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剧经典剧目教学的粗浅思考

2018-03-30李之浩

戏剧之家 2018年36期
关键词:创新探索音乐剧教学

李之浩

【摘 要】百老汇音乐剧引入剧目教学是音乐剧表演教学发展的逻辑必然,而精心甄选经典剧目是保证经典剧目教学的基本前提。根据我国音乐剧发展的现状,结合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中心的经典教学剧目,从高校音乐剧人才培养的角度,针對经典剧目教学的具体实践,积极进行了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创新。根据教学体验,提出了几点探索性思考,旨在进一步提高音乐剧学生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音乐剧;教学;百老汇经典;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J8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6-0134-04

自国内首个音乐剧表演专业创办以来,音乐剧表演的教学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在国内各大艺术院校普遍都设有音乐剧专业,从事音乐剧人才的专业培养。随着音乐剧剧目和从业人员“走出去,引进来”的大量国内外交流学习,音乐剧专业的教学水平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音乐剧表演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

如今我们所认识的音乐剧已然不仅仅停留在歌、舞、演、说的各个单项技能,而是更强调在扎实的声台形表基础上的整合和融会贯通,更强调人物角色的整体塑造。不容置疑的是,不论音乐剧的风格样式如何多元,剧情人物如何丰满,演剧团队如何精细,音乐剧的艺术形式规定了,其最终的表现主体依然是演员的表演。演员是音乐剧完美呈现的核心。对这个核心的锻造和培养,是摆在音乐剧教学面前的一大课题,是提高中国音乐剧表演质量的关键之一。把音乐剧的经典剧目引入教学课堂和实验舞台,是提高音乐剧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这里,笔者主要结合本身的相关教学实践摸索,及对百老汇前沿音乐剧的初步了解,对音乐剧表演经典剧目教学的粗浅思考。

一、必然性:经典剧目排演是音乐剧表演教学循序渐进的逻辑环节

当前,国内的音乐剧专业多为三年制专科和四年制本科。一般而言,在完成两年左右的表演基础教学和剧目片段训练后,从第三学年开始,便会进入到音乐剧表演剧目的教学排演中,又称为音乐剧多幕剧训练。这样的安排是符合艺术教育教学规律和认识论规律的。学生在基础教学阶段有了声、台、形、表分项技能的训练之后,又经过了片段教学阶段的合成演练,专业基础相对扎实,舞台感觉更加自如,具备了剧目排练的基本条件。国外的音乐剧教学也有相似的培养途径。如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鲍德温华莱士音乐学院、密歇根大学、波士顿音乐学院、茱莉亚音乐学院、美国音乐剧学院等知名院校的音乐剧专业,在对低年级学生运用大量的音乐剧剧目片段进行歌、舞、演的整合性教学后,提供一些完整的音乐剧剧目供学生训练学习,或者鼓励学生到百老汇的音乐剧剧组中担任角色直接进行实践训练。

我国的音乐剧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引进、借鉴、探索以求突破阶段,尚未发展到如同美国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这样的规模和程度,因此在进行音乐剧表演剧目教学的时候,采用经典剧目,就自然成为了训练学生从专业学员过渡转型为准职业演员的必经途径。这方面,我们也作过一些尝试探索。从教学和演出效果来看,学生受到了较大锻炼,舞台意识、全剧意识有了提高,但总感觉缺少了一点音乐剧的神韵。为此,把百老汇经典音乐剧作为剧目教学的内容,以期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音乐剧的素养就成为了题中应有之义。2012年,由百老汇第一华人、东方学者王洛勇教授担纲组建了集产学研为一体的音乐剧中心,以培养专业的音乐剧表演人才为目的,同时打造一支能与国际接轨的音乐剧表演教学团队,最终构建能够结合国内基础艺术教学的高等院校的音乐剧专业教学体系。

对此,王洛勇教授有一个形象而精到的阐述:“学生就像一辆汽车,而经典音乐剧剧目就是高速公路或是飞机跑道,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这条通顺的道路上高速成长。如果我们用一些当下还在原创、摸索着的作品来训练学生,那么学生就可能像是在曲折的山路上行车,蜿蜒蹒跚。” 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在音乐剧表演剧目教学中,运用完整的经典剧目来训练学员,通过两至三部经典音乐剧完整剧目的排演,全方位培养专业音乐剧演员所应具备的剧本分析、面试技巧、表演技能、人物塑造等多方面能力,最终实现塑造贯穿全剧的人物形象。在教材的选择使用上,主要以美国百老汇经典音乐剧剧目为主。

