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融合文化背景下的清代满汉服饰
2018-03-31么红梅
么红梅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伴随清朝的建立、壮大、衰落直到灭亡,其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以服饰文化变化最为明显。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属游牧民族,这种传统的生活习俗和特殊地域的环境使他们的服饰文化不同于汉族。于是,自清朝政权建立起,统治者在统一疆土后也想在精神上得到认可,强行下令推行剃发易服[1],要求汉人必须同满族一样剃发留辫并穿旗装,试图保护满族民族服饰的风俗文化特征。但是,任何法律和制度都不能约束时代变迁的发生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于是在激烈的民族矛盾情况下,清政府也开始寻找解决办法,如提出“十从十不从”的建议,为满族服饰与汉服提供了文化交融的空间。
1 满汉服饰文化的冲突
1.1 冲突背景
清军入关,建都北京,强迫治域下的广大汉民族臣服。饱受明末战乱之苦的百姓,并没有从根本上认同清王朝灭亡汉族封建统治的举动,尤其是在服装制度上,将同化视为奇耻大辱,因此誓死抵抗。
由于满族常年居于塞外,其服饰具有强烈的游牧风格。公元1664年清兵占领北京后,开始实施一系列强制性活动,清政府将能否遵从“剃头令”作为试探汉人真正归顺的表现,而汉人也对反对剃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决心。
1.2 剃发易服
满汉服饰文化的冲突,直接表现在清政府制度下的强硬和百姓民众无法认同的这种对抗上。统治者自入关以来,为了便于辨识汉人顺逆与否,于是强迫汉人遵从剃发易服,推行剃发易服制度这在《满清稗史》的薙发令中有所记载。1623年,清政府颁布了官民帽顶制度;1632年,开始推行服色制度。1636年皇太极命令礼部“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重治其罪”[2],明确规定了汉族人必须穿满族服饰和蓄满族人发式。该令一经颁布便违背了汉族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传统,不可避免的激起严重的满汉民族矛盾冲突。清朝政府便采取暴力手段强行推行这一政策[3]。
2 满汉服饰文化的融合
2.1 融合背景
在清军入关建立政权后,摄政王多尔衮面临着江山易打不易守的局面,想要统治人数远比满族多的汉民族更是难上加难,于是推行了“十从十不从”政策。
2.2 “十从十不从”促进服饰文化融合
1645年清政府下令,在中国的南方各地,军民等人一律剃发改从满人服饰发型,否则军法处置,这就是当时在民间所流传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对于京畿直隶等重地要求在10天内剃发易服完毕。该政策一出便引发各地人民的殊死抵抗,导致社会动荡,人心惶惶。于是双方都希望尽快结束这种动荡的局面,尽快恢复社会安定,最后妥协出现了 “十从十不从”政策,即在服饰上及其民族差异上准许有一些变通,以利于社会稳定及清朝统治的迅速建立。其内容包括:“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从史实来看,对于当时的男性服装发式方面都是比较严格的,而对于女性并没有明确规定;孩子在小时候还是可以穿明朝服饰的;在世时必须着满族服饰,而死后入殓则可以着汉服;寺庙中的和尚、道士也被允许保留汉服的仪制。事实上,在民族被征服的过程中,仅仅用武力所解决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的从内改变,且汉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根深蒂固,短期内是无法完全改变的。随着清朝统治逐渐稳定以后,民族关系也随之缓和,密切地交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而服饰文化的相互融合也成为了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 清代满汉服饰分析
在满汉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下,清代服饰变化主要体现在清代女子服饰中,“十从十不从”就是在冲突之后融合的一个结果。本文以清代满汉女子服饰为例,阐述在冲突与融合背景下的清代满汉女子服饰特点。
3.1 清代满族女子服饰
