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红色革命歌谣的历史贡献与价值
2018-03-31丁晓玲
丁晓玲
湖北麻城,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中段南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里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主力部队。在革命战争年代里,这块红土地上30年革命红旗不倒,武装斗争不断,与海南的琼崖并列为全国坚持武装斗争最长的地区,这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大革命时期,大量红色民歌应运而生,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孕育出别具一格的革命歌谣。从传统民歌到红色歌谣,麻城以及大别山民歌分叉的这支红流,继承了鄂东山歌民谣传统的刚柔一体、阴阳交融、旋律优美、一唱众帮的特点。流传在麻城地区的革命歌谣,大都是旧调配新词。鄂东山歌高亢、悠远,正适合表现红色苏区的火红生活。党组织和苏区群众唱歌助战,抱团共进、不胜不休。咏其声,歌其事,唱其情,成为苏区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麻城红色革命歌谣,吟唱出无产者革命的最强音,这些歌声在传诵。苏维埃区域田野那响亮粗犷的歌声在山间回旋激荡,使整个苏区弥漫着革命气息,数以万计的革命先辈唱着红歌走进革命队伍,唱着红歌冲向枪林弹雨,唱着红歌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从大革命到新中国的成立,麻城有约14.2万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载册烈士13251人;有7.6万优秀儿女参加红军,有7260多人参加举世闻名的长征,全国解放时幸存的只有200余人。枪林弹雨中,经受了生死的考验,这块红土地上走出了王树声、陈再道、许世友等45位共和国开国将军。麻城乘马岗镇成为全国将军第一乡,100多名省军级老红军从这里走向全国。
90年来,萦绕在大别山群山峻岭中的麻城红色革命歌谣,是英雄的先辈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乐章,在那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年代,有着特殊的历史贡献。蕴涵着大别山革命老区精神、优良传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红色资源,具有特殊的政治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
一、麻城红色革命歌谣形成的历史缘由
麻城,自古就是歌舞之地。勤劳智慧的麻城人民历来爱唱歌,田野里,山岗上,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歌声。这些民歌以体裁分类,有铿锵的号子、高亢的山歌、欢乐的灯歌、抒情的小调、风趣的风俗歌、天真的儿歌、原始的生活音调等七大类;以演唱的形式分类,有放牛歌、茶歌、叉灯、花挑、彩莲船、打连湘、渔歌、撒帐歌以及扇子花、走马灯、打花鼓等十余种。明代冯梦龙在麻城曾经广泛收集民歌,他说:“今虽季世,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他搜集、整理的《桂枝儿》、《山歌》等民歌集里面就有大量的麻城民歌。①这些传统歌谣早期称“采茶戏”,民间俗称“哦呵腔”,原本是农民田间地头的劳动号子,是农人自娱自乐的最普遍形式。一般都是由一人领唱,众人帮和,锣鼓伴奏非常有气势。每逢喜庆佳节,迎神赛会,唱歌便成为民众不可缺少的自娱自乐活动。有一首麻城民歌唱道:“山歌本是古人留,留给后人解忧愁。唱支山歌解忧愁,白云深处乐悠悠,胜似宫廷做王侯”。②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土壤,在火与血的革命斗争过程中,麻城人民以吟唱歌谣的形式来记录革命斗争中的点点滴滴:对旧社会的憎恨、战斗的经过、庆祝胜利的喜悦、对新生活、共产党的热爱……几乎是事事有歌、天天有歌,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慢慢形成蔚然可观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地方特色的麻城“革命歌谣”。
这些革命歌谣客观地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麻城党组织领导人民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具体实践,蕴涵了丰富的老区革命精神、优良传统,因而更立体地映射出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如果将麻城革命歌谣按时间顺序吟唱,就是一部风起云涌、情景再现的革命史。
二、麻城红色革命歌谣的历史作用
1.控诉黑暗社会,吹响宣传鼓励农民运动的时代号角
大革命前,麻城属于纯粹的小农经济,除了极少数的小手工业和小商业外,约有98%以上的人从事农业。③当时土地绝大部分集中在地主手中,地主就以土地出租为主要手段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许多农民一贫如洗,房无一间,地无一块。他们用山歌民谣唱出了生活的苦难。像《苦农友歌》里面唱道:
冷天无衣裳,热天一身光。
吃的野菜饭,喝的苦根汤。
麦黄望接谷,谷黄望插秧。
一年忙四季,都为别人忙。
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农民发出内心的呐喊《锄秧歌》中唱道:
苦海深啊黑夜长,穷人血泪满山岗,这吃人的活地狱,哪年哪月能天光?