二、适教性:精选经典剧目是音乐剧剧目教学质量保证的基本前提

世界音乐剧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优秀剧目可谓汗牛充栋。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10月底,百老汇上演超过2640场的就有20个,其中,占据前三甲的是《剧院魅影》(261988场)、《芝加哥》(141996场)和《狮子王》(131997场);《魔法坏女巫》和《摩门经》更是自上演之日起未曾停演过。除百老汇之外,还有法语音乐剧《悲惨世界》、《罗密欧与朱丽叶》,德语音乐剧《莫扎特》,韩语音乐剧《洗衣服》等,都是各国广受欢迎的舞台常青树。

面对如此之多的经典音乐剧剧目,需进行精心选择,以遴选出最利于教学排演的合适剧目;而不同的音乐剧也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的,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剧目、实施教学。这里,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即因材(教材)施教和因才(学生)施教。

(一)注意片段化教学和整剧性排练的区别和衔接,因材施教

对相关音乐剧进行深入研读和分析后,能用于教学的经典剧目可以分为全剧贯穿角色表演和剧情片段角色表演两大类。全剧贯穿角色表演类的剧目,有众所周知的《剧院魅影》、《芝加哥》、《狮子王》等;而剧情片段角色表演类的剧目,则有《猫》、《歌舞线上》等。作这样的区分并非是否定每一部音乐剧拥有贯穿始终的完整剧情的事实,而是从演员在剧中承担戏份的份额及上场的频度角度考虑的。毕竟,区分是为挑选适合剧目教学服务的。

剧情片段角色表演类的主要特点就是角色戏份模块化、段落化,以角色承担剧情的一个横截面来进行表演。比如《歌舞线上》,整部剧通过一场百老汇音乐剧的演员招聘面试来有机衔接、贯穿始终,全剧的故事情节是完整的,但是在演出上给予每位演员的表演时间只是一个片段,刚好是一首歌多一点点时间来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如果该剧作为片段教学,非常合适,学生只要精到地演绎好一个特定环境下的特定角色就行了,但是若把该剧用作剧目教学的话,该剧的剧情内容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来体会自我的角色多面性。就像电影《爱情呼叫转移》一样,把每一位女主都定义得过于脸谱化、章节化,缺少从人的角度出发来完整诠释角色,给予演员的创作空间狭小,体验空间不大。

因此,这一种剧情片段角色表演类的音乐剧,更适合运用在介于基础教学阶段和剧目排演阶段的中间部分,即片段教学阶段,作为一个台阶和坡度,融入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

而全剧贯穿角色表演类剧目则是给演员提供了较为连贯的纵剖面的表演空间。音乐剧由于有音乐这一特殊性,规定了演员在舞台上完成角色塑造的表演不可能仅仅通过唱一两首歌跳一两支舞那么简单容易,而是需要有丰富的多侧面的角色生活体验,才能具备扎实的表演基础以达到角色重塑。例如《剧院魅影》中的魅影、克莉丝汀、拉乌尔等角色的多维度呈现,每个角色都多侧面地完满呈现出了艺术上的“真、善、美”。而且,音乐剧中的角色更多的是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诠释角色本性中所内含的爱恨情仇、恐惧担忧、勇敢懦弱、怜悯慷慨、矛盾挣扎等等的复杂多样的心理状态。作为演员的表演训练,教学上需要让学生在这些错综交织的情感态度中摸爬滚打,自我滤清角色每一次上场的最高任务,并把不同的出场加以有机串联整合,最终完成剧中角色形象的完整塑造。

这一种全剧贯穿角色表演类的经典剧目,与音乐剧表演剧目教学的目标更为契合,可以为高年级学生提高演艺技能的实践创设更好的平台和机会,应该作为理想的教学剧目受到青睐和推崇。

