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建设中“文明断层”问题探析

2018-03-31张屹屹张继国

实事求是 2018年1期
关键词:断层一带一带一路

张屹屹 张继国

(1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 北京 100091;2海军潜艇学院政治教研室 山东 青岛 266000)

“一带一路”建设目前正在扎实稳定地推进,得到沿线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利用中国所提供的这个大舞台,各国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流空前繁盛。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民粹主义抬头、逆全球化运动风起云涌之际,中国坚定支持全球化,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为改进全球治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国际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欣喜于“一带一路”顺利推广之时,也需要重视其中诸多潜在的风险,预先进行研究,对所可能产生的短期或长期破坏性后果加以有效遏制与防范,才能保证“一带一路”倡议健康可持续发展,亦有利于增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就目前所公布的“一带一路”路线图,中亚、中东、南亚为“一带一路”倡议所计划经过的重点地区。这些区域整体发展情况落后,政局不稳,且宗教气氛浓厚,为“一带一路”建设带来大量潜在风险。

在诸多风险中,“文明断层”问题日渐引人关注。该概念自产生以来就颇具争议,国内学界相当一段时间对此持反对态度。但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各地民粹主义思潮活跃,部分地区宗教极端主义泛滥,全球治理遭遇空前困境。在此大背景下,“文明断层”问题显现并得到更多的承认,其所可能产生危害也开始得到重视,特别是要“防止极端势力和思想在不同文明间制造断层线”,由此可见研究“文明断层”问题的现实性与紧迫性。据塞缪尔·菲利普斯·亨廷顿的理论分析,“文明断层”在“一带一路”沿途地区,尤其在中东地区较为严重[1](P161),伴随中东国家普遍性的政治动荡及“伊斯兰国”的肆虐,其消极影响逐渐呈现溢出趋势。“文明断层”的威胁不仅巨大且极具隐蔽性,对我国及“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文明安全都造成较强烈的冲击。这些危害结果的显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极易被忽视,当形成规模之时往往已如病入膏肓难以逆转。因此,注重“文明断层”问题的研究,适时建立文明风险防控机制,不仅是有效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对参与全球治理、对人类文明的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

一、“文明断层”的基本内涵与分类

文明是经过历史沉淀,有益于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之总和。[2]基于以上所述,本文采用的“文明断层”定义是人类不同文明群体间出于某些特殊因素而造成文明间排斥所形成的文明隔阂。虽然“文明断层”多产生于不同文明交汇处,但单一文明内部也会产生断层,具体而言“文明断层”应包括两大类。

1.文明间断层。由于历史发展环境、地理条件、社会群体心理等多种因素作用,世界上不同文明间差异比较明显,除不同宗教文明间的差异外,还有宗教文明与世俗文明的差异,彼此间产生隔阂非常普遍。全球大部分文明属于宗教文明,而大部分宗教天生具有排他属性,即便同属宗教文明且长期共生于同一地域互相间要做到完全包容理解亦绝非易事,更毋庸提宗教文明与世俗文明间和谐共存。虽然政治干预可部分缓解这种矛盾,但宗教间相互排斥及宗教与世俗间的对立都不是几部法典或几条行政命令可以抹去的。这些排他属性与对立所形成的文明隔阂恰恰是产生“文明断层”的重要基础,所以“文明断层”本身绝非洪水猛兽抑或某种畸形群体心态,而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这一现象用较激烈的形式刺激文明间差异,避免人类文明间的非正常融合所导致的文明差异消失,全球统一于一种文明,那样将造成人类社会丧失发展动力,日渐衰亡,[3]中国古语所讲“同则不继”便有此寓意。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发展形态,所以文明间交汇处产生“文明断层”也属正常状态。因为文明中心区往往是文明发源地和对该文明最忠诚群体聚集区域,[4]其它文明渗透非常困难,离中心区越远,文明辐射能力越弱,所以文明间交汇处便容易成为不同文明间激烈争夺地区,出现“文明断层”的概率也会较高,也因此会形成“文明断层”最常见种类——文明间断层。

2.历史文明断层。除产生于文明交汇处,借助文明间隔阂扩大化而形成“文明断层”现象之外,同一文明内部也有可能形成“文明断层”。一般意义上,历史文明的发展是否断裂应该有如下几条重要的评判标准:语言和文字继承度、风俗继承度、社会心理认同度。语言、文字和风俗是文明的重要基础符号也是较为容易继承的元素,而社会心理认同度则显示出文明辐射强弱的程度,如果这三条指数都很低,那基本可以确定形成历史“文明断层”,至少接近历史“文明断层”。

