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推动新闻媒体服务本地化研究

2018-03-29张敬辉

新媒体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本地化服务性新闻媒体

张敬辉

摘 要 服务性是所有类新闻共通的属性,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推动新闻媒体服务本地化必须要立足这一特性,突出服务性,服务大众才能让媒体接地气受欢迎,进而推动新闻媒体服务水平提升。

关键词 新闻媒体;服务性;本地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3-0107-03

1 新闻媒体服务性特征

1.1 互动性

新闻媒体是提供新闻媒介服务的专业性机构,其所对应的对象为社会大众,新闻媒体为社会大众提供新闻类服务的过程需要多方参与,社会大众通过新闻媒体获得信息,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因而新闻媒体服务具有显著的互动性。

1.2 选择多样性

新闻媒体为社会大众提供新闻服务的过程中具有多样化的选择途径,新闻媒体可以选择传统的新闻媒介进行新闻传播,也可以选择新兴媒介进行新闻传播,因而新闻媒体服务选择具有多样性,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信息传播能力提升,新闻媒体服务选择多样性越来越明显。

1.3 受众广泛性

新闻媒体提供新闻服务过程中需要面向社会大众,受众群体非常广泛,涉及各行各业群众,主要是为大众提供相应的服务,因而新闻媒体服务具有受众广泛性。

2 新闻服务性与媒体发展方向

2.1 新闻服务性定义

新闻服务性也可以称之为服务性报道,或者是实用性报道。新闻的服务对象可以是政治要员、商务精英也可以是普通的百姓,最终达到的目的是将信息提供给社会大众。它是一种为社会公共事务或者是人们工作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非商务活动无偿的提供信息。其所具备的特点为针对性强、切实、

服务①。

具有服务性的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来讲,传播新闻信息本身来说就是为了读者提供基本的信息服务;从狭义上来讲,则是作为新闻的一种特殊品种,即专门的服务性新闻。有关服务性新闻,在1917年,普利策新闻奖被创立的时候,就有两个奖项——“公共服务成绩优异奖”和“新闻奖”,后来不断发展增至14项,但是“优质公共服务奖”仍然居于首位。可见,对于服务性报道作为新闻传媒业来讲是十分看重的①。

2.2 新闻服务的种类

新闻服务性的种类说到底就是面对大众服务的一种新闻方式,目的在于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帮助。衣食住行作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是新闻服务性所面对的方向。

方向一:生活服务性。生活服务性类的新闻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除涉及到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外,还包括时下春装的款式、汽油的价格上涨幅度、电影的上映场次片名或者某娱乐明星大婚等,这些信息充斥着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受众群体也是最为广泛的。

方向二:气象服务性。季节更替,天气的变化无一不影响着人们的农业工业的生产,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近些年,人们对于天气变化格外关注。从中央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的收视率来看,大家对于天气信息的受众十分广阔,不少人也会定制天气预报的短信,天气的好坏能够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出行,加减衣服或者是指导生产等,此外,气象服务性的新闻有的时候还对传递科学知识或者是解释疑惑等提供有效帮助。

方向三:政经服务性。政经指的是政治与经济类的新闻,这种类型的新闻受众群体范围相对于前两种较窄,但是其所创造的价值却是最高的。这类的新闻服务于专业人士,新闻的真实性与精确性要求更加严格。

2.3 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发展概况

时代变化,新闻媒体的形态也在不断的更改,但是新闻媒体所承载着的使命却是不变的。什么是新闻媒体?即是利用最为先进的手段用最快最广最可能深入把信息传达给受众,最能够深刻表现在与用户关系中的传播载体。新闻媒体无论是从过去还是到未来,其方向永远都是与用户高度融合,共同提升价值的体现。传统新闻媒体凭借报纸、广播电视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在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推动新闻媒体的发展逐渐向信息技术现代化、先进化、人性化的道路不断前进,不久的将来,无论是手表、眼镜还是汽车、房子,甚至是一切物体都有可能成为媒介的入口与出口。以现在发展的云平台来讲,依照其发展态势,将来有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最大的信息储备平台。相信未来的新闻媒體,会更加智慧化、更能满足人们个性化、情景化的需求,新的新闻媒体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下而生,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技术和日益增多的用户则将带动整个新闻媒体朝着更为先进、更为人性的方向发展,而支持这些继续前进的基础在于新闻媒体的服务性上,受众在哪里,新闻媒体的发展主流就在哪里,新的思潮在哪里,新闻媒体的未来就在哪里。

