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安全生产工作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8-03-30杜映锦张兴博
王 斌, 杜映锦, 张兴博
(西南交通大学 校长办公室, 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成都 611756)
0 引 言
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场所,汇集了大量的人才和青年学生,但是高校里的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直接威胁着高校的建设发展和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例如,2016年9月21日,上海某大学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2名学生受重伤;2015年4月5日,位于徐州某大学化工学院的一个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5人受伤,其中1人抢救无效身亡;2015年7月20日,兰州某大学内施工工地,因天然气管道断裂后泄露造成爆炸并发生燃烧,造成周边房屋玻璃被震碎;2013年4月30日,南京某大学校内一废弃实验室拆迁施工发生意外爆炸,现场施工的4名工人2名重伤,2名轻伤,其中1名重伤人员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011年4月14日,四川某大学3名学生在做常压流化床包衣实验,实验物料意外爆炸,导致3名学生受伤[1、15]。每一次安全事故都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造成家庭的不幸,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行与发展,还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高校的安全生产管理亟待强化和完善。
1 高校安全生产概述
提到安全生产,人们往往会想到化工厂、煤矿、发电厂、建设工地等等与产品或设施直接相关的企业、场所,而高校作为教学科研单位,很多人甚至高校内部的人认为高校与安全生产关系不大甚至不涉及安全生产。事实上,高校时常发生的安全事故表明,高校不仅存在安全生产问题,并且具有与其他组织单位不同的特征。
生产是指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亦称社会生产[2]。狭义生产仅指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3、16]。
高校生产是指在高校所开展的教学、科研、实验、交通、消防、网络维运、生产经营、医疗卫生、饮食服务、基本建设、修缮改造、后勤服务、学生活动、自然灾害、水电气、危险品及特种设备使用维护等各类活动。高校安全生产就是指在上述活动中不造成人员伤亡、不造成职业病以及不造成财产损失的生产工作[4]。
高校由于其自身的教学科研组织形式,使得其安全生产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① 高校相比其他企业单位而言,安全生产涵盖的内容多,涉及教学、科研、实验、消防、交通、基建、饮食等等诸多方面;② 安全隐患类型多,如火灾、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械伤害等;③ 面临多种学科,如生命、化学、材料、机械、电气等;④ 人员密集、流动性大,高校的日常活动中涉及师生人多面广,各类活动人员流动性大;⑤ 管理难度大,由于当前高校“纵向学校-学院-系(实验室、中心)、横向各职能部门”的条块式管理模式,给高校安全生产的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难以实现安全生产的系统化管理;⑥ 高校师生的安全意识不强,在日常活动中师生的主要精力在教学、科研上,对安全生产不重视甚至不在意,一些高校的领导和教职工往往会认为谁分管安全,安全就由谁负责,只要涉及安全两字,就应由安全部门负责[4-5]。
2 高校安全生产工作管理体系构建
2.1 总体思路
高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构建基于责、权、利统一的安全生产责任制[6]。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逐级负责、重在预防”“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体制,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实现从校领导到二级单位负责人再到直接工作人员的全员安全生产和从决策层到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的全局安全生产工作局面。
高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监督执行,对师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管理,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妥善处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7]。
2.2 体系构建
高校通过强化落实所属二级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形成以教学科研为主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学校及机关职能部门分工协调、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4]。
2.2.1安全责任
校长是学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校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校领导负责学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分管其他工作的校领导对各自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全校各二级单位均根据本单位的工作特点、场所、性质等因素,设立若干安全生产管理员或联络员,负责本单位、本场所或本项目日常的安全管理;教职工要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责,负责对所带学生的实验和实习、实训教学工作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职责是在从业范围内,履行工作场所和工作岗位规定的安全生产职责,对自己所在岗位的作业行为负直接责任。
2.2.2组织领导
学校应建立校级组织领导机构,如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研究决定涉及学校安全生产相关的重大问题,协调处理需要学校层面解决的安全隐患,研究提出对安全事故责任人、相关人员、相关部门的责任追究意见。学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应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可独立设置或可挂靠其他能够高效协同或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作为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学校安全生产相关具体工作的协调、监督、检查,包括:建立健全全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体系和相关工作制度,加强全校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组织学校各二级单位开展安全生产隐患的自查、整改,对全校各二级单的安全生产情况组织全面检查;加强对全校各二级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督查督办;撰写学校的安全生产工作报告等。
2.2.3保障措施
(1) 学校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发展计划,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学校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
(2) 各职能部门须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工作进行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查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加强防范、严格管理,并及时上报。
(3) 从事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制订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张挂在醒目的地方,并严格执行。
(4) 各单位从事安全生产活动的各类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以具备安全管理和处理事故的能力,其中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参加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法律、法规中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8]。
(5)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要按国家有关要求进行安全预评价,并应具有相应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初步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应当有技安、消防等部门参加[8-9]。