世界许多地区的历史“文明断层”问题非常明显,较为明显例子为埃及。作为世界最重要的文明之一,古埃及文明的核心地带,如今除却宏伟的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已经难觅古埃及文明的符号,古埃及文字可辨认者寥寥无几,通过文献研究历史的难度很大;而同时,其社会心理更趋向于认同自身为伊斯兰国家,属于阿拉伯世界,对古埃及文明认可程度很低,[5]由此可以判断埃及历史“文明断层”已经形成。历史“文明断层”的形成有多重因素,如大规模外敌入侵、自然灾害、文明人种弱化等,但遭遇强势文明非正常吞噬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3]这种吞噬可能不是激烈的战争或政治手段,而是通过小规模边缘渗透最终侵蚀文明的核心区域、造成文明整体衰亡进而被取代的过程。

二、“文明断层”问题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消极影响

“文明断层”问题产生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定意义上有利于保证文明的差异性与维持全球文明的平衡,例如促进文明间在激烈碰撞中互相交流融合,通过文明冲突强化文明辐射能力,提高文明群体的忠诚度等。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人类政治的发展,许多非正常因素开始介入“文明断层”问题使之人为地畸形扩大,消极作用溢出,负面影响渐成主流。中国目前正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文明断层”的非正常扩大不仅破坏全球文明平衡,也会对“一带一路”的推广及全球治理的实施产生巨大冲击,其副作用所产生的消极后果不容小觑。

1.危及中国文明安全,削减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中国作为有影响力的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既是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客观需要,也是大国承担的国际责任使然,研究并正视“文明断层”问题为无法回避的主题。亨廷顿所言“文明断层线”的重要一条位于中东地区,因为该地区的文明缺乏核心国家,容易陷入混乱,[1](P155)而这也恰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经区域。

中东地区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然而今天,世界只能从无数断壁残垣中去体会这些伟大文明曾经的辉煌。如此灿烂的文明,即使最初的核心群体消失,也会在很多区域以多种形式进行传承,但如今在生活于这片区域的群体中完全没有原文明的影子,楔形文字、巴比伦风俗等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甚至这段历史很难得到当地社会的广泛心理认同,[8]由此可见当地历史文明断层程度之深。

同时,中东地区靠近中华文明的边缘地带,是文明交汇处且宗教气氛浓厚,以世俗理念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在该地区处于弱势地位,容易被压制。与此同时,历史文明断层与文明间断层在这里交错叠加,再加上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治理水平迟滞不前、“伊斯兰国”的肆虐、教派矛盾严重等国际和地区因素刺激,“文明断层”问题的消极影响被畸形放大,中华文明边缘地带受核心区辐射的影响有限,难以抵御外来文明的侵蚀,具体表现便是中国边疆地区反文明渗透形势非常严峻。面对本国严峻的文明安全威胁,中国所能投入全球治理的精力自然被大大牵制。

虽然宏观意义上而言,中华文明从未中断,但局部地区仍然出现历史“文明断层”,尤其边缘地区,因处于文明交汇地带受外来文明侵蚀非常严重,正常历史文明传承已经消失,从而成为外来文明非正常渗透的重要突破口。[6]文明间断层地区,文明渗透非常激烈且形式多样,早已摆脱传统武力征服而后利用政治力量强行改造这种单一模式,手段更加隐蔽且危害巨大。“一带一路”建设在极大方便地区物流与交通外,致使许多天然地理障碍的隔离作用减弱,世俗的中华文明边缘区完全暴露于宗教文明面前,如果不能加以有效遏制很可能造成“文明断层”向我国境内产生非正常扩展,威胁中华文明的中心区。

同时,“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系统性工程,除了加大经济联通外,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也空前增多,其中不乏“文明断层”问题严重的国家。当前,中东局势普遍动荡,“伊斯兰国”军事扩张势头虽得到有效遏制,可是其文明号召力依旧存在,[7]短时间内难以铲除。此外,即使出于对付“伊斯兰国”这一共同目标,许多中东国家暂时放下教派成见,但并不意味着宗教矛盾已被消弭。随着军事打击“伊斯兰国”进程的加快,中东国家间矛盾快速提升,卡塔尔遭遇“断交潮”便是中东各方矛盾激化的例证,其背后是沙特、伊朗根深蒂固的教派及地缘矛盾,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集团和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集团激烈角逐。军事围剿“伊斯兰国”进程越深化,中东国家间教派矛盾可能会越明显,这种矛盾不仅造成政治与军事局势不稳定,还会导致“文明断层”的异动频繁,消极影响日益增大。“一带一路”建设于这种极其复杂的背景下加大和中东各国文化交流的密度,便很容易被外来文明和平渗透打开方便之门,因为宗教文明天然的排他属性,在面对世俗文明会激发出更强烈的渗透意愿,倘若把握不当不仅会遭到因中东教派矛盾的激化而造成“文明断层”震动所带来的余波冲击,还会进一步削弱中国全球治理的参与能力。

