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仙游县北部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思考
2018-03-30王海平周江梅方志坚
王海平,周江梅,方志坚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服务处, 福建 福州 3500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乡村振兴“二十字”要求中,首提“产业兴旺”,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在于提振农业产业,走好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1-2]。
仙游县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湄洲湾南北岸结合部,木兰溪中、上游。仙游北部山区主要包括仙游县钟山镇、游洋镇、石苍乡、菜溪乡、西苑乡和社硎乡等6个乡镇,土地面积934.7 km2,占仙游县的51%,人口13.42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1.7%。境内地势多为高山丘陵,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属于典型的“大山区、小流域、大农村、小城镇”的欠发达山区。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地块间能量收支差异较大,导致地表温度湿度等影响生态农业生产发展要素的空间分布复杂,仙游县北部山区具备发展山区生态农业的光、热、水、气资源,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条件十分优越。
1 仙游县北部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绩效
近年来,仙游县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原则,不断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济的收入逐步提升。
1.1 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特色显著
2016年,仙游县农业总产值57.73亿元,同比增长6.87%,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4 120元,同比增长10.2%。北部山区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农业生产逐步走向机械化、现代化、商品化,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经营收入不断增加。
1.2 “一园两区”建设成效显著,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2012年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0多亿元,重点实施粮食、蔬菜(含食用菌)、水果和畜牧四大主导产业,建成三品农产品基地0.53万hm2、优质稻米基地0.67万hm2、名优水果基地0.80万hm2、设施农业基地0.53万hm2。2009年仙游县获评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目前累计入园台资农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2家,台商110多人,累计投资6 100万美元,开发面积0.27万hm2,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甜柿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嘉宝果等台湾苗木生产基地。
1.3 休闲观光农业飞速发展,成为山区农业经济又一新增长点
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农业与休闲、旅游、观光等服务有机融合而出现的经济发展新业态。近年来,仙游县北部山区乡镇依托丰富的山水林田等自然资源,重点挖掘传统农耕文化、高效生态农业、乡村自然生态、森林生态环境、乡村田野风情和民俗文化等农业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至2018年,仙游县北部山区共获评省级乡村休闲集镇1家、乡村旅游特色村4家、星级乡村旅游经营点2个,有农家乐经营户30余户,取得了开办一家、致富多户的效果。
1.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育,产业化水平明显上升
近年来,仙游县相继引进了利农、超大、闽中等大型上市农业企业公司,建立了以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至2018年,有农业企业223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家;有农民合作社682家,其中省级以上示范社24家,市级示范社67家;家庭农场110个,其中省级示范农场4个,市级示范农场8个。全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78万hm2,占农业总面积的61.07%,为特色农业更好地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1.5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较高,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
仙游县北部山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的质量抽查合格率在全省都名列前茅,并形成一大批知名品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仙游县有认证的“三品”农产品72个,其中有机农产品4个、绿色农产品35个、无公害农产品33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国家原产地注册认证农产品3个,分别是度尾文旦柚、金沙薏米和金溪正宅茶。
2 仙游县北部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目前仙游县北部山区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影响和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偏低和农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等几个方面。
2.1 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仙游县北部山区农业财政投入力度不够,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成本较高,特别是偏远山区乡镇受交通条件与地方财政限制,难以投入较大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农田缺乏灌溉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机械化生产难以推广,农业“靠天吃饭”的困境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2.2 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
仙游县北部山区长期以来延续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农业结构不合理,不重视农业科学规划布局,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偏低,不具备大规模生产、收购、加工的能力,化解市场风险能力弱,加之农副产品流通不畅,新型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不够健全,产供销信息不对称。