在清代,满族女子喜着长袍和马甲。长袍是满族传统服饰的旗帜,也是后来被人们称为“旗袍”的原型。在入关以前,长袍不分男女,款式较简单,四片裁剪开衩较长,宽松直筒式,圆领,袖子较窄,袖口有马蹄状的护袖,方便骑射,男子袍服较女子更加肥大,这种服饰风格特点是满族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入关后随着社会发展只有女子穿着长袍,清初女子袍长及脚面多以棉麻丝绸花缎等面料为主。随着清朝政权的稳固,逐渐脱离骑射生活后,满族女子的地位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长袍款式也因受汉人影响逐渐由宽松直筒向收腰合体转变,长度也由长至短,民间流传的打油诗“大多装汉服,公袍剪短衣”就是对其的记载。
而清代的马甲,常见的样式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一字襟和人字襟等。最初,马甲窄小常穿在里边,到清中后期,受汉族影响喜欢将马甲穿在袍服外面。领子一般是立领,长至腰际,在四周镶花边,女马甲则更加繁杂靓丽。对襟是指两襟相对,开始的时候只是具备方便实用等功能。从外形来看,大襟和琵琶襟较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在琵琶左襟底部中间偏右侧缺了一块。一字襟的马甲前身则分成两片,从领下横向截开,在截开处上片与下片连接处钉几对扣子使上下两片相连,看似为一字,所以叫一字襟。一字襟又叫“巴图鲁坎肩”、“十三太保”、“军机坎”等,据说最初只有王公贵族和朝廷要员才可以穿。人字襟和一字襟在原理上基本相同,衣襟从衣领下正中向左右两侧腋下斜截开,在截开处缝扣子,正面看似人字,就形成了人字襟。
满族女子在着装上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必穿花盆底鞋,鞋面面料为绸缎,上绣五彩图案加串珠等。花盆底鞋以木为底,其特点是在鞋底的中间部分有一个高5~10 c m的高底,有的可达14~16 c m,最高可达25 c m。整个木跟底用白细布包裹,也有外裱白绫或涂白粉的,俗称“粉底”。鞋底的形状上宽下圆,形状好似花盆,俗称花盆底鞋。又因鞋底的中间形状凿成马蹄式,踏地时印痕好似马蹄,故又被称之为“马蹄底”。这种木质鞋底的优点就是非常结实耐用,即使鞋面穿破鞋底也完好无损。
3.2 清代汉族女子服饰
清代汉族女子服饰,由于受 “男从女不从”的影响,相较男子服饰变化较小。命妇礼服,仍然可以承袭明朝服饰制度,以凤冠和霞帔作为礼服。而普通妇女日常则穿着披风和袄裙。只有在婚丧嫁娶时才会穿凤冠霞披,其他场合都以披风作为日常礼服。披风有长有短,款式为对襟大袖,领口打结,长度可过膝。领口的样式分为抽口领、高领、低领3种领式,因为领形似钟,又名“一口钟”。披风多以真丝面料为主,在其面上绣各种花色图案,并镶嵌各式宝石珠串等。里衬大多以皮毛为主。在披风的里面还穿有大襟、大袄及小袄,小袄通常是女子的贴身衣物,颜色多以鲜艳的红色为主;大袄则比较宽松肥大,长及膝盖以下。衣领通常采用圆领或斜领,很少使用高领,领口处镶有各式花边。女子下装多为裙装,红色寓意吉祥,在节日及婚礼等多着红色裙;而丧葬等则只能穿黑裙;如果丈夫去世多年与公婆生活也可以穿湖蓝色或者青色等深色裙。穿裙时裙里也要穿长绣花裤子。清代裙子样式有百褶裙和凤尾裙等。在百褶裙正前后通常有20 c m左右宽的平幅裙片,裙片多以装饰为主,主要集中在下半部,绣以精美的图案花纹,边缘加装饰。两侧打有细褶,细褶上也绣有各色图案,下摆镶绲边。腰头上则为围腰和细带。风尾裙,顾名思义是在裙子外层叠有凤尾条,凤尾条上绣精美花鸟虫蝶图案,并且每条凤尾下端系有小铃铛。在清朝初期尚保留着明代习俗着百褶和凤尾裙等,而在清朝末期普通妇女流行穿裤装,开始为大裤管,后逐渐改为小裤管,裤口均镶有花边,花边样式也逐渐丰富,后期还有多重镶边,第一道边最宽,第二第三道边较窄,是当时裤装的一大特色。
清代汉族女子的鞋也很有特点,因缠足后脚呈弓形,故鞋子被称为弓鞋。弓鞋虽小巧却极为精致,绣以刺绣珠玉等,不同的是花盆底的跟在中间,弓鞋的跟在足后。弓鞋颜色也较丰富,以红色最为流行,丧服则为白色。弓鞋样式也较丰富,有换脚鞋、尖口鞋、眠鞋等,睡觉时也要穿着眠鞋入睡。
清代女子服饰是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繁荣时期,从款式、面料及装饰等方面对中国服饰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清代女子服饰也反映了清代满汉文化的交互融合。
4 结语
清代满汉服饰文化之间的关系开始表现为激烈的冲突,统治者为保障满族地位的确立,采用剃发易服的制度以满族服饰文化习俗替代积淀几千年的汉文化。虽遇到汉族广大民众对满族文化的强烈反抗,但是在反抗和拒绝的同时,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得以互相学习效仿。最后,汉族服饰文化与满族服饰文化相互影响,彼此交融,共同创造了绚烂博大精深的清代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 佚 名.清世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蒋良骐.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徐 珂.清稗类钞服饰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