2.激化“一带一路”沿线文明矛盾,增加全球治理总体难度。“一带一路”沿线途经多处文明交汇地带,文明环境复杂,地缘政治状况特殊,向来是全球治理的难点。而当前随着这些地区“文明断层”现象消极作用的扩展,地区文明矛盾遭进一步激化,周边国家所受冲击日趋增大,“一带一路”深度推广的难度增长,同时也对全球治理提出更高要求。正常情况下,“文明断层”重点地区虽然各类矛盾复杂,但只要尊重地方文明与政治生态,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文明断层”范围的扩大,缓和各类矛盾。然而,目前许多地区“文明断层”现象明显扩大,地区原文明与政治生态遭到人为破坏,文明矛盾随之激化,以中东最为明显。

⑬Daniel J.Solove,Paul M.Schwartz,Information Privacy Law,Wolters Kluwer,2009,p.2.

造成中东“文明断层”非正常扩大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能源是重要诱因。一方面中东国家大多能源自然储量高且经济结构畸形,[8]过度依赖某种固定类型能源出口形成能源出口导向型经济。该模式对国际能源市场需求的依赖程度较高,而国际能源市场需求则依靠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长期保持良好的经济增长从而拉动世界能源的需求。倘若国际能源市场稳定,能源需求是中东能源出口导向型国家经济保持正常运转基础性条件,而经济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文明断层”现象所带来的消极作用。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始终复苏乏力,发达经济体表现糟糕,对能源需求量快速下降。[9]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中东能源出口导向型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被削弱,导致“文明断层”范围的扩大,地区文明矛盾逐渐激化。

另一方面,中东地区丰富的能源自然储藏量经常引来大国的觊觎。例如,控制中东能源产地一直是大国博弈的重要内容,中东文明间矛盾复杂且局势不稳定,社会环境更趋向于产生较为强力的政治领导人,这样更利于使用行政力量遏制本国文明间或文明内部冲突态势,无形中削弱了“文明断层”的消极作用,从而达成局部的“文明平衡”。但大国博弈常造成地区政治局势的动荡,一旦强力领导人失势下台,这一脆弱平衡局面则随之被打破,“文明断层”也相应失去制约。当前,“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地区“文明断层”问题持续恶化致使地区文明矛盾尖锐,风险陡然增加,实施全球治理的难度非常大。而此时“一带一路”建设正深度展开,中国需要正视部分地区“文明断层”扩大化,积极参与缓解矛盾,同时维护自身在当地的正当利益,使“一带一路”更具可持续性。

三、建立“文明断层”消极影响防范机制

随着“一带一路”峰会的顺利召开,中国坚定支持全球化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信心不可动摇,“一带一路”建设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与此同时,沿途部分地区“文明断层”现象却呈现明显的恶化趋势,如中亚与中东宗教极端势力出现联动迹象、“伊斯兰国”向东南亚渗透,[10]中东国家内部教派矛盾抬头等。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推广“一带一路”所面临的“文明断层”威胁较往日有所扩大,这需要在促进合作的同时有意识对自身进行保护。

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是世界少有的世俗大国,非信教人口比例占绝对多数。[11]宗教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结晶,世俗文明亦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并维持着世界文明的平衡。中国着力保障自身文明安全,既符合中国核心利益也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因为人类命运紧密相连,文明间合理融合,适当竞争,维持平衡,促进多样性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恰是对该现实的高瞻远瞩。所以,建立文明风险防范机制一方面是维护中国文明安全的需要,更重要的方面是保证世界文明平衡,为最终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

1.建立“一带一路”文明情报系统。情报是各类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拥有准确情报可以使决策更加准确、措施更富有针对性,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有效的情报搜集与整理却是一项辛苦、繁复、枯燥且技术要求很高的系统性工作。需要一批既有过硬专业知识储备又有敏锐情报意识的工作人员,还要建立一整套自上而下,层层明确分工的情报搜集、分析与整理系统。维护文明安全,高效的文明情报系统必不可少。欲建立中国特色的文明情报系统需要优先明确几个问题。