这些歌谣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朗朗上口的文字,把农民困苦的现状描写的入木三分,把老百姓的处境展现的淋漓尽致,是劳动人民对艰苦的生活状态和现实不满的一种宣泄和控诉黑暗旧社会的呐喊。大家在传唱的同时引起深深共鸣,让人明白目前这种痛苦生活的根源之所在。于是,从1923—1925年多次自发组织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活动,但是这些斗争仍属于旧式农民斗争的延续,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劳苦大众的命运。
党的“一大”后,麻城在武汉中学读书的进步学生,如王幼安、蔡济璜、刘象明等,在董必武和陈潭秋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回到家乡后,访贫问苦,宣传马列主义。很快一大批进步青年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麻城各地先后建立党组织,宣传的队伍就壮大起来。由于当时普通老百姓长期挣扎在死亡线上,被剥夺了文化教育的权利,文化程度普遍低下,这就给宣传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尝试,发现老百姓在田间地角劳动之余喜欢用歌声来表达他们对黑暗社会的鞭笞,对劳动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常是一人唱来万人和,彼此起伏,如果再配上锣鼓喧天,场面更加壮观。早期共产党员们便把那些革命道理,按麻城民歌传统曲调,编成歌谣传唱,宣传革命道理。
这时所创作的革命歌谣,大多为启发群众觉悟,宣传革命思想,号召人民起来革命的发动歌。他们在做宣传工作时,往往是先教唱歌,把人们吸引过来,用歌声来感动人、用歌声召集人。因歌谣的语言通俗生动,感情强烈,朴实直白,大家在歌声中领悟了革命道理,融入到革命浪潮中。1929年,湖北省委巡视员何玉林在大别山视察时,就曾经说过:“从经验中,歌谣的宣传效力最大……”④
1926年,中共麻城县委委员、县农民协会会长刘象明在《湖北农民》发表了《宝塔诗》:
哼
农民
好伤心
苦把田耕
养活世间人
看世上的人们
谁比得我们辛勤
热天里晒得黑汗淋
冷天里冻得战战兢兢
反转来要受人家的欺凌
请想想这该是怎样的不平
农友们赶快起来把团体结紧
结紧了团体好打到那土豪劣绅该诗每下一句比上一句多一字,排列起来就像宝塔,故名《宝塔诗》。开头以强烈的情感倾诉农民的苦难,然后设问启发,“请想想这该是怎样的不平”引发人们的思考。最后大声疾呼:“农友们赶快起来把团体结紧,结紧了团体好打倒那土豪劣绅”。
1925年《农民快快觉悟醒》中说:
农民快快觉悟醒,天天起五更,归家戴月星,热天冷天都是苦辛勤。
豪绅和地主,要稞(原文如此,应为“课”)逼人命。一年忙到头,还是干脱身。
可恨的田主人,不该这绝情。儿女一家人,个个怨薄命。
不聊生,托保人,借债度家庭。纵然说得好,息钱要三分。
用到两三年,屋也住不成。农友们想翻身,快快来革命。
这首歌谣前面以叙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表现了广大农民深受地租,高利贷的压迫。最后一句“农友们想翻身,快快来革命”像一盏明灯把受剥削、受压迫的农民指引到正确的方向,让他们找到了改变命运的途径。
还有中共麻城县委委员徐其虚则将歌谣书写在他家祠堂的大门上:
穷莫忧愁富莫夸,哪有长贫久富贵。
土豪把我穷人压,不劳而获享荣华。
只要穷人团结紧,千年铁树也开花。
这些歌谣宛如平地一声雷,惊醒了受苦的农友们,让他们睁眼看世界,开始认知到痛苦生活的根源和新的斗争道路。
2.拉开了农民运动的序幕,抒发了苏区人民敢于武装斗争的豪迈情怀
随着宣传活动的深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运动如疾风暴雨般展开。从1926年秋到1927年春,麻城有13个区,340个乡成立了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12.4万人。农民协会成立后,农民第一次翻身做了主人,编唱《农会歌》、《崭新世界我们开》等歌谣庆祝农民当家作主。
以《农会歌》为例:
打起鼓来敲起锣,我来唱个农会歌,农友们多么快活。
农会兴得真火热,铲除压迫和剥削,穷人不再受折磨。
农会当家把主做,斗得豪绅把头磕,最坏的杀他脑壳。
减租减息又减课,苛捐杂税都免却,细伢们还上了学。
不是共产党来掌舵,哪有这个好结果,农友们哪紧跟着。
这些觉醒后的歌声,激情洋溢,对于那些持观望态度的农民而言,是有力的召唤。他们看到了摆脱目前穷苦生活的出路,只有拿起武器勇于斗争,才能摆脱官僚地主的压迫,打破旧世界,开创新生活。
1927年5月,“麻城惨案”发生后,毛泽东派“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近300名学生军来麻城驰援战斗。5月底,学生军在农民敢死队和省政府警备营的配合下,全歼了麻城境内的土匪。当时的广大人民群众为了歌颂学生军编唱了这首《打麻城》:
