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情绪的发展特点及培养策略
2018-03-30赵梦星夏全惠
赵梦星,夏全惠
0-3岁婴幼儿的行为受到情绪的支配和影响,一举一动都带有浓厚的情绪和情感色彩。情绪不仅会对婴幼儿的行为产生影响,还能影响其性格的发展与形成,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0-3岁婴幼儿情绪的发展特点
(一)情绪逐渐分化与丰富
婴幼儿从出生开始就有哭、静、四肢蹬动等情绪表现。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通过研究发现,新生儿具有惊奇、伤心、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这5种不同的情绪。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认为,新生儿本身就具有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这4种初生情绪。[1]婴幼儿的初生情绪反应基本都是遗传本能,并且与其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具有直接的联系。[2]
婴幼儿的情绪在成长与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分化与丰富。在5-6周,婴幼儿的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即由照料者的面孔、声音、活动所引起的微笑;3-4个月,婴幼儿能表现出愤怒和悲伤的情绪;6-8个月,婴幼儿表现出对主要照看者的依恋及分离焦虑,并表现出对陌生人的焦虑等。1岁半左右,随着自我意识、交往以及认知的渐渐发展,产生了羞愧、自豪、骄傲、内疚、同情等更高级、复杂的情感。
(二)情绪逐步开始社会化
婴幼儿情绪社会化的一个标志就是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在社会情景中,个体根据他人对自身或自身行为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被称为自我意识情绪,它包括对自己的肯定和否定。个体在做某件事情时,自我意识情绪的产生可以帮助判断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避免令自己或他人不悦的行为出现。自我意识情绪在2岁半左右开始出现,但此时仍然依赖于成人的监督和鼓励。另一个标志是情绪社会性参照的发生。社会性参照是指当婴幼儿面临陌生、不能确定的情境时,他们更倾向于从成人的脸上寻找表情线索,然后再作出相应的行为或反应。[3]8-10个月时,婴幼儿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就开始出现了。2岁半以后,当婴幼儿开始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也许与自己的不同时,社会性参照使他们能够将自己和他人对事件的评估加以比较,帮助其通过信息确定他人内在的心理状态,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对于提高婴幼儿的生活质量和扩展发展机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母婴依恋的形成也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婴幼儿在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最多、最广泛的相互作用中,在最亲近、最密切的情感交流中,逐渐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一种依恋,这种依恋叫做母婴依恋。[4]Ains w orth把依恋划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后两种又被称为不安全依恋[5]。不安全依恋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的比较频繁,在生活中遇到事情时倾向于选择退缩。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发展
情绪的自我调节是指用以调节自身情绪反应的强度或持续时间,使之达到令人安适的水平,以便实现自己的目标的策略。情绪的自我调节包括调节自身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和消极情绪都能被调节和用来达到目标(例如,微笑可以增强互动,生气可以消除阻碍)。婴幼儿能够利用多种策略来调节自身的情绪,包括悲伤反应、回避和自我安慰行为。[6]
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中,婴幼儿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能力非常有限,只是能够通过让身体远离引起不愉快的物体或通过不断吮吸的方式抑制某些消极的情绪。接近1岁时,婴幼儿学会了使用意识控制和自我安慰的方式来调节自身不愉快的情绪,比如晃动自己的肢体、用嘴咬东西和远离引起不愉快的人或事物。1岁半之后,除了上面所提出的几种方法外,儿童还会使用冲突解决和行为调节的方式。[7]从2岁开始,婴幼儿便开始使用一些词语来表达情绪,但并不会使用语言来调节自身的情绪。一直到接近3岁时,婴幼儿才会经常谈论自己的情绪,并尝试积极主动地控制,他们开始利用语言来辅助情绪的自我调节。由此可见,在0-3岁这个阶段,婴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是不断发展的。
二、0-3岁婴幼儿情绪的培养策略
(一)及时消除引起消极情绪的刺激
