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需要达成的“四个”契合
2018-03-30张立生肖亚鑫
邢 菁,张立生,肖亚鑫
(忻州师范学院 会计系,山西 忻州 034000)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也是各高校的工作重点之一。就业价值取向是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助推器,可调节、可引导。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要坚持目标导向,在发挥价值主体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关注价值主体取向的多元性和可变性的前提下实现“四个”契合,达成大学生个体就业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导向的对立统一。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大学生择业的助推器
“价值”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种普遍关系,以主体的需要为尺度,表述了客体存在、属性和变化与主体需要的关系,代表着“客体主体化过程的性质、方向和程度”。[1]价值主体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把握价值需从人的现实活动和社会实际生活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价值的客体是价值指向的对象,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能够被主体感知、接受并实践力行的。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和对实际条件的预估,“在价值选择和决策过程中的一定倾向性”,体现着主体的价值追求,具有实践的可调节、可变更性。[2]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指一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主体,在对自身就业能力和实际需要预估、认定的基础上,对包括就业理想、就业态度、就业认知、就业实践在内的职业价值的追求、评价、定位和选择的一定倾向性。[3]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国家政策和高校就业服务等外部环境相互影响,受主体就业价值认知程度的制约,同时决定并直接指向主体的就业实践。表层来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因人而异,表现为个体性,即主体性、主动性、多元性,呈现出零散、碎片式状态。实际上,单个价值主体价值取向总是“取向”某种社会的价值导向,“认同”某种社会的价值规范,表现为现实性、客观性、可变性,是聚拢的、综合的,于实践中有可引导性。[4]换言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由社会就业价值导向来支配和决定的,是对社会就业价值导向所具有的内容、性质和形式的真实反映。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需要达成的“四个”契合
大学生就业价值引导的目的是准确掌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继而予以及时地纠正、纠偏使之渐趋理性实现“四个”契合,使学生在就业选择时能够脱虚向实,做到人职匹配。大学生就业价值引导的“四个”契合,即:与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专业、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社会未来发展趋势契合。
(一)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相契合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主体性的显露是从大学生就业方针由“政府统包统分”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变后开始的。超越了初始阶段较为短暂地迷茫和不适,大学生在就业中更加关注自身发展,敢于挑战新生事物和新领域,敢于自主创业,“是否能实现个人价值”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择业动机,表现出注重职业发展、看重薪酬福利、关注工作环境与地域、偏重个人兴趣等物质方面特征以及对公平正义、权利保障、体面劳动、全面发展等精神层面的直接诉求。因此,大学生就业价值引导必须与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相契合,充分考虑大学生个体的需求与特性,剔除大学生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功利性倾向,引导学生更为关注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层面,使其就业价值取向达成物质和精神双层价值的统一。
(二)与个人专业相契合
专业与大学就业的关联性密切:对于大学生来说,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进入职场的起点,“学以致用”是愿望,“学非所用”会阻碍就业及其在岗位上持续发展的精准程度。对于求职单位来说,岗位招聘多需要专业对口,研究性岗位对人才专业学习的深度要求更高;对于高校来说,自2005年国家表示高校招生计划与就业状况要进行适度硬挂钩、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后,专业的生命力续源问题就成为事关高校前途的重要要素,专业存续与学生就业率同心同向。因此,大学生就业价值引导必须与专业相契合,这事关大学生个人、招聘单位和专业发展三者的命运走向,必须鼓励大学生更加关注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工作,坚持专业教学以培养职业竞争力为核心。
(三)与社会整体就业形势契合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综合性涵盖两个方面:其一是就业取向受多元因素影响,即:学校因素、家庭因素、政府因素和个体因素;其二,就业岗位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即:民营企业/个体提供岗位的80%,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提供岗位20%左右,民营企业/个体是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中小企业和社会基层岗位的用工需求占到整个社会用工总量的80%以上,是就业主要支点,上述两个4:1的比例真理颠扑不破;专业技术岗位、研究性岗位以及与专业并不直接对接的其他工作岗位、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NGO等)并存,先就业后择业、跨界转行乃具有相当的可行性;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环渤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偏爱地区,国家城镇化进程加速后对乡镇企业的扶持也使服务家乡更为便利。因此,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必须与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相契合,形成多元因素的正向合力,做到高校的指导性作用、家庭的引导性作用、政府的疏导性作用和个体的主导性作用的优质整合。
(四)与社会未来发展趋势契合