首先是针对区域。虽然“文明断层”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罕见,但就文明情报系统而言,优先目标应当是与中国关系紧密的地区,目前“一带一路”建设正进入深化期,沿线核心地区如中东、中亚应该成为重点监控地区,我们应随时掌握地区文明细微动向并做出反应。其次是系统设立目标。文明是一个较为宏观的概念,文明情报分析很可能因此陷入“泛泛而谈”的怪圈,缺乏明确的结论与预测,这样不仅浪费宝贵的人力物力资源,还对决策毫无用处。文明情报系统设立的目标当是能为高层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意见与参考,并对可能产生的文明风险及时提出预警,这需要对繁复情报进行认真分析,得出结论并对形势加以预测。相关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及时抓住细微动向作出准确判断。再次是系统设立性质。当前中国正大力推进智库建设,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干扰文明情报系统的建设,很容易使文明情报系统建设与智库建设等同,这将造成文明情报系统效能大打折扣,甚至夭折。当前中国智库建设由于多种条件限制,数量虽多但质量发展缓慢。[11]民间智库缺乏资金[12]与情报来源,也缺乏向上的交流渠道,组建门槛低,而且经常将学术机构以核心期刊与项目为基础的职称评定标准直接套用,[12]造成与一般学术机构并无二致;体制内的智库行动受限,封闭性较为明显,[12]与普通行政机构难有差别。文明情报系统的构建绝不可与智库建设相混淆,既不能设立为简单的行政机构也不能游离于体制之外成为民间学术机构,而要以开放的态度横跨二者。

2.建立文明保护机制。除进行有效预警和防范外,国家还应对自身文明建立“文明保护”机制,在全社会培养文明安全意识。文明的消失很大程度在于主体人群被其他文明同化,这其中既有外部强势文明借助特殊地位运用非常规手段强行摧毁主体人群对本文明的忠诚,但也存在长期发展中本文明精华的流失、吸引力下降这类主观因素。所以文明的保护需要分为两部分:对外防范机制和对内保护机制。

“文明外交”是许多国家的外交重点,通过合法或非常渗透部分或全部颠覆他国原有文明,使对方最终主动或被迫对施加国产生“文明认同”。这种方式不仅隐蔽而且效率高,投入小,获益大,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直接对被渗透国的政治生态产生影响。[13]建立对外防范机制就是要遏制外来文明对中华文明的非正常侵蚀。中国欢迎文明交流,但拒绝文明扩张;中国绝不会恶意侵蚀他国文明,但一定会努力保护本国文明。

对内文明保护机制的侧重点是:增强主体人群的文明忠诚度,提高文明的凝聚力与对边缘地区的辐射力,同时要修复历史文明断层。目前一些弘扬传统文明精华的大型竞赛类项目,形式非常有新意,如汉字拼写大会、成语大赛、诗词大会等,但这更多是针对文明核心区群体,对于“文明断层”重灾区的文明边缘地带影响有限。下一步,对内文明保护机制应当增强对文明边缘地带的影响,如加大以上赛事在文明边远地区的宣传力度,并邀请更多边缘区选手参赛。同时,加强对边缘区历史文明断层的修复力度,如加大考古力度,编纂西域三十六国时期通史,并在相关地区进行宣传。

“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所推行的重要倡议。然而,由于地区局势的影响,“文明断层”问题非正常性扩大,且消极影响溢出态势明显,严重威胁到“一带一路”的深度推广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节奏。中国要走入世界舞台中心就必须直面问题,加强对“文明断层”现象的积极研究、寻找对策,在保证自身文明安全的基础上助推“一带一路”,优化全球治理,为最终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

[1][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2]王缉思.文明冲突论战评述[J].太平洋学报,1995(01).

[3]杨喜平.论全球化进程中文明的多样性与单一化矛盾[J].兰州学刊,2008(05).

[4]闵捷.中东核心区域边缘区的互动及中国的外交应对[J].战略决策研究,2016(04).

[5]李晓东.“复兴时代”与古埃及文明的衰落[J].外国问题研究,2016(02).

[6]李泰玉.新疆佛教由盛转衰和伊斯兰教兴起的历史根源[J].新疆社会科学,1983(01).

[7]宛程,杨恕.“伊斯兰国”对中亚地区的安全威胁:迷思还是现实?[J].国际安全研究,2017(01).

[8]孙霞,潘光.中东能源地缘政治与中国能源安全[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04).

[9]朱轩彤.国际能源格局发展新趋势[J].中国能源,2011(01).

[10]于秋妍.伊斯兰国在东南亚扩散原因浅析[J].法制博览,2017(13).

[11]李兰.发展智库要先发展人[EB/OL].http://cssn.cn/zk/zk_rdgz/201508/t20150827_2137817.shtml,2017-10-31.

[12]陈开敏.中国智库国际化转型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国际关系,2014(03).

[13]孙浩然.宗教渗透特征的政治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07(04).

猜你喜欢

断层一带一带一路
嘛甸油田喇北西块一区断层修正研究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应用落差法研究真武断裂带西部生长断层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古近纪断层活动特征
延缓断层处套管损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