婴幼儿的情绪反应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着紧密联系。因此,父母应该给婴幼儿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及时消除引起消极情绪的刺激,这些消极情绪反应才能终止,婴幼儿才会变得愉快或安静。在0-3岁,尤其是0-1岁阶段,婴幼儿表达自己的主要方式是哭,所以要想及时消除引起消极情绪的刺激,我们就需要分辨婴幼儿不同模式的哭声,因为婴幼儿哭的原因及其反应出来的身体状态是不同的,也就是他们的生理需要是不同的,主要有饥饿、引起关注、疼痛、害怕、生病等。沃尔夫(1969)和帕普利等人(1981)的研究表明,刚出生1周的婴幼儿啼哭的原因主要是饥饿和寒冷。父母需要及时发觉并消除引起婴幼儿消极情绪的刺激,当婴幼儿饥饿的时候,如果及时将婴幼儿喂饱就会马上终止哭闹,从而变得愉快或安静。
有时候消极的情绪刺激并不是直接来源于婴幼儿本身,而是来源于父母或其他照看者。比如,父母在照看婴幼儿的时候,如果带着烦躁、愤怒、悲伤等情绪,那么对婴幼儿来说这也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刺激。很多家长认为婴幼儿太小,并不能觉察到成人的情绪,但事实正与之相反,婴幼儿是非常敏感的,他们能感受得到父母情绪及其变化。安全感作为一种情绪体验,是可以传递的,当父母认为周围安全时,婴幼儿便认为周围是安全的,值得信任;如果父母经常感到周围不安全,不具备安全感,那么也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婴幼儿。因此,作为父母,首先自己要建立安全感,从而影响婴幼儿,帮助其建立安全感。[8]
(二)正确对婴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
自我意识情绪在婴幼儿2岁半左右出现,并且只有成人在场的时候,幼儿才会表现出来。由此可见,自我意识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受成人评价的影响。如果父母只是不断地给幼儿价值和表现的反馈(比如,“这件事做得真糟糕,我还以为你是一个好宝贝儿”),幼儿则倾向于在失败时感到羞愧。反之,如果父母更关注的是如何改进幼儿的表现(比如,“你应该这样做”),那么幼儿体验到的是一种适度的、更具有适应性的羞愧和内疚。
0-3岁婴幼儿的知识经验极其短缺,再加上身体尚未完全发育,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待提高,所以不免会出现一些小错误,而且婴幼儿正是在一次次的错误和失败中不断汲取经验的。[9]因此,父母对婴幼儿的错误和过失不要多加指责,相反更应该充满怜悯和理解,帮助婴幼儿寻找出现错误的原因,教会婴幼儿“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不能怎么做”。婴幼儿许多经常出现的心理卫生问题都与心理紧张密切相关,主要原因正是父母对其过失和错误的过分指责。例如,对于婴幼儿偶尔尿床的问题,父母如果能跟他说“不要紧,爸爸、妈妈小时候也尿过床。以后你只要……就可以了。”那么婴幼儿心理的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父母对婴幼儿的宽容和理解有助于其良好情绪的形成。因此,父母要正确对婴幼儿进行评价,并且要重点关注如何改进幼儿的表现,而不是单纯给予婴幼儿价值和表现的反馈。
(三)为婴幼儿提供积极的社会性参照
主动地与成人进行情绪交流,依照成人的情绪信息作出判断,能够帮助婴幼儿远离很多危险,并且有助于他们调节自身的行为;婴幼儿时常与父母共享情绪体验,有利于情感世界的丰富,使亲子关系更加亲密;积极的社会性参照是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载体,能够引起他们对新情境和新事物的兴趣,扩大探索范围,提高智力及能力。消极的社会性参照会对婴幼儿产生一些消极影响,比如会引发婴幼儿消极的情绪和行为体验,形成胆小、怯懦的性格,从而束缚婴幼儿的尝试和探索,进而妨碍智力的提高。例如,当婴幼儿向母亲爬过来时,发现中间有阻挡,于是产生了惧怕的情绪。如果这时候母亲给予鼓励和支持的动作(如拍拍手、做出拥抱的姿势),示意婴幼儿可以越过阻挡爬过来,那么他们就可以爬过去。如果母亲做出不要爬过来、害怕的表情及姿势,那么他们肯定就会放弃了,并且在今后面临相同的情景时很有可能选择退缩和逃避。
父母应该利用社会性参照来教导婴幼儿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件。社会性参照不仅有助于婴幼儿对他人的情绪信息作出简单的反应,还能帮助婴幼儿利用这些信号指导自身的活动,了解他人的意图、偏好和欲望。这些经验及认知和语言的发展,有助于婴幼儿更细致地区分具有相同效价的情绪(例如,快乐对惊喜,愤怒对恐惧)的意义。因此,父母要注意创造适宜、积极的社会性参照信息,力避消极的社会性参照信息。
(四)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关系
安全型的母婴依恋有助于婴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有助于他们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与他人友好相处。而那些没有建立安全型母婴依恋的婴幼儿,遇到问题时不仅会十分烦躁,并且容易发脾气。[10]安全型的母婴依恋形成后,婴幼儿欢笑的次数增多,哭闹行为减少,开心、活泼且喜欢探索,乐于摆弄和操作物体,勇于尝试新事物、新情景。这有利于婴幼儿积极、健康情绪的培养,自信、坚强、勇于探索性格的形成,婴幼儿智力的提高以及喜欢与人交往、信赖他人的人际交往态度的培养。
