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探索双创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2018-03-31周健
成都市金堂县经过初步探索,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六个一”(一座座山、一道道沟、一个个村、一个个园区、一条条走廊、一条条街道)双创模式,掀起了乡村“双创”新热潮。
近年来,金堂县通过“六个一”双创模式,全面深化农村创业创新,大力提升乡村振兴新动能、新产业。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昔日的“打工大县”正在向“双创强县”转变。
一座座山模式
以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外来业主与山区群众为创业创新主体,通过企民共建、村企合作、利益共享等方式,开展林业生态经济、林旅融合等方面的创业创新,政府通过建立经济林发展鼓励机制和生态林补偿机制予以帮助扶持。目前,全县已建成以龙泉山脉油橄榄为主的木本油料林11万亩,以花椒为主的干果林1万亩,发展林下种养5万亩,建成森林旅游基地4个、森林康养基地1个、森林公园4个、森林人家5个。初步形成了以油橄榄龚家山、川菊花玉皇山等为代表的林业生态经济创业创新山20余座。
一道道沟模式
以外来业主和当地能人为创业创新主体,政府通过给予基础配套、建立专项扶持政策等方式,引导“双创者”把金堂优质的自然资源、特色农产品、乡村生活与市民对乡村情怀、农旅文创的需求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农旅融合方面的创业创新,为市民提供个性化的乡村生活服务。目前,已建成市级赏花基地6个、省级示范休闲农庄3家、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1家,年均举办油菜花节、樱花节等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10个,形成了以长林葡萄沟、栖贤樱桃沟等为代表的农旅融合创业创新沟28道。
一个个村模式
以返乡能人和当地村民为创业创新主体,通过农户掌握的专有技术或传统手工艺开展“一村一品”的创业创新。“双创者”在挖掘当地资源禀赋、传统优势和种植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户+小户等方式,建立起村内部合作和上下游利益联结机制,抱团式发展。目前已建成赵家镇平水桥羊肚菌村、清江镇新水碾姬菇村等为代表的“一村一品”创业创新村66个。
一个个园区模式
以国家、省、市龙头企业为主体,开展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创业创新。通过建立专业化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完善用地、能源、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引导“双创”者大力发展“加工厂+农户”“加工厂+基地”等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同时积极探索企业与农民联合建厂的新模式,鼓励农户通过自主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并将结余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折价入股企业的加工厂,创新了“我出地你建厂改革成果共分享”的模式。目前,全县已建成以竹篙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清江、赵家食用菌加工园区等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创业创新园区4个,入驻省市龙头企业35家。
一条条走廊模式
以科技人员、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为主体,开展高端农业、现代产业等方面的创业创新。政府通过院县合作、人才培育、技术支撑等方式给予大力支持。该模式以主要交通干道为廊道,在沿线两翼大力开展农业关键技术研究推广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目前,已建成华果柑橘创新转化暨育繁推一体化基地、石斛康养产业园等科技型创业创新园区,培育了一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团队,形成了金中快速通道、金堂大道等高端农业创业创新走廊。
一条条街模式
以高知人群、IT人才以及具有技术、资金实力的返乡民工为主体,开展农村电商和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的创业创新。政府对房租、水、电、产业配套给予补助支持。发展农村电商的“双创”主体通过培育一批淘宝网店家、微商、电商企业,优质高价销售全县农产品。目前,建成了以三溪镇电商一条街为代表的电商创业街4条,并积极做好其余“五个一”模式的线上销售服务和全国行情行业信息反馈。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双创”主体通过大力发展制鞋、制衣等来料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了以竹篙返乡农民工创业街为代表的转移就业街14条,促进了金堂农业“双创”与先进发达地区的产业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