(二)注意选用能赋予学生成长积极引导的剧目,因才施教

一部曾经被西方国家禁演一百多年的音乐剧作品《春之觉醒》,如今成为了我们剧目教学中常用的经典剧目。这部在2007年获得8项托尼奖的音乐剧,不但是一部集合了声台形表各项专业技能的综合呈现,更是在剧情的文学性上融入了社会性和思想性,升华成了对人的关注、对人生的引导。这部反映青春期心路历程的音乐剧,在歌唱部分精致刻画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说每一个角色的内心柔软与思考,而这一切与差不多年龄段的我们的学生十分接近,自然而然地引发了他们的共鸣。这种几近于本色出演的剧目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人物内心独白和行动目的。

例如,音乐剧开场的首句歌词:

Mama who bore me.(妈妈,你生了我。)

Mama who gave me no way to handle things.(妈妈,你没教我怎样处事。)

Who made me so sad.(你使我很难过。)

这段唱从一开始就明晰了女主角温德拉在内心对妈妈的不解,再衔接上剧情中与梅尔基奥在懵懂相爱情况下浑然不知地犯上了未婚先孕的大忌,又多了一种前后呼应的寓意。该剧中青少年角色对青春期的友情、爱情、亲情的思考和感悟,刚好是正在经历着类似相关问题或刚有过类似经历的大学生们所需要面对和思考的。因此,在进行这部剧教学的同时,也在引导着学生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构建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

正是这部音乐剧的成功教学,使得如何选择经典剧目成为了一道新的探索课题。

另外,在挑选经典教学剧目时,剧中角色的阵容尽可能地与班级学生的规模接近,以利于角色的分配和体验;有条件时聘请外教以工作坊形式指导其擅长熟稔的剧目,以感受“原版”。

三、创新性:尝试新颖方法是经典剧目教学具体实施的有益实践

剧目教学在各高等艺术院校的戏剧戏曲教学中,有着相像的共性做法,不外乎选定角色、分段排练、全剧串联、上台演出几个步骤。然而,音乐剧这一舶来品鲜有本土文化的深厚土壤,怎样在具有共性的排练中展现个性的神韵,这是一道不小的坎。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从实际出发,积极创新教学途径和方法。

(一)深入研读剧本,吃透歌词,融入旋律

通读剧本、理解角色虽为常规教学步骤,也是所有舞台、影视表演的基础性工作,但对于音乐剧演员而言,剧本具有不一样的含义,除了对白文字剧本以外,歌本也是剧本,歌词便是台词,乐谱、音乐旋律更是一种角色态度或性格呈现。台词本、歌本是当然的剧本,可如何理解音乐旋律是角色态度或性格呈现呢?

以《西区故事》为例,作曲家伯恩斯坦在剧中频繁运用三全音(增四度音程),使之贯穿全剧。在欧美调性体系中,三全音是个最不和谐的音程,伯恩斯坦在《西区故事》中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剧中的《杰茨之歌》、《有事即将来临》、《玛丽亚》、《冷静》、《群殴》、《库克警官》等歌曲里,这个音程都有明晰的显现,营造了危险气氛,表达了紧张情绪,将不安全感生动呈现了出来。①在研读剧本阶段,要求学生反复体会这个音程所表达传递的态度,从而设计出,在演唱相关的唱段时表现这种不安定的气氛而带来的感受,在相关的对白中恰当演绎这种情绪,有的还配以适度的形体动作以显示增强这种氛围,尽量把该剧的“韵味”表达出来。

(二)竞争面试与角色分配并存

出演主要角色通过竞争面试,是音乐剧中心成立以来的教学传统。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生之间也需要展开良性竞争,公平获取机会。一方面让学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另一方面能获得“竞争上岗”的初步体验,以适应未来面临的文化市场的竞争环境。

当然,音乐剧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专业,每一出经典剧目的演出,除了主角由竞争选定以外,主要配角也会有激烈的面试竞争。而大量的群众角色和小配角则有赖于參演的全体学生共同担任来完成。因此每个剧目课程中通常需要一位学生至少担任一个主要的贯穿角色再加一个乃至多个群众角色。从舞台实践的角度讲,把不起眼的路人甲乙演得出彩也是很考验演员功底的,这些角色往往由教师予以合理安排。