婴幼儿从6-7个月开始逐步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一直到1岁之前都是建立母婴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因此,母亲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及时与婴幼儿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婴幼儿在与母亲的情感交流中慢慢建立母婴依恋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母亲不仅要及时满足婴幼儿的生理需求,并且要对其生理需求和情感信号等极其敏感,还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与呵护。母亲应该时刻关心婴幼儿所处的生理及心理状态,注意听取并能正确地理解婴幼儿发出的信号,并且做出及时、恰当、慈爱的反应,以使他们对母亲的充分地信任和亲近,从而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母乳喂养更有助于安全型母婴依恋的建立,当母亲喂乳时,可以抚抱、轻摇婴幼儿的身体,低声对婴幼儿唱歌或说话,这时婴幼儿可以看见母亲的面容,听见母亲的声音,能够满足婴幼儿的各种生理及心理需要,使母亲与婴幼儿建立亲密感。而这种亲密感往往是无法由其他哺育方式中得到的。[11]
(五)辅助婴幼儿及时进行情绪调节
父母可以辅助婴幼儿进行情绪调节。例如,在婴幼儿早期,主要依靠照看者安慰性的干预措施——把他们举到肩头、晃动、温柔地抚摸以及轻声的抚慰来调节他们的情绪。此外,父母可以通过努力转移婴幼儿的注意力来帮助其从消极事件(如一些令人沮丧的事)转移到积极的事件(如一个玩具),从而调整消极情绪。父母还要帮助他们理解恐惧、挫折和失望等经验,这种方式叫做支持性干预,有助于婴幼儿学会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
能够凭借经验读取出婴幼儿的情绪线索做出富有同情心反应的父母,他们的婴幼儿往往不会那么哭闹,相反会表现出更为愉悦的情绪,对探索环境更有兴趣,而且比较容易安抚。与此相反,做出不耐烦或愤怒回应的父母,以及等到婴幼儿变得极度焦虑时才加以干预的父母,会强化婴幼儿变得极度烦恼的状况,将来更难安抚,婴幼儿也很难学会自我平复。如果照看者没有帮助婴幼儿建立调节应激的经验,那么大脑缓冲压力的结构可能就得不到适当的发育,这将会导致婴幼儿易于焦虑,情绪一触即发,调节情绪的能力也由此下降。[12]因此,要积极地辅助婴幼儿及时进行情绪调节,否则不但达不到安抚的效果,还会对其调节情绪能力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六)营造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环境
对婴幼儿来说,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环境是极其重要的。温馨有爱的家庭环境包含多个方面,父母要善于发现有爱的细节并不断地坚持。父母要经常表达对婴幼儿的爱,比如经常抚摸他们的小脑袋,牵牵他们的小手,拥抱他们,这不仅能安抚婴幼儿的情绪,还会加深婴幼儿对相应感觉的体会以及对情感的体认。父母及其照看者对婴幼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有时候他们可能会做出一系列奇怪的举动,比如一直扔玩具,父母给捡回来后,继续再扔,反反复复,乐此不疲。成人可能会认为婴幼儿故意戏弄自己,其实他们可能是在探索“扔”的这个动作与玩具落地这个结果之间的联系。
在传统育儿观中,主要由母亲担任养育婴幼儿的责任,父亲的作用微乎其微。美国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婴幼儿与父亲的交往对其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父亲参与养育的婴幼儿更加聪慧、灵活、好奇、乐观。[13]父亲的参与更能够使婴幼儿积极的情感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因为父亲与婴幼儿玩的游戏往往具有刺激、变化多样、挑战性等特点,但母亲与婴幼儿玩的游戏一般是传统、安静、少有变化的游戏。与父亲一起玩的游戏能够给婴幼儿提供更多的刺激从而提高其兴奋性,比如蹦蹦和举高等游戏常常逗得婴幼儿大笑,使他们体验到更多的兴奋、愉快与满足,更加愉快、活跃、活泼、开朗。因此,父母要秉持着爱心与耐心,共同为婴幼儿营造出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环境。
:
[1]魏曙光.学前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155,156.
[2]朱小蔓,梅仲荪.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2.
[3][4]汪乃铭,钱峰.学前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92,93.
[5]丁艳华.母婴依恋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幼儿期认知和行为发展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6]张玉梅.心理理论视角下3~6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7]魏炜娜.3岁儿童气质、母亲教养方式与其情绪自我调节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8]张秋菊,阳德华.家庭婴幼儿安全感建立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4).
[9]陈能新.重视0-3岁婴幼儿的心理保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8).
[10]谢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392.
[11]周燕0-3岁婴幼儿情感教育系列之一——爱是无与伦比的营养素[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0(1).
[12]劳拉·贝克.儿童发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637.
[13]何娉婷.0-3岁婴幼儿亲子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现状及问题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