2.4 服务性与新闻媒体发展方向的关系

近几年,各大新闻媒体突出服务性贴近观众读者生活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了,例如纸媒中开设服务性专栏专文,所占据的版面也在逐渐扩大,采用各种新闻的服务范围与种类也在拓展,其包括诸如电脑网络、游戏、医疗保健、社会热点、休闲娱乐、生活常识等各个方面。这也是纸媒进入市场经济施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好现象,也是新闻媒体逐步开创市场意识、服务意识与竞争意识增强之体现。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甚至是更长久态势,服务性与新闻媒体发展是必然共存的关系,不只是报刊,广播电视或者是互联网加强服务性的趋势将持续发展,其中服务的形式与方法将会不断被人们所创新。

3 新闻媒体服务性作用及发展趋势

3.1 服务性作用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到今天,市场经济的理念可以说深入人心。当传统媒体依旧绷着面孔,将教化众生束之高阁,环顾其四周,某些过去衙门作风的所谓要害部门已然收敛起了往日的八面玲珑,提出了很多的承诺,这正是行业服务性的体现。因为在如今开放自由的大市场环境下,过去的一言堂作风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了,人们的思想在不断被解放不断进步中创新,所面临着的选择也自然就多了,打个比方,这家的商品贵了,可以到别家购买,或者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筛选。同理,市场经济环境下媒体多了,频道也多了,信息丰富了,能够吸引到观众的绝对不是平淡无奇的新闻内容,不合受众的胃口,不为受众服务,受众就不会选择你家的媒体。在电视业现在流行一句掩耳盗铃的话叫做“帮你锁住频道”,锁住频道的绝对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靠的则是真诚的服务②。

伴随着我国新闻行业不断壮大与崛起,社会新闻作为社会生活信息采集以及报道的媒介,不再像以往那般被大家所忽视,拥有出一大批忠实的关注者,这也促进了新闻质量有了非常大程度的提高。新闻媒体归根结底是为了社会公众所服务,服务性是不言而喻的基础动力,作为新闻媒体人在撰写信息的同时考虑到的自然是如何将自己的信息稿件能够服务于大众,得到大众所认可,因此,服务性对于媒体发展来讲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相关人员只有重视到新闻的服务性,才可能去不断提高新闻质量,加强新闻传播的效果。

3.2 媒体服务性发展趋势

媒体的发展从传统到如今的新媒体,快速发展着,其中服务性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新闻服务于大众,描述的是社会生活,社会传言以及生活琐事等五花八门的内容,同时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大方向内容发展。既然服务性是作为新闻传播的基础,那么就要认清服务性在媒体中的发展趋势。笔者经过多方面资料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出如下3点趋势:广泛性趋势、趣味性趋势与共鸣性

趋势。

4 服务性对新闻媒体本地化影响

4.1 服务性是新闻媒体本地化的突破口

通俗意义上来分析,媒体本地化即媒体服务接地气,而要想理解媒体本地化内涵就需要认清本地化的特性,服务性与接地气是相辅相成的,地方新闻工作者是很小的基层组织,主要利用自身的传播特性为老百姓传递有用的信息。例如他们会采用一些小措施来服务群众,得到响应后来宣传信息。对于地方台来说,做好公益工作、服务于老百姓也是一种接地气的行为。