(6) 各单位应提供和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教育和督促相关人员按规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禁止劳动防护用品移作它用。
(7) 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8) 积极推行安全生产科学管理,逐步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10、13]。
2.2.4监督检查
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是预防安全事故、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方法和举措。高校要按照安全生产大检查全覆盖、零容忍、严执行、重实效的总体要求,经常性地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安全管理隐患,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隐患,堵漏洞。认真分析排查本单位、本事项安全生产的特点规律和不利因素,研究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和整改方案,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学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4、11]。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形式包括综合性、专业性、经常性、岗位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在日常监督检查中要坚持“三结合”原则,即综合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经常性检查与岗位性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
2.2.5奖惩措施
确保制度有效执行和落实各项具体工作的重要办法是制定并实施奖惩措施。在高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学校既可以通过评选先进集体与优秀个人等方式进行奖励,并将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中,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3 高校安全生产工作管理体系的实践
我校创建于1896年,在跨越3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始终以铁路发展为己任,已成为轨道交通领域办学历史悠久、综合实力强、学科门类齐全、支撑国家“一带一路”及铁路“走出去”战略和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创新的高校。2015年,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为“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当前,学校正在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国际化和数字化“三大战略”,大力推进工科登峰、理科振兴、文科繁荣、生命跨越“四大行动计划”和“双一流”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努力创造和谐稳定平安的环境,为学校的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3.1 组织管理
学校于2016年1月成立了“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长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分管资产与实验室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副组长由其他校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的第一负责人组成。办公室挂靠校长办公室。同时,全校各教学科研单位(含业务部门和直属单位)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为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构建了组织保障。
3.2 规章制度
学校制定并颁布了“西南交通大学安全生产工作管理规定(试行)”“西南交通大学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西南交通大学安全生产常态化监督检查工作办法(试行)”“西南交通大学大学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工作制度,明确了“统一领导、归口管理、逐级负责、重在预防”的管理体制,并且特别针对消防、交通、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校舍场馆、学生安全等10余项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指定了相应的职能部门为归口管理单位,落实了监督管理责任。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如下:
(1)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对全校公有房屋的安全使用、全校实验室的技术安全生产、实验室危险品和特种设备的安全工作进行归口监督、管理。
(2) 保卫处负责对全校消防和交通安全的归口监督、管理。
(3) 校园规划与建设处负责全校地质灾害、基础设施建设、学校修缮改造及各二级单位装修改造工程项目安全工作的归口监督、管理。
(4) 后勤保障处(后勤集团)负责全校体育场馆、大学生会堂、学生活动中心的安全使用管理和全校商铺、饮食、校车、医疗卫生、水电气使用及学生宿舍、教职工公寓、校园内公共区域(含道路、绿化、水域、停车场、教学楼等的检查、维修、维护)安全工作以及防雷、防冻、防汛等工作的归口监督、管理。
(5) 产业处负责全校校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归口监督、管理。
(6) 学生工作处负责统筹、协调各学院(中心)实施大学生(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安全教育及日常安全的归口监督、管理。
(7) 团委负责全校大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的归口监督、管理。
(8) 教务处负责本科教育教学安全的归口监督、管理。
(9) 研究生院负责研究生教育教学及培养安全的归口监督、管理。
(10)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负责全校科学技术研究相关安全工作的归口监督、管理。
(11) 信息化与网络管理处负责全校信息网络安全工作的归口监督、管理。
(12)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全校留学生教育培养、外国文教专家、外籍教师安全工作的归口监督、管理。
(13) 体育工作部负责全校各种体育活动安全工作的归口监督、管理。
(14)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负责各类继续教育学生、网络教育学生、培训学生安全工作的归口监督、管理。
3.3 管理队伍
学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专职主任、副主任各1名,各安全生产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聘请了安全生产管理员、各教学科研单位(含业务部门和直属单位)聘请了安全生产联络员,形成了从学校安全办主任、副主任,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员,各教学科研单位安全生产联络员的日常管理工作队伍,搭建了专题网站、QQ群、微信公众号、电子邮箱等信息联络平台,实现了24 h畅通的工作机制。
3.4 教育培训
目前,我校安全生产培训包括学校、部门、岗位的三级模式,学校重点开展全校各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员、联络员和高危实验人员的安全培训,部门和岗位再结合各自特点进行相应的专业性安全生产培训[4、12]。与此同时,全校各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要突出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并建立了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记录参加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内容及效果。
3.5 监督检查
学校实施常态化的安全生产工作监督检查。每学期开学后30天内和每学期结束前30天内以及重大节假日、重要活动前,由学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综合性安全生产大检查,着重检查各部门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重点部位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安全自查与隐患整改执行情况、安全教育与岗位培训情况、安全管理档案建立情况等: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每个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定期检查,同时要根据职能范围内生产工作的特点开展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专业性安全生产检查:各教学科研单位定期或不定期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堵塞管理漏洞、强化源头治理;师生员工每天要对自己所在岗位、作业现场工作、生活场所进行安全自检(包括对所带学生进入实验、实训、实习、实践场所的安全检查),重点检查设备安全状态、安全防护装置有效性、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作业场地安全规范符合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准备情况等。全校各单位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梳理,形成台账[13-14],并按隐患整改“五到位”(时间、责任、措施、资金、预案)原则落实整改,分清责任,按照“三定”措施实施,即:定项目、定时间、定具体完成项目的人,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3.6 事故应急与调查处理
