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推行人社窗口“八项服务”建设
2018-03-31本刊通讯员
在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中,德阳市人社局结合实际,围绕标准化、信息化、协同化、专业化建设要求,针对人社窗口服务事项集中、群众办事集中、群众诉求集中的实际,突出“四让四不让(能让数据跑路,不让群众跑路;能让快递跑路,不让群众跑路;能让我们跑路,不让群众跑路;能让群众只跑一次,不让群众多次跑路)”目标,全面推行窗口八项服务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推行透明服务,畅通服务渠道
分类编制人社服务政策简明读本口袋书,制作政策解读微动漫视频,以传播简便易读、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人社政策宣传,做到政策和服务信息透明。改版门户网站,完善微信、微博、网站、12333四位一体政务公开和信息咨询体系,加大服务窗口、公共平台等载体公开力度。在中江试点基础上推行窗口办事双屏服务,方便市民全过程了解、全方位监督,做到服务透明。
推行标准服务,规范窗口管理
重新修订编制人社窗口服务标准化工作手册和办事指南,制定40余项规范服务标准,实现190余项业务指南上线上墙,调整完善服务大厅规划布局,规范工作人员着装和行为,每年开展一次窗口工作人员服务形象集中培训,完善经办业务内控制度和操作流程,形成人社窗口管理、形象、服务、制度等4个标准体系。
推行信息服务,整合服务资源
全面推进互联网+人社,统筹推进智慧人社建设工作。全面梳理涉及行政权力、公共服务的信息系统,积极对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聚焦用户体验,着力发展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APP等应用平台,依托门户网站功能优化升级开发手机网站应用,推行网上和银行卡支付,加快推进业务网上经办,目前已实现24项业务网上查询和经办。依托政务云平台,建立人社与其他部门数据交互共享机制,加强数据分析和应用,推动大数据在人社服务领域的综合运用,减少服务对象重复提供资料或提供不必要的资料。
推行人性服务,优化服务环境
以德阳市政务中心迁址为契机,完善便民设施设备,在服务大厅设立便民服务台,设置自助查询机、自助电脑和排号系统等设备,完善等候休息区、自动售卖机等设施。同时,增加引导服务员数量,主动提供便民引导和咨询服务。推行代办和推送业务,提供办件领取快递代办业务和推送信息提醒服务。目前,已与相关快递公司合作开通8项寄递业务,后期还将尽快开通更多个人和团体快递代办服务。
推行简便服务,精简服务流程
通过全面清理审批事项、全面优化办事流程、全面推行电子模板、全面简化办事手续,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流程和效率,再造服务流程30余项。精简纸质材料,开发电子模板,在收件窗口设置扫描仪等设备。进一步精简办事申报材料,服务事项所需材料,于法无据的一律取消,能由人社部门出具的或其他部门公开数据验证的一律通过系统内部数据共享交互获取,可自行提取、查验的一律由经办机构自行提取,最大限度减少服务对象提供相关材料。
推行高效服务,转变服务作风
重新梳理公共服务和行政权力事项,能够精简的环节尽量精简。优化服务流程,强化限时服务,能够即时办结业务的必须即时办结,限时办结业务要最大限度缩短办事时间。针对用户需求,推行预约延时服务。增加用户评价系统,进一步加强群众监督,将用户评分纳入对窗口工作人员每月评比的依据,每季度开展“服务之星”评比活动,树立服务模范典型。
推行定制服务,满足服务需求
实行集团客户预约服务,企业、医院等服务对象可通过电话、微信、APP等平台提前预约业务办理。实行特需客户上门服务和预约服务,积极引入人脸识别技术等远程身份验证系统,对年老、重病、残疾等服务对象办理养老金资格认证等业务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并逐步延伸到其他业务领域。依托12333组建企业人社服务中心,实行专人分片联系相关企业,落实企业人社业务联络员,推行人社政策服务信息点对点推送、政策咨询、办理事项预约提醒等服务。对市级3000余家参保企业开展集中大规模培训。启动人社服务大篷车下基层活动,将政策宣传、部分业务办理带到基层和群众家中,建立起每月开展1-2次活动的长效机制。
推行综合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探索推进社保经办服务综合柜员制,建立健全业务经办协同机制,全面整合同类业务,制定业务操作标准,加快建立“一门引导、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键办理、一次办结”的社保经办集成式服务新格局。同步推进医保、就业、人力资源等经办服务综合柜员制,逐步实现人社经办服务综合柜员制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