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中医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2018-03-30廖秀娥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

廖秀娥

[摘要] 目的 分析研讨中医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 随机从该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中抽取80例做回顾分析,依据其护理方法分组,其中4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另40例接受中医护理(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5.00%、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将中医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可辅助提升治疗疗效,更为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a)-0089-03

糖尿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es,DPNs)[1],属于一种终身慢性疾病,具有遗传性。常见症状为运动障碍、四肢温度和感觉异常。可能会诱发足溃疡,加大截肢危险性,进而加大疾病死亡率和病死率,患者生活质量和蓄力状况受到严重影响。因其病情较为漫长,治疗时需确保护理质量,以辅助提升治疗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多年临床实践证实,中医护理可显著改善DPNs患者生活质量。为此,该研究纳入该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80例DPNs患者分组讨论中医护理的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抽取80例做回顾分析,依据其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40例vs研究组40例)。入选标准:①患者均满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2]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②患者均存在肢体踏棉垫感、爬蚁感、灼热、针刺痛、发凉、麻木等症状;③均接受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查存在异常者;④患者与其家属均知晓并同意此次诊治方案。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神志不清者;②沟通、理解能力异常患者;③足部已出现坏疽或溃疡者;④中途脱落研究者。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病程时间0.5~9年,平均为(5.3±1.2)年年龄41~63岁,平均为(51.6±1.3)岁;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病程时间0.6~9年,平均为(5.5±1.3)年年龄41~64岁,平均为(51.8±1.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析患者所用药物,并主动向其讲解药物使用方法,告知其饮食注意事项,加以适量运动,控制其血糖指标。

研究组接受中医护理干预。(1)饮食护理。DNPs主要因糖尿病而诱发,多因饮食控制不良,喜食肥甘类食物,护士需向患者重点强调饮食注意事项,禁刺激、辛辣类食物,并根据络病理论,实施辩证施膳,食用通络活血类食物,①血瘀阴虚者:可用鳖肉、枸杞子、黄芪等吨至黄杞炖鳖;②血瘀阳虚者:可用狗肉、生姜、熟附片制备姜附炖狗肉汤食用,或用黄鳝炖汤;③血瘀气虚者,可食用活血益气类食物,如善入脾、肝经的泥鳅等;④肝肾亏虚且合并络瘀者,可食用羊肉、当归、生姜等组成的当归羊肉汤。此外,还需重视营养均衡,多食用水果(含糖量低)和蔬菜,如橙子、柑橘、梨等,确保摄入量均衡。

(2)穴位贴敷和经络按摩。推拿按摩足底反射区和经络腧穴,按摩方法和程度如下:①指关节刮压脚底胃、脾、肾、肝、心等脏腑对应反射部位,时间为5 min,特别是脾肾胃;②小腿内侧腹腔神经丛、胰腺代谢、血糖等反射部位,用拇指按揉,时间为5 min;③拇指点按三阴交、太溪、足三里等穴位,每部位30次。顺着阴阳跷脉及三阴经按摩双下肢各4次左右,加快气血运行。患者呈仰卧位,手法轻柔、用力均衡的反复搓揉患者小腿及足部,直至感受到足部发热、皮肤发红为宜,按摩后,穴位贴敷太溪、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1 h/次。并询问其感觉,避免发生皮肤破溃或过敏。

(3)情志护理。DNPs不管是治疗时间和病程上,患者均需承受较大痛苦,如苦闷、恐惧、易怒、急躁等负性情绪,影响其病情恢复。评估观察其心理和情志状况,通过宣教疾病知识、针对性疏导、谈论其感兴趣的话题等方式与患者沟通和交流,整个过程中,确保沟通交流方式通俗易懂,明确其情志异常的主要原因,可用音乐疗法、情志相胜法、主观心理疗法、移情易性法缓解其内心矛盾,让其忘记忧愁,缓解矛盾,疏解情志,提升患者治疗信心。

(4)运动康复调理。运动在糖尿病治疗中发挥较大作用,可提高患者抵抗力,增强体质,加强组织和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度,控制血糖。按照患者实际状况制定运动计划,如运动量、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做操、匀速步行、有氧运动慢跑等,要求定量、定时,勿疲乏,餐后1 h开始运动,运动时间为30 min,身体微出汗则可,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以之恒的原则,足麻者可拍打足部涌泉穴,手麻者做掌攥拳练习。合并严重并发症者,则禁止采用运动疗法,如眼底出血、心绞痛等。

1.3 指标判定

依据疾病诊断标准[2]评估治疗疗效,有效:体征、症状有明显改善,症候积分降低≥30%,血糖降低>20%且<30%;显效:患者症状、体征均恢复正常,症候积分降低幅度和血糖降低幅度分別为≥70%、≥30%;无效:未达到显效、有效标准,或有恶化。总有效=(显效例数+有效例数)/40×100%。总有效=(显效例数+有效例数)/40×100.00%。

用SF-36量表评估其生活质量,包含生理机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PF 、MH、RE、SE、VT、TH、BP、RP),评分为0~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健康状态越良好。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χ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5.00%高于对照组67.5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祖国医学称痰、淤血为标,阴虚为本属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血黏为瘀阻络,痰瘀阻络[3-4],气血无法达到四肢,引发肢体疼痛、迟钝、麻木等,需遵循止痛通络、活血益气等原则[5-6]。

中医护理中,辩证施膳为一大特色,可整体调节机体状况,从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等方面入手[7-8]。穴位按摩为中医外治法,全面按摩足部穴位和反射区,脑干网状系统得到激活,启动调节机制,快速改善血糖代谢。血液循环中,人体足部有“第二心脏”的作用,刺激患者足部穴位、反射区[9],扩张血管,全身血流量加大,改善血液循环速度,稀释血液粘稠度,进而改善患者缺氧缺血症状[10-12],营养患者神经。患者情志过度紧张,会引发或加重糖尿病症状,因此,护士开导患者心情,确保其心情舒畅,则可进入到良性循环中[13-14],改善肢体疼痛、麻木等不适。该研究所讨论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结果显示,研究组总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护理可辅助提升其治疗疗效,延缓病情恶化速度,进而改善生活质量。且此结果与以往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建议将中医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可辅助提升治疗疗效,更为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薛娟敏,刘丽,李芳,等.中医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12):212-214.

[2] 方朝晖,吴以岭,赵进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J].中医杂志,2017,58(7):625-630.

[3] 陈秀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干预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7,30(5):124-125.

[4] 王桂英,何宏,劉声,等.“足底操”下肢替代穴位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辅助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6,22(24):119-121.

[5] 王洪梅,吴君.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6,34(12):206-209.

[6] 潘新荣,付永红.舒适护理配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6,22(22):110-111.

[7] 曹盈,胡婷,付小爱.系统护理联合经络氧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6, 22(6):115-117.

[8] 徐妙娣,袁菊明.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6):1335-1336.

[9] 谌静,陈盛业.基于络病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2):2427-2429.

[10] 吴芳.糖尿病患者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环球中医药,2015,8(S2):127.

[11] 程艳,潘园,梅海云.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30-33.

[12] 任杰.中医整体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5,37(13):2060-2062.

[13] 程文红,蔡莹,周秋蓉.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J].四川中医,2015,33(2):172-173.

[14] 余咏梅.中医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干预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2):123-124.

(收稿日期:2018-07-02)

猜你喜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