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航维修企业推行精益生产的关键因素分析

2018-03-31冷宇嘉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8年1期
关键词:精益指标生产

冷宇嘉

(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621)

0 精益生产状况及问题总结

精益生产的概念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数位专家在国际汽车展上提出的,由于它适合于不同的工业体系,因此精益生产的观念从汽车生产领域逐步拓展到了制造业领域,在民航维修企业之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前的制造领域中,精益生产在我国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和应用,然而,民航维修企业在引用精益生产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方面的问题。

精益生产在我国实施的多年经验表明,尽管有部分企业在精益生产领域有十分充足的经验,但是我国的制造业精益生产对比着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精益生产的概念对普通员工来说或许非常熟悉,真正在生产中应用却明显不足。由一组40多家民航维修企业的调查数据来看,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技术方面还是仅限于一些简单易行的精益技术和工具,而一些高级的看板管理、迅速转模等技术实施非常有限,实施看板管理的企业在调查的企业之中仅仅占到了3成,由此可见,精益生产在我国的应用还只是低层次的。

现在我国的精益生产存在着3方面问题。①精益生产在最初的汽车行业延伸到民航维修行业,虽然完成了广度上的影响,但是在应用领域的认知还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不足,对于民航维修企业的精益生产的本质理解还未到位,在进行精益生产的实施环境上的认识未达到一定的高度。②普通的一线员工对于精益生产的应用存在消极情绪,这样致使精益生产的推进方面只能在局部部门实施,不能够遍布整个企业的生产体系,还有对自己的企业文化认识不足,导致企业的创新存在明显不足。③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数据不能够推陈出新,导致精益生产没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基础,并且各民航维修企业在精益生产过程中缺乏循环评价的反馈机制,使得精益化生产不能持续的改进。

1 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关键因素

1.1 人员因素

在民航维修企业的生产过程之中,精益生产应该作为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而人员的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民航企业工作的每一位员工都应该有着主人翁意识,不断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而为企业创造。据统计,精益生产的效益近一半来源于人员管理方面,人员素质的本身也是精益生产的保证,企业团体之间不同层次人员的共同努力是精益生产推进的关键所在,它的实施需要可靠的生产保障以及后勤技术的支持,当然这部分的因素比较多也比较杂乱,但主要是在全面生产维护、全面质量管理和人机工程的应用方面。

1.2 环境因素

从哲学上来说,环境对于事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民航维修企业精益生产推进和实施也是这样,这里所讨论的环境因素其实是企业进行生产中所对应的外部环境因素,包含企业应对变化的能力、企业与提供商、企业与客户之间、企业与社区及周边环境关系等。民航维修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剧烈,企业如果想占有优势地位,就必须有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与提供商之间建立信任机制是企业顺利进行生产实施的重要保障,把握好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这样民航维修企业获得大量维修订单才有希望,某种意义上就是精益生产的结果输出才有保障,精益生产的实施才有根据,更加具有针对性。另外就是妥善处理与周边社区及周边环境的关系,共享精益生产的成果,推动绿色生产的战略,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1.3 文化因素

我国民航维修技术起步比较晚,因此,我国民航维修企业应向国外优秀企业进行学习。但是,不仅学习国外顶尖民航维修企业的技术和生产方式,更要去把握好精益生产的精髓,就是文化在企业之中的影响因素,利用显性的、通俗易懂的文化工具来建设企业的文化氛围,并且逐步去规范企业的价值观,让企业员工认识到公司的理念、标准。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生存的准则,这样不仅会对精益生产有影响,对于企业健康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加强企业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增强他们深信和践行公司的信念,形成一种潜意识的、理所当然的意识形态。

2 过程导向的精益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民航维修企业精益生产系统模型》的行业规范中,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航维修行业精益生产体系的参考模式。通过安全指标、质量指标、交付指标、成本指标、员工士气指标、环境指标作为综合性的考量因素,安全指标是人均工伤件数、年度的事故数量、维修成功率等进行衡量。质量指标是通过维修的一次通过率是多少,目的是保证飞机的安全运行。交付指标是企业设备的效率、飞机订单维修时间和生产效率进行衡量。成本指标是生产维修部门在进行维修过程中设备报废率、设备使用率、设备老化程度等。员工士气指标是员工在通过一定的企业培训之后的准点率、出勤率。环境指标则是指维修设备的单位时间的能量消耗及更换飞机零件的报废率。

这样的规范还提出了对于精益生产产生影响的几个因素,通过对于这几种因素的分析,得出了精益化推行过程的主要参考指标,对于民航维修企业在公司管理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民航维修企业应努力找出自身企业所存在的不足,力求在制度上、技术上不断完善和创新。

人员因素的指标体系指的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问题,以及企业各级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企业要实现精益生产,人才培养和储备是关键,目前,一些民航维修企业的主要施工人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素质不强的问题。民航维修企业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与一些大学进行校企合作来增加企业自身的人才后备力量。

技术因素的指标体系是在5S和看板技术的标准下进行生产,基本上是用来衡量企业从厂址到生产线的布局状况和定位情况,它们是整个维修管理和生产手段的重要结合,其实施状态基本反映了企业生产现场精益的程度,价值流视角之下的物流情况充分展现了企业供应链的状况。

环境因素主要表现民航维修企业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面对危机的能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一个企业在市场中每天都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企业活力的重要方法。因此,民航维修企业应积累维修经验,以求创新,真正做到“学而优则优,学而优则创”。

企业文化是一个优秀企业灵魂的体现,增加企业文化的丰富度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更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归属感和创造力。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建立和巩固自身的企业文化,在我国大的竞争市场里打响自己的名号。民航维修企业应注重施工质量,通过对客户的高质量服务获取客户的认可,提高自身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同时,企业应注重企业文化的宣传,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影响力。

3 对国内维修企业开展精益生产的建议

精益生产在我国民航维修行业的推广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改善空间,想要获得成功需要很多注意状况,在此主要提出3种措施,①以先试点、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这也是由于民航维修行业的特殊状况决定的,民航维修对于飞行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使得员工对于精益的成果有更感性的认知。②关键的领导应该积极参与,领导深入到一线与工人进行交流,去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使得企业的整体上下都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进来。③实施奖励制度,为了激发员工对于精益生产建设的激情,可以予以物质上的支持,而精益生产的结果也就是使得每个员工都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4 结语

分析了民航维修企业在几十年发展中所遇到的状况,在进行精益生产的过程中结合人员、环境 、文化的影响因素,更好的让企业进行精益生产,另外结合对精益生产的评价体系的考虑,提出以实施过程为导向,以4项因素的指标评价体系为根本,去衡量精益生产在实施之中所得到的结果,进而推动精益生产的各项改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苏东辉.精益管理思想在航空维修企业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7.

[2]魏鹏飞.精益生产实施关键因素及评价体系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6.

[3]申凌龙.厦门太古飞机工程公司的生产运作精细化管理[D].泉州:华侨大学,2015.

[4]谭林,李安京.民航维修企业推行精益生产的关键因素[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6.

猜你喜欢

精益指标生产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