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阆中:“三清三准”助推就业扶贫新跨越

2018-03-31严金洛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1期
关键词:就业局阆中市摘帽

2017年,阆中市就业局创新举措,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全力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就业扶贫政策,实现了就业扶贫新跨越。

重点清,方向准

在扶贫工作中,阆中市就业局准确把握就业扶贫导向,为全市就业扶贫的持续突破提供了明确的路线图。一是成立就业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政策宣传、报表资料、工作实施、督查考核”四个小组,对全市就业扶贫工作统筹管理,就业局全体干部职工每人认领一个乡镇,直接对口负责该乡镇的就业精准扶贫工作;二是在2017年摘帽的57个贫困村设立就业扶贫工作站,每站配备1到2名工作人员,专职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工作;三是打造出鹤林村、福坪寨村、五龙村、大益湾村、药柏村5个就业扶贫示范村,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引领示范脱贫;四是在摘帽村公路沿线、居民聚居点张贴87条就业扶贫标语,在广播电台、电视台高密度放送3000余条就业扶贫优惠政策和就业岗位信息。

对象清,措施准

为精准制定就业扶贫帮扶措施,确保每个贫困劳动力都能享受到合适的就业扶贫政策,摸清贫困群众家底、找准帮扶对象至关重要。

自2015年11月起,阆中市就业局多次下派工作人员与乡镇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拉网摸底,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的性别、年龄、学历、就业失业状况、技能水平、求职意向、就业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等基本信息进行了全面采集,建立起了贫困劳动力基础台账。2016年5月又将全市4万多名精准扶贫对象录入“四川省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掌握了贫困劳动力相关信息。2017年通过完善“一库五名单”、设计制作就业精准扶贫帮扶卡、就业扶贫攻坚推进表等方式对57个摘帽村中的贫困劳动力制定帮扶措施,并同步将规划情况和落实情况在村委会公示,全程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政策清,兑付准

自就业扶贫工作启动以来,阆中市就业局根据掌握的贫困劳动力实际情况制定了资金安排计划,确保了帮扶政策逐条兑现,不留空白;贫困劳动力能全员享受,不留死角。

岗位对接。根据贫困人员的自身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务用工信息宣传。组织用工企业、中介机构开展5场大型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31场贫困乡镇招聘活动,达成就业意向392人,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向中介机构兑付补贴11.7万元。

能力培训。对有到园区企业就业意愿和能力的贫困劳动力,组织到园区企业参加岗前培训,合格即上岗,实现培训就业无缝对接;对难以转移就业、但有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因地制宜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对参训不方便、积极性不高的贫困劳动力,优化培训方法,将培训地点搬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使其在家门口参训。2017年1月至7月开展技能培训16期,组织330名贫困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拨付培训补贴26.7万元、交通食宿补贴16.5万元。

经济实体吸纳。结合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着力培育服务业、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增加就业容量。同时,依托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力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种养大户+贫困户、农村电商+贫困户结的对就业帮扶模式,推动农村本地就业一批,按照吸纳一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资金。对全市摘帽村50多个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拨付吸纳奖补资金13.1万元;向7家企业兑付吸纳补贴、岗位补贴、社保补贴9万元;向2家就业扶贫基地兑付奖补资金10万元。

创业帮扶。组织创业培训14期,培训340名贫困人员,兑付培训补贴36万元,交通食宿补贴17万元。加强创业信贷支持,扶持农村贫困人口创业4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万。做好创业项目推荐,针对贫困人员的需求建立了300多个风险小、见效快、适合农村发展的“短平快”创业项目库,涵盖种养殖、餐饮、乡村旅游等类别,供有意愿通过创业实现脱贫的人员选择。开展创业指导服务,指派创业专家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人员实施“一对一”指导,全程帮助、指导贫困人员创业186人。

托底安置。2017年1月至7月在贫困村开发了劳动保障、保洁保绿、文化卫生、扶助孤寡家庭等380个公益性岗位,安置314人,共拨付岗位补贴66万元。

猜你喜欢

就业局阆中市摘帽
阆中市:线上线下促就业 示范引领助创业
阆中市抓紧抓实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阆中市:加深交流 互助互学促提升
阆中市:劳资专管员培训会召开
摘帽“清零”,未来可期
脱贫摘帽是起点不是终点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发力“摘帽后的续航”
内江市中区就业局助力脱贫暖民心
新时期就业服务局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