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与选题策划研究*

2018-03-30杨世武刘祖鑫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选题策划学报

杨世武,刘祖鑫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云南 曲靖 655011;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云南 楚雄 675000)

近些年来,高校学报学界对栏目建设、选题策划等方面较为关注,学界同仁也从不同的视野进行研究,不断探索高校学报发展的策略与思路。同时,在以重点栏目或特色栏目创建为目标实施 “名栏工程”的过程中,对选题策划与栏目建设关系的研究更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梳理高校学报栏目建设与选题策划之间的关系,促进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持续发展。

所谓选题策划,是指为达到某种编辑目标或者目的,借助一定的编辑手段和方法,制定有构思、有计划、有目标、有设计的选题方案和实施方案的编辑过程。它是一种学术内容设计、学术再创造和学术引导,也是编辑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产品。[1]我们知道,栏目是期刊在内容上或表现形式上体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特色或概括性的板块,是期刊的亮点,反映了期刊办刊人设计理念与选题策划的风格。从这个角度来看,选题策划决定了特色栏目的风格,而特色栏目的建设成效取决于选题策划的科学性。本文拟围绕选题策划的重要价值,分别从特色栏目的酝酿、建设和宣传推介等三个方面分析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特色栏目的酝酿

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其生存和发展是没有希望的。为促使高校学报形成鲜明的特色,提高学术质量和社会影响,教育部早在2003年启动了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打造社科期刊品牌。2004年,教育部在名刊工程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在名刊、名栏工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下,高校学报纷纷改变传统的办刊理念,进一步强调了选题策划的重要意义,对栏目定位、栏目创新性、栏目作者群培养等方面体现出长远性、前瞻性以及学术导向性,充分发挥编辑的创新性、主动性和学术驾驭能力,在深入调研学校地域特色、办刊宗旨和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相继推出了适合刊物发展的特色栏目,有效促进了刊物个性特色的形成。具体而言,特色栏目的选题策划,主要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从学校区域定位策划特色栏目。特色发展是内涵发展的有效升华。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独有的文化资源,高校一般都置身于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的区域,办学理念大多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多样性的刚性需求。高校学报要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就必须围绕地方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报编辑的主体性,借助学报载体,主动参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策划,科学论证,推出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特色栏目。如安阳师范学院 《殷都学刊》的 “殷商文化研究”、西安文理学院 《唐都学刊》的“汉唐研究”、《三峡大学学报》的 “三峡文化研究”、《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的 “泉州学研究”、《深圳大学学报》的 “特区研究”等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体现了选题策划在特色栏目建设中的导向作用。《赤峰学院学报》抓住 “红山诸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为代表的丰厚文化底蕴和历史人文资源,成功策划打造了 “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在国际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2014年,该栏目被评为教育部名栏。又如笔者所在的曲靖师范学院,学校地处珠江源头、爨文化的发源地,学报围绕区域特点和文化特色,把握地方性特点,积极拓展学报内涵发展的外延,创设 “珠江上游经济文化发展研究”栏目。经过多年的努力,该栏目先后获得了云南省优秀栏目奖、全国高校特色栏目奖;2006年,第三届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云南省曲靖市举行,该栏目的办刊实践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云南日报》以 “专家学者论剑珠江”为题专门介绍了栏目所取得的成绩,引起各界广泛重视。

由于地方文化往往是隐性的,需要借助合适的载体才能外化于形,高校学报通过选题策划等手段开设的特色栏目,一方面体现了一个地方独有的文化资源,并将这些文化元素注入到现代城市的发展,提升了城市的品味;另一方面,这些栏目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注重了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发挥了理论引领的作用。

第二、从学科特色策划特色栏目。推动学科建设是高校学报的又一重要功能,当然也应是特色栏目应有的功能。学科是学术研究的对象,学术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根基,没有学术研究就没学科的发展,而高校学报就是展示学术研究的平台;学报需要具有高影响力、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提升自己,学科建设需要合适的载体反映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两者互为推动。高校学报人就要善于抓住两者之间的互为关系,积极策划,充分调研,结合学校的学科建设方向,创设具有本校学科特色的栏目,提升学校和学报在学界的影响力,推动学校的学科建设。如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针对世纪之交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人才的刚性需求,结合学校学科建设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策划设置了 “环境资源研究”栏目,经过几年的发展,该特色栏目的设置不仅提高了学报的影响因子,还推动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展,促进了学校管理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博士点的成功申报,为环境资源法学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其研究成果又为环境资源法学学科夯实了理论基础。[2]由于有针对性地做好了选题策划的前期研究工作,这些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从无到有,方兴未艾,突破了人们的预期。“有些高校是普通学校,学报是普通学报,但它们的某一、二个栏目却办得极不普通……形成了鲜明的文化个性和特色,引起国内学术界乃至国际学术界的强烈关注。”[3]

