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价值观的传统渊源与当代价值
2018-03-31邢乐勤
邢乐勤 吴 瑶
[内容提要] 友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必须立足传统友善观,并使其与当代社会结合。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传统友善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友善价值观的理解与把握必须立足中华传统文化,探究友善价值观的传统渊源与当代价值。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
一、 友善价值观的传统渊源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传统友善观的基础和核心。孔子说:“人者,仁也。”(《礼记·中庸》)这是儒家思想对于人的本质的直接定义。而“爱人”则是“仁”的实践方式。《论语·颜渊》云:“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在孔子看来,“爱人”就是“仁”的直接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的“仁爱”思想构成友善的思想基础和核心。我们可以从个人、社会、自然三个方面来解读传统友善思想,即对自我、他人、自然的友善。
1.对自我友善
其一,爱惜自己的身体。珍爱生命是自我友善的基本表现。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开宗明义》)《弟子规》中也有言:“身有伤,贻亲忧。”这两句话都告诫人们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能随意损伤自己的身体。其二,注重内在德行修养。“必须承认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具有潜在实践能力的行为主体——我。”[2]对自我的认同和肯定是友善待己的重要表现。提高自我德行修养,就要学会“克己”。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是“克己”的具体要求。“克己”体现了主体的自律。在《论语·学而》中,孔子又云:“吾日三省吾身。”即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使个体做到身心一致、言行一致,理性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对个体德行的培养,《大学》也有明确的表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主要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表达了对个体高尚品德的肯定;第二,“至善”是个体人格追求的最高境界;第三,要达到“至善”境界就需要“明明德”。并对“明明德”作了进一步解答:“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不仅指出了要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方式来培养崇高的品格,还阐述了崇高的品格可以带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效果。拥有高尚的德行不仅是对个体自我的友善,还能够作用于他人和社会。
2.对他人友善
与人友善是儒家“仁爱”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儒家思想中,友善的对象是根据亲疏关系向外扩展的。首先体现对父母和亲人的友爱。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这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孝悌”观,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基础。孔子认为,只有敬爱自己的亲人才有可能对别人友爱。《孝经·圣治》中有言:“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敬爱自己的亲人而去敬爱他人,这一定是违背道德和礼法的。对亲人的友爱还直接体现为“亲亲相隐”。《论语·子路》中记载,“叶公问孔子:‘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征(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虽然孔子认为父亲在偷羊这件事上有过错,但他也赞成儿子为父亲隐瞒的行为。“亲亲相隐”体现了儒家友善思想中“以亲为贵”的观念。在对亲人友善的基础上,儒家将友善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孔子在《论语·学而》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泛爱众”意味着儒家的友善思想已经从对亲人友善扩展到对众人友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在与人友善交往时,需要做到“恕道”“求和”。所谓“恕道”,即“忠恕之道”,这是儒家“仁爱”思想的行为准则。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忠恕”的解释是“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这就要求人们在与他人相处时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求和”指的是力求和谐,这是友善交往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它要求人们在与人交往时承认每个个体的不同之处,尊重并包容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国语·郑语》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即是说,“不同”是“和”的前提,“和”则是“不同”的发展,只有以宽容的心态去接受每个个体的不同,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3.对自然友善
传统友善思想还包括对自然的友善。在古人的思想认识中,万物有灵,天、地、自然都有其独特的意志。达到人与天地的统一,这是古人的至高追求。《正蒙·乾称篇》中有言:“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说,天被称作万物之父,地被称作万物之母;人如此渺小却拥有天地之道于一身,而处于天地之间。这样看来,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坤地之气),就是我的形色之体;而引领统帅天地万物以成其变化的,就是我的天然本性。人民百姓是我同胞的兄弟姐妹,而万物与我皆为同类。《庄子·齐物论》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地为一气所生,与自然界的万物是一个整体,具有同根性和平等性。所以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认为“道”独立运行,自然界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类不能加以干涉,只能“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德经》)。儒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事要顺应天命,按照自然法则来行事,所以儒家的“仁爱”思想的范围也就从“仁人”扩大到了“爱物”。董仲舒认为:“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春秋繁露·仁义法》)孟子也曾有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这是强调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自然万物的爱护。《礼记·祭义》中有言:“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非以其时,非孝也。’”这是说乱砍滥伐、随意捕杀都是不孝的表现。《礼记·郊特牲》中有言:“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意思是说,大地负载万物,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从大地中获取资源,所以要以天地为法,尊重天地。
二、 传统友善观的现代转化
友善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浓厚的文化根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公众的友善价值观,应积极促进传统友善观的现代转化。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3]在促进传统友善观现代转化的过程中,既应剔除传统友善观中的糟粕部分,又应汲取传统友善观中的思想精髓,使传统友善观在适应时代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获得新的时代内涵。