太阳出来照山坡,听我唱个革命歌,农友们啦过细听着。
自从去年把党兴,打倒土豪和劣绅,众农友都很齐心。
……
天降神兵到麻城,直捣敌人大本营,把匪徒一网打尽。
感谢毛委员大恩人。敲锣打鼓送亲人,学生军凯旋会麻城。
1927年8月,党的“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八七会议”以后,黄、麻地区的革命形势走向了高潮。9月,湖北省委派人到麻城邱家畈传达会议精神,决定黄、麻两县联合举行武装暴动。从九月暴动到黄麻起义,《暴动歌》响彻黄麻地区:
暴动、暴动!工农打先锋。
拿起刀和枪,一同去进攻。
暴动、暴动!天下归工农。
再不当牛马,要做主人翁。
暴动、暴动!哪怕白匪凶;
拼除一条命,勇敢向前冲!
暴动、暴动!跟着共产党,
前仆又后继,革命定成功!
这首歌谣,让人仿佛看到千万麻城英雄儿女扛着锄头、土铳,举着梭镖、竹矛,一路高歌,万人“哦呵”齐唱,浩浩荡荡奔向黄安城,与黄安农民自卫军一起同心协力,武装夺取黄安城,将胜利的红旗插在黄安城墙上迎风招展。展现了革命群众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敢于斗争,不怕牺牲,赴汤蹈火争取革命胜利的豪迈情怀。
小小红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
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寥寥几句,使我们似乎听到那“镗镗”急响的铜锣声,似乎看到四十八万黄麻人民“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热火朝天的战斗景象。
作为黄麻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戴季英,1944年在延安写出《鄂豫皖苏区红军历史》,其中对起义情景描述如下:“10月25日夜9时行动,鸡鸣时开始打城,拂晓攻入,消灭敌人武装,占领县政府……攻击时的枪声、炸弹爆炸声和群众的厮杀声、‘打哦呵’声交织在一起,呈现翻天覆地、势不可遏的群众革命暴力”。⑤
歌声阵阵、炮轰枪鸣。黄麻起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揭开了鄂豫皖地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序幕,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黄麻起义胜利后,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也相继取得了胜利,中共中央决定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它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麻城苏维埃政府在顺河柏树嘴成立,全县有七个区,四十多个乡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各级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苏区以村为单位按人数平均分配土地, 并向农民颁发土地证,拥有田地的苏区人民用歌声抒发内心的欢喜。
《歌唱分配土地》:
分田又分地,自种又自吃。
分了翻身米,个个都欢喜。
《政府给我分了田》:
忙钉桩,快牵线,政府给我分了田;
年年望,日夜盼,总算到了这一天。
这些歌谣,我们仿佛看到渴望拥有土地的农民,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大家手捧着苏维埃政府颁发的盖有红印的土地证,纷纷在第一时间来到田间地角,打量一块块土地,抚摸着毛竹、杉木的粗细,情不自禁地唱出内心的喜悦……
《八月桂花遍地开》: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
张灯又结彩,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亲爱的工友们,庆祝成立工农政府国际歌唱起来。
……这首歌以轻快明朗的曲调,充满胜利自豪的歌词获得广大人民的喜爱。因此,此歌一经唱出,便立即为广大人民所接受,为各个革命区派来观摩的代表所喜爱,他们纷纷记录传抄,把它带回自己干革命的地方,去鼓舞群众,团结群众,掀起新的革命高潮。
3.是信念与力量,是坚持革命斗争最重要的精神武器
麻城革命歌谣不仅用它讴歌党和红军、赞美苏区生活、助力武装斗争,还用它向白军士兵做思想工作,启发他们阶级觉悟,成功地动员白军投诚参加红军。如《兵变小唱》:
……
兵唱:当兵还是当红军,红军为的是穷人,当白军我忘掉根本。
兵白:我要当红军,怎么做呢?
