密切结合起来,使党的活动更加体现人民的意愿。相对于党内这一范畴,人民群众虽是一种外部关系,但与党内活动的开展密不可分,通过党群积极互动,可以为促进党内政治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化水平,密切党群联系,增强党群互动。

总而言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系统工程既非一蹴而就,也非一劳永逸,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和采取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创新全面从严治党理论指导不断发展变化的具体实践,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把党的建设基础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努力以全面的、系统的、有效的规范路径,进一步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水平。

[1]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N].人民日报,2016-11-03.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N].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4]陈金龙.党内政治生活运行的内在逻辑[J].中共党史研究.2016(11).

[5]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9]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J].求是,2012(23).

[10]戴焰军.决不能把商品交换那一套搬到党内政治生活和工作中来[J].求是,2017(03).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2]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3]中共中央党校经典著作选编组.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全党规范党员
罗亦农——“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之楷模”
我是党员向我看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来稿规范
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加强纪检 强化监察 全党监督 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伟大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