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海坛海峡海洋环境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
2018-03-29杜凯陈前火张立香杨玉香
杜凯,陈前火,,张立香,杨玉香
(1.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境监测站,福建 平潭 350400)
1 平潭的自然概况
福建自然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富,是海洋大省[1]。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又称麒麟岛,地理坐标介于119°32′~120°10′E、25°15′~25°45′N,是距台湾最近的地区[2]。平潭人均海岸线长度居福建省第一,海岸线长达408.73 km,陆域面积392.92 km2,主岛海坛岛面积324.12 km2,海域面积6064 km2,现辖15个乡镇,203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2.79万人,其中城区常住人口13万人,是福建第一大岛、全国第五大岛,现有126个岛屿、702座岩礁,素有“千礁之岛”之称[3,4]。
平潭岛温热湿润,夏长冬短,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旱雨季节分明,年平均降水量1192.6 mm[5]。夏凉冬暖,春温低于秋温,年平均气温19.4 ℃,最热日平均气温27.3 ℃,最冷日平均气温10.6 ℃。平潭地区经常受台风袭击或影响,风向以东北偏北居多,多年平均风速为9.0 m/s[6]。
《2014年福建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显示:平潭近岸海域海水基本符合GB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第一类及第二类海水水质海域面积占监测海域面积的84.1%;根据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要求,平潭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5.7%,其中锌、镉、铜、砷、pH、硫化物、无机氮、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溶解氧含量均符合海水水质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平潭地形以海积平原为主,境内地势低平,中部略高,南北有孤丘,拥有良好的港湾和优越的深水岸线,海岸曲折蜿蜒,适宜建设大中型港口[7]。平潭新能源资源丰富,可供开发的潮汐能、风能、海洋生物性等资源潜力较大;滩涂面积1146 hm2,占全省滩涂面积的3.1%;水产资源丰富,2015年平潭海水养殖产量达2.19×105 t,海水养殖面积4825 hm2,海洋生态种类繁多,有鱼、蟹、虾、藻等668种,其中鱼类242种,虾蟹类有75种,软体动物(贝类)169种,藻类有153种,此外,还有腔棘皮动物、环节动物和肠类动物等29种;矿产资源丰富,花岗岩、石英砂储量丰富,分别达到8.0×108t和3.0×108t;拥有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三十六脚湖和全省三大渔场之一的牛山渔场;拥有70 km的优质沙滩,遍及全区的海蚀地貌景观,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拥有世界级的水下文物资源、新石器时代遗址田美村的江继芸墓和海坛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垄村的壳丘头,以及平潭海岛国家森林公园[8,9]。
平潭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多、潜力大。目前,岛内主导产业为海水养殖业、以旅游商贸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船舶修造业和远洋捕捞业[10];岛外产业以海洋运输业、隧道工程业为主。近几年,海洋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海洋开发力度不断增大,海洋产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11]。
2 海水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
按照2011年福建省政府批准的《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中的近期(2011~2015年)水质保护目标要求,其执行的标准不低于GB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海水标准(表1)。表2为2010~2017年平潭海坛海峡F22点位(119.6533,25.5667)海水监测数据(其中2010~2015年的数据来源于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境监测站委托福建省近岸海域监测站进行监测的结果,2016~2017年来源于http://fjepb.gov.cn/zwgk/kjjc/hjzl/jahysz/),从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2010~2017年在平潭海峡21次常规监测中,有9次监测结果未达到Ⅱ类水质目标标准要求,主要的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COD和pH,具体见表2,水质达标率57.1%。其中2010~2013年的水质达标率仅为41.7%,,主要的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COD和pH;2014~2017年的水质达标率为77.8%,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说明平潭对海洋的保护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人口的增加、港口及临港工业的发展、对海洋资源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平潭海洋生态环境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表1 海水水质标准限值(GB 3097-1997)(摘录) 单位:mg/L
3 平潭海洋污染现状
随着《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平潭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平潭海洋生态环境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平潭整个海区内没有大的河流,也没有明显的陆源点源污染输入,海水养殖污染、畜禽养殖等农村面源污染构成了海洋的主要污染来源,且大部分乡镇污水没有经处理后排放,处于无组织排放状态。
表2 2010~2015年平潭县海坛海峡F22点位(119.6533,25.5667)海水监测结果 单位:mg/L
3.1 海坛海峡污染源状况