农唱:回到营盘去宣传,劝说弟兄齐心变,穷苦人血肉相连。
兵白:对!弟兄们都象我一样受苦,我一说准行,改天请你来。
看我穿的是白军衣服,我的心已经是红军了。
(次日,四个红军化装成农民,带身武器又来到料棚。)
(白军士兵一齐动手,捆起了白军连长。)
兵唱:我们当兵被你诓,喝了军阀的迷魂汤。这就是你的下场!
农白:把他带走,送到我们司令部去!
合唱:工会武装闹革命,漫山遍野插红旗,这政权是我们的。
这首《兵变小唱》讲述的是一位赤卫军队员装扮成卖柴的农民打进驻料棚的敌营,白军哨兵过来主动与他拉家常,向他大倒苦水,“因为在家受人欺,少柴无米愁坏人,没法子才当兵”。“卖柴农民”听出哨兵也是苦出身,被迫无奈才去当兵,在军营中受尽官兵的欺负“一到营盘把名报,一天要我三遍操,到夜晚睡觉盖稻草”、“长官盖得狐皮毯,我们兄弟光眼看,外带着又把岗站”,“站岗的日子真难过,夏天太阳热似火,冬天雨雪如刀割”,“卖柴农民”就因势利导,启发他的阶级觉悟,宣传红军是真正为老百姓革命的“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官兵亲如一家人,打土豪保护穷人”、“ 领导穷人把身翻,劳动生产有吃穿,内外敌人消灭完”。 经过“卖柴农民”的宣传,哨兵决定投奔红军“准备拿枪杀长官,投入红军我心坚,革命就要努力干。当兵还是当红军,红军为的是穷人,当白军我忘掉根本”。几天后哨兵带着一个排捆绑了连长一起投诚当了红军。
1930年在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时,红军围攻宋埠,广大士兵采取演唱《兵变小唱》为主的歌谣做宣传,并配合武装打击,迅速瓦解敌军,大获全胜。当时担任鄂豫皖特区党委书记曾中生向上级的报告中说:“广大的群众在饥饿中、在雪地上、在枪林弹雨中唱着革命歌与敌人击搏,使敌人的压迫和欺骗正无施展其伎俩。”⑥
1932年红四方面军西征后,为了阻止国民党疯狂的屠杀,省委组建了红28军在鄂豫皖展开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当时的红28军将士是天作被、地当床,吃的是野菜、住的是山洞,他们依靠淳朴的老区人民源源不断的支持一直坚持到底。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进入到抗战前线。
《一颗红心拿不去》再现了当时情景:
深山野洼是我房,青枝绿叶是我床。
野菜葛根是我粮,共产党是亲爷娘。
哪怕白匪再猖狂,红军越打越坚强。
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
从这首歌谣中我们看到的革命先辈当年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战斗作风,崇高的思想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天当被来地当床,野菜红苕是我粮。
夜晚下山闹革命,白天上山来隐藏。
在最困难的三年游击战争中,这种激情和战斗精神表现为革命的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与一切无病呻吟、悲观感伤绝缘的革命歌谣,是革命的战斗武器,是时代的勇士壮歌。
革命歌谣在它产生的年代,是战斗的鼓角,是杀向敌阵的投枪,令敌胆寒。经历大半个世纪的沧桑,它仍然放射着奇异的光彩。它不仅是革命前辈精神境界的生动写照,更是一部辉煌的历史乐章。一首首歌谣就是一个个音符,排列起来便谱成了一支雄浑壮丽的土地革命战争进行曲。
4.抒发了苏区儿女的坚定革命信念和铁骨柔情
革命歌谣这支时代的鼓角,曾召唤起千万个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加入革命斗争的行列。麻城乘马岗一位革命老妈妈曾自豪地讲到,当年参加“红军姊妹团”闹革命,就是歌谣《妇女要解放》宣传鼓动起来的。随着剪发放足,扩军拥军活动的开展,又产生了《放足歌》、《妇女参军歌》、《喜做拥军鞋》等歌谣。越来越多的劳动妇女冲破封建束缚,投身革命斗争。在苏区这个新天地,具有新思想新情感的妇女们,积极参加支持和鼓励革命。苏区儿女明白:只有革命的胜利,政权的建立,才是他们幸福生活的保障。革命歌谣中有一部分是留守家中妇女对参加红军丈夫的思念之情,但是它没有传统征夫思妇的那种哀怨情调,因此,双方对爱情的忠贞与对革命的坚定信念融为一体。
早起开柴门,红日往上升。
今日送郎当红军,小妹我喜在心。
……
我郎志气强,血气正方刚。
参加红军真健壮,实是好儿郎。
结婚有几春,你我爱情深。
虽说我是女子们,革命认得清。
我郎投红军,人物要认清。
日常工作要加紧,勇敢杀敌人。
作战上火线,特别要勇敢。
向着敌人瞄准干,切莫心胆寒。
打倒反动派,我们掌政权。
革命成功来见面,夫妻再团圆。
在这首《送郎当红军歌》的歌声中,麻城的劳动妇女把亲人送上前线,自己挑起了生产、支前、保卫家乡的重担。并千叮咛,万嘱咐要听军令、守军纪、勇敢作战、积极参加学习。
《思郎歌》中唱道:
七月里来七月七,红军远征音讯低。
今夜是七夕,牛郎和织女。
鹊桥相会度佳期,我的夫,我心中何曾不想你。
……
