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探索

2018-03-30贾园刘振宋瑞娟李蓓蓓

科技视界 2018年31期
关键词:教学体会教学探索

贾园 刘振 宋瑞娟 李蓓蓓

【摘 要】针对我校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课程的特点,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从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及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组织学生将传统讲授、课堂讨论及线下学习进行良好结合,并对教学效果及下一步教学方案进行了讨论探索。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教学体会;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2.4;O6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31-010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1.051

【Abstract】Compulsory course for applied chemistry "polymer chemistry" course, on the basis of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a new teaching method and examples in the real life is introduc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student is requir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lassroom discussion and offline learning.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eaching plan in next exploration step a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Polymer chemistry; Teaching experienc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0 前言

《高分子化學》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高分子的合成原理以及在高分子合成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合成原理等。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以聚合反应动力学为作为主线,并引入两个工业生产控制中的主要工艺参数——聚合速率和分子量[1]。同时,通过聚合理论方程的研究学习,讨论各个反应条件如:温度、介质、单体、引发剂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练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和控制方法,掌握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特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控制聚合反应速率和分子量的方法及选择聚合反应方法的能力。

与应用化学专业其他课程相比,该课程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如知识内容较多、需要对相关课程基础知识进行整合;课程涉及制备工艺及动力学内容,同时以聚合方法讲授为重点;应用性及可操作性强,注重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紧密结合[2]。《高分子化学》在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是对专业基础课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回顾和复习,也为之后的专业方向课程如: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物理、有机合成化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 现有《高分子化学》课程教授方法

我院应用化学专业目前使用国家级优秀教材《高分子化学(第五版)》,该教材由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教材以聚合反应机理和聚合物化学反应作为主线,适当的交叉聚合物种类,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理论性和应用型兼顾。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采用的是认知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主,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选用自制PPT,在讲授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动静结合、条理清晰明确的特点,给予学生较为理想的视觉感受,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体教学设计中,对于部分知识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及教学进度表,设置相应的学生自主学习及讨论环节,并安排学生在课下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制作PPT及论文报告,同时设置学生分组报告环节。为了巩固学习内容,了解学生学习效果,课后会根据课时安排为学生布置适量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并及时批改总结,在提高学生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对授课效果及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把握,并能够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及时调整。

目前该课程的授课已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高分子材料的实际生产及应用联系紧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视野,增大知识面,且高分子合成与高分子结构性能相互渗透,能够实现专业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为自身日后从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生产及应用等方面工作奠定基础。然而,由于该门课程的理论性和应用型都较强,涉及的基础知识点较多,例如,对于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中,有大量的反应过程涉及有机化学的知识,而有机化学为学生大一、大二所学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对很多知识点略有生疏,在课堂讲解中需要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时间进行回忆;同时,对于聚合反应的聚合工艺、动力学行为等知识点,又涉及到物理化学的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因此需要通过制作动画或视频将知识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安排内,将知识内容合理安排、重难点突出地教授给学生,也是授课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授课模式具有一定的优点,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情况对课堂内容进行把控,并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能够主导课堂进度,并对课堂上思维不能跟上的学生进行干预[3]。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弊端,如: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学生仅仅是客观接受,参与度较低[4];学生对部分枯燥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对教师的讲解产生排斥心理;由于智能手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备品,部分学生在上课时使用手机,思维不能跟上老师,这些都为授课的顺利进行提出了挑战。因此,作为高分子化学的授课教师,面对当前的互联网知识信息时代,应当针对学生特点及时代特点对授课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

2 互联网时代《高分子化学》的课程改革

针对《高分子化学》的课程特点,以及互联网时代学生对新兴事物的追求和热情,我院高分子化学课程组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针对目前互联网课程的混合学习模式,通过深入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新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核心,全面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拟从线上线下两方面对教学资源进行建设,以完成该课程教学资源的征集、整理、归纳、上线与展示,全面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将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反思性学习等融合在一起,使得学生获得高效率最优化的学习效果,赋予学生个性化的、完整的、深度的学习体验;以树立良好的学习导向为宗旨,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点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在发挥教师引导、启发及监控教学过程主导作用的同时,为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提供相应条件,推动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为我校培养新时期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方针奠定基础。主要实行的教学改革方法如下:

(1)对原有的大纲进行完善和细化,重新规划大纲中的线上和线下内容。由于高分子化学知识点较多,且繁杂,而课时量却是有限的,若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良好的掌握。因此,需要针对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反应过程及理论知识,选择性地进行制作线上动画视频,同时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树脂产品作为例子在视频中向学生进行展示,以提高学生对高分子化学的兴趣;而对于需要推导的复杂公式,则选择性地在课堂上进行讲授,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得知每个反应动力学方程式的来龙去脉,由浅入深,也能够更加方便地对学生进行面对面地指导,并对于相似的方程式可以启发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推到。

(2)课堂面授增加具体实例,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分子化学课程不仅是一门理论课程,更是一门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课程,为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导向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白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并在课程中大力突出能力培养的特点,建议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3)线上学习资料、习题库及面授教学资源的建设。针对线上内容,选择微助教、雨课堂等新的教学软件,通过相关PPT及动画制作,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如缩聚反应、自由基聚合反应等转化为形象的动画,使学生能够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同时针对每个课时的具体内容,选择相应的习题上传至网上习题库,并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并适时进行网络互动,从最大限度实现时间和资源利用的利用率;此外,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结合自身科研成果,将高分子合成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拓展部分上传至网络平台,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以便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知识构成进行提高;对于线下课堂情况,适时选择有趣的学科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如固特意轮胎的来源,酚醛树脂的发展史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总结

本文主要从我校高分子化学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课程特点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碎片化和结构化处理,采用面授及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重新使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期待改进我院高分子化学教学的教学模式。

【參考文献】

[1]潘祖仁. 高分子化学(第五版)[M].北京:化学化工出版社, 2011.5.

[2]刘长玲, 张启忠, 宋岩, 等. 关于《高分子化学》教学的研究和探索[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3, 30(4): 54-56.

[3]徐志斌,冯金生,温鸿亮,杜云云,王烨.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生波谱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2017,32(4):17-20.

[4]刘波,王晓波,饶万惠.高分子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 广州化工, 2017, 44(14): 286-288.

猜你喜欢

教学体会教学探索
工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的几点教学体会
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点教学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改革体会
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下的剑桥商务英语教学探索
对口单招高三数学后期复习的“点滴见解”
高职“生物药物检测技术”课程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