2.3 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
仙游县北部山区普遍存在农业劳动者观念陈旧,科学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较差,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弱等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不尽合理,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走访调查表明,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都是55岁以上的老年人,生产缺乏活力。其次,农业劳动力素质总体不高,农业劳动力呈现出女性化和老龄化趋势,对于采收季节性较强的产业如水果、茶叶等,由于劳动力严重不足,对采收造成很大的影响,已经制约这些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直接影响了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
2.4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偏低
仙游县山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普遍偏低:一是农副产品深加工能力弱,多以加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大而强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带动,农产品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较低。二是土地经营规模小。仙游县人均耕地不足200 m2,是福建省人均耕地较少的县,同时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抛荒多,而且山区的土地平整度差,经营分散,这直接影响了农业机械作业和土地流转,使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难以开展,也导致了众多小规模农户难以与龙头企业结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三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少,流通中介组织不健全,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
2.5 农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足
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更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仙游县农业科技实力较弱,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低下,现代农业新型实用技术推广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足极大地制约着欠发达山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仙游北部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定位
针对仙游县北部山区农业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以“优质、精致、生态、品牌”为主题导向,将北部山区农业建成城乡共享的健康农业、精益求精的卓越农业以及乡村富美的乐活农业。
3.1 打造高山精致农业的样板
要在“小而美”“小而精”与“大而全”之间做取舍,不刻意追求山区农业的大规模、高产量,而要有选择的做精做透几个产品,坚持以质取胜、以小博大。在有限的耕地上,逐步消除无序生产,以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为目标,严控生产、加工、包装、流通、消费等环节,严格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和无缝化管理,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品质,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3.2 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的高地
围绕生态立县方针和“发展保护两相宜,质量效益双提升”目标,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全力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型现代农业。汲取传统农业“循环利用”的精华,通过合理规划种植业和养殖业布局,建立区域生态循环体系,尝试冬季休耕涵养地力,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永续发展,保持“地力常新”。
3.3 打造美丽山水全民共享的乐园
坚持守住耕地红线,强化底线思维,保障一定的农业生产空间,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强化仙游县北部山区的生态屏障功能,打造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后花园。把乡村“死”的绿化景观打造成“活”的田园风光,建“山水仙游”,促城乡融合,让城乡居民共享美丽田园建设成果,引领仙游扩大内需、壮大县域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3.4 打造创新创业新农人的福地
营造创新创业环境,让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农民,扎根土地、扎实经营。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思路,以创设落实政策,搭建创业平台,培育带头人,总结推广一批典型模式,建立一套服务体系为工作重点,实施农民创业创新服务工程,不断增加农业的现代要素投入,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充分激发农民的创新创业激情。
4 仙游县北部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4.1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实现生态资源的绿色化转变
4.1.1改变传统农业观念,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生态优势是仙游县北部山区最大的后发优势,要深刻认识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仙游强县富民的重要抓手。
4.1.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生态优先、富民优先 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试点和样板示范带动,增强绿色生态意识,充分认识到保育生态资源,发展有机茶油、有机稻米、有机水果、高山有机蔬菜等绿色有机食品,把优势资源转变为生态农产品,实现“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转变,保护山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就是造福人民的幸福产业。