受福清湾龙江径流和养殖、海坛海峡周边区域及海坛岛农村面源无组织排放等环境问题的影响,平潭局部海域存在环境污染问题,通过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平潭海坛海峡海域存在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的情况。TP主要来源于农村生活污染和海水养殖污染;TN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CODMn主要来源于水土流失污染和海水养殖污染。
3.2 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污染现状
平潭全区陆源污染物类型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养殖污水。全区陆源污染物没有集中的入海污染物排放口,大都通过自然形成的排水渠和溪流、排洪沟等直接排放入海,处于无组织排放状态。
根据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境监测站2016年发布的《入海污染源调查技术报告》,在所调查的36条入海溪流中,只有1条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有1条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其余34条全部劣于Ⅳ类水体,没有达到入海溪流功能区划的要求。BOD5、COD、总氮、氨氮、总磷和粪大肠菌群等污染因子均普遍超标。
3.3 海坛岛污染源状况
2014年,平潭全区工业COD排放量为99.25 t(未含宸鸿科技,因2014年未排放),工业氨氮排放量为3.57 t;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7.4 t,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1.3 t。
全区生活COD排放量为3054.53 t,生活氨氮排放量为475.05 t;全区农业源废水中COD排放量1619.41 t;氨氮排放量409.81 t。
4 平潭海洋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4.1 滩涂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近几年,随着平潭岛的开发,填海造地力度加大,导致浅海滩涂减少,海岸线资源缩减,一些关键的生态通道被破坏,局部海域生态功能明显下降,海洋生态系统遭受严重损害。
此外,除填海造地占用滩涂资源外,部分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的围填海工程,未采取先围堤后回填的施工工艺,施工期悬浮泥沙产生量较大,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2]。
同时,看澳锚地、苏澳锚地、吉钓锚地、幸福洋填海造地工程、金井作业区、东澳中心渔港作业区、竹屿口码头、金井码头等涉海工程的开发建设,造成海床塌陷、海洋生物无法繁殖、海域污染等一系列危害,导致了沿海的滩涂、湿地面积减少。
4.2 部分地段海岸侵蚀严重
平潭岛独特的水文条件、气候和地质等因素促使强烈的海岸侵蚀作用发生,导致水土流失、岸线后退、岛面积缩小、部分民居受到破坏,侵吞大量土壤,使土地沙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平潭东北部由于风浪大和突出的地理位置导致了极为严重的海岸侵蚀破坏现象。屿头乡、东庠乡、大练乡和流水镇是主要的海岸崩塌区,其中,小庠岛、流水镇一带由于高倾角断裂发育,抗侵蚀能力较弱,岩体较破碎,浪蚀作用较强,如小庠岛北部近10年岸坡后退超过20 m[13]。
4.3 易受赤潮、风暴潮、台风等海洋灾害事件影响
平潭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台风、风暴潮、赤潮等海洋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主要表现为强降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其严重危害了平潭渔民的生命、渔业生产、农业生产和财产等的安全[13]。
2014年平潭澳前、苏澳、敖东和流水等乡镇附近海域发生赤潮4起,赤潮生物优势种主要为无毒的东海原甲藻,同时赤潮海域水体中伴生有毒的米氏凯伦藻。
4.4 中国鲎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分布范围缩小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大面积围垦和过度捕捉,造成平潭中国鲎繁衍和栖息场所减少了2/3以上,中国鲎的产量呈指数下降。据统计,在1976年至1977年这短短一年中,平潭建民村围海造田800多亩,可供中国鲎产卵的滩面不及原来的六十分之一,鲎母砂消失殆尽,导致中国鲎千秋万代栖息的家园不复存在。目前,全区鲎年产量仅剩1000对左右。
4.5 溢油、危险品泄漏等事故防范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随着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进程的加快,平潭的海上运输业、船舶制造业等临港工业迅猛发展,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各类海洋船舶活动显著增加,海上危险化学品泄漏、溢油等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目前,平潭缺少溢油回收船舶,高海况、大范围条件下的快速反应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硬件保障能力相对薄弱,应对溢油、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非常不足,立体监管能力也未形成。
4.6 部分海域沿海防护林防护功能较差
近年来,平潭的防护林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长江澳等五大风口已建成21.3 km的环岛林带和前沿基干林[14]。但由于防护林树种单一,树龄偏大,林相不整齐,加上采石挖沙、侵占林地、毁林取沙和城市建设等不合理行为,导致平潭部分地段基干林带出现段带缺口现象,从而促使沿海基干防护林带的分布范围进一步缩小[14]。
5 平潭海洋环境保护的建议
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下,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注重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效益、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15]。
目前平潭还未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部分海域环境问题突出。存在滩涂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部分地段海岸侵蚀严重、中国鲎栖息地环境遭受破坏、海域沿海防护林防护功能较差及易受风暴潮灾害影响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实验区人口增加及城镇化建设、港口及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排污量及排污口增加、围填海工程等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并且已经严重威胁平潭人民的生存空间,制约着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当前形势下平潭海洋经济面临着环境保护和加快发展的双重任务,必须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建立完善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以更好的保护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
