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之体育教育
2018-03-29李映霞
李映霞
[摘要]幼儿园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身体素质和机体的适应能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它不仅发展了幼儿各种基本能力,更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交往技能和认知技能,以及能富有创意地表现自己,促进幼儿情绪的成熟与社会性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体育活动
国民素质中最基本的一项内容就是身体素质,身体素质离不开体育活动。因此体育活动就要从学前教育阶段抓起。幼儿园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身体素质和机体的适应能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它不仅发展了幼儿各种基本能力,更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交往技能和认知技能,以及能富有创意地表现自己,促进幼儿情绪的成熟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学前幼儿体育活动具有年龄特征
众所周知,每一个年龄阶段身心发育水平是明显不同的,身体各器官、各部分、各种机能发展的快慢都有差异,因此科学地选择和安排学前幼儿的体育活动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不同阶段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在体育游戏中,小班幼儿对游戏中的动作、角色、情节很感兴趣,对游戏的结果不大注意。游戏内容和情节简单、角色少,全班做同一动作,既是游戏规则,也是游戏的内容。中班幼儿喜欢有情节、有角色、有追捉性的游戏,比较注意游戏的结果。内容、情节、动作、角色比小班复杂,增加了竞赛的成份。而大班幼儿喜欢竞赛性,动作多、难度大的游戏,这些游戏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需通过一定努力才能取胜,规则更严格。所以我们平时根据不同的年龄,选择不同的内容,科学地安排。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特性
(一)体育活动中要重视个别差异
幼儿在体质、能力、健康状况及对刺激的反应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要区别对待体育活动中因材施教尤为重要,如果用划一的标准作统一的要求,往往使能力强的幼儿感到”吃不饱”,提不起兴趣;能力较弱的幼儿则”不敢吃”,丧失了信心,结果影响了幼儿的充分发展,不能使每个幼儿体验到满足和成功,将会出现损伤体弱幼儿的健康,或是对强壮幼儿的锻炼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因此就无法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判断幼儿的体育活动是否适度,可以采用观察面色和测试心率的方法,以便于及时掌握和调整。
(二)体育活动的量要适度
在体育活动中应根据人体机能变化规律来设计,幼儿在运动过程中,生理机能的变化经历了上升、平稳、下降三个阶段。
(1)上升阶段。上升阶段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在未进行身体锻炼活动前,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的选择性反应。表现为幼儿血液中血糖含量增加,心跳呼吸加快,大脑兴奋性提高,精神愉悦振奋等等。这些变化能加速身体各器官克服惰性,使活动能力较快上升,以适应即将开展的身体锻炼活动的需要。第二个过程是通过适当的身体活动,克服各器官、组织的惰性,使身体的活动能力较快地达到较高水平。为此,我们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应利用适当的辅助活动(热身活动或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使身体活动能力较快地上升以适应第二个阶段活动的需要。上升阶段的变化与幼儿的体质,训练水平、年龄特点及活动内容等因素有关,其时间有长有短。幼儿身体各器官的惰性小、易动员,活动能力上升快,所以开始部分活动负荷的增加要稍快一些。
(2)平稳阶段,幼儿身体各器官活动能力已达较高水平,且能保持一段时间,这时身体活动效率高,学习效果好,且能适应较激烈的活动。这时宜将难度较大、较新的教材或运动负荷较大的练习内容安排在此阶段,平稳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幼儿的体质、训练水平、年龄、心理状态及活动内容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的大小等因素有关。幼儿的持续时间较青少年或成人短,因此,在此阶段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控制好练习的密度和运动负荷。既要保证运动负荷高峰的出现,又要避免因运动负荷过大,高峰过早出现,使幼儿过早发生疲劳。
(3)下降阶段,幼儿身体锻炼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由于体内能量、物质的消耗和恢复不足,身体出现疲劳,活动能力下降,这时应停止激烈的活动,进行一些放松活动。但不宜”急刹车”,应安排一些缓冲活动,以便较好地恢复身体机能和消除身体疲劳。
(三)形式要适合幼儿的性格特点,游戏化
体育游戏中的动作简单易学、丰富多彩,特别是其中的模仿动作,形象生动有趣,容易激发儿童兴趣。游戏中的竞赛,对于活泼、好动、争强好胜的幼儿,其吸引力更大,体育游戏一般都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情节和想像中的角色,适应了幼儿模仿和参与成人活动心理需要和幼儿社会化的需要,能够引发活泼多样,引人入胜的身体练习方式,也是引发幼儿参与锻炼的重要因素,因此,体育活动以体育游戏为主,辅以其他的身体动作练习。
设计科学的和组织良好的幼儿体育游戏,在促进体能、智力、品德、习惯的全面协调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潜力。幼儿的运动、竞赛、娱乐、模仿、表现、创造、审美和社会交往的多种自身需要,都有可能从体育游戏中得到满足,所以在体育活动中多开展一些游戏活动。根据以上三个阶段,在设计幼儿体育活动时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过程,在开始部分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适应性准备,可做一些基本体操或模仿活动,开展一些运动负荷不大的游戏,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舞蹈或律动等。这样来激发幼儿参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兴趣,通过身体活动,克服各器官、组织的惰性,激活主要肌群,提高活动能力。
三、教师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思考
(一)、体育活动组织中应学会的最多观察,最少指導,最大帮助。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一名观察者,指导者和提供帮助者。但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却不是相等的,应该做到“最多观察,最少指导和最大帮助”。
(二)、要提高教师开展体育活动的素质
教师的个性及身体素质与能否开展高质量的体育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最佳个性应该是活泼、好动、充满朝气,而且能够调动活动气氛,因为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我们教师还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体育活动组织方面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实践经验的积累。
综上所述,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合理安排十分重要,并不是任何环节可随心所欲地改动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科学安排,全方位重视,才能更好发挥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健康的实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