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实现路径探究

2018-03-31莫旻荧

社会科学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莫旻荧

(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广西南宁530022)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9月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战略构想,这一构想旨在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发展,从而推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当今这一互联网经济的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为世界各国在经济层面的互惠互利提供了一条创新之路,更是开辟了一条文化传播与交流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带一路’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1]。2017年5月14日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说:“‘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彼此要多拆墙、少筑墙,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用起来,大家一起做有来有往的邻居。”2018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也是两会代表讨论的热点问题。可以说,在“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中,经济互利是重点所在,文化交流与传播才是灵魂。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国内经济转型和变革的“内化”过程,这是改革开放初级阶段所达成的重大成就。“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则是为了实现中国经济文化的“外化”,即提升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全面实现以中国为中心的全面全球化,实现中国全面全球化最有效地方式便是有效的文化传播与交流[2]。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始终占据着世界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马克思·韦伯在总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发展的原因时,认为资本主义文化层面的诚信、敬业、勇于尝试新事物的进取精神,是他们快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3]。同样,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也具有兼容并包、奋发突进的精神。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关系中开拓新的非对抗性路径,就必须实现丝绸之路沿线各支点城市在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传播与交流,跨越各地区文化差异和文化矛盾,从而实现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传播与交流是发展“一带一路”的桥梁纽带

文化是人类从野蛮迈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各个地区互相交流的重要基础。两千多年来,古丝绸之路在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大且意义深远的作用。先祖圣贤曾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就是这样一条增进各国情谊交往,实现各国民众互信互往的桥梁纽带。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不单单是要中国一国的政府和民众的拥护和努力,还需要沿线国家的互相信任和积极参与[4]。只有如此,方能使其他国家感受到中国在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诚意,才能让其他国家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博爱和伟大。文化交流就是“一带一路”推进的润滑剂,加强其他国家人民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和兴趣,从而使“一带一路”的发展更容易突破民族和文化的障碍,强化各国人民的感情维系。至于文化交流的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文学、音乐、手工艺、舞蹈,等等,这些文化交流方式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各国人民参与的积极性。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方式,才能够在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时,建立一条宽广的、被广泛认可的民心纽带[5]。

(二)文化传播与交流是推动经济交往与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如前文所述,经济交往是“一带一路”的重点所在。“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共商”、“共建”、“共享”,主张“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互赢”和“共同发展繁荣”,这是“一带一路”的宗旨和原则[6]。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指出:“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加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深化亚洲国家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6]。”由此可见,“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单一诉求的倡议,它是以包容多元文化为基础,以和平、共同发展为态度,以合作发展经济为追求的重大决策。“一带一路”倡议是以古丝绸之路作为发展路线,而古丝绸之路本身就已经成为经济和文化的代名词,这就注定了文化传播与交流必然是“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领域。另一方面,文化传播与交流必然会促进沿线各国的资源共享建设。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这就预示着每个国家可能在不同的领域各有所长短。那么,通过通过“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沿线各国智力资源的传递和共享,进而实现优势共享、劣势互补的良好局面,让智力资源惠及各国人民,进而实现人类文化成果的传递与创新。这也是“一带一路”的发展,对各国乃至全球的繁荣发展所希望做出的贡献。

(三)文化传播与交流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从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以及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来看,我国经济硬件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当务之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就成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客观需求。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史,其根基之牢固、底蕴之深厚、内容之博大、文化之多样,都是中国屹立于全球民族文化之林、参与乃至主宰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依据[7]。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尊崇“有容乃大”的处世理念,而这一理念也始终是“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继承和坚守的原则。借助“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可以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更多、更遥远的国家和地区,从而在国际上刮起一股更加强烈的中华文化之风,让更多地国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关注和喜爱。同时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时代性、先进性和国际性的创新改革,保证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兼具民族性、历史性和时代性。通过强化“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和交流,不仅有利于我们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而且也有助于中华文化对其他国家文化领域的共同繁荣,进而提升我国在全球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困境

“一带一路”倡议重大的使命性和复杂性,注定其文化传播与交流必然不是一片坦途的,也会面临着各式各样的现实困境,需要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创新的思维去克服和攻破这些困境阻力。目前来看,文化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缺少健全的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国际互信体系等因素,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主要现实障碍和困境。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差异阻碍文化传播与交流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发展途径众多的国家,所经地区包括中亚、南亚、中东、北非、中东欧、东南亚以及独联体等。每个地区的文化都各有特色、不尽相同。因此,这就要求“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必须能够找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共性”,以此为突破口,实现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只有找出并建立一种“文化共性”,才能使各个国家的人民产生情感层面的共鸣,但是这又并非易事[8]。每个国家可能在历史背景、文化样貌、宗教背景、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出入。虽然“一带一路”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可是面对如此多的文化差异性,必然要遭遇很多水土不服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当甚至还可能出现文化分歧和文化对立的不利局面。另外,由于我国在历史上的某些阶段,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导致民间大众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缺乏足够多的认识和好感,如此一来国人对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传播和交流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给国与国民间文化交流造成困境和障碍。共性文化是发展“一带一路”的重要条件,历史渊源以及文化习俗的差异为“一带一路”的发展设置了一定的阻碍。

