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2018-03-30刘亚兰薛超王洪见
刘亚兰 薛超 王洪见
摘 要:通识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打通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之间的桥梁。对于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大部分高校仍无法与传统课程区分。通过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一般构成进行分析,从通识课程设计评价、通识课程实施评价、通识课程结果评价三方面构建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识教育评价指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和专业教育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教育形式,我国的通识教育在近些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蔚然成势,专业对口概念逐步淡化,通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备受关注。然而,由于一系列现实原因,对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并不完全有效。
构建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从古至今,中外对于“通识教育”的追求从未中斷,对于通识教育的定义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结起来,广义上的通识教育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狭义上的通识教育则只包括非专业教育。由于一系列现实原因,我国大部分学校的通识教育停留在狭义通识教育的范畴,甚至出现了将“通识教育”等同于“通识选修课”的问题。在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上,由于缺乏科学统筹与规划,许多学校往往未建立专门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评价时照搬非通识课程的评价方法,致使通识课程的特色得不到彰显,教学中即使出现问题也无法得到及时纠正。通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能力。通识教育体系在本科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建立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是检验通识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其能更精确、直观地展现教师队伍现状和教学工作实效,可以根据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求,进行有计划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工作改革。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一般构成
我国各高校对通识教育的探索已有时日,在全国不同高校中存在着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通识教育。综合起来,我国通识教育一般由如下几部分构成:
1.通识教育培养目标
清晰、明确的培养目标是理清通识教育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我国各大高校因对自身的定位不同,在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界定上也存在着不小差异。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各种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品格以及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合作、沟通、自我学习等能力;清华大学通识教育的最低目标是培养宽口径专业人才,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中山大学“博雅”通识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高深学术研究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人才,注重学生养成爱思考的学习习惯,目标是要造就新一代的大学问家和大思想家;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的能力、对现代性社会基础性框架认识的能力、对中国文化与智慧有深刻体认、对科学方法论和批判性思维把握的能力。
2.通识课程体系
通观全国高校通识课程的开设情况,通识课程开设的领域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人文、社科、理科和工科。由于学校性质的不同,高校间的通识课程体系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复旦大学的通识课程体系包含七个部分: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上海交通大学的通识课程体系包含:人文学科课程(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领域)、社会学科课程(涵盖政治、经济、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和众多的工程技术领域)、数学或逻辑学课程。中山大学自2009学年度开始推行新设计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方案,将共同核心课程分为四大类: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浙江大学自2008年起创建本科生院,新生均按照大类招生,入学时不分专业,按照专业相关性学习大类平台课程。理科大类平台课程包括:生化模块课程、数理模块课程;工科大类平台课程包括:数学模块课程、电类模块课程、力学模块课程、生化模块课程;文科大类平台包括:经管模块课程、人文模块课程、法学模块课程和数学模块课程。清华大学于2014年成立新雅学院,旨在探索通识课程与养成教育协同的综合改革,更加注重人文社科领域相关素养的培养。以“文明与价值”为主线,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和科学为基础,推及政治、经济、社会和传播。
构建有效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作为通识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精神。对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实质是对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精神的价值判断,而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课程与传统课程的评价框架是基本一致的,包括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课程结果评价,但由于课程性质的不同,在评价时具体的细则有较大的不同。
1.通识课程设计评价
由于通识课程的特殊性,其包含基础技能类、文学艺术类、哲学与社会科学类、历史文化类、自然科学类以及道德伦理与价值导向类六个领域,各个学科领域的组成情况和比例关系的考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通识教育课程需要体现人文与科学精神及其表现方式,在考察课程设计时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综合起来,对于通识课程设计的评价,可以从课程领域的三个指标和课程目标的十个指标中得到体现。其中,课程领域的指标分为:通识课程领域的划分是否注意人才的和谐发展;通识领域的课程是否分布合理、恰当;通识领域的学分要求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校通识教育的目标和特色。课程目标的指标分为:通识课程目标与学校的总的培养目标是否一致;通识课程目标是否完全体现通识教育哲学、价值追求;目标是否符合学校的类型和定位;目标是否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科学性、具体性、发展性和动态性等特点;目标之间是否不矛盾、不冲突,彼此相容;目标的表述是否清晰准确;目标是否充分考虑了教育活动对实现目标的现实可行性;目标是否将学校的通识课程体系、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三者结合起来;目标是否体现了人文科学精神;目标是否体现了对每一位学生“通识”增长的关注。
2.通识课程实施评价
广义上的通识课程包含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达成通识教育目标的正式通识课堂;二是通过广泛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来达成通识教育目标的非正式通识课程;三是通过建设优美校园环境、营造多元校园文化及传承校园传统、保持良好校风校训等来完成一定通识教育目的的潜在通识课程。
与传统课程一样,通识课程的每一个方面都应该最大限度地“为了参与其中的学生利益,为了学生将进入的那个更大社会的最终利益,带来它们在真实世界的应用”。因此,课程实施过程是否能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就显得至关重要。对于通识课程实施的评价,可以从课程的组织的六个指标和通识能力的过程培养的三个指标中得到体现。其中,课程的组织指标包括:是否开发了适合课程特点的通识教材,推荐的阅读书目质量是否高;教师是否重视通识课程的教学,备课是否充分,上课是否积极热情,精神是否饱满;教学内容是否紧扣教学目标,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围绕教学目标,灵活地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否积极有效地采用教学辅助手段;通识课程班级上课人数是否合理,师生互动是否充分;学校是否有正式通识课程、非正式通识课程、潜在通识课程三种完备的通识课程形式。通识能力的过程培养指标包括:学生是否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在课上和课后能及時消化所学内容,能够自觉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所学内容衔接;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循序渐进训练学生的模仿力、适应力、创造力、反思力;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通识学习习惯,训练学生以开放、包容、融合的视阈多角度、多方位看待世界。
3.通识课程结果评价
与传统课程一样,通识课程在实施了一定阶段后,衡量其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或者是否出现了一些在传统课程中尚未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在今后的通识教育过程中如何解决这些新问题,并将之转化为下一次相关评价的依据等,都需要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结果进行评价来实现。对于通识课程的结果进行评价,需要协调全校的不同部门和机构(包括但不限于教务处、院系、学术委员会)和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教师、学生、教学督导、教学管理人员、同行、家长等)来收集、整理通识课程的相关信息,综合各方数据来对通识课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说,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创新能力,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素质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成长等,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国内高水平大学通识课程所期望培养的能力与品质。
对于通识课程结果的评价,可以从课程考核方式的两个指标和学生兴趣、素养形成的四个指标中得到体现。课程考核方式指标包括:是否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创新意识等评价学生;是否注重表现性评价,使用学习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等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兴趣、素养形成指标包括:课程教学预期效果的达成度是否高,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是否高涨;知识目标达成度是否高,是否掌握了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科学技术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能力目标达成度是否高,是否培养了融会贯通能力、有效沟通能力、价值辨别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素质目标达成度是否高,是否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健全了人格。
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涵盖了从设计到实施到结果考核的一系列动态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也会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日趋丰富和完善,真正实现以评促教,实现通识教育更好、更全面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世贤.学生评价价值判断基本范式选择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2] [美]乔治·J.波斯纳.课程分析(第3版).[M].仇光鹏,韩苗苗,张现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75.
[3] 童杰,张晓鹏. 国内高水平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现状扫描—基于39所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分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6):5-8.
[4]吴文君.高校学生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台州学院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刘亚兰、薛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王洪见,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教务处)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