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阳岛风景区生态廊道总体规划设计

2018-03-31

山西建筑 2018年7期
关键词:太阳岛风景区总体规划

吴 妍   耿 华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太阳岛风景区是哈尔滨市乃至全国的著名旅游景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大力建设,太阳岛景区的生态建设对于景区的健康长远发展以及哈市市区的生态格局至关重要。生态廊道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的保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工程,并且已被证实具有良好效果。通过对太阳岛景区的实地调研,并且对相关资料、期刊的查阅整理,针对太阳岛景区的生态保护和规划基本可以总结为“斑块”“基质”方面的举措,缺乏“廊道”方面的保护建设研究,因此,根据太阳岛景区现行总体规划和旅游规划提出生态廊道总体规划设计,推进景区的生态保护与发展。

1 太阳岛风景区概况

太阳岛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南北堤岸之间,总面积较大,达88 km2,其中规划面积为38 km2,西起王万铁路线,东至滨州铁路线,与哈市市区隔江相望。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公路大桥、滨州铁路桥、松浦大桥、阳明滩大桥穿越景区,过江索道和轮渡游船都赋予了太阳岛很高的可达性。

太阳岛风景区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积雪,年平均气温为3.2 ℃,1月平均气温为-20.1 ℃,7月平均气温为23.3 ℃,最低气温可达-40 ℃[1]。太阳岛风景区总体地势平缓,海拔高程在105 m~121 m之间,相对高差仅6 m,绝大部分处于松花江最大水位121.14 m以下[2]。景区水域开阔壮丽,洲岛湿地景色秀美,植被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全国面积最广、景色最美的城中湿地风景区。

2 太阳岛风景区资源调查现状

通过对太阳岛风景区的实地考察与文献研究,归纳整理调研数据及相关资料,得到植物、地貌、景观等资源的现状。

2.1 植物资源调研现状

根据实地调查及分析统计,太阳岛风景区共有维管束植物637种,其中包括变种25变种、蕨类植物8种、被子植物615种、裸子植物14种;原生植物447种,其中包括16变种、蕨类植物8种、被子植物439种、裸子植物0种;乡土栽培植物125种,其中包括8变种、被子植物113种、裸子植物12种;引种栽培植物65种,其中包括1变种、被子植物63种、裸子植物2种。由调研结果可知太阳岛风景区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且由于地貌类型的多样化、土壤和水分的状况不同,还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天然植被群落。

2.2 地貌资源调研现状

太阳岛风景区总的来说属于松花江河川平原型,地形自然平缓起伏,实际上具有河漫滩、沼泽地、平缓坡地及沙地等地貌类型[3]。太阳岛的土壤类型较为复杂,景区内地带性土壤为黑土,但是在松花江的冲淤和植被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随地形变化而复合分布的草甸土、沼泽土和沙土[2]。多样的地貌类型和复杂的土壤为天然植被群落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3 景观资源调研现状

太阳岛风景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植物景观、植物群落景观优美自然;地貌的特殊性赋予了景区美妙的湿地景观、沙滩景观、滨水景观;同时也具有合理规划的公园景观,景观资源非常丰富。

3 生态廊道相关概念

3.1 生态廊道概念

廊道概念来源于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是指不同于周围景观基质的线状或带状景观要素[4]。而生态廊道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是支撑生态体系运作的重要一环[5]。

生态廊道主要由植被、水体、动物等生态要素构成,是景观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渗透、扩散的通道,是促进景观融合和保护多样性的重要类型[6]。经过多年来各学科专家、学者的研究以及实际案例的证明,生态廊道对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作用。

3.2 生态廊道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空间形态和功能服务等要素,生态廊道具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就结构上来说,生态廊道可以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和河流廊道(Forman.R.T)[7];就功能上来说,生态廊道可以分为生态环保廊道和游憩观光廊道(车生泉)[8];就组成上来说,生态廊道可以分为自然廊道和人工廊道(宗跃光)[9]。

4 太阳岛风景区生态廊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1 太阳岛风景区生态廊道建设的必要性

4.1.1景区打破区域景观隔断的需要

太阳岛风景区规划面积较大,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在总体规划上又分为风景保护用地、风景点建设用地、风景恢复用地、野外休憩用地等,每部分用地的性质不同也决定了景观上的差异,同时各区域外围与内部又有松花江水的隔断,使得整个风景区的景观缺乏一定的连贯性,生态廊道的建设可以很大程度上打破这种区域上的隔断,打造松花江上特色鲜明的生态风景线。

4.1.2景区维护自然资源的需要

根据实地调查,太阳岛风景区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在地貌上有河漫滩、沼泽地、平缓坡地及沙地等多种类型,尤其拥有非常丰富的湿地资源。完整和多样的植被能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等基本生存条件,非常有利于保护与提高区域生物多样性。良好的自然资源是建设生态廊道的基础,生态廊道的建设又可以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太阳岛景区作为城中景区,其长远发展离不开景区内自然资源的保护。

