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县龙天庙及其相关民俗

2018-03-31张德一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刘恒晋阳圣母

张德一

(山西省文史研究馆, 山西 太原 030024)

一、太原县溯源

太原县是个行政地名,有隋唐太原县、明清太原县之分。隋唐太原县的治所在汾河之东,明清太原县的治所在汾河之西。

太原县之名始于隋朝开皇年间,距今有1400余年的历史。晋阳城肇建伊始,其县名一直以“晋阳”称之。北齐河清四年(565),武成帝高湛移晋阳县于汾东,于汾西晋阳城设置“龙山县”;迄至隋开皇十年(590),文帝杨坚诏废龙山县名,复用晋阳县旧称,另于汾东设置太原县,此为“太原县名”之始。唐朝贞观年间展筑晋阳东城,武则天执政时又增筑中城,晋阳以“北都”“北京之名誉满天下”,其后安史之乱、残唐五代战争兴衰,直至宋初平灭北汉400余年间,晋阳汾东一直是太原县的治地,太原县与晋阳、长安、万年、河南、洛阳并列为唐朝“京六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宋主赵光义攻克北汉国都晋阳,痛恨民间百姓“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见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的顽强抵抗,下令焚毁千年古城,同时诏废太原、晋阳二县,另于汾东新建平晋县城(遗址在今小店区城西村一带)。从此以后,晋阳地区落入低潮,“太原县”名停止使用。

明洪武四年(1371),平晋县城为洪水所没,县治徙移汾西晋阳故城(西城)大明宫遗址之南,八年(1375)复用“太原县”旧名。太原县“东西广六十五里,南北袤六十里;东至榆次县六堡村三十五里,西至阳曲县大川四十里,南至徐沟县南吴家堡三十里,北至阳曲县北屯三十里,东南至徐沟县桃园堡三十五里,西南至清源乡固驿三十里,东北至榆次县砖井三十五里,西北至阳曲县西义村三十里”①。其辖属范围大致包括今晋源区全部、小店区南部及万柏林区少部分。县城“周围七里,高三丈,濠深一丈,门四”②,其规模虽然不及唐代晋阳故城十之二三,却也城墙齐楚、建筑宏伟,城中与四关有寺、庙、观、坛、楼、阁20余座,其余县衙、布政分司、按察分司、儒学、预备仓、养济院等机构设施亦完善胥备。

明太原县城从创建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为一地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城墙却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破坏,至70年代几乎损毁殆尽,城中的传统建筑亦惨遭破坏、面目全非,唯是街道格局未变。进入21世纪,太原县城在当地有识之士的竭力呼吁下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从2013年始,县城的修复工程正式启动。不久的将来,明太原县城崭新的“古老面貌”将重新展现于世人面前。

二、略述龙天庙

龙天庙又名刘王祠,位于明太原县城南关,隔宝华阁(俗名寺楼,毁于20世纪70年代,2014年重建)与南城门相对,其旁旧有天地坛、空王佛、观音堂等建筑。该庙始建年代无考,清道光《太原县志》有载:“龙天庙在南关,七月七日祭”,其正殿檩上有“大清光绪十九年重建,经理监生崔泰昌、督修举人李僖”墨迹题字。

龙天庙坐南面北,东西宽约32米、南北长约52米,约占地1600平方米,庙东另有宽10米、长34米之小院。庙中正面刘王殿,面宽三间(约12米),进深三间(约12米),硬山顶、带前廊;殿中旧有主像(帝王状)一尊、侍童像二尊、文武大臣像八尊,两壁绘有雷公、电母及帝王出行壁画。刘王殿之旁各有偏殿及东西厢房,其中西偏殿祀阴间阎王。与刘王殿相对的北面建有乐楼及山门,外悬“刘王祠”匾额;乐楼两边分别建有两座钟楼(此与他处建筑不同),楼下有小门供人们平时出入。南关龙天庙旧时香火很旺,东偏院常有道人、善友居住,民国以后屡有战争发生,庙圮像毁、衰败日甚,庙东偏院的5间东房改为街闾社首们的议事之处,间或拘押偷鸡摸狗违犯乡约村规之徒。新中国成立以后破除迷信,继而又有“文化大革命”中的“破旧立新”,龙天庙先后被生产队仓库、木器厂、修理厂、铸造厂所占用,所有建筑除刘王殿、偏殿外毁废无存。2003年,龙天庙所处的南街村委会及村民出于保护文物古迹之意集资重修庙宇,他们在旧基上依原样新建东西厢房、乐楼、山门、钟楼,并将正殿、偏殿修缮一新,还在正殿内重塑神像五尊。如今之龙天庙,已成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某大学的历史旅游教育基地。

