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和心境下的优雅舞蹈
2018-03-30李晓文
李晓文
书法家李牧
李牧,别署放庐,又号巴陵武夫,湖南岳阳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华夏京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云溪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牧斋书院主持。7岁开始练习书法,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班,师从著名书法家李贵阳先生,受业于王镛、沃兴华、徐正濂、石开、何应等一批中国当代书坛的一线书家导师。其作品入展全国第三届青年展、全国首届手卷展、“邓石如奖”全国书法展、“气象洞庭·中国书法院岳阳十三人作品展”、首届“兰桂吉首”书法作品展,荣获团中央第四届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三等奖、首届中国“少”字书法大赛优秀奖、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东方红”杯中国书画大赛优秀奖等。
李牧是80后书家,岳阳人。长得清瘦,但很阳光,有精神;两眼清澈,沉静,细言慢语,常面带微笑,微笑中有少许腼腆。
李牧7岁习字,24岁入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班,师从李贵阳、王镛、沃兴华等名师,30岁即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是湖南最年轻的中国书协会员之一。
李牧书法主要学赵孟頫。一手漂亮的“赵体”行书写得出神入化。赵字的特点是温和典雅、端秀俊逸。李牧为人儒雅谦慎,在气质上与赵字颇为吻合。
李牧对书法的形式语言悟性较高。这种悟性,主要体现在他对毛笔的控制能力、对汉字造型的敏感力以及对书法艺术内在精神的领悟和解读能力上,这使得他面对浩瀚的传统时,比一般书家更容易进入其神秘的傳统“源流”。李牧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气质、性情的学习之路,他对赵字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他从不为时尚潮流、流派纷争所迷惑,执著而自信地走着与自己性情相吻合的学书之路。
李牧的书法给人一股静气。这股静气是透心透骨的,非经过对其心性的几番打磨是得不到的,在这股宁静的气息里,你才能感觉他笔力的沉着与清润。
静若处子是一种气象。每见书坛躁气蒸腾、喧嚷熙闹之时,而到了李牧这里则沉销寂寥,升腾出一缕清香来。和李牧打交道会被他的平和与宁静所感动。这是一种不动声色的修炼,是禅一般的静悟。
李牧书法的静气是通过其整体的气韵所折射出来的,它具备一种优雅的力量,更为理性,具有中国美学的“虚静”的意味。李牧书法中的“虚静”与“静穆”之气主要体现在他的行书上,那种自然静穆之气来自于他对行书的理解与把握,并把这种理解与把握渗透到行书的创作之中。书法在某种程度正是功力、修养与性情的大融合,是自然的花朵和果实,它来不得半点的虚伪,但它又确实是用“软刷子造字”的玩虚,不从传统的厚积之中跋涉出一条血路,不在一点一点的体悟中接近古人,是无法去获得那种“玄妙之意”的!
李牧在书法创作上表现了他的全面才能:真、草、隶、篆、行诸体皆能,这在湖南书坛并不多见。
李牧的“赵体”行书,可以说是非常“精微”和“极端敏感”的,他非常注重细节的处理与把握,无论在其大幅的行书或者小品、扇面的行书,他都在其中形成了一种对比与错落。文人的秀雅之气、闲士的冲淡温润之态,配之以赵字的优雅飘逸,使他的书法颇具一种感染力、一种夺人眼目的刺激。李牧书法中的气息,不是那种雄霸之气,也不是俗气,是一种包裹着书卷味的雅气。
喜欢李牧低调、克制、缓慢的书写。低调有利沉潜,克制避免了追求线条效果而产生的匠气,而缓慢能让我们看到书家内心的修为。观其行书诸作更是如与高僧闲话,娓娓道来,无不意韵隽永、回味悠长。李牧的小字行楷能“以小见大”,具有大字的峥嵘气象。用笔简约爽利,如阵马风樯;结构奇绝险峻,浑然天成。古朴灵动的行书之中,时而穿插草书作为点缀,笔画省简,俯仰错落,加之空灵的章法布局,独具匠心,格调高远,是最动人心魄之处。整体风格散淡清丽、简约厚朴,颇有赵松雪之潇洒风度,观之如沐春风,让人宝之、爱之、乐之不已。
李牧的书法作品,点画精到,疾徐有致,时正时欹,时疏时密,或长袖善舞,或跌宕多姿,清逸而不失厚重,灵动之中而见沉着痛快,峻雅而富于机变,笔墨之间漫溢着浓郁的书卷气。李牧游弋于传统书学中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在书法创作中常出新意,他创作的每幅作品都有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想法。其实,无论是读古人的帖也好,临古人的帖也好,李牧都一直试图用自己的笔墨,用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心灵,去诠释,去契合,去创造,去追寻那种“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刘熙载语)的艺术境界,从而营构自己的笔墨世界。
李牧的草书取法王羲之和张旭,他悉心领略张旭草书的峻拔刚断、浏漓恢廓、逸势奇状、连绵回绕,体势飞动不拘,极尽云雷变幻之妙;潜心体味王羲之的点画清圆、笔力遒健,结构严谨而疏爽,情态变化多端,风度超逸、墨采飞动,精丽妍美而又自然流便。其笔下奇崛而丰富、从容的线条把我们带入一个浩落、跌宕、迷离之境。
“转”是草书创作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笔法。“转”在草书笔法下的审美效果,主要表现在能够给人产生聚散、收放、跌宕起落的气势感,也能给人以高低、缓急、优扬沉郁的节奏感。李牧草书的难得之处,就是能够在创作中“使转”自如,轻松熟练地使用“使转”,在反反复复的“使转”中,不断形成一种气势和能量,满纸云烟,让人目不暇接,最终产生一股先声夺人的正大气象。
血脉润畅、贯气通神的气势美,是一幅草书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李牧草书值得称道之处,就在于洋溢在字里行间乃至整章通篇的气势美。李牧善于通过字形的大小、长短、伸缩、开合,以至用笔的轻重疾徐、墨色的浓淡枯润变化,来营构一种气势。再者,李牧行草还从集画成字、集字成行,到集行成幅,再到章法布局,都在苦心孤诣地营造一种“势”,章法安排均衡协调,疏密有致,上下呼应,左右盼顾,照应谨严,这形成了他草书的一大特色。一个80后年轻书家,草书能够写到如此这般,实属难得。
李牧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优雅、安静与从容。
优雅,是一种气质,是从人的骨子里渗透出来的,是一种自然的表露;安静,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底蕴,是源自心灵深处的蛊惑,有着不能言说的魅力;而从容则是一种情怀和境界,它来自于书家心境的豁达与品质的笃定,不浮躁,不张狂,不急功近利,不哗众取宠。
李牧的书法,是融和心境下最优雅安静的舞蹈——它源自李牧的内心,于简单中显大气,从质朴处露峥嵘,可谓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直击心灵,具有不可轻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