这种多角色实践,不但提升了表演技能,更抑制了焦躁的风气,抨击了非主角不演的不良习性。

(三)以音乐带出舞台动作的节律

舞蹈是音乐剧的重要元素。但是在诸如《剧院魅影》、《悲惨世界》、《理发师陶德》这类虽适合全剧贯穿角色表演、却几乎没有舞蹈的经典剧目中,是不是意味着演员就不需要运用舞蹈的功底、不需要舞蹈形体的学习训练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音乐剧演员的一举一动都为塑造角色形象服务,表明角色态度、表达角色欲望。我国古代名著《毛诗序》对舞蹈的“源”有过生动描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言、咏、舞,情感步步深入,感染层层递进,情之所至,一举手、一投足,皆为舞蹈。整台音乐剧以音乐连接剧情贯穿始终,使囿于音乐中的舞台动作无形之中都带有了一定的节奏,具备了舞蹈的节律和韵味,给观众带来美感。所以,这一类音乐剧看似没有“形”象的舞蹈,实际上提出了更高的具有舞蹈“神”韵的要求,要求每一位参演学生在深刻领悟剧中音乐精髓的基础上,给自己的角色设计既符合音乐感情、又符合特定场景、看似简单实则传神的动作,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的引领下完成角色内在性格在外化动作上的组织和呈现。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体现和挖掘百老汇经典音乐剧韵味的一种更高的表演要求。

(四)改内部汇报演出为向社会公演

以往的汇报演出,大都局限在校园剧场内,局限在校友亲友观看的小范围。这种环境下的观演互动,很少能听到直言不讳的点评,也鲜有直抒胸臆的讲评,哪怕演得再不济,听到的也几乎都是“不错”、“挺好的”之类的客套敷衍。对于学生而言,这并不是好事。

为此,音乐剧中心对剧目演出的形式做了改变,走出学校小剧场,走向对社会、向社区开放的大剧场,把內部汇报演出改成对市民的实验公演,在条件较为成熟的时候也进行商演。这么做,是“让观众来监督我们的教学,让市场来倒逼我们的教学”。这种背水一战、自断后路似的公演方式形成了巨大压力,却也变成了促使全体参演人员不断打磨、精益求精的莫大动力,增强了他们“舞台大于天”的理念。每场演出结束后都专门留出时间进行观演互动,公众常能较为客观地对学生们的表演提出各类真实的、有价值的评判。

这种当面评剧的形式,让观众成为经典剧目表演教学的新生教学力量,在与现场观众的直接互动中,学生获得自我觉醒与成长。把教学结果放到社会上去接受公众的评头论足,少了客套,多了直接,也为学生们毕业后直接走进社会舞台进行了预演。

四、探索性:有关深化经典剧目教学的几点粗浅思考

如前所述,音乐剧是一门集合了多种艺术成分的综合艺术剧种。经过了多年的学习和教学,我深知,要演好一台音乐剧,当一名合格的音乐剧演员,非常不容易;尤其是身处经典剧目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我更深切体会到,对中国学生进行这一完全外来剧种的哪怕只是模仿跟学,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学生不但应该具备声台形表的基本技能,还应该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更为地道的英语发音,边唱边跳的专业体能,以及吸收外来文化的扬弃能力。

(一)增强乐感,提高音乐剧的素养

音乐剧的学生应该具有很强的乐感,应该熟知大量经典音乐剧中的歌曲。能否把音乐剧曲目鉴赏课程列入课程设置,向学生提供上千首甚至更多的歌曲及乐段,要求他们耳熟能详,内化于心;要他们做到,听到乐曲就报出歌名,听到歌名就哼出歌曲,一切都是自然流露。这是以音乐剧为专业的艺术学生的专业底气,也是培养音乐剧学生音乐素养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工程。

(二)增强语感,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音乐剧发祥于英国、兴繁于美国,所以掌握好英语,增强英语语感,是音乐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经典剧目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明显感到,英语好的学生对剧本的理解,对台词歌词的领悟,对角色的把握,更为精准。因此,在进行经典剧目排演过程中以及英语课的课程中,可以布置他们大段背诵原版英文台词,要求他们惟妙惟肖地模仿英美演员的语音语调,做到两个准确:一是做到发音准确,注意连读和失爆的音准;二是做到表达感情准确,背出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体现出能感染观众的喜怒哀乐。同时扩大词汇量。通过不断增强语感,进一步感受中英文台词歌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从而准确表达角色的语气和音调。