太原县所属村庄旧时庙宇很多,称“龙天”者除县城南关外尚有8座,分别在北阜、金胜、梁家寨、晋阳堡、小站村、北庄头、北邵村、高家堡。这8座龙天庙中,北邵、高家堡二村尚有遗迹可寻(高家堡龙天庙碑文尚存),北庄头则改建为梵刹,其余皆荡然无存。晋阳文化民间研究会曾于2004年对8座龙天庙进行考察了解:北阜、北邵二村耄耋说龙天庙有“刘王庙”别称,庙中塑像为帝王模样,男者头戴平天冠、身着黄龙袍,女者凤冠霞帔、皇后模样。

三、庙主人析疑

太原县建有多座龙天庙,然而对庙主人是谁却一直是个谜,就连清代王翰臣所撰《重修高家堡龙天庙碑记》也说,“……以傅徵君(即傅山)一代伟儒,犹未明龙天所自始,余何人斯,曷敢附会穿凿,以亵神明乎”③。不过王翰臣在碑文中断言,龙天庙主“是必大有功德于农田穑事者也”④。大概因龙天庙别名刘王祠,所以多数人说庙主人是刘王,少数人言“龙天”二字乃梵语,谓八部中之龙众、天众……至于刘王到底是谁,则众说纷纭,有言刘知远者,有说刘倚者,还有说刘龚者。

刘知远(895~948)是五代后汉皇帝,他出身贫苦,悉知民间疾苦,称帝后的政治措施相对顾及一些老百姓,所以口碑较好;不过刘知远即位不到一年便去世了,谈不上“有功德于农田穑事”,所以为其建庙不可能。相传刘倚是五代十国时北汉大将,曾以死阻挡赵宋大军,使晋阳百姓免遭涂炭;此乃传说中人物,为其建庙当是讹传。刘龚(889~942)初名岩,又名陟,五代上葵(今河南省上葵)人;其兄刘隐为五代后梁岭南节度使、南海王、大彭王,刘龚在其兄手下执掌军事。刘隐死后,刘龚继兄位,于后梁贞明三年(917)称帝,国号大越,定都今广州,并以自造字“龚”为名;翌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南汉的统治范围在今广东、广西一带,与远在数千里的后汉、北汉风马牛不相及,为其建庙更属荒唐。以上诸说尽为传闻,没有真凭实据,其实龙天庙中所祀者乃是汉文帝刘恒。

刘恒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为数甚少的贤明帝君之一,与儿子刘启(后之汉景帝)一同创建了“文景之治”盛世。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中子,从高祖十一年(前196)至汉高后八年(前180)出任代王,以晋阳为代国都(间或居住在平遥中都)。刘恒任代王共一十七年,其间很重视农业发展,轻徭薄赋,与民同息,把代国治理得内外有条、人民安居乐业。刘邦与吕雉死后,“诸吕谋为乱,欲危刘氏。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等共诛之,谋立代王”⑤。刘恒入继大统后,以治理代国的经验治理国家,又数次回故地巡幸,史有“因幸太原,见故旧群臣,皆赐之。举功行赏,诸民里赐牛酒。复晋阳、中都民三岁。留游太原十余日”⑥之载。

晋阳一带为刘恒建庙之事,史载甚明。胡三省在《资治通鉴》中注曰:“惠帝尊高祖(刘邦)庙为太祖庙,景帝尊文帝(刘恒)庙为太宗庙,行所尝幸郡国各立太祖、太宗庙……凡祖宗庙在郡国者六十有八。”⑦地方志中亦有:“汉文帝讳恒,高祖中子,太后薄氏出,初立为代王,都晋阳……在位二十年,尝幸太原,赏赐故旧郡臣,赐民里牛酒。复晋阳、中都民三岁,留饮十余日,故晋人立庙祀之。”⑧说龙天庙是刘恒庙有理有据、毋庸置疑,但为什么不直呼汉文帝庙或刘恒庙呢?这里面是有原因的:汉元帝永光四年(前40),朝廷因郡国祖宗庙众多,国家开支甚重,遂于“冬十月乙丑,罢祖宗庙在郡国者”⑨。地方官员奉旨毁庙,而民间却难以忘掉刘恒贤良,于是出现了改头换面的龙天庙,其庙名的真正含义是“真龙天子之庙”。

