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林业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2018-03-31马生秀
马生秀
(民和县林业局,青海 海东 810800)
青海省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青海高原生态文明充分反映了青海人和高原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因此青海林业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1 青海生态文化的特征分析
1.1青海高原生态的原发性
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和亚洲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和上游关键区,其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河流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1]。青藏高原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因此孕育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大面积高寒湿地、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等独特的生态系统。青海拥有十分丰富的生物物种和自然景观,是珍贵的种质资源和高原基因库。
1.2青海高原生态具有神奇性
青海高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罕有人至,因此在人们的想象中形成了许多神话故事,对探险者、科学家产生了很大吸引力[2]。在其生态文化中,不仅包括了自然科学因素,同时也体现出了人文科学的因素,这种自然人文完美融合的体系是青海高原为人们所向往的重要原因。
1.3青海高原生态的脆弱性
青海高原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十分不适合人类生存,因而对其生态的延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其生态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荒漠化问题严重[3]。青海省的荒漠面积十分广阔,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继而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和生态发展。同时,由于青海是我国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荒漠化会导致河流泥沙含量的增加,为下游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其二,森林资源种类单一、总量较少。青海省的森林覆盖面积很小,不足十分之一,加之森林种类单一稀少,对其林业生态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4]。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发方面,分别是自然环境恶劣以及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其三,水源涵养能力不足。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青海省水土流失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加之其水源本身的涵养能力不足,导致其区域内的江河流量大幅度减少,对水资源的应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5]。
2 青海林业对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分析
2.1促进高原林业文化的发扬
高寒、高旱、森林资源总量少、种类单一是青海省林业的产业的主要特点,在林业分布上,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其中灌木林的面积较广。由此可见,在高原地区,应该大力栽培灌木林,提升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大力发展青海林业,对于青海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起到发扬高原林业文化的效果。
2.2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青海省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大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而发展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森林覆盖率的增加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3促进青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青海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必将受到巨大的限制,结合青海省的情况来看,发展林业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针对当地林业资源稀少、林业产品单一的情况,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林业产业的投入,通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先进技术的引入推广促进林产品产量和效益的提升,为林业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
2.4促进高原生物物种的保护
森林是许多物种生存、繁衍和发展的重要的产所,青海省森林中生存着许多瑰丽的生物种群,近些年来,但是受到森林资源总量以及种类的限制,很难形成物种多样性繁荣发展的格局。而通过林业产业的发展能够大幅度提升森林资源总量,扩大森林覆盖面积,为生物物种创造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这对物种多样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和推动作用。
3 促进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海林业发展对策研究
3.1加强防护林建设
针对青海省生态脆弱以及荒漠化严重的问题,在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地加强防护林建设,并出台退牧还草以及退耕还林等政策进行配合。结合当前阶段青海林业的发展来看,防护林建设的重点在于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提升森林覆盖率。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破坏生态环境以及破坏森林等恶劣行为的惩处力度,同时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工作,为防护林工程建设创造有利条件,最终实现青海省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的提高。
3.2对生态治理模式进行创新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生态治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创新改进。首先,加强造林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选择合理的造林项目。其次,引进先进的造林技术,保障苗木的健康生长。最后,合理选用造林模式,通过严格的管理控制提升造林效率,促进青海林业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效益的整体提升。
3.3做好林业发展的规划布局
为了保障林业的顺利发展,要根据青海的地理生态特点对林业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充分利用三江源地区、黄河、长江源头地区以及青海湖地区的资源优势,通过合理布局保障林业健康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开辟新的道路。
3.4充分发挥地区生态优势
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一切优势,提升林业发展效率,以获得更加优秀的生态治理成果。如,对于柴达木盆地、祁连山等地区,因此着力于生态文明项目的开发。而对于三江源、青海湖等区域,则要大力发展生态保护项目。此外,还应加强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活动,激发民众责任意识,引导鼓励农牧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态保护工作中去,集合多方力量推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
3.5创新林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理念
先进的理念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各项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础,对此,应该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础,结合青海省的自然、人文条件,制定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林业生态建设要求的先进理念,为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最终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青海省,发展林业产业对于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从理念、模式、规划布局等方面探究了有利于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林业发展策略,希望能够为青海省自然生态以及社会经济共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金桂梅.青海林业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7(6):99-100
[2] 李虹.经济新常态下推进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路径选择[J].鸡西大学学报,2016,16(5):56-60
[3] 谈重鳞.发展青海林业,推进高原生态文明建设[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6):153
[4] 童智玉.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海林业发展探讨[J].农技服务,2016,33(13):108-109,40
[5] 丁姗.青藏高原生态特区的构建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D].兰州:兰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