除此之外,还有《十送情郎》,《望郎归》等情歌,这些情歌没有什么创作手法,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用质朴的乡土语言抒发内心的思念之情。它与一般的文学作品中卿卿我我,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大相径庭,也绝无传统民歌的打情骂俏,它让我们了解到:苏区儿女不但有百折不挠的铮铮铁骨,也有一往情深的寸寸柔情,展现出麻城英雄儿女血肉丰满的形象。
三、麻城红色革命歌谣的历史内涵与价值
麻城红色革命歌谣是革命精神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既有着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内涵,又有极为重要的文化价值。麻城革命歌谣源于革命烽火年代,植根于人民心中,内涵丰富、种类多样。“红色歌谣万万千,一人唱过万人传”,是一部正面反映麻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记录。若把麻城革命歌谣按创作年代的顺序排列起来吟唱,犹如漫步在麻城土地革命战争的时光隧道里——较全面地反映了麻城革命斗争的战斗生活和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麻城波澜壮阔斗争历史画卷的真实写照。
两千多年前,刘邦用“四面楚歌”战胜了项羽,是用歌声瓦解其战斗意志,运用孙子兵法“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文武之道。而红色革命歌谣,是一种崇高的信念文化。大别山苏区人民用“歌谣”来宣传革命,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唤起工农千百万,对革命的信仰的执著、革命的意志的坚定,取得了革命的胜利。麻城红色革命歌谣通过音乐手段来推广革命道理,传播了文化,歌颂了党、歌颂了红军和苏维埃政府以及农民运动,表达了麻城人民支持革命的思想感情,起到了发动和鼓舞民众,打击敌人的作用,这是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黄麻起义时革命歌谣活动的繁荣,是传统的歌谣活动形式与革命战争所激发出的人民强烈思想感情相结合的产物。革命战争给歌谣活动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容,给歌谣活动带来了飞跃。革命歌谣的繁荣,对促进革命战争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革命歌谣在它产生的年代,是时代的鼓角,是杀向敌阵的刀枪,令敌胆寒。
在麻城红色革命歌谣里我们不仅闻到了浓浓的火药味,也看到了战斗场面和劳动场景,明白了红军胜利的根源。它反映的是麻城革命斗争时期的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蕴涵着革命老区精神、优良传统。
麻城红色革命歌谣,是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在大别山这一特定的革命区域创作生成,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激发了大别山人民的革命斗争勇气,记录了大别山人民参加革命的心路历程,承载着大量的革命信息。是大别山人民参加革命、取得胜利曲折而光辉的一部鄂豫皖的革命斗争史,这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歌谣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贡献与价值。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这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老区精神发扬光大,让英雄的业绩永远激励后人。这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教材。对研究大别山革命史、现代文学史和中国歌谣发展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注释:
① 邵德艾:《洪湖水浪打浪与麻城的故事》,《麻城日报》2011年4月5日。
②⑤ 李敏、陈建宪:《麻城革命歌谣》,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68、299页。
③ 夏宇立、白开基:《乘马顺河革命史》,长征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④ 李敏:《中共麻城党史》,中共麻城市委党史办2006年内部刊行。
⑥ 范江怀主编:《大将王树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