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权交易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分析

2018-03-30贺瑜丹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24期

贺瑜丹

摘 要:碳排放权交易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市场机制,是一种有效的碳减排方法。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已试点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并为全面参与积极准备。文章通过研究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权交易现状,并对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继而提出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交通运输业全面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提供借鉴。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减排技术;碳排放监测平台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交通运输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步伐的持续加快而迅速崛起。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能源的消耗,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2016年,交通运输业被国务院宣布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着手行业。《“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要求加快发展铁路、水运等低碳运输方式,推动航空、航海、公路运输低碳发展,到2020年,营运货车、营运客车、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较2015年预计分别下降8%,2.6%,7%,城市客运单位客运量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2.5%。交通运输业面临的碳减排任务迫切、碳减排形势严峻。发达国家以及我国7个碳交易试点实践证明,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有效的碳减排方法,是基于市场机制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是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双赢的政策工具[1]。

1 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权交易概况

1.1 交通运输业试点碳排放权交易经验

与电力行业、钢铁行业等行业相比,交通运输业涉及机场、港口、轨道交通、城市交通综合枢纽、城际客运、道路货运等,碳排放边界不固定,同时碳排放源既有固定源又有移动源,导致碳排放额难以确定,全面实施碳交易难度较大,因此,目前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交易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除国内航空业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8种行业之一外,其他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仍是以试点为基础进行交易。上海将航空、机场、港口、铁路运输站点纳入碳交易;北京将公共电汽车客运企业和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纳入碳交易体系,重点管控固定和移动源双源性质的企业。深圳市逐步将公交车、出租车、港口、机场、地铁等纳入碳排放管制中,同时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广东省将民航企业纳入了碳排放管理、交易企业。交通运输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持续增长,积极应用碳排放权交易控制行业碳排放显得至关重要[2]。

1.2 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深入发展,我国政府部门颁布了与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法规、规章,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了初步的政策保障。2014年交通运输部为了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发布了《贯彻落实<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实施意见》;2016年我国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推进了交通运输行业加入碳交易市場的进程。2015年北京市制定的《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交通运输企业(单位)配额核定方法》、2017年上海市印发的《上海市2017年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具体明确了交通运输企业(单位)碳配额核定、分配依据[3]。

2 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权交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机遇

2.1.1 利用碳排放权交易获利

碳排放权交易的目的是通过市场之手,减少企业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节能减排增加效益的效果。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企业通过买卖碳排放权获取利润。交通运输企业应主动把握好碳交易机遇,开发企业碳排放权,以实现获利。交通运输企业利用碳排放权获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企业积极革新技术,降低单位能耗,提高能源耗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超额完成减排任务,此时剩余的碳排放配额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卖给其他企业,获取利润。(2)交通运输企业可以在碳价格偏低时,在碳交易市场先有偿买入碳配额,待碳价上涨时出售获利;或者在预计目前碳价格过高预期未来会跌的情况下,可以先卖出一部分已有配额,待跌价时通过市场补充配额,赚取差价。

2.1.2 利用碳排放权交易拓宽融资渠道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号召,保障企业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革新,实现碳减排,我国金融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绿色金融政策,例如提供“绿色信贷”等,为企业实现碳减排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随着低碳经济的推进与金融政策的不断改革,碳债券,碳排放权抵押/质押融资逐渐成为主要的融资渠道。大型交通运输企业可以通过发行碳债券的方式来为减排项目筹集资金。对于中小型交通运输企业而言,金融行业对其授信门槛高,担保难、融资难是其直面的问题,利用碳排放权抵押/质押融资,可以有效解决融资困难问题。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吸引碳基金投资等方式来进行融资。通过碳排放权交易,拓宽交通运输企业融资渠道,实现项目融资和减排效益的双赢。

2.1.3 助推碳减排技术革新

碳减排技术,就是利用科学技术对能源燃料的碳排放、机械设备的碳排放和生活生产的碳排放等进行优化。交通运输业如进行碳排放权交易,超额碳排放的企业站在长远利益的角度上考虑,会主动使用新技术(如清洁能源装备技术、风光互补发电、沥青拌合设备“油改气”技术)、开发新能源(如天然气动力汽车、纯电力汽车)、研发绿色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燃料和新设备(如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促进交通领域节能降耗,优化能源消耗结构。因此,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有利于推进交通运输业碳减排技术的革新[4]。