4.1.3景区保护景观资源的需要

太阳岛风景区位于松花江南北两堤之间,与哈尔滨市中心仅一水之隔,北岸江北新区正处于加速建设时期,所以南北岸的城市景观在不断挤压、侵蚀太阳岛风景区;景区内占绝大面积的外围保护用地及恢复用地还处于封闭状态,造成了很多自然景观的浪费,更加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与保护措施,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南北岸城市景观对景区的侵蚀。因此,生态廊道的建设对于太阳岛风景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十分必要。

4.2 太阳岛风景区生态廊道建设的可行性

4.2.1景区拥有可利用的资源条件

太阳岛风景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又具有天然的湿地、沙滩、坡地等地貌资源,这些丰富的天然资源打造了太阳岛绝美的风景,也是多年来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核心亮点。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景观资源是景区建设生态廊道的必要物质基础。

4.2.2景区具有维护生态廊道的管理条件

太阳岛风景区是哈尔滨美丽形象的一张代表性名片,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与建设,无论是在景区的旅游规划还是在特色景点打造上都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这离不开政府对于太阳岛的重视以及太阳岛风景区管理局的合理规划、细心维护,所以太阳岛具有建设生态廊道的管理保障。

5 太阳岛风景区生态廊道总体规划设计

5.1 规划范围与现状分析

由于太阳岛风景区面积较大,经过江水的分割与较多城区相邻,区域内还有很多未开发的地带,所以对于其生态廊道的规划范围确定为现行的太阳岛风景名胜区规划界限内。根据对太阳岛景区的资料查阅和实地调研可知景区内以太阳岛公园、太阳广场、冰雪大世界等为重点的人工景点建设区域已经开发多年,并且已经成为哈尔滨市的经典旅游景点,因此,主要在人工景区之外的保护与恢复用地打造生态廊道,在促进景区维持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为太阳岛风景区的合理开发提供了一种双赢的生态模式。

根据实地调研,选定的规划基地主要为自然的保护与恢复用地,其中包含了大量湿地、沙滩、河漫滩等天然资源,蕴含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具有绝美的生态景观,但是由于大部分区域处于封闭模式,基地缺乏区域通达性以及景观的完整性。

5.2 规划原则与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10]。因此,此次规划设计以国家有关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依据,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保护优先”的原则,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太阳岛景区生态廊道建设与哈尔滨市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注重与现行的太阳岛景区总体规划、旅游规划等相协调,通过科学的生态廊道建设,修复景区生态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多优美生态景观,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宣传自然生态的重要性。

5.3 总体规划与设计

太阳岛风景区生态廊道的总体布局为“一廊三片多点”的形式;

“一廊”:太阳岛风景区生态廊道;

“三片”:根据廊道所经区域的地貌和生态条件划定生态恢复保育区、生态廊道缓冲区、科研监测区;

“多点”:在生态廊道沿线分段设置瞭望台、监测点、救助站等科研监测设施,对景区的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等进行有效监测和保护。

太阳岛风景区生态廊道总体规划见图1。

6 结语

太阳岛风景区作为哈尔滨市自然美景的名片,其生态保护与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生态廊道的建设成为维持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太阳岛风景区的资料查阅和实地调研,其具有生态廊道建设的必要条件和可行性,并根据景区实地情况和总规原则提出了生态廊道总体规划方案,为太阳岛风景区的生态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但是,提出的方案属于总体规划,对于面积较大、地貌类型较多的太阳岛景区来说还需深化研究,提出详细规划方案及建设计划。

参考文献:

[1]高春义,张璐,岳莉然.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认知地图研究[J].山西建筑,2014,40(31):218-219.

[2]钟杨.哈尔滨松江湿地生态旅游市场开发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4.

[3]赵大军.太阳岛地区生态修复及湿地保护[J].活力,2004(7):173.

[4]王原,陈鹰,张浩,等.面向绿地网络化的城市生态廊道规划方法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

[5]丁蕴一.美国城市生态廊道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丹佛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0,8(3):60-62.

[6]张桂红.基于廊道的结构特征论河流生态廊道设计[J].生态经济,2011(8):184-186.

[7]李旭.湿地生态廊道规划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4.

[8]车生泉.城市绿色廊道研究[J].城市规划,2001(11):44-48.

[9]宗跃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廊道效应研究——以北京市区为例[J].生态学报,1999,19(2):145-150.

[10]习近平在作十九大报告时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J].浙江园林,2017(3):2.

猜你喜欢

太阳岛风景区总体规划
相约太阳岛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雪韵太阳岛
国家水利风景区(四)
The Sun Isle of Har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