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2018-03-30
我为 《三块广告牌》 的排片感到遗憾
文 韩松落 / 编辑 翁倩 rwzkhouchuang@126.com
虽然已经看过两遍《三块广告牌》,但它在内地电影院上映,我还是请几个朋友又去看了一遍,一为还电影票钱,二为看看它在大银幕上是什么效果,有没有什么遗漏的细节。可惜的是,尽管它得了第90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和男配角奖,但本地只有两家影院有排片,一共上映四场。虽然上座率100%,但这四场的观众是没法让口碑形成声势的,估计很快就会下线。
所以觉得很遗憾,因为,错过它,就错过了一次体会电影的文学之美的机会。
电影是属于文学的,但很多商业片的文学性是非常稀薄的,甚至几乎没有,例如那些超级英雄片。即便文艺片也要分开看,有些是想要有文学性,但并不成功的,可以算是“文学未遂”。还有一些电影,虽然有丰富的文学性,但未必能让大多数人领会,也根本没有效仿的可能,例如塔可夫斯基、伯格曼、大卫·林奇、昆汀·塔伦蒂诺,或者王家卫、娄烨的作品,他们的电影是神作,他们的文学性,像雾气、北极光,美丽、震撼,却是想抓也抓不住的。
而《三块广告牌》的文学性,却是工整、明确、显性、有规律又现世的,可以让大多数人领会,甚至也能让人剖析、推演、效仿。剧本几乎无可挑剔,故事动机很有效,推动故事的方式很轻盈,人物刻画得非常结实,细节铺设非常准确,高潮到来得非常合理,最后的反高潮结尾,既消除了好莱坞电影热爱高潮、追求结果带来的甜腻,又留下了巨大的悬念,而且还给出了言外之意:路还长,生活还要继续,慢慢解决,慢慢商量。
演員的演出,也是可见度很高的那种好。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演了一个几乎是偏执狂的人物,但她的偏执和极端,却又那么可信和可理解,有框架,有细节,一点不端着,却又有自己的威严,她说她是照着约翰·韦恩(老西部片里的英雄)的样子来演这个人的,却又把这个人物反英雄的一面演出来了。伍迪·哈里森的角色,在故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死了,但他却是这个电影里的秤砣和锚,压住了故事的狂暴和戾气,处处可以看见他的影响。山姆·洛克威尔,演了一个不彻底的人物——一个不那么聪明的小镇警察,这是最难的,他却演出了这个人的愣头愣脑、狐假虎威,尤其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深柜而装出来的男子气,那点艰难的努力,几乎是这部电影最动人的部分之一。
电影世界里需要“神作”、消遣之作,也需要这种“人作”,尊重故事的规律,尊重影像的规律,尊重现实的议题,也尊重市场的需要,方方面面都照顾到,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卷。看了“神作”和消遣之作,也要看看这种“人作”,它会有效地提高我们看电影的素养和效率。
马上要上映的《水形物语》(获得第9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导演等四项大奖),也是这种“人作”,它的优点也是缺点:它想得太清楚了,也太会算计了,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情节,都是精心设计的,边缘人身份、冷战背景、美丑对比、人和神的关系,整个故事套用《巴黎圣母院》,所有可以写影评的东西,全都打明牌。
没有多余的台词和情节,没有多余的情绪,没有无用的隐喻,没有导演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会拍的段落。这可能会阻止它成为真正的经典,但它对观众是有好处的,多看一些这种把所有意图都直接给出来的、打明牌的电影,会让人学会看电影,学会和创作者对话,这是走向更高阶的趣味的必由之路。
所以《三块广告牌》的排片量让人遗憾,这不是它的遗憾,是我们的遗憾。不过,好在路还长,还可以慢慢来,像女主人公说的:“在路上再作决定。”
《割草叔叔》(1997)
导演:约翰·杜根
主演:山姆·洛克威尔
《三块广告牌》男配角山姆·洛克威尔的作品。讲述一个小镇上,一个以割草为生的年轻男子和一个小女孩的友谊,背景甜美,故事却非常残酷,最后以童话的方式结尾。山姆在这部电影里脆弱而优美,像一个山林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