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坚持文化自信
2018-03-30圣雪琪
圣雪琪
摘 要: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和经济、政治等国家硬实力相互交融,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取得长足进步,就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性,引导并重建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主导性?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文化要为其提供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并能积极应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工具理性,克服人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凝聚力、向心力的弊病。因此,文化自信成为中国的焦点问题。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条线出发,纵览古今和中西文化,深度剖析文化自信的内涵、本质特征、原因、措施,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共同构建文化自信共同体。
关键词:文化自信;内涵;本质特征;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8-0017-02
提到文化,我们首先想到仁义礼智信的文化渊源,想到书画、中医药、瓷器等文化载体,想到“仁者爱人”的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和谐发展、“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等。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气势恢宏、博大精深、海纳百川!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如:普世价值),如何构建具有时代性的文化以应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工具理性,克服人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凝聚力、向心力的弊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第十三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以及建党95周年等场合的讲话中,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或许可以为我们解答这一系列难题。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所谓“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民族心态和精神动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是對既有文化优良传统和生命力的肯定与坚持[1]。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对自身优秀文化的一种自觉自明;表现为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扬弃。比如: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现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文化精神,发展到现代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第二,通过交流和交融,吸收、包容、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实现对自身先进文化的大力宣扬。简而言之,从自信角度是要相信和肯定自身的文化,拥有积极的心态;从文化自身角度就是因文化独特魅力和强大而自信。
二、文化自信的本质特征
(一)主体性特征
人既是文化的主体,也是文化的主要目的,文化的本质也就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文化自信显示了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主体性特征和能动性作用。
(二)指向性特征
人与动物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价值指向性。在一切社会领域,按照社会的目的来积极活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自身的利益。文化自信,从本质上而言是文化主体在文化选择过程中的一种价值诉求和精神追求。
(三)包容性特征
任何一种文化要获得自身更大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精神文化成果的学习和借鉴。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体系,并同化并融合外来文化。因此也呈现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
三、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因
(一)从历史的角度
1.近代以来文化自信的逐步丧失的历史进程。近代以来文化自信的逐步丧失的历史进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期间,这一期间的文化自信丧失表现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怀疑,但是并没有达到否定它的程度,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仍然保持;知识分子从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到主动引进,提出“西学东渐”“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思想,直到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签订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不足,开始关注西方政治制度、生活方式,这是一个自信心逐步丧失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甲午中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的文化不自信主要表现在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危机,中华民族文化逐渐被边缘化,此时代的精英分子开始否定中国传统文化[2]。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愚昧、落后、腐朽,而推崇西方的科学、进步、文明。并且在五四运动后出现全盘西化,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2.近代以来文化自信的逐步丧失的历史影响。中国近代以来文化自信的逐步丧失,导致政治上的自我怀疑,表现为国家的军阀混战,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整个社会并没有跟随时代的脚步而发展,反而迟滞了整个民族的进步。文化上的自我否定、全盘西化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毫无立足之地,当时的文化领域乱象丛生。
(二)从现实的角度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逐渐回归。文以化人、文以载道,中华民族文化积极地实现了走出去,让文化为自己代言,如:中国在海外开办了五百多所孔子学院,影响深远;中国的餐饮走遍了世界的大街小巷;中国的功夫和熊猫等文化元素与美国电影相结合,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不同的文化感受。不过,在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背景下,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碰撞中,人们更看重物质利益,忽视精神的影响力,因此依旧有些现实因素需要我们重视起来。
1.文化庸俗现象。“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现象,正使社会大众的视听混淆,使文化的审美伦理与价值取向混乱,道德迷失进一步加剧。
2.文化忧患意识淡薄。人们忽视中国传统节日重视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我们日常服饰的西化问题,部分中国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凡是外国的东西就比中国的好等,这些文化自信缺失问题和表现都不容忽视。
四、重建文化自信的措施
中华文化不仅实现了走出去,世界其他多元文化也对中华文化有渗透。比如麦当劳、肯德基随处可见,星巴克等文化元素的延展,以及人们忽视中国传统节日重视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纵览古今教训、品鉴中西文化交融与互动,无不引发我们对如何重建文化自信的思考。
(一)经济保障
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其实是政治、经济的折射。一般而言,首先是有了经济政治的实践引导和发展,然后才有文化的延展和升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自信作为上层建筑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变化的,反过来国民文化自信的形成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文化生产水平越高,文化资源的开发程度越高,文化产业化发展可能性越大。我们要从经济上给文化发展注入动力,在市场经济中提倡公平竞争,讲求效率,引导以文化为事业的实体形成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链,继续深化民间团体、文化公司等文化产业的综合性改革,创造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不仅体现中国特色的文化精神,也能够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国的文化魅力。
(二)政治保障
政治是培育文化自信的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地将文化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重要位置,为走出一条“中国创造”的文化发展道路,用制度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彻底解放了文化生产力。通过大力解放人们思想,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氛围。同时党和政府应制定相关文化保护和文化资源开发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和税收支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遗余力地为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政策支持与服务。此外,国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大众传媒的传播营造一个公正、透明、权威的传播环境,保障大众传媒在文化塑造中发挥有效、有利的作用。
(三)社会保障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为实现人民基本的文化权益,本着服务人民的宗旨和原则,需要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如重视对于大型图书馆、主题博物馆等投资建设,使城乡中更多的居民能够逐步享受免费的公共文化资源,带动形成良好和文明的社会风气。
(四)文化保障
对待文化自身要坚持认同与传承相统一、借鉴与扬弃相统一、反思与创造相统一。简单来说,这个过程就是:在了解、认同的基础上,继承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历史和传统文化,通过构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作等培育文化自信的丰厚土壤。并且,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汲取世界多元民族文化的长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己所用,丰富文化自信的给养。最后,在反思与创造上与时俱进,在内容与形式上开拓创新。在创造文化特色产品和产业的实践中,立足本民族的文化实际,以让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在结合历史与现实文化利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差异、杜绝文化霸权主义的基础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五)思想保障
思想保障即是在思想意识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可以理解为是个人乃至整个民族在文化吸收和运用上的自我觉醒、反省与构建[3]。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只有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有文化自信的外在表现。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可以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概括其漫长历程。首先要充分认识了解自己的文化渊源并且多角度全方位地感知其他多元文化,在两者接触碰撞交融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并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文化秩序和文化共同体[4]。
要倡导文化自信绝非易事,需要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思想上多管齐下,才能保障文化自信深入人心。
在G20峰会上,各国元首观看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水上芭蕾,在中国崇尚水的文化元素中、在五光十色的美景中观看芭蕾舞蹈,真正实现文化的创新。这正应了那一句“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带着对自身文化的坚定信心、从容姿态、强大勇气,才能让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文化立世,文化兴邦。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中国经济、政治、外交等构建更为有利的软保护和软环境,为中国的强国自信提供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4-8.
[2]盧澍.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近代文化自信的丧失与当代重建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
[3]郑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5.
[4]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