龙天庙就这么在晋阳大地一代代传了下来,晋阳城毁后数百年复建太原县城也未忘记在南关修建龙天庙,只是年湮代远将庙主人以讹传讹,弄不清究竟是谁了。

四、相关民俗——抬神

旧时百姓以农事为要,为风调雨顺而举办形式多样的乞神活动。太原县围绕龙天庙进行的大型抬神活动,便是其中别具特色的一例。

农历四月二十八(一说二十九),太原县河东三贤村民众以鼓乐旗伞至风峪沟黄冶龙王庙(俗称龙王头)迎请十八(俗称十八层)龙王(木雕像,如同真人一般大小)途经黄冶、店头、西镇、赤桥、晋祠等村庄,至晋祠圣母殿前祭祀。五月初一,三贤村众恭迎十八龙王至本村龙王庙,路经晋祠、长巷、东庄、蒿荒、野庄等村过汾河,再经西柳林、东柳林、同过等村到三贤龙王庙,其后杀羊煮牺汤、摆供献,三日一小祭、五日一大祭,连续50余日。十八龙王在三贤村享祭时间之长,乃因该村龙王与十八龙王中的某一位有姻亲关系。

农历六月二十二,河东辛村民众将十八龙王从三贤请回本村龙王庙供奉,路经小北格、北格、西北格三村。辛村是太原县土地面积最大的村庄,素有“头辛村,二马村,圪底圪捞王郭村”之说,他们将十八层龙王请回去后,日日宰羊设供,然后全村人分食。六月二十七日,县城民众(以南街为主)经梁家寨、流涧、杜家寨、孙家寨、南瓦窑、晋阳堡等村庄,将十八龙王从辛村请回县城东关河神庙奉祀。

七月初三下午,县城民众试演抬神、抬阁,名曰“压铁棍”。七月初四午刻,县民抬上神舆、铁棍(每社出一根)及旗伞鼓乐从龙天庙出发迎请晋祠圣母,经南城角、小站、小站营、赤桥、晋祠北堡至晋祠庙,恭请圣母出行像出晋祠南堡,再经赤桥官道、碾底、花塔、沟里、南城角至县城西关。其时已近黄昏,神舆、铁棍皆张明灯,入西门至十字街中央,然后出南门恭送圣母至龙天庙,安神礼毕乃散。次日(初五)午时,民众从龙天庙抬上圣母像、城隍像(相传县城城隍是圣母外甥,迎接圣母时亦随同请唤),铁棍、锣鼓随后,穿街过巷至县署领赏,然后往返西门外、北门外,日落时出东门至河神庙迎请十八尊龙王(刘大鹏《晋祠志》作十七尊)回龙天庙,此即太原县有名的“七月初五抬铁棍”。

七月初七是龙天庙的岁祭之日,众多百姓都要前来观看,最是红火热闹。是日焚香燃炮、摆供唱戏,连县官都要亲来拈香祭祀;龙天爷、晋祠圣母、十八尊龙王、城隍爷等神仙享祭“观剧”,与万民同乐。七月十一是古城营九龙庙庙会,全村百姓于前一日至龙天庙恭迎圣母、城隍及龙王,经南关、南街、北街、北关回村中龙王庙享受供献。七月十一庙会正日,古城营民众抬上圣母、城隍、龙王进九龙庙享受香火供奉,据说晋祠圣母与九龙圣母是姐妹,九妹幼时顽劣不听话,姐姐气曰:“将来你若成气候,我头朝后见你!”所以是日抬神进庙,必须将圣母像的背面先进,否则轿杆立断或抬轿人肚疼。众“神仙”在九龙庙享受香火、供品,“姐妹们”叙谈别来之情,又“观剧看戏”,另有一番热闹。七月十四,古城营民众恭送圣母回晋祠,恭送城隍爷回城隍庙,恭送十八尊龙王回风峪沟龙王庙,一场历时数月的抬神活动宣告结束。

这场大型抬神民俗活动,始于明朝初年,止于抗日战争时期,持续了五六百年之久。十八尊龙王在河西、河东轮流享受香火,周而复始,每年四月二十八日始、七月十四日终,抬神所经之村庄,皆要虔诚地准备香火、供品,涉及人数高达数千人之多,影响深远。

五、“十八尊龙王”的来历

龙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由原始社会图腾演变而来。它的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而传奇的色彩,除具有呼风唤雨功能外,还是天子和皇室的化身,皇帝称“真龙天子”,皇帝的儿孙叫“龙子龙孙”。

中国是个农耕大国,旧时人们为了风调雨顺修建了许多龙王庙,塑像均为身着蟒袍,“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⑩的龙神形象;而太原县所抬十八尊龙王却是左右成对(酷似双胞胎)、面貌各自(指九尊),与人体比例大小相同的人物模样,而且其中第五对还是年轻妇女,显然与帝王或者龙子龙女有关了。这个涉及民俗和历史方面的问题(或曰课题),引起了晋阳文化民间研究会的极大兴趣,大家不断地进行史载论证、实地考察,又多次走访当年参加抬神的健在老人,终于使这个谜团一般的民俗活动变得清晰起来。

