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2018-03-30何汝坤
何汝坤
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知识能力检测,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基本工作。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准备,是课堂教学的行动计划;作业批改是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知识能力检测是对课堂教学的综合反馈。可见,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从课堂做起。为此,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调研,对课堂教学提出几点思考。
一、课堂教学开课要自然亲切
吉林老师在上《我的老师》开课说,“老师的含义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以《我的老师》体现教师的作用,选取典型事例表现教师的师德和教学艺术。然后引导学生看书、研究课文。
东坡区教师姚晓燕上余光中的《乡愁》时,开课就声情并茂朗诵本诗,用声音震撼师生。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
石家庄老师上《提醒幸福》从学生身边的幸福事例开课,引领学生进入文本。
冠城七中老师在《苏轼在密州》以多媒体播放《明月几时有》歌曲开课。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学习。
从以上课堂教学开课看,有的教师从文本标题开课,有的以教师个人魅力开课,有的教师以学生实际开课,有的教师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课。通过对课堂教学开课的观察,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开课要像“凤头”那样美丽而新颖,做到紧扣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并倡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课堂教学开课自然亲切。
二、课堂教学目标要准确清晰
冠城七中老师在《苏轼在密州》时,课堂教学目标显示:一是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词作所展现的画面。二是结合词句,理解词人抒发的情感。三是通读三首词,体会苏轼的家国情怀。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蝶恋花·密州上元》、《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江城子·密州出猎》,我们认为其教学目标第一点和第二点是准确的。第三点与第二点在内容上重合,有交叉。可删去第三点。因为家国情怀就是第二点中的“词人抒发的情感”。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的确定要依据单元提示、课下注释、课后练习涉及词句的相关内容,尤其是课后要求掌握的“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因此冠城七中老师在《苏轼在密州》时,应加上这三首词涉及的古汉语词语,如“上元、蝶恋花、社”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确定也要依据单元提示的要求,如“注意把握作品的人物与事件”“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冠城七中老师在《苏轼在密州》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词作所展现的画面”作为学习目标一,符合过程与方法目标确定要求,这是学习诗词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定也同样要依据据单元提示、课后练习。冠城七中老师在《苏轼在密州》时,把“理解词人抒发的情感”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符合所选文本特点,符合课标要求。
三、课堂教学提问要准确明白
冠城七中老师在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时,提出三个问题:一是请描绘“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的画面;二是词中通过哪种写作手法借景抒情,抒发了其怎样的感情;三是质疑。从这课堂的三个提问,可以看出:其提问一和提问二,做到了准确明白,描绘“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的画面问题紧扣了教学目标一,紧扣了文本特点,紧扣了诗词学习的特点,指向明确。其提问三质疑,就指向不明,做什么怎么作答让学生无法回答。再如有的老师上《江城子·密州出猎》提问:词人通过“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和“西北望,射天狼”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与课堂教学目标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词作所展现的画面”不一致。通过课堂教学观察,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提问一是要紧扣教学目标,二是要体现文本学习的特点,三是要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问题的提出要准确明白,指向性要准确,切不可模棱两可。问题的提出要有深度有层次。通过有效的问题,引領学生解读文本,达到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
四、对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学生在校一天,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里度过。知识的掌握,素质的提升,能力的发展,思维的形成,大都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扎实做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障。对此提出这样几点建议,一是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听说读写能力在实践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提高。二是注重问题的发现,问题发现的教学,要老师对学生提问,学生向老师提问,要以学生发现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三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有语有文,体现三个层面:读语-形象-喻义,倡导感受重于理解。大胆开放课堂,不闭关自守,不盲目信崇,培养学生的落脚点始终放在学生未来的发展。要有批判的思维和思想,对教学参考,网络资料要审读慎用,作教材教学的创作者。
参考文献:
[1]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年11月1日.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03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