4.2 整合优势资源,构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4.2.1立足本地特色农业,引导构建生态农业循环链 将仙游县定位为闽中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充分发挥“省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和“省级蔬菜产业园”的重大优势,大力发展台湾优质水果、当地特色水果、设施蔬菜等特色产品优势,走生态种养道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生态经济学理念,促进“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良性循环,打造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4.2.2采取有效措施打造品牌,依托园区示范带动,形成特色拳头产品 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要继续培育发展福建省名牌产品、全国名牌产品。以仙游文旦柚、金沙薏米、钟山大米等优势产品为抓手,引导实施生态农产品品牌、名牌战略,坚持以优质绿色的农产品开拓市场[3]。
4.2.3采取多种方式,整合各类资源推动生态产业发展 如设立生态农业发展基金,评选奖励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优先支持生态农业龙头企业项目建设,支持生产经营者以林地、耕地、农产等资产抵押贷款,扶优、扶大、扶强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在钟山、游洋、西苑、菜溪等乡镇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以点带面,促进形成生态农业产业带、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群。
4.3 强化资源节约,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4.3.1科学规划,促进资源合理开发 做好北部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整体规划方案,将北部山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以农业与林业、种与养、庭院经济与大田生产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开发[4]。根据土地资源性评价,调整粮食、园艺、畜牧、水产等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产业,科学开发资源,形成《仙游北部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方案。
4.3.2全域开发,改善和优化资源环境 对山、水、田、林、湖统筹兼顾,整体全域开发。产业布局上粮、林、果、草、菜、畜、渔科学配置,因地制宜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既保护资源,又改善环境。同时实施轮作改土,长期作物与短期作物相结合,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增强发展后劲。
4.3.3综合利用,促进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倡导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利用,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洁净能源,推行耕地集约利用和立体经营模式。
4.4 坚持制度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乡村振兴内生活力
4.4.1大力推进试点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参照其他地区“三变”改革实践,建议由县乡政府与农村集体组织搭建核心平台,引导土地有效流转,建立“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制度改革,以此盘活农村生产要素资源,激发乡村发展原生动力与活力,引导乡村振兴良性发展。
4.4.2着力培育壮大乡村生态产业 着力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范围广的龙头企业。可以引进实力强、水平高、具有成功经营模式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也可建立和农业科技人员挂点指导企业的制度,推动生态农业企业发展壮大。
4.4.3加快科技创新,加强技术服务 建议积极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等农业科研单位签订院(校)县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农业科研单位在促进县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主体作用地位。
4.5 开发生态健康农产品,加快品牌农业建设
4.5.1规范建立安全食品生产基地 切实利用仙游北部山区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推进产品溯源体系建设,打造和扩大绿色、生态、健康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示范基地,加强质量检测,确保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5]。
4.5.2开发林下养生食品 发挥林下资源优势,发展青黛、金线莲、铁皮石斛、薏米、麦冬等中药材生产,同时加大产品精深加工研发力度,延长产业链条,使产品多元化、高端化。
4.5.3继续组织申报名牌产品 鼓励支持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创立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提高“三品”认证可信度和含金量,进一步提升度尾文旦柚、金沙薏米、金溪正宅茶、日本甜柿、菜溪油茶、钟山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品牌。
4.5.4多渠道开展营销推介活动 通过举办文旦柚、薏米等旅游节和展会活动,组织参加6·18等全国全省农产品博览会、评选会等,宣传营销生态农业发展成果。畅通农超对接、社区直供、电子商务等销售渠道,推行优质优价,提升生态农产品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4.6 推广“农-旅”模式,促进农业旅游经济发展
推广“农业+ 旅游+ 文化”的发展模式,把生态农业基地变为旅游景区,把农业与旅游、农业与文化紧密结合,激活资源,引来客源,搞活经济,让农民由一次农耕收获变为四季综合收入,以生态农业带动旅游开发,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推进农旅融合,着力打造有个性特色的“微田园综合体”。
4.6.1重点建设“一区二廊三地四园” “一区”即钟山现代农业观光园区,集花卉名树、特色水果、湖里文化、九鲤祈梦等现代观光农业项目建设于一体,把钟山建成莆田市乃至福建省的农业观光基地;“二廊”即何岭头-九鲤湖-麦斜岩樱花走廊和龙华茶文化走廊;“三地”即油菜基地、紫云英基地和桃李基地;“四园”即葡萄采摘园、樱桃番茄采摘园、桃李采摘园、杨梅草莓采摘园。在采摘园中结合建设生态餐厅、垂钓鱼塘、娱乐设施、休闲栈道、农耕体验区等项目,将农业采摘园进一步发展成为农业休闲基地。
4.6.2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利用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加大宣传的同时,举办文化节、摄影比赛等多种形式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还可以制作一些微电影等,利用一些现代的传播途径,如互联网、微信等渠道扩大宣传面,逐步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培植人气。
4.6.3制订实施农业旅游激励政策 出台倾斜政策,提供扶持资金,评比并奖励农业旅游商品,免费对从业人员进行素质和技能培训等。以政策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享受“好生态”、“慢生活”,促进农产品产销两旺,使山区生态农业更具魅力,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道路就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