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山区教育现状与高校教育扶贫路径

2018-03-31崔茂乔云南大学扶贫办主任高级实验师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设施贫困山区支教

文 崔茂乔 云南大学扶贫办主任、高级实验师

陶乔双 云南大学扶贫办综合科科长、讲师

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是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云南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接受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是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高校担负着人才培育和培养的重任,具有教育、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高校在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和教育扶贫工作中,应充分利用自身教育优势和资源,为云南贫困山区的贫困县或乡镇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也为高校自身产学研和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

云南贫困山区教育发展现状

教学设施匮乏。随着国家教育扶贫一系列行动的开展,云南贫困山区逐步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中小学的教学楼等硬件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但因资金、人员、资源分配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云南贫困山区中小学的电脑、投影、网络、图书资料等教学设施仍然十分匮乏。部分村级完小还停留于“一栋教学楼、几间教室、几张桌子、几把椅子”的状态,图书资料少、体育设备少,缺少适合青少年的读物和运动器材。一些中小学校园的电脑室、图书室基本上常年处于关闭状态,电脑和藏书少且陈旧,根本无法满足开展正常教学的需要。部分中小学甚至没有配备网络和图书室,不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滋润其心灵,也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这些匮乏而落后的教学设施,导致许多云南贫困山区的学生知识单一、眼光和视野受到限制,在升学上处于极大的劣势。

教学方法陈旧。由于贫困封闭的原因,云南贫困山区一些中小学教师并非真正科班出身,其自身教学水平不高、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陈旧且单一,部分教师甚至还不善于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以小学语文课为例,一些村级完小和中心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还与二十年前一样,不是照本宣科就是照搬照写,与城镇小学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差距。这种纯粹的讲读法使学生跟着教师读一句、写一句,造成一种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加上教师培训不及时、教学观念太陈旧,导致贫困山区教师的教学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师资力量薄弱。云南贫困山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代课老师占有较大比重,教师队伍极不稳定,这些都是云南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能长期扎根在一个地方从事中小学教育的老师多半是本地人,来自城镇或其他县份的年轻教师却难扎根贫困山区。这些都极大影响了贫困山区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育质量。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待遇改善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是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的不稳定,导致教学任务增加的同时,还导致教师教学没有专业可言,一些中小学教师承担着多门课的教学任务,这既增加了教学难度,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

教育资金短缺。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投入上千亿资金,实施了20余项教育惠民政策措施,改善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但具体落实到每个中心校、村级完小和教学点时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优先将资金投入到收益最大的乡镇中心小学,村级完小和教学点却难以获得公平、充足、有效的财政支持。加之一些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经济水平较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无力使子女接受更多教育,许多贫困家庭无力支付孩子上学所需的学杂费用,一些贫困山区的青少年正在面临辍学问题。

发挥高校优势助推教育扶贫

加大教学设施的捐助力度。云南贫困山区中小学教学设施匮乏既与当地经济欠发达导致教育经费不足有关,也与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密切相关。因此,高校在参与精准扶贫过程中,一方面可投入资金用于帮扶地区中小学教学楼建设和住宿环境改善,另一方面可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完善中小学教学设施设备。针对扶贫地区中小学实际情况,加大网络、电脑、体育用品、书架、图书资料等教学设施的捐助力度,尤其是要捐赠图文并茂的书籍、音像制品,以及适合中小学生的电脑和体育器材。高校还可利用外部资源,积极联系体育用品制造商、图书出版和互联网企业承担应有社会责任,每年向贫困山区捐赠一定数量的免费图书、电脑和体育用品。为有效利用电脑网络、体育器材和图书资源,高校可定期派出图书专员、电脑专员或体育教师到帮扶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将贫困山区中小学电脑室、图书室从静态的展示场所变为动态的学习乐园,丰富当地的文体生活。

积极搭建促进交流学习的培训平台。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不仅体现在办学条件,最根本的还是人,还是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为提高贫困山区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高校可搭建城市和贫困山区的桥梁,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利用其附中和附小资源对贫困山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培训和指导。一方面,在正常教学期间组织附中或附小教师赴帮扶地区,以当地师生为对象,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对贫困山区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指导,及时纠正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帮扶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到相关高校开展师德修养、师生沟通策略、备课技巧、教学技能、作业命制、课例研究等方面的培训,使贫困山区的教师有走出去学习交流的机会,获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城市教师也可从贫困山区教师身上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

鼓励高校师生到贫困山区参加支教活动。云南贫困山区的落后不仅是经济的落后,更是思想和文化的落后。高校要抓住贫困山区的现状,精准定位,以智力扶贫为主,努力开展师生支教等志愿活动,将先进的思想文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给贫困山区的学生。高校在帮助贫困山区提升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同时,更要建立一种常态机制,定期将部分优秀师生派往艰苦地区、贫困山区开展支教活动。为了鼓励优秀师生到贫困山区中小学支教,让支教师生留得住、教得好,还需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一方面保持教师原有事业编制和工资待遇不变,并给予相应的补贴,同时在职称评审、业务培训、教学活动、表彰奖励、申请科研项目等方面向支教老师倾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研究生支教团作用,遴选来自帮扶地区的生源组成支教团,在升学就业、推优评奖方面为其搭建桥梁和平台,解决支教学生的后顾之忧。

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教育扶贫。高校参与云南贫困山区教育扶贫应不局限于校内资源,还要放宽视野,以高校作为媒介积极谋求和争取社会上各方的参与和资助,动员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或个人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深化拓展教育扶贫模式,为帮扶地区引入更多的资金、物资和人才援助。例如,引进教育扶贫资金或项目,帮助改善贫困山区中小学的硬件设施,还可通过企业家校友设立捐资助学基金,用于激励教师培训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激励学生更好地求学与成长。同时,借助高校产学研平台,联系国际公益性组织或相关研究机构建立“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援助”等项目,为帮扶地区搭建心理关爱平台,给予山区青少年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培养其开朗、自信、坚强的性格。

猜你喜欢

教学设施贫困山区支教
聪明药
滇西贫困山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满意度现状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高校乒乓球课程设施现状调查研究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小学开展“特色阳光体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