1.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友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友善的对象与范围得以扩大,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对熟人友善向现代社会对陌生人友善的转化。对人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拓展,形成了所谓的陌生人社会。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过这样的定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马克思明确指出了人的社会属性。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社会成员交往,而友善则是与他人交往时必须遵守的基本价值准则。传统社会是建立在宗族血缘基础上的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们的交往范围由血缘关系不断向外扩展,友善对象往往以亲人、朋友、邻居等熟人为主。现代社会则是陌生人社会,传统的地缘限制、以宗族为单位的人际交往圈逐渐被打破,人们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由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当今社会,友善的对象不仅包括亲人、朋友,还包括陌生人。由此,在与人为善的对象与范围上,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实现了对传统友善观的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价值观突破了传统友善观以血缘和亲缘为基础的界限,实现了对象的扩展和大众化。
2.强调尊重、宽容、平等的友善
传统友善观产生于具有等级秩序的封建社会,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封建社会以宗法血缘为基础,并以此形成了君臣、父子、夫妻、长幼、高低、贵贱等价值秩序,这种秩序强化了传统友善观的不平等性。在当代中国,传统友善观在现代化进程中既克服了自身缺陷,又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爱有差等”向“爱无差等”转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在继承了传统友善观的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强调建立在平等性和对等性基础上的尊重、宽容、互助。具体表现为:第一,尊重是友善的核心。尊重是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就我国当下的社会环境而言,强调公民之间的相互尊重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陌生人社会,不同的陌生人在同一个时空中产生交集,合作共生应该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存在状态。人们只有相互尊重,像对待自己一样友好地对待他人,合作共生才可持续,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第二,宽容是友善的重要表现。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够接纳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其他社会成员。现代社会的多样性造就了社会成员不同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对他人友善意味着能够用包容的心态来看待这些差异,真诚地接纳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其他社会成员。另一方面是能够原谅别人的过错和不足。宽容别人的过错和不足是化解冲突和矛盾的最佳方式。这种宽容既是推己及人,也是对传统友善观所包含的“求和”思想的继承,对于解决当下社会矛盾具有现实意义。第三,互助是友善的高级表现。友善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实际行动。在社会生活中,践行友善价值观,不但要尊重他人、接受他人的不同,还要积极主动地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总之,友善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它所强调的尊重、宽容、互助具有平等性和对等性。现代社会的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人格,无论是什么阶层、身份、地位的人都有被友善对待的需要。对等性则强调友善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现代公民社会不仅讲究平等,同时也讲究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也就是说,人们有接受别人友善的权利,也有对别人友善的义务。真正的友善是建立在人格的平等和对等基础上的,这是友善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3.注重义与利相统一的友善
虽然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纷繁复杂,但隐藏在这些关系背后的经济利益关系始终是支撑人际交往的基础。友善作为人际交往的价值准则,必然与经济利益关系具有内在联系。在任何社会,人与人在友善交往的过程中都会涉及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问题,在帮助他人时会产生“是否牺牲自身利益去帮助他人或要牺牲多少自身利益去帮助他人”的疑问。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是通过自我道德修养来体现最大限度的友善的,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往往坚持以义制利、先义后利、重义轻利的价值准则。这种义利观既具有积极的一面,即倡导超脱物质利益,充分彰显自身的道德修养;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即将义和利对立起来,强调义在利之外、言义不言利,无视现实的人最基本的利益要求,忽略经济关系和友善的内在联系。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重视个人自身的正当利益的实现,认为义在利之中而非利之外。这种价值观念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也反映了人们对获得和保障自身正当利益的强烈诉求,让友善价值观立足合理、有度的利益诉求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传统友善观的现代转化。
4.主张具有社会责任的友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友善价值观实现了由品德友善向责任友善的转化。在传统社会中,友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践行友善往往出自内心对自我道德修养的追求,而这种依托个人道德修养的友善还停留在个人品德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私人性质,缺乏社会普遍性。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全体社会成员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人人都有责任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因此,友善价值观必须由内在的品德转化为外在的社会责任。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5]党的十八大更是将友善提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与爱国、敬业、诚信一起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了比传统友善观更强的社会号召力。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不仅仅表现为个人的品德,更成为社会性的责任。
5.倡导珍爱和保护自然的友善
传统友善观包含的对自然友善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得到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基础。”[6]83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恩格斯强调:“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因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7]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像关爱自己与他人一样关爱自然。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和技术手段的进步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异化,人类疯狂地从自然界中掠夺资源,使自然成为人类实现欲望而肆意践踏的对象。在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污染水源、排放有毒气体、乱砍滥伐、肆意捕杀野生动物等伤害自然的行为不断发生,人类对自然无休止的索取和破坏最终遭到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近年来频发的地质灾害、全球变暖以及雾霾等极端天气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爱护自然的重要性。要保护自然,首先要改变自然和人类不平等的观念,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因此,必须继承传统友善观,把自然放在和人类平等的位置上,把自己看作自然的一部分,发扬传统友善观所包含的“民胞物与”思想,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自然。党的十九大要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8]50,以刚性的制度形式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从侧面强调了对自然友善的重要性,体现了对传统友善观的继承与发展。