(三)增强锻炼,提高气息控制能力

多数音乐剧都有大段舞蹈场面,一曲下来,演员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这就要求音乐剧演员有能承受高强度舞蹈运动的体能和肺活量,气息控制对于音乐剧演员极为重要。可是,大部分学生无法适应音乐剧的运动量。因此,为了提高调控气息的能力,新生入学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扩大肺活量的体能锻炼不仅不能停,反而应该加强,平时多练大剂量腾跳和活动,必能为专业学习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体能基础。

(四)增强扬弃意识,提高分辨屏蔽能力

能被引入作为剧目教学的百老汇经典音乐剧,在甄别遴选时,不仅有适教性、艺术性的精心挑选,在其剧情主题和思想倾向方面也是经过严格把关、反复鉴别的。但是,它们毕竟是在西方文化的环境中产出的,有些剧目难免会有个别地方有悖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有的表述与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不符。像对待任何其他外来文化一样,我们在教学中对它们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向学生作出明确阐述和指导,避免了它们的负面影响。随着教学的延续,会有更多百老汇经典剧目的引进和运用,不但教师要增强扬弃意识,提高鉴别能力,还要通过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老师的不懈合作,提高学生的分辨屏蔽能力,提升是非美丑的思辨能力和专业的习得能力,这也是他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近年来,我们已经在多届音乐剧学生中开展了经典剧目教学,已经有《芝加哥》、《春之觉醒》、《摩登米莉》、《大饭店》等12部百老汇经典音乐剧被搬上了舞台进行了公演。经过了这个阶段的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大幅度跨越式提升,他们的舞台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表演能力得到增强,能较好地把握角色的内心情感及其在特定场景下的外在歌舞表达,能越来越多地体现经典音乐剧的风格和韵味。目睹着学生们的成熟和成长,虽仍青涩稚嫩,但却认真昂扬,我们由衷感到,走以经典剧目培养卓越的新路,是有益的,有收获的。

我们的教学还在继续,我们的工作仍在延伸,探索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培养更多合格的音乐剧优秀人才,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注释:

①费元洪著.音乐剧《西区故事》鉴赏[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

参考文献:

[1]居其宏著.音乐剧我为你疯狂[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吕艺生,文硕著.美国音乐剧对欧洲说“NO”[M].大连出版社,2008.

[3]施特凡·普弗里希特著音乐剧指南[M].杨祖群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

[4]慕羽著.音乐剧艺术与产业[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5]费元洪著.音乐剧《西区故事》鉴赏[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

[6]Glenn Loney,Musical Theatre In America,Greenwood Press,1984.

[7]Neil Rutherford,Musical Theatre Auditions And Casting,Bloomsbury Methuem Drama,2012.

截止到2017年10月底,上演场次排名前二十的百老汇音乐剧:

1.剧院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261988場;

2.芝加哥(Chicago)141996场;

3.狮子王(The Lion King)131997场;

4.猫(Cats)7485场;

5.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6680场;

6.歌舞线上(A Chorus Line)6137场;

7.噢!加尔格达(Oh! Calcutta)5959场;

8.魔法坏女巫(Wicked)2013年10月30日起上演至今未停;

9.妈妈咪呀(Mamma Mia)5765场;

10.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5461场;

11.吉屋出租(Rent)5123场;

12.泽西男孩(Jersey Boys)4642场;

13.西贡小姐(Miss Saigon)4092场;

14.第四十二街(42nd Street)3486场;

15.油脂(Grease)3388场;

16.屋顶上的小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3242场;

17.你好多莉(Hello Dolly)2844场;

18.摩门经(The Book of Mormon)2011年3月24日起上演至今不断复排;

19.窈窕淑女(My Fair Lady)2717场;

20.发胶星梦(Hair Spray)

猜你喜欢

创新探索音乐剧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新探索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常态下人事档案的创新管理探索
三年制专科美术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
爆笑音乐剧的成功之路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