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农村地区精准脱贫存在的问题探究

2018-03-30乌·那英

青年时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精准脱贫贫困农村地区

乌·那英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艰巨的任务。”我国在精准扶贫的这几年获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贫困率逐渐下降,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而西部贫困地区仍然是这场攻坚战的主体。笔者查阅了这几年西部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资料,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关键词:贫困;精准脱贫;农村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目前对于西部地区的精准脱贫工作,主要做到切实了解当地实情、对需求的精准判断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准确供给。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党的庄严承诺。按照“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思路,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一、西部农村地区精准脱贫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以来,按照中央、省、市相关政策和文件要求,西部农村地区正在全力、有序推进当地的扶贫工作,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正在迈向小康的大道上。但人们又不得不承认,该村在基础设施、扶贫资金的单一、产业发展、异地搬迁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总之,影响西部农地区精准脱贫存在的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基础建设有待加强

西部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基础条件差,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用电质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在调研中笔者了解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如农村中小学教学师资力量缺乏,教室设备差、师资力量弱,部分村落只是把自来水安装到村上,却未能安装到每家每户,交通不便,道路坡陡弯急,硬化道路还没有完全通到各户,村卫生室只有几家,医疗设施不齐,有的村卫生室还比较远,部分乡村网络光纤也需要进一步建设。

(二)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精准扶贫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中央和省市级、自治区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其中包括国有贫困林场、农场扶贫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除了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其他资金来源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资金供给不确定,这使扶贫项目难以进行准确的规划。西部地区要实现精准脱贫,仅依靠中央资金这一单一的确定来源是不够的,然而西部农村地区的地方财政相对困难,地方政府难以从自身财政收入中拨出资金用于扶贫,因而中央拨付的资金将直接影响脱贫项目的实施及成效。从表1中可以看出,虽然西部地区在2014年到2015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处于大幅度提高的趨势,但是除了中央和省、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以外,有些地区并无其他资金的投入,如贵州、内蒙古、四川等地,因而资金来源的单一直接影响脱贫项目的成效。

(三)易地扶贫搬迁不利于从根源上脱贫

易地扶贫搬迁除了在资金上支持外更需要考虑的是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和工作问题,如有些农户从山里搬下来后没有稳定的工作,还是要去山上继续种地,有些贫困户对脱贫持续发展欠缺长远考虑,缺少配套产业带动,聚居点的贫困群众脱贫增收仍然靠传统种养殖产业为主。

(四)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引进政策缺乏优势

我国发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这一文件以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纷纷制定出台人才发展规划,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出台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和政策,由此涌现了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地区尤其是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大量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聚集高水平人才团队,这使人才实力和竞争力比较薄弱的西部地区难以留住人才,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对西部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均出台不少人才引进政策,但是各种人才计划依然填不满西部地区的“人才洼地”,很多人不愿意来西部,更不愿意来农村地区,或者驻留一段时间以后选择离开。这其中不乏地理自然等方面的因素,但更多的是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引进在经济方面的吸引力不够、发展平台有限,工作前景预期较差等,西部地区虽参照东部地区人才引进的做法,一些优惠措施与东部地区相比依然力度不够,缺乏新意,吸引力小,难以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五)基础教育质量较差,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扶贫工作进入冲刺期,扶贫更重要的工作在于扶志和扶智,因而要真正实现西部地区的精准脱贫,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就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扶贫扶智的环境,让西部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落后的教育水平是制约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西部地区其教育资源质量远远差于中、东部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存在教育发展观念滞后,发展经费不足,由此也造成教师队伍水平较低,缺少优秀的教师等问题。

此外,在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西部农村地区实现经济发展需要培育大批有一定文化水平并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新型农民,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西部地区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2.99%,但其中文盲占比较高,如西藏文盲人数占当地人口总数的40.69%,青海省文盲占当地总人数的10.23%,这些文盲主要分布在农村,缺乏教育的农民所掌握技能有限,将直接影响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不利于农民脱贫致富。近年来西部地区农业职业教育受到国家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农业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但与同阶段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地方政府对中等职业学校财政预算偏低,中等职业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农业职业教育投入较少(见表2)。

(六)宣传教育工作还有待提高

对贫困户的教育引导不够,不少贫困户难以改变旧的生活习惯,杂物乱堆乱放,卫生习惯较差,有的贫困户“等靠要”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坐等钱、等扶持,这就为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好”新村建设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对非贫困户的宣传解释工作同样不够深入,虽然群众对已评上贫困户的人员认可度较高,但非贫困户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多次“回头看”的过程中被清理出贫困户的群众意见较大。

二、结语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现实需要。西部农村地区的脱贫问题是国家面临的“硬骨头”,人们应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张谦元,柴晓宇.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人才保障机制研究[J].开发研究,2012(3).

[2]张猛.以“十三五”《建议》为引领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J].甘肃农业,2016(14).

猜你喜欢

精准脱贫贫困农村地区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