为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校各类安全生产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学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了“西南交通大学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应急处置预案主要包括应急处置组织及其职责、应急处置启动程序、紧急处置措施方案、应急处置组织的训练及定期演练、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储备和经费保障;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根据国家法规要求及归口管理职责,制订相应的专项应急处理措施或专项预案,并按规定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各教学科研单位根据学校应急处置预案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或针对重点岗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或专项应急预案,并持续修订、完善。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各教学科研单位结合本单位或重点岗位实际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为妥善处理安全生产事故,学校在“西南交通大学安全生产工作管理规定(试行)”中明确了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处理的具体办法。
3.7 考核问责
学校每年年初与各二级单位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各二级单位与其下属单位、挂靠单位、业务委托单位以及安全生产岗位责任人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同时,按照“西南交通大学大学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针对工作履职不到位或因此导致事故发生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采取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取消评奖评优职级职务晋升资格、责令经济赔偿、行政纪律处分、停止实验生产、一票否决、移送司法机关等方式,严格进行追责问责。2016年,学校对发生的2起安全事故进行了相应的处罚,并召开了全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学校广大师生员工起到深刻的警示和示范作用。
4 安全生产工作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
通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学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主要表现为:① 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明显提升,特别是通过常态化的监督检查,师生在宿舍、实验室、研究生工作室等重点部位和场所开展各项活动时主动防范安全事故的意识有所提升,由过去很多人的不闻不问、视而不见,逐渐转变为大家互相提醒、做好预防的局面;② 基本实现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责、权、利“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促使安全隐患明显减少。通过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逐级负责、重在预防”、“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体制,从机制上保障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③ 逐步构建了网格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纵横结合的管理方式将安全责任纵向分解到人、横向分解到部门,培养和维护师生员工了良好的生产环境权益意识,有利于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安全文化;④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从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学校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以及“安全生产责任书”的签订,促使学校安全生产管理从过去“摇旗呐喊”、被动实施的局面逐渐转变为学校指导协调、二级单位主动靠前作为的局面。
5 结 语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发展事业的不断深入推进,高校在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专业化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因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出现了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高校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还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安全稳定,更为重要的是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大学的根本任务的完成,因此构建切实有效的高校安全生产工作管理体系意义重大[15-16],并以此为基础不断优化,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营造和谐安宁的校园环境,为高等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秦 锋,黄 强,袁久洪.高校实验室安全事件的原因浅析与管理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3):302-306.
[2] 郭伶俐.劳动、生产、实践概念辨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2(1):40-45.
[3] 宋孟彪.水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浅议[J].华章,2013(23):45.
[4] 史天贵,李春光,许晨星,等.高校安全生产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6):1-6.
[5] 傅 贵,陆 柏,陈秀珍.基于行为科学的组织安全管理方案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5(9):21-27.
[6] 傅 贵,安 宇,邱海滨,等.安全管理学及其具体教学内容的构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7(12):66-69.
[7] 西南交通大学.关于印发《西南交通大学安全生产工作管理规定(试行)》等三个文件的通知[Z].西交校[2016]58号,2016.
[8] 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J].农机安全监理,2002(Z1):54-60.
[9] 高建明,魏利军,吴宗之.日本安全生产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3):105-111.
[10] 姚朋君,范强锐,马 涛,等.高校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4):282-285.
[11] 杜 骁,张青青. 新的安全形势下“五位一体”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5):290-294.
[12] 金海萍,阮 俊,冯建跃.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85-187.
[13] 李 勤,史天贵,代方震,等.创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354-356.
[14] 李 丁,曹 沛,王 萍,等.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274-277.
[15] 王先亮,严慧聪,汪美贞.高校环境类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调查[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6):303-306.
[16] 冯 涛,杨 韬.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2):29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