2.2 挑战

2.2.1 碳交易初始配额分配产生公平与效率平衡困难

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也是最关键、最核心的一步。公平、有效的初始分配是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权交易能够顺利运行、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发展双赢的保证。目前碳排放权的分配有“有偿”和“无偿”两种模式,无偿模式包括祖父法和基准法,有偿模式包括拍卖法分配和固定价格法分配等。对于初始配额的分配,国内试点省市都采用了无偿模式。北京市交通运输行业基于历史基准年对配额进行核定分配;上海市对航空港口、水运企业的配额分配按照历史碳排放强度基数和年度业务量进行确定,对机场的配额分配按照历史排放法进行确定。在碳排放权交易初期,免费分配有很大竞争力,对行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影响的冲击比较小,比较容易被行业接受和推行,但在确保公平性和有效性方面可能存在潜在的缺陷,难以发挥有效配置减排资源的作用。因此,交通运输行业如要科学合理开展碳排放权交易,首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平衡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公平性与效率性。

2.2.2 碳排放权交易人才稀缺

碳排放权交易人才稀缺是交通运输业进行全面碳交易面临的第二个挑战。其原因为:(1)虽然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庞大,位居行业第二,但由于交通运输业自身行业特点,碳排放数据统计和核查困难,导致交通运输业目前仍未被纳入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导致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碳排放交易关注度低,研究较少,理论知识体系不成熟,相关人才缺失;(2)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权交易涉及的知识面广,需通晓环境、法律、保险、市场咨询、风险管理、交通运输、碳交易、碳金融、碳管理等复合型人才,培养难度大[5]。

3 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在交通运输业的实施对策

3.1 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交通运输碳排放统计监测平台

碳市场配额分配的基础性数据来自于交通运输企业的排放数据,因此,深入挖掘这些数据,全面分析、深刻总结、发现规律,全面揭示数据背后的问题,可以为交通运输企业碳排放权交易顶层设计提供直接依据;结合行业能耗及排放数据,根据配额分配方法,測算企业在未来碳市场启动后的配额缺口情况,提早预判形势、采取对策,为企业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乃至发展战略提出建议。因此,建立交通运输碳排放统计监测平台显得尤为重要。交通运输碳排放统计监测平台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是涵盖数据采集子系统、动态监测子系统、决策分析子系统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平台通过建立交通运输领域能耗与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体系,实现低碳交通能耗和碳排放数据的实时监测、采集核算、考核评估、跟踪管理,实现高耗能高排放区域管理、生态红线区管理分区管理。专家在分析平台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的思路和方法,形成一套低碳交通管理与决策辅助支撑体系,支撑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权交易的全面发展。

3.2 加强低碳交通专业人才的培养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与碳交易有关人才的培养。例如:(1)依托培训中心对交通运输业相关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定期、不定期举办碳交易知识培训班,掌握碳交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鼓励其获取碳资产管理师、碳交易师资格证书。(2)依托高校或研究所培养低碳交易或低碳经济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融合环境、碳金融、经济、新能源、智能交通、交通环保、法律、涉外的交通类复合型人才。(3)依托技术合作与技术引进,培育人才。积极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壮大低碳交通人才队伍,培养、造就更多的本土人才,推进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权交易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的全面发展[6]。

4 结语

交通运输企业当前应积极把握尚未被国家纳入全国统一市场的时机,面对挑战,扎实做好碳排放基础数据的采集、监测和管理工作,基于交通运输碳排放统计监测平台,实行分耗能分区域管理,全面培养低碳交通专业人才,奠定企业长远的低碳发展基础,全力发展低碳交通。

[参考文献]

[1]王靖添,黄全胜,马晓明.中国交通运输参与国内碳交易现状与展望[J].中国能源,2016(5):32-37.

[2]吴淑艺,赖芨宇,郑艳丹,等.建筑业碳排放权交易的SWOT分析及实施对策[J].建筑经济,2017(1):22-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J].中国建材,2016(12):100-101.

[4]于竞博.低碳经济下碳交易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2(10):220-221.

[5]杨瑞,来源,余志光,等.碳市场形势下中国油气储运企业的机遇和挑战[J].油气储运,2017(10):1122-1127.

[6]张珂,武署红.林业行业纳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可行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