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8-03-30霍娟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小学问题

霍娟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虽取得长足发展,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仍存在教师对思想品德课程不够重视,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家长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道德培养等问题。本文就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对策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师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方法呆板,传授知识单一。

由于受教师资源等因素影响,小学在开设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时会出现学科专业教师缺乏的现象。这时,学校往往会选择安排班主任或其他学科教师兼授思想品德教育课。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和教师会更加注重语、数、英主要学科的教学,思想品德课堂因此经常被占用,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同时,部分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中不能够准确掌握小学生学习特点和语言知识理解能力,将教材简单复述给学生。枯燥的内容无法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学习内容,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想品德课成为空头政治说教,失去其本身的吸引力和价值。

2.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堂不感兴趣,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受学校学习氛围、教师态度和家长观念影响,大部分小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没有语文、数学等学科重要,对于思想品德课堂不够重视。在课堂上没有认真严谨的态度,不能准确理解良好思想品德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堂不感兴趣,学习过程中处被动接受知识状态,没有树立主动思考探索精神,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样的状况使得学生为应付检测对知识死记硬背,学习效率很低,不能真正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育价值。

3.家庭教育中忽视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

在家庭中,部分家长素质较低,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随口而出的粗话、脏话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产生极大影响。小学生对于世界的理解处于启蒙阶段,这时期的学生模仿性学习能力较强,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而影响。家长不恰当的言行容易不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部分学生受“金钱至上”、“成绩至上”等思想的熏染,互相攀比、为取得优秀成绩采取旁门左道的方法,这些从小便形成错误的观念,对于孩子今后良好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还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道德培养缺乏重视,过度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使孩子在小学阶段便处于高压状态下,认为成绩好就是优秀的学生。这样的观念影响下会使学生潜意识中也认为思想品德课堂并不重要,从而忽视它的学习探究。

二、如何解决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

1.掌握学生学习特点,深入研究授课技术。

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学生良好行为品德培养的重要教育学科必须得到学校及教师的重视,学校应安排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蒙和良好行为品德引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依据小学生好动、思维活跃等特点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课堂中,老师可以转变教学方法,适当结合图片、动画、小短片等方式使教材内容更生动形象,及时提出具有时代价值和思考性的问题,激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学生也会对思想品德重要性的理解更加深刻。思想品德课教师也应该深入学生,常和学生谈心,全面了解澄清一些模糊的认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会得到提高,同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品德知识,调节情感。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和动力,想要做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拥有主动学习知识的渴望和求知探索能力。思想品德课程与其他教授专门知识的课程不同,它不以具体知识考核测评作为学习标准,而是注重良好行为品德的最终养成。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加。认识和批判能力不断提高,社会交往变得更加频繁,对社会各种现象的了解不断加深,单纯的灌输式教学容易使得他们学习到的内容和现实生活产生差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正确的品德观念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在以后也在潜移默化中持续不断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

3.家长重视思想品德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即使是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也很难保证他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会做出合乎道德行为,对于小学生而言,思想道德的培养更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生活学习各方面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需要家长树立榜样,言传身教。家长应首先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说脏话,礼貌待人,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久而久之,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下会自觉拥有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在此基础上,经过学校专业教育和老师悉心引导一定会成为新时代较高素质者。

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都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养成产生深刻的影响。在社会外部条件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面对学校及教师不重视、家长不良言行影响和小学生对思想教育课程不感兴趣等问题,学校及家庭各方面相关人员都应针对具体问题积极做出调整,依据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重视道德教育,努力发挥思想品德教育对小学生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束彦.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探析[J].考试周刊,2014年78期.

[2] 莫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探讨[J].亚太教育,2015年30期.

[3] 王德忠.小學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基础教育论坛,2015年Z2期.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育小学问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阅读与感悟”的特征与作用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