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泉驿区:落实人才新政,精准服务人才

2018-03-31胡凤鸣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1期
关键词:龙泉驿区落户办理

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才交流与培训中心认真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树立“服务、载体、创新”三大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努力为“蓉漂”人才落实好政策,搭建好就业平台,人才服务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树立“服务”意识,落实好人才政策

解放思想,强化服务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研究新政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不断更新服务理念。龙泉驿区在落实本科以上人员落户政策时,率先实行与未就业落户人才签定就业服务协议等,并全面掌握入户人员的学历、专业、就业意向等信息。

规范制度,强化服务标准。将各项人才服务制度具体化、规范化,建立完善直接办理制、承诺办理制、联合办理制、负责办理制、明确答复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六制”办理机制。严格按照标准化服务流程进行受理和办理,让办事群众及时了解到相关法律、政策信息和业务事项的办理流程。定期组织窗口礼仪、服务培训,让工作人员的个人形象、语言表达、服务方式标准化。

落实责任,强化服务质量。推行“零推诿”责任制,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搪塞办事群众;推行“零积压”责任制,简化工作流程,落实限时办结制、代办制;推行“零缺陷”责任制,严肃工作纪律,切实杜绝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树立“载体”意识,搭建好联盟平台

搭建人力资源共享联盟平台。为三方人力资源公司、一汽丰田、一汽专汽、大运汽车等50余家企业(机构)共同搭建了“经开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打造集人才交流、商业会务、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实体”,实现人力资源动态配置,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升职工技能水平,保持企业员工队伍稳定。

搭建校政企人才战略联盟平台。

充分运用行政、社会、市场等手段整合资源,打造校政企合作平台,全力推进高校与地方在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引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合作。目前,已与四川大学、西华大学等13所省内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电子科大等5所高校达成合作意向。整合区内有人才引进、科技研发等需求的企业137家,引进的上海外服、中智、英格玛等15家人力资源公司入驻经开区人力资源产业园。

搭建“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帮扶平台。由区委宣传部、人社、教育、残联、民政等部门和各街镇乡、村社区组成“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帮扶平台,摸清辖区内的困难对象,并制定培训、见习、岗位推荐等帮扶计划。深入挖掘企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岗位推送,对有创业意愿的优先提供创业扶持,确保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100%就业。

树立“创新”意识,实现工作新突破

突破传统工作模式,着力推出微信小程序“零距离”服务。在全市率先建立的微信小程序双向服务工作平台,不仅可了解到龙泉驿区人才引进入户、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才培训等动态信息,还可将个人的就业意愿反馈至区人才交流与培训中心,企业也可将用工需求反馈到平台,建立了人才及岗位信息收集、发布、服务的快速通道和信息大数据,实现了线上线下双轨道服务模式。目前,微信小程序拥有用户近6000人,收集岗位3158个,为2188人进行了服务。

结合区域主导产业,着力打造“车都”人才公益讲坛。着眼强化人才服务,聚焦企业和人才需求,精心设计课程,引进名师专家,开展人才公益讲坛活动。截至目前,活动已举办4期,为经开区内68家重点企业388名人力资源高管开展了职位评价与薪酬设计、特殊人群用工风险防范等免费公益培训。

抓好人才品牌定制服务,着力巩固“蓉漂”成果。区人才交流与培训中心围绕区域产业发展,搭建青年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建立长效服务保障机制。一是发挥政策资源,盘活人才。结合龙泉驿区实际,拟定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及“车都英才计划”实施办法,力争吸引更多名校、名院、名城的优秀人才落户龙泉,为未就业的“蓉漂”落户青年量身定制岗位。目前,共吸引本科以上人才1288人落户,发布56条“蓉漂”专场招聘信息,岗位1658个。同时,对已落户人才定期回访、动态关注、跟踪服务,及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保证其安心工作,愉快生活。

猜你喜欢

龙泉驿区落户办理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男方拒不配合,婴儿出生证明能办理吗?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要规范办理不动产登记
快来我家落户吧
“抢人大战”待升级——“落户式抢人”或许不灵了
我的懒爸爸
山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落户西海岸
冬天的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