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任职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的几点思考
2018-03-31徐生忠
徐生忠
(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教研部 广东 广州 510440)
信息化教学是信息化战争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对军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任职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力推手,也是决定院校教育教学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但从军队任职教育教学实际看,信息化教学层次较低,普遍存在着对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把握不深不透,与任职教育教学的结合不够紧密,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陈旧单一等问题。尤其是适应任职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乏力,成为影响和制约信息化教学有效开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要切实提升新时代军队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紧跟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步伐,紧密结合院校教学任务和特点,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应任职教育教学需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一、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模式创新的引擎,不断推动信息化教学模式生成并为之烙上新时代的标签
信息化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过程,大体经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学习(CAL)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IITC)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与时俱进的鲜明时代特征。2015年5月23日,习主席在给青岛举行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开幕的贺词中明确指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就是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入有效地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营造一种能充分发挥学习者主体作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是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高度融合的基本教学模式,进入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阶段,信息技术已经不再仅仅是辅助教与学的手段和工具。正如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0年报告中所言:“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将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日益增加,甚至整合于全课程,并且应用于课堂教学。当具有明确教学目标且训练有素的教师把具有动态性质的数字内容应用于教学的时候,它将提高学生探索与研究的水平,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是深入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主要方法途径。从信息化教学发展趋势和任职教育教学的现实需求看,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虚拟仿真训练教学和现代远程教育是任职教育教学的基本模式。但从军队任职教育信息化教学现状看,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程度仍然较低,范围非常有限,基本上还停留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阶段和水平。必须深刻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本质内涵和重要作用,以教学结构改革为契机,逐步打破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演示”一统天下的格局,力求在融合途径和方法创新上求突破,实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和不断创新。
一是要积极探索适应任职教育教学需求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办学模式。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和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逐步打牢网络化教学和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二是要切实提高任职教育的实战化教学水平。紧密结合任职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运用VR、AR和AI等新技术、新手段研发各类教学应用系统,加大虚拟仿真教学力度,补齐院校实战化教学训练的短板弱项,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强化学员的实战化岗位任职能力。三是要着力探索适应新时代任职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化教学和学习模式。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看,“基于智慧校园环境教学模式”、“基于MOOC教学模式”和“基于大数据教学模式”仍然是未来任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方向。对教学环节实施全面智能化改造,试点推广以课前推送、MOOC视频、弹幕互动、自主答疑为主要特征的自主学习模式,是任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重点。
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教学模式注入魂和纲,引领新时代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方向
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的方法策略体系,也是教育教学理论的思想框架。信息化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现代认知科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起来的,蕴含着人才观、学习观、教育教学观、技术应用观和教育教学评价观的思想精髓。“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微课教学模式”和“创客教育教学模式”等就是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指导下新时代教学模式不断创新的具体体现,是典型的“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颠倒了“课内讲授知识,课外内化知识”的传统教学流程,重构了“知识学习在课外,知识内化在课堂”的新型教学环节,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有效性的高度统一。“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形式,基于某个知识点和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资源,它主题鲜明、短小精悍,解决了当代信息资源膨胀而学习者时间碎片化的突出矛盾。“创客教育”融合了创新教育、实践性教学和研究型学习的新理念,把学习者从教育的消费者转变为了教育的创造者。因此,要选择好、应用好信息化教学模式,实现新时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就要认真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使之引领信息化教学模式变革的思想潮流。
国内教育界有关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分类,祝智庭教授和钟志贤教授的观点最具代表性。祝智庭教授从教育哲学的视角,以价值观(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和认识论(客观主义、建构主义)两个维度、四个方面把信息化教学模式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个体主义—客观主义教学模式、集体主义—客观主义教学模式、个体主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集体主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钟志贤教授则从教育模式的视角,从教学性质(接受、探究)和教学组织形式(群体、个体)两个维度、四个方面也把信息化教学模式分为四类:个体接受型教学模式、群体接受型教学模式、个体探究型教学模式和群体探究型教学模式。新时代信息化教学模式变革的总体取向是客观主义倾向的教学模式向建构主义倾向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接受型教学模式向符合现代教育教学本质要求的探究性教学模式的转变。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是信息化教学模式选择与应用的思想根源,不论是新时代信息化教学模式选择与应用,还是创新与发展,都需要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创造性思维理论、继续教育理论、终生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中汲取营养。能否构建新时代适应军队任职教育教学需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其中的关键是这种教学模式是否反映了其探究性的本质特征,是否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所倡导的“以学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合理运用和不断融合,仍然是催生新时代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的基石和突破口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一系列教学方法、策略的有机结合,不但需要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引领,更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力支撑。一般来说,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和应用受一定教学模式的制约,但教学方法和策略又是多种多样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一种教学方法、策略,可以适应于不同的教学模式,也可以为不同的教学模式所用。一种适应任职教育教学特点的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一旦成为信息化教学的必然选择和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构成要素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产生重大的决定性的影响,催生一系列适应新时代任职教育教学需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从军队任职教育和信息化教学的历史经验、教学实际以及现实需求看,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依然是任职教育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和模式。随着信息化环境的不断改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仿真教学应用将更加广泛,也是实战化教学和模拟仿真教学融合发展的典范。随着特色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和任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将把案例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层次,逐渐成为新时代信息化教学的主流模式。
能否实现新时代任职教育和信息化教学方法、策略和模式的相互融合和不断创新,是实现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任职教育教学方法、策略是构建新时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基石,要有效推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必须思想上与时俱进,行动上脚踏实地,重点在任职教育教学方法策略的融合和创新上厘清思路,寻找突破口。
[1]吕云峰.军校教育现实问题研究教程[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1.
[2]朱如珂,朱兵.现代军校课程新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3]董会瑜.军队院校现代化教学理论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4]屠恒章.军事任职教育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5]周道雷.任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军事教育出版社,2009.
[6]史伟光.转型中的军事任职教育[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8.
[7]祝智庭.实用教育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8]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景亚琴.信息化教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10]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1]G·帕凯特.网络环境中的教学工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2]王林.武警初级任职院校任职教育思路浅探[J].武警学术,2007(4).
[13]臧运发.信息化条件下的军队院校转型发展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6).
[14]张汉源.试论武警院校任职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J].武警指挥学院学报,2008(9).
[15]晋慧玲,李崇东,杨海良.浅析武警初级任职院校任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武警指挥学院报,2009(8).
[16]刘军,司良群,李生林.军队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