第三、从学术研究优势和资源优势策划特色栏目。特色栏目的建构和发展离不开学术团队集中研究方向的成果支撑,更离不开形成作者群体的研究成果的支撑。一个高水平的特色栏目只有培育出稳定的作者群体和建立起优秀的研究团队,才能有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支撑栏目;反过来,通过栏目的引领和培育,编辑对栏目的专题策划,学者的研究方向才会更加集中,研究特色才会更加鲜明,作者和栏目之间才能形成相互支持的良性循环。如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经过认真的调研和思考,根据本校的学术研究优势和学术资源优势,经过专家学者的多次论证,逐步聚焦到 “饮食文化”方向,设立特色栏目 “食学研究”,从2013年第1期起,依托本校的学术研究力量和 “亚洲食学论坛”的学术影响,得到了广大食学研究者的大力支持,每期以一个专题推出3至5篇论文。5年多来,特色栏目有稳定的作者群体和研究团队,共发表专题论文100多篇,所刊发的论文,站在学科前沿,与国际食学界紧密联系,不乏名家、大家的研究成果,形成鲜明的特色栏目。

二、特色栏目的建设

创建特色栏目只是完成了选题策划的宏观方面,如何构建特色栏目内的文章群则是微观而又具体的细节,是栏目建设影响力扩散的基石。因此,在特色栏目的建设中,重点要做好栏目文章的组配工作,解决好栏目内文章过散的问题。高校学报宜充分发挥编辑的主动性,突出编辑的策划意识和提前介入意识,系统性、科学性的组织稿件,使栏目文章更加系统化、系列化,主旨明确,成为有机的整体。为此,编辑在栏目建设的选题策划中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栏目的定位与特色。针对高校学报尤其是高校综合性学报 “千刊一面”的实际,创办特色栏目成为高校学报面对期刊改革大环境进行的内涵式发展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大多数特色栏目都显得不太成功,有的甚至是昙花一现,栏目定位失准,特色不鲜明,品牌效应没有得到释放。从选题策划的角度来看,主要还是这些高校学报缺乏必要的栏目策划意识或者策划不周全造成的 “短视行为”,使得特色栏目难以持续发展,更难说提升学报的影响因子。这种泛特色化的结果,错把工具当成了目标,因此并没有真正为高校学报的发展找到出路。[4]反观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实践过程,多少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一是特色栏目创办的多,但栏目设置时断时续,有时竟中断多期;二是发文量偏少,优质稿件凤毛麟角;三是栏目内文章较为松散,有拼凑嫌疑。这种现象的背后隐含着这样的事实:为了追求特色,仅从本校的优势学科、学校所处的地域文化等方面创设特色栏目,所做的选题策划缺乏长远规划,属于临时抱佛脚的行为,其结果是特色栏目不特,反而成为 “鸡肋”,如此,特色栏目很难发展成为名栏。因此,在围绕本校优势学科、学校所处地域文化做特色栏目的选题策划时,要把握好导向关、创新关和特色关。从宏观方面看,对特色栏目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深入研究,栏目要接地气,名称不能朝令夕改,以确保特色栏目能够稳定持续发展,并能不断提升学报的影响因子;从微观上讲,学报编辑尤其是执行编辑或者栏目主持人,在选题策划特色栏目时,要发挥编辑作为栏目策划人的主体性,从每一期特色栏目的主旨考虑,策划好栏目文章的搭配,解决栏目文章松散的问题,使栏目主旨明确,用名家大作带动青年才俊,从而更好地发挥特色栏目的引领作用。