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的讲话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事实上,对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也适用“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原则,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相结合,与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相契合。这种契合可表述为三方面:第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当服务业占比大幅上升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实时获取未来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从业岗位的数量和技能要求变化就成为高校就业服务的分内职责。第二,社会信息化。利用“互联网+X”的广阔平台,将之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须融合线上线下优质资源,不断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理论、实践新路径,成就就业的个性化、智能化匹配。第三,全球化的不可逆转。中国经济纳入整个世界经济大局,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须做到一般性引导和特殊性引导相结合,关注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产业和专业,不断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拓宽学生的就业思维。
四、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四个”契合的现实路径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的“四个”契合并不神秘,能够在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其现实路径可归纳为四点:
(一)一般调研与个别对接相结合,准确掌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要“身入”更要“心至”。不管是“身入”还是“心至”,调查研究都既要坚持从个别到一般,又须注重从一般到个别,否则就是“闭塞眼睛捉麻雀”。因此,一般性调研是需要的。同时,在一般性调研结论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典型个体[具有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NGO等)岗位意向,泛珠江三角洲、泛长江三角洲、泛环渤海地区等就业地域]更为深入细致的调查统计,毋庸置疑,这种个体对接得越客观、详实、全面,也就意味着对本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真实信息掌握得越准确,必然会增加继而进行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的实效性。
(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专业学习以培养职业竞争力为核心
当下社会上存在着部分人才供给和需求结构性矛盾的问题,表征为企业用工难和毕业生就业难并行。这一矛盾解决的关键在于理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确立社会实际需求的满足为人才培养的根本标准,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为此,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坚持高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要全面考虑学科专业的层次、数量、类别等结构上的整体优化,有目标、有步骤地设置和调整专业,还要密切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布局结构,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另一方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强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单元和核心要素,我们要把课程建设好,就要消灭水课,打造有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什么是金课呢?金课就是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和回归梦想的课。为此,课程改革要做到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及学校特色相结合,专业学习要有针对性,以培养职业竞争力为核心。力求达到高校的学科与专业结构,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要求,培养大学生能够适应不同产业与行业的劳动力要求。[6]
(三)以实践为依托,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和择业方式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源于其在生活或直接或间接的实践。实践的渠道和路径越多,大学生就业的渠道和择业方式越多元。就现有的资源来看,可行性路径有三种:其一,学校应该加大与企业沟通的力度,将课程、实习、就业融为一体,为毕业生和企业搭建优质的沟通平台,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就业实战能力,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其二,大力发展创业教育,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重要增长点,高校应该不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激发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使其“想创业”,打好创业的知识基础使其“会创业”,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使其“会创业”,搭建创业平台使其“好创业”。其三,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创业实践,组建由知名企业家+人力资源专家+创业导师等组成的互联网智囊团”,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线上为大学生创业献计献策+提供创意和智力支持,线下为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进行问诊把脉”,“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提升就业价值取向的决策力和成功率”。[7]
(四)精细解读国家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进行理性分析和预测
一个人的命运总是和国家紧密结合在一起,高校在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进行引导时,须对国家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进行精细解读和分析,不仅让大学生知道相关就业优惠政策的条目,更要关注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可能惠及的自身利益,从而利于他们结合自身条件综合比较权定后,理性地进行就业行业、区域抉择。同时,高校在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进行引导时,也需要对中国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理性分析和预测,使学生关注自己专业的未来走向、新兴产业的就业可行性以及哪些行业会成为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热门,告知学生作出就业选择时不仅着眼现在更应该把眼光投向未来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做的是“人”与“职”之间的连接工作,起点在人,终点在人职匹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要以“四个”契合为准则,并将之深深根植于实践中才能探索出更多的实现路径来,最终促使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看到人”“走进人”“发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