三、 友善价值观的当代价值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友善都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德。友善也并非中国独有,然而只有在中国,友善才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精神体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价值目标和根本价值准则。
1. 友善是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友善在公民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处于基础地位,直接影响了爱国、诚信、敬业这三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现。“友善是爱的外化和拓展,是构建社会成员之间和谐关系的道德纽带。”[9]友善首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爱意和善念,是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爱国,不仅要热爱同胞,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文化,还要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爱国是友善的放大,具备友善之心是爱国的基础。敬业,意味着要热爱和尊重自己的职业和岗位,能够在岗位上默默奉献,以无私的精神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是以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友善观念作为精神支撑和价值原则的。诚信是相互的,也就是说,既能相信他人也能被他人相信。显然,诚信以友善为保证。在陌生人社会,“秉承友善理念,就会拉近人们的心理距离,填补情感鸿沟,消除不必要的怀疑与戒备,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10]。马克思也曾说:“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6]146这说明,人们相互之间越是友善,就越容易获得彼此的信任,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度就越高。可以说,友善是获得诚信的前提和基础。总之,友善与爱国、敬业、诚信紧密联系,是爱国、敬业、诚信实现的基础。
2.友善有助于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
义和利存在于所有社会生活中。义代表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因此,合乎义的行为就代表了善;利指的是物质利益。利有公利和私利之分,任何社会都存在公利和私利之间的矛盾,即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而社会主义义利观强调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所以在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时要对个人利益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节制,使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这就是义和利的统一。然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了唯利是图、以权谋私、坑蒙拐骗等置他人利益、社会利益于不顾的现象。针对此类现象,我们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风尚。作为重要的价值准则,友善本身就具有超功利性,因为友善意味着付出和奉献,培育和践行友善价值观有助于纠正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的流弊,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义利关系。
3.友善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推动力
公正,是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公正就是公平正义,表现为一视同仁。公正包含着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妥善解决的要求。然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还要面对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问题和现象。实现社会公正,除了以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外,还需要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支撑。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强调指出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8]42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对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友善所涵盖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亲人和熟人,还辐射整个社会、国家甚至自然。从一定意义上说,友善体现了一视同仁的内涵,体现了公正性。当前,我国社会中还存在着贫富差距较大、资源分配不均等不公正现象。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如果仅凭法律制度调节、社会舆论评价或者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的话,极有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甚至引发社会动荡,所以需要把友善作为重要的价值准则来规范引导社会大众的思想和行为。“因为社会公正既是平等实现个人自由的社会要求和保障,也是人的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它既可以通过社会制度层面的设计和安排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人们道德良心的内在制约而实现。”[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坚持友善价值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每个人都获得发展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4.友善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一个和谐的社会,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谐,还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然而在社会转型期,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现象时有发生,如人际关系冷漠、报复社会行为、生态危机等。因此,我们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化解现实中的不和谐问题。友善对于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友善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造友好的人际关系。友善能够引导人们用平等、友爱、宽容的态度对待其他社会成员,创造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其次,友善能够改善社会风气,营造人与社会之间的友好关系。友善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人人践行友善,就能够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友好社会氛围,团结社会成员,凝聚社会力量,使每个人都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价值,产生社会归属感。与此同时,友善“有助于人们划分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边界,在行使公民权利的过程中意识到自我行为的社会意义和对于其他公民的影响”[12]。这就意味着友善能够让人们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是否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进而督促人们克制自身情绪,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最后,友善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友善能够让人们平等地对待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自然,努力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
友善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在现代转化中获得了新的时代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友善是对他人的友好与善良,是构建社会成员之间和谐相处、美好生活的道德纽带,是自爱与他爱的完美结合,体现的是一种和美精神,能够帮助人们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推动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