史籍对汉文帝的儿女们有载:“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孝惠七年生景帝。代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男最长立为太子,窦姬为皇后,女为陶馆长公主。”又载:“孝文帝凡四男,长子曰太子,是为孝景帝;次子武,次子参,次子胜。孝文帝即位二年,以武为代王,以参为太原王,以胜为梁王。”这两段史载告诉我们:刘恒治理代国时,与代王后生有4个儿子,但他宠幸窦姬,又生下女儿嫖及儿子刘启、刘武、刘参、刘胜,一共是9个儿女。刘恒称帝前,代王后及所生4子皆殁;他称帝后,立刘启为太子,窦姬为皇后,嫖为陶馆长公主,又封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刘胜为梁王;刘恒在晋阳百姓的心目中至高无上,他的9个儿女自然就是龙子、龙王,于是就在抬神中出现了与他儿女性别、顺序完全相同的9对龙王。此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从内涵到外形的有意安排:9对龙王中,前面4对是代王后所生的4个儿子,第5对“女龙王”即窦姬所生陶馆长公主,第6对“天子爷”即汉景帝刘启,以下为刘武、刘参,最后第9对是“小代王”梁王刘胜。关于这9对龙王的来历,我们还可以从太原县民众祈雨时“代王到!代王到!”的呼唤声及抬神中必不可缺的“带子回朝”铁棍中得到印证。

至于刘恒是9个儿女、而太原县所抬龙王是9对的问题,河东三贤村王赖小老人(2008年89岁)的讲述作出了很好的解答。太原县一开始抬得是9尊龙王,明朝中期以后才改为18尊,其原因是:王琼(太原县人,曾官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在江南做官,见那里10余个月滴雨不下,百里草木枯荒、人畜闹饥荒,忽然想起家乡的9位龙王祈雨灵验,就亲笔修书派人至太原县迎请龙神;9尊龙王来到江南,施展法力降下三尺甘霖,解除了当地的旱情,使万民欢庆。然而太原县却从9龙出走后又遭旱灾,众百姓只好请工匠照原样再雕塑9尊龙王;没想到就在龙神雕就开光、祈雨之时,浩浩荡荡的江南百姓却将原先的9尊龙王送了回来,于是就出现了18尊龙王齐聚太原县的盛况。从此以后,太原县龙天庙岁祭及迎送龙王便由9尊改为18尊了。

太原县河东、河西轮流供奉“十八尊龙王”之事,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人所尽知,为什么会出现“初五日……由东关厢河神庙迎龙王神像十七尊,仍返入城”的“错误”记载呢?这是因为“有一年,从辛村抬上爷爷过汾河,以前汾河上没桥,走到河中间时上游发下‘河涨’,都不会水,一着急就被水冲走一个爷爷,后来抬就剩下十七尊”⑭于是就有十七尊、十八尊两种说法。

六、结语

目前,太原县城修复工程在太原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城墙、城门楼、城角楼、敌台等修复如初,城中的县衙、布政分司、文庙、关帝庙、城隍庙、财神庙、窑神庙、姚道台府宅、段氏宗祠等古建或修补或重建,龙天庙前的宝华阁也重新矗立于南关……将迎接无数前来观赏的四方游人。值此发展旅游的大好时机,龙天庙主的确认和民俗抬神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而晋阳文化民间研究会又挖掘出龙天庙会“二月初二祭龙,七月初五迎龙,九月十五谢龙”的更深刻内涵,并且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一致认可。笔者希望通过这些挖掘研究,进一步扩大太原县和龙天庙相关民俗的社会影响,促使地方政府对文化旅游进一步关注。同时也希望这场中断数十年的具有广泛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型民俗活动,得到更好的抢救、保护、传承,能重新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注释

①《太原县志·沿革》,清道光版。

②《太原县志·城垣》,清道光版。

③《太原文存·碑志类·高家堡重修龙天庙碑记》,张友椿遗著,三晋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④《太原文存·碑志类·高家堡重修龙天庙碑记》,张友椿遗著,三晋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⑤《汉书·文帝纪》。

⑥《史记·孝文帝本纪》。

⑦《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

⑧《太原县志·帝王》,清道光版。

⑨《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

⑩《中国神仙传》转引《五杂俎》,王兆祥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⑪《汉书·外戚传》。

⑫《史记·梁孝王世家》。

⑬《晋祠志·祭赛·圣母出行》,刘大鹏遗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版。

⑭《抬神抬铁棍闹社火调查·姚三英讲述》,晋阳文化民间研究会调查,2008年整理。

猜你喜欢

刘恒晋阳圣母
晋阳胜景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蝶”变晋阳里振翅而来
非遗“三展”走进晋阳里
古晋阳之歌
圣母大学:Fighting Irish
——战斗的圣母人
知识追踪综述
莫让语文空对月
千眼圣母
人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