(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导致文化传播与交流陷入困境

“一带一路”沿线的的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国家比较富裕,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在“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国,我们不能只与富裕的国家合作共赢,也要与那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与文化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让“一带一路”真正根植于更广泛的世界。可是,由于这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多是因为常年的社会动乱以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其经济发展滞后,国内的文化交流基础设施建设也很不完善。其中,有一些国家的基础公共设施尚处于初期建设阶段,网络通讯设施也亟待尽快建设。这就造成这些国家根本无力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加之动荡的社会形势,使政府根本无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进而导致“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遇到了不小的瓶颈。

(三)缺少健全的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机制

这些年来,“中国制造”的名号在全球范围内已是如雷贯耳。然而,我国如何由“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转变,就成为转变和提升我国国际信誉度的关键所在[9]。可是,虽然我国在社会各个领域地建设都取得了非凡的历史成绩,并且也赢得了很大的国际赞誉。但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期起步阶段。“一带一路”倡议虽然能够有效地传播和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我国在文化输出的保障机制方面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文化产品的转化能力也相对薄弱。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不断与国际市场融合接轨,更加凸显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机制的不足。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于,当前我国文化市场尚未建立条理清晰地市场秩序,对于文化市场的规范管理、引导体系也不完善;造成人们缺乏较高的文化契约精神,侵害文化知识产权的行为屡有发生,无法形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品。文化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灵魂,可是由于我国缺少完善健全的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机制,使得文化传播与交流在“一带一路”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成效比较有限[10]。

(四)尚未建立国际互信体系

“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和发展,需要沿线各国的互帮互助,才能保证合作交流的畅通无阻,进而达成双赢或多赢的目标。然而,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传播与交流方面,仍然比较缺乏国际互信体系的支持。第一,我国首创的“一带一路”倡议仍然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具体的实施内容方面还有需要摸索和改进的地方,这可能导致其他国家对于“一带一路”的科学决策缺乏足够的观察和了解。第二,一部分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前景抱有担忧的态度,无法对“一带一路”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理性客观的预测,进而对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怀有忐忑不安的心理。第三,“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国家和地区政治环境、宗教氛围、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错综复杂,这就给“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带来了一定的风险[11]。政治环境复杂的国家,可能存在着多个不同的利益矛盾“小团体”,政治局势的变化就可能对“一带一路”的实施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宗教氛围氛围浓厚的国家,其文化与信仰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就可能与当地宗教文化产生一定的矛盾和抵触。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一些国家经常会组成一些“利益共同体”,那些发达国家会对敏感区域的经济弱国施加各种各样的压力,从而加剧了国与国之间的不信任,进而给“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阻碍。第四,“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仍然需要面对着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沿线有些国家仍然处于战乱之中,某些国家的恐怖主义猖獗,等等。这些国家的社会比较动荡不稳,在这些国家开展“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所受到的干扰因素自然也会更多。除此之外,虽然我国作为一个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负责任的大国,所主张的是和平崛起、永不称霸、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合作发展理念。可是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国家忌惮中国的大国地位,不敢对中国给予过多的信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一带一路”文化传播和交流造成风险。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措施

面对“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现实困境,我们应当科学分析这些困境的症结所在,不断对我们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措施和方法进行创新,找准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笔者认为,“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求同存异,发展共性文化;深化经济文化交往协助,巩固利益共同体;健全和完善我国文化输出保障机制;促进合作互信,打造命运共同体。

(一)求同存异,发展共性文化

“一带一路”推进实施过程中,与异质文化发展碰撞是在所难免的。面对异质文化,我们应该积极汲取其中的精华所在,挖掘出我们的文化与沿线国家文化的共通之处,并在这些共通之处上做好文章,从而使“一带一路”倡议更顺利的发展下去。像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很多地区的国家,都有着历史悠久的信仰佛教的传统,在这些国家佛教文化是随处可见的。因此,在这些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文化传播与交流应该放在佛教这一核心上。同样,佛教自传入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且古丝绸之路的建立与佛教也有着莫大的关联,这就为我国与这些国家的文化交流建立了天然的优势。早在两汉时期,以梵文写成的大量佛家经典著作,由印度经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原,随后佛教在我国又演化出了多个流派,如禅宗、天台宗、华严宗等[12]。这些佛教流派随后在不同时期传入日本、朝鲜半岛、越南以及东南亚各国,对这些国家的文化演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运用佛教文化这一共同的文化语言,可以大大增进我国与这些佛教国家的情感距离。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其本身具有一种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广纳世间一切智慧的心胸和精神属性,而这可以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重要的智慧来源。因此,在“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佛教文化这一关键要素,以此找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突破口,从加大佛教文化宣传、强化国内与国外各佛教组织的联系与沟通入手,从而增加与各国人民的情感和情谊。

