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浙优8号在建瓯市作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8-03-31黄富生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建瓯市结实率晚稻

黄富生

(福建省建瓯市水源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建瓯353124)

建瓯市水源乡地处闽北山区,是粮食主要产地,全乡耕地面积1 774 hm2,每年水稻种植面积达1 500 hm2(含复种)以上。近年来,随着新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了产量及抗病性,特别是中浙优8号的引进,其产量、稻米品质及抗病性都得到农民认可。中浙优8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晚籼型优质高产杂交稻品种,其父本为T-8,母本为中浙A,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6002),2011年荣获第十届中国稻博会“金奖稻品”,2013年通过福建省水稻品种引种认定[闽种引稻(2013)第002号]。2016—2017年引进建瓯市水源乡种植,全生育期137 d,每667m2平均产量达613.2 kg,表现茎秆粗壮,抗倒伏,生长清秀,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高产,适应性广,中抗稻瘟病,米质优。显示中浙优8号适宜在水源乡作双季晚稻推广种植。现将中浙优8号在建瓯市水源乡种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产量表现

2016 年中浙优8号被引进建瓯市水源乡大源村作晚稻种植2.1 hm2,每667m2平均产量592.8 kg;在钱团村种植3.5 hm2,每667m2平均产量587.9 kg。2017年中浙优8号在水源乡王厝村示范种植11 hm2,每667m2平均产量596.5 kg;在大户村种植3.5 hm2,每667m2平均产量613.2 kg。表明中浙优8号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中浙优8号属晚籼型优质高产杂交稻,2016—2017年在水源乡4个村作晚季稻试验示范种植,6月8日播种,10月23日成熟,全生育期137 d。

2.2 农艺性状

中浙优8号株型挺拔,叶色深绿,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转色好,高产、耐肥、米质优,中抗稻瘟病。2 a平均每667m2有效穗数14.9万,成穗率56.8%,穗长26.3 cm,株高120.3 cm,每穗总粒数187.5粒,实粒数163.3粒,结实率87.1%,千粒重25.2 g。

2.3 米质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82.8%,精米率74.6%,整精米率63.1%,粒长6.9 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19.0%,垩白度2.9%,透明度1级,碱消值4.7级,胶稠度82 mm,直链淀粉含量14.0%,蛋白质含量9.9%[1]。

2.4 抗逆性

中浙优8号在水源乡种植2 a以来,经田间调查,表现中抗稻瘟病,未发现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稻飞虱发现较多发生。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肥水管理,及时重点防治稻瘟病和稻飞虱。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播期适宜,培育多蘖壮秧

整好秧田,做到畦沟有水、畦面湿烂。中浙优8号在水源乡种植,适宜在6月上旬播种,每667m2秧田播稻种10 kg、施基肥16 kg。为提高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播种前先晒种1~2 d,再用强氯精500倍液浸种消毒12 h,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进行催芽,待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时进行播种。在1叶1心期施好断乳肥,每667m2施史丹利复合肥10 kg;2叶期保持畦面湿润,每667m2喷施20%多效唑400 g对水300 kg,施尿素4 kg,以培育多蘖壮秧。在移栽前3~4 d巧施送嫁肥和送嫁药。

3.2 适时移栽,插足基本苗

中浙优8号在水源乡作晚稻种植,适宜秧龄28 d,即在7月8日前后也就是秧苗正好带1~2个分蘖、5~6叶期进行移栽。大田栽插密度20 cm×23 cm,丛插2粒谷,每667m2插1.5万丛,确保6万基本苗数,做到薄水浅插(2 cm),均匀栽植,保证通风透光,为增产增收打下良好的群体结构基础。

3.3 科学肥水管理,提高产量

中浙优8号耐肥性较强,因此要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以提高分蘖数、有效穗数和结实率。通常大田每667m2施纯氮12 kg为宜,N、P2O5、K2O质量比例为1∶0.5∶0.8,用40%的氮肥作基肥、40%的氮肥作分蘖肥、20%的氮肥作穗粒肥施用,20%的钾肥作基肥,40%的钾肥作分蘖肥、40%的钾肥作穗粒肥施用,磷肥主要作基肥施用。

做好田间水分管理:采用好气灌溉法,插秧只需寸水,返青时用深水,浅水有利于促进分蘖,蘖数够时要及时烤田,水稻抽穗扬花时及时复水,保持田中寸水就可以,干、湿交替灌浆成熟。水稻在要收割前7 d就要断水,以利于青秆的黄熟,断水切忌不能过早,以防止植株早衰倒伏,影响稻谷的千粒重和结实率。

3.4 做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确保丰收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依据上级植保部门病虫测报情况,深入田间调查,根据实际,以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及时有效地阻止病虫害转移、扩散,确保增产增收。

稻瘟病是由病原真菌引起的,通常在破口期和齐穗期施用25%咪鲜胺乳油或40%稻瘟灵乳油对水喷雾防治。稻飞虱防治方法:每667m2可用30 kg水加入50%吡蚜酮15~20 g喷雾防治或用60 kg水加入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25 g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建瓯市结实率晚稻
My English teacher
建瓯市青少年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工作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福建省建瓯市实验幼儿园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多方发力 形成教育合力系统——建瓯市东峰中学的课改启示
利用野栽杂交分离群体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不同品种油用型牡丹的光合与生理特性及其与结实率的相关性分析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