第二、栏目作者群构建。学术期刊不仅担负着文化的传承,发现和培养学术新人也是高校学报的又一重要职责。在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实践中,部分栏目出现稿件青黄不接、捉襟见肘的局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做选题策划时,缺少对特色栏目作者群构建的谋划,从而导致了特色栏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 “断供”现象。因此,无论是围绕本校学科特色还是地域文化建设特色栏目,仅凭高校一己之力要办好栏目是很困难的。为确保论文稿源的多样化、优质化,作者群的构建首先要提前策划,未雨绸缪,对内依托本校专家学者,扶持和培养本校青年教师;对外积极参加各种高层次学术会议,及时掌握相关专业最新学术动态,以会议促栏目建设;拜访知名学者并进行情感交流,组约稿件;关注学科专业动向,发现青年才俊,通过组稿、约稿的方式获取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学术队伍,为特色栏目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从毛红霞老师对51家名栏 “第一作者地域分布情况”统计来看:名栏论文作者中,“本校作者占比多分布在11%—30%,本省市作者占比多分布在30%以上,省外作者占比多分布在50%以上,国外作者和 [中国]港澳台地区作者占比多低于10%,有些甚至为零”。[5]这说明依托校内专家学者,组约名家稿件,发现青年才俊,开放办刊,构建成熟稳定的学术队伍,是栏目由 “特”向 “名”的发展路径。名刊、名栏亦如此,众多普通高校学报更要花大力气围绕特色栏目筹划构建好作者群,而不是 “等米下锅”,要知道,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三、特色栏目的宣传推介

由上分析所知,选题策划对于栏目创建具有重要作用,大多数高校学报都非常重视,一些业界学人也进行了必要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创设特色栏目不是高校学报发展的目标,如何由 “特色”走向 “名栏”,扩大学术研究成果的影响,这需要进行更多的策划研究。笔者认为,当下在特色栏目的宣传推介上缺乏有效的宣传策划,使得一些颇有影响力的特色栏目 “养在深闺人未识”,尤为可惜。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弱化了学报传承学术的职责。俗话说,酒好也怕巷子深。一个特色栏目的创建本来就不易,加强对特色栏目的宣传推介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策划:一是主动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进行推介。如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的 “文艺学”栏目,虽然拥有如钱理群、董学文、陈定家、马建辉、欧阳有权、张永刚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核心作者群,但由于是普通地方高校学报,很少得到学界的关注。在该学报2016年第1期的文艺学栏目上,编发了一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问题笔谈”文章,被北京大学、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等单位在北京共同举办的 “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学术研讨会”指定为大会交流材料,引发了文艺学界对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文艺学研究”栏目的积极反响。二是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信息传播多样化的背景下,要快速、精准地向受众传播最新的特色栏目学术研究成果,就要不仅利用传统媒体推介给大众,更要熟悉和善于使用新媒体工具,比如网络首发、优先出版、在线阅读、微信等,抢占特色栏目推介的制高点,提高特色栏目的传播影响力。如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6期 “学术专栏介绍”对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食学研究”专栏及该刊第8期发表的3篇讨论食品安全问题的文章进行了介绍;方悦蒙的 《普洱茶与茶马古道》(2014年第2期)、邵万宽 《中国南北区域美食文化自然习性之比较》(2014年第5期)分别被2014年 《新华文摘》第11期和第19期“报刊文章篇目辑览”摘登。[6]并得到报刊审读专家廖国强教授的肯定,他在 《云南新闻出版审计》中撰文:“食学研究”专栏创设5年多来,得到了国内外食学界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学术影响力日益扩大,逐步成为学术界公认的食学研究和交流的高端平台。[7]三是将特色栏目的优秀文章不定期地结集出版。这种汇集出书的做法,整体、集中传播,极具冲击力。它不仅巩固、延续了特色栏目的学术研究成果,而且以书的形式,以崭新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可以进一步提升栏目及其学报甚至是学校的美誉度。特色栏目宣传策划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创设特色栏目的初衷是一致的,因此,加强对特色栏目建设的 “善后”策划宣传,无疑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构建,要充分利用高校的区域优势、学科优势和学术资源优势,经过科学的论证,构建特色栏目,形成品牌。在特色栏目的发展中,一方面要利用刊物和特色栏目的影响,团结和扩大作者群体,以专题策划选题引导他们的研究方向,不断为特色栏目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培育本校的研究团队,形成特色栏目的优质稿源,使特色栏目的发展有强劲的动力。

猜你喜欢

选题策划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致敬学报40年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