(二)深化经济文化交往协助,巩固利益共同体

中国今天之崛起,除了自身的不懈努力之外,还与世界各国的帮助也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各国之间的互相帮助都是一个国家富强的重要基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建设政策,使得中国国力不断加强壮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但是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中国本着自我发展和互促进发展的初衷,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这一倡议不仅是为了中国自身的发展,沿线各国也能够借助“一带一路”的倡议快车快速加强本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进而促进各国间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因此,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可以对“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落后国家施以经济支持,必要时可提供其物质援助,帮助这些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可以与经济落后国家的政府合作,用政府强大的行政力量推动经济建设。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引导民间的企业和机构捐助,帮助这些国家快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公共交通、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提升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成效。其次,可以把中国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与各国分享,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产业经贸合作,这样可以起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最后,要在我国高校挑选各个领域的精英优秀人才,鼓励这些人才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发展中来,并且将这些人才输送分享到需要人才的沿线国家和地区,使更多的优秀人才帮助相对落后的国家参与当地社会建设。总之,我们应当在财力、物力、人力等多个方面给予落后国家更多的支持,使这些国家真正感受到参与“一带一路”的发展所获得的益处。

(三)健全和完善我国文化输出保障机制

首先,应该完善我国文化产业监督引导机制,用制度的方式规范文化市场时序,引导我国文化企业树立积极的、严格的、有文化追求的文化产品,从而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而要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必然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对文化产品知识产权侵害方面进行明确而详细的规定,从而为我国文化产品的输出提供良好的法律基础。其次,尽快出台有利于文化输出的相关国家政策。例如,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文化输出项目的资金扶持。或是制定优惠政策,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创造一种文化交流合作的创新模式;或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文化产业合作基地,把这些文化产业合作基地,打造成一个个优质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互动平台。再者,强化文化人才的教育培育。这方面可以强化我国高校与文化企业的校企合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在高校开设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文化教育课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手工艺继承,等等。培育文化产业方面的优秀人才,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和意义。最后,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建立“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舆论导向机制。这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使我们的文化理论和文化产品借助网络的力量开枝散叶,扩大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促进合作互信,打造命运共同体

中国之崛起是大势所趋,这是一个不用争辩的事实。并且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中国力量也在国际上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中国的“声音”,中国的“方案”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和接受。不过,随着中国的实力一步步壮大,也有个别国家对于中国的崛起秉持着戒备和不信任的态度,甚至有些国家将崛起的中国视为潜在的敌人和对手。而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在于和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发展、互相促进,向国际展示一个和平共处、互信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大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要让我们的‘朋友圈’越做越大”。因此,为了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发展,推动各国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国必须主动发挥率先垂范的作用,在维护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上积极以身作则。为了消除“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对于中国的误解和疑虑,一方面我们应该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积极转变我们的话语风格,用更谦虚、尊重、谨慎和热情的态度,去对待沿线各国人民,最大可能用心和情感去打动他人。使这些国家都亲身感受和理解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播正面、积极地文化,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建立一种牢固且稳定的国际互信体系,并且以身作则维护国际互信体系的神圣。面对战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违背公平正义的行为,我们要态度坚决的反对。不会因利益所在放弃或是降低我们的底线。再有,我们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要善于制作文化创意产品。我们可以根据各个国家的文化特色,将和平、博爱、包容等中国传统文化情感元素融入其中、精心制作,让各国人民感受到中国真诚的和平理念和合作态度,使每个国家的人民都由衷的欣赏和喜爱中华文化的诚意。最后,我们还应当注意国内互信体系的构建,如果我们的国民本身就缺少诚信意识的话,那么就很难在国际上输出文化诚意。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诚信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用法律的手段惩戒社会上背信弃义、违法犯罪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国民的诚信意识培养,这方面需要在社会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广大国民养成守信用、讲诚信的习惯,在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契约精神,把我们的社会打造成一个真正的诚信社会,只有如此才能为“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结 语

总之,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新进崛起的大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日俱增,中国对于世界的影响力也是不言自明。但是,我们在成绩面前没有骄傲自满、妄自尊大,我国政府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齐头并进。“一带一路”是沿线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之路,是中国与沿线各国开展文化交往的实现机制,其核心文化理念是文明互鉴,倡导和谐包容,注重加强不同文明间的和平对话。因此,我们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过程中,经济与文化并举,以经济发展加强互惠互利,以文化交流强化情感联系。

猜你喜欢

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