4.2 新闻媒体本地化过程中突出服务性问题

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强化新闻的服务性是必要存在。但在我国的传统理论中,只注重新闻的指导性而逐渐排斥了新闻的服务性,通常将指导性理解为指令,认为无产阶级的新闻工具主要是对上服務,对下只是传播信息,发布各种命令与指示,以指导工作作为己任,则造成了新闻报道领域的狭窄、乏味。将新闻的指导性与服务性进行对立,这也是阶级舆论的工具论产物。一部分媒体往往忽视了新闻指导性是寓于新闻服务性之中的,造成很多新闻信息产品只具备了传递与指导的功能却得不到互动与交流的目的。提供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科学等信息是一种服务,它的实践性很强。但现如今一部分的新闻报道却往往只是关在书斋里啃书本,或者是脱离群众去探讨一些高大上的问题,毫无实际意义。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总结起来一是有的单位喜欢提倡“夸夸其谈”,摆作风,摆高冷的知识,有的研究者更喜欢将理论当作是玩物,完全不能够回答从新闻实践中提出来的问题,因此只能将这些闭塞的言论放在纸上,纸上谈兵不过如此。原因二是传统观念的束缚,你说你的我干我的,尽管这样做理论是正确的,却十分刻板没有实际成效,很难得到受众的理解,更不用说被接收。三是政策方面的原因,公开的文章或者是一些新闻报道涉及到某些敏感话题就会被严令禁止甚至会被扣上

帽子。

另一方面,我国在突出服务性对媒体接地气方面存在着低俗化的现象,譬如现在的山寨文化的来袭席卷了新闻媒体领域,导致一些媒体发展方向更趋向逗乐与商业模式的怪圈中。一些播报新闻的方式为了迎合接地气而“接地气”,低俗语层出不穷,为了增加“笑果”,不惜摒弃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选择杜撰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夸大与炒作。大众看了之后“笑果”十足,但是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4.3 新闻媒体本地化突出服务性的合理建议

建议一:加强社会新闻的实际性能,新闻的素材为了体现出来服务性就必须是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和社会群众的关联性则会直接决定新闻的传播效果。一旦新闻和社会群众相互脱离,那么,新闻的服务性就失去了,受众得不到切实可得的利益自然也就不会去接收信息。新闻所想要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也就不会存在。现在的新闻报道往往犯一些与人们生活脱轨的错误,经常将一些与社会生活不想管的信息发布出来,导致达不到受众的共鸣,既浪费了资源又浪费了时间。所以在进行新闻素材的选择上一定要贴近群众,服务百姓,立足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件,真正打好服务牌标准。

建议二:增强与群众的贴近程度。新闻主要的目的除去要帮助读者或观众了解到日常的社会生活,还要引发他们对这些事件的思考与感知,能够反思自己的社会行为,改进自己身上的不足,转变对社会的消极态度,以正能量的目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这才有利于自己和社会的发展,促进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这就需要新闻的内容更加打动群众,真实可靠同时让读者们能够产生共鸣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建议三:新闻工作者需提高服务质量,起到服务性最基本要求就是新闻工作者是否具备服务能力,只有能够服务社会公众服务,才能够作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以社会新闻为例,作为社会新闻工作者所涉猎到的内容很广很杂,这就需要他们要具有更好的态度和耐心,同时要有对素材搜集坚持不懈的耐力。把握大众的焦点,站在群众的角度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获得的经验,要长期积累,本着一颗服务大众的心,坚决遵守职业操守,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服务的本质,总而言之,新闻工作者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则是要以大众服务的心进行工作。

注释

①引用自《试论当前中国广电行业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传播学路径》。

②引用自《新媒体发展与传统媒体革命》。

参考文献

[1]陆地.浅论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广播,2011(12):23-24.

[2]宋毅.媒介融合趋势下电视媒体的内容变革[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11):23-24.

[3]李鋆.广电新媒体未来产业发展的七个关键点[J].电视研究,2011(8).

[4]高群耀.传媒变革时代的来临及新闻集团的应对之道[J].中国记者,2011(7).

猜你喜欢

本地化服务性新闻媒体
雪中放牧新风景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
国家发改委:经营服务性收费清单全国一张网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子游戏翻译
如何利用Memoq进行网页本地化项目翻译
创译的本质与创译在霍姆斯、图里翻译结构图中的定位
产品的本地化翻译技术
浅析如何发挥数学在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学中的服务性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