5.1 制定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标准
海陆统筹区域协调的海洋环境保护机制的建立刻不容缓。设立陆海统筹、溯源追究、区域协调的管理机制,制订出台规范性文件以及解决跨界、陆源等污染问题势在必行。在主要的江河入海口和排污口建立海洋和环保的联合观测站(点),以监测不同断面的污染物指数,明确河海交接断面和各排污口海水和地表水水质达标标准,探索实施符合平潭实际的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制定平潭周边海域的海洋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明确跨行政区域海湾的总量分配、环境管理和污染纠纷处理程序等,推进跨行政区域协同保护。建立和完善海洋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地区的和谐发展。
5.2 建立完善的海洋环境监管体系
充分发挥海事、水利、海洋、环保等所属监测机构的优势,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16]。设立权责明确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明确海事、环保、港口管理、边防、海洋与渔业等环境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经常性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同时建立海洋环保联合执法机制,充分发挥各涉海部门在监测取证、船艇装备、执法装备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打击破坏海洋环境的违法犯罪活动。建立涉海部门的海洋环境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污染事故处理、环保信息相互通报制度。
5.3 加快海洋科研平台的建设
积极发挥平潭海洋监测机构、区外科研院所以及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采取共同建立野外工作站、海洋自然保护区观测站的方式,加大对平潭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关键性、基础性科学问题研究的深度。充分开展溢油动态预测技术、海洋环境质量评价与污染防治技术、海岸侵蚀与海水入侵防治技术、中水回用技术、有害赤潮发生机制及预测治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同时,需加强海洋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的研究。深入开展沿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保护策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和利用生物净化海水的养殖技术的研究。引导、支持各高等院校合理设置海洋学科,积极培养海洋经济建设所需各级各类人才,着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与开发专业人才队伍。加强与省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岛研究中心、省水产所和海洋三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推动海洋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
[1] 郑冬梅.加快福建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8):61-65.
[2] 章薇.福建海岛开发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平潭岛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3] 朱鹏颐.平潭践行生态建岛发展战略探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6):10-14.
[4] 潘辉,林丹,黄云,等.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开发的生态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路--以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为实证:第七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5] 蔡敏,陈挺,陈敏.2013年5月15-16日福建省平潭县暴雨过程诊断分析[J].北京农业,2014(15): 182-183.
[6] 高露宁.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福花3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 2013(3):15-16.
[7] 游武.对福建省平潭发展休闲渔业的思考——以沙滩拉纤为例[J].内蒙古统计,2012(5):62-63.
[8] 夏筵,范水生.福建平潭发展休闲农业的海岛特色优势[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4):96-97.
[9] 游武.开放开发形势下平潭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
[10] 姚莲莲.论平潭与台湾地区产业对接之瓶颈[J].时代金融,2011(24):108-109.
[11] 高泉印.瑞安市海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12] 王海棠,周勇华,刘有刚.海洋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J].海岸工程,2014(1):43-50.
[13] 孟晋晋.平潭综合实验区资源、环境和生态脆弱性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2.
[14] 陈雪珍.平潭综合实验区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5):152-155.
[15] 王承定.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对策:第七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16] 陈克亮,王金坑,戴娟娟,等.我国海洋区域功能恢复的基本对策和措施[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 27(1):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