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宫秋》的现代大众传播研究

2018-03-29

传播与版权 2018年4期
关键词:王昭君昭君戏曲

王 欣

《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中的杰作。作者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和亲事件为背景,融入自身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创作而成。这部作品,在所有描写王昭君故事的古代小说、戏曲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任何一部文学史、戏曲史、杂剧史及研究王昭君的学者无不以极高的热情,对《汉宫秋》给予专门的研究和论述。时至今日,王昭君已成为家喻户晓、广为人知的人物,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汉宫秋》的广泛传播与巨大影响是分不开的,同时,《汉宫秋》的广泛传播与巨大影响也恰恰证明了其无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现代大众传播是在近现代工商业的大规模发展背景下,依赖工业化的印刷及光电技术,以大批量信息的快速传递为特征的媒介传播。现代大众传播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异军突起的电脑网络等。《汉宫秋》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大众审美文化,自然也会受到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带来的巨大影响,并使得其在形质等多方面都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一、广播戏曲

广播一开始出现,便负载着传递新闻与文艺的双重使命。相比于采用印刷方式的文字传播,广播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它以声音和音响为传播媒介,比纸质传媒更为便捷,更具有听觉上的直观性。其次,广播传播迅速及时,接收方便。最好,广播内容适合于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因此,广播一经出现,很快便风靡世界,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一种重要途径。

将戏曲的演唱与广播的媒介相结合,使《汉宫秋》的传播速度更为便捷,范围也更广。《汉宫秋》除了在广播中经常播出传统的选场、选段、剧场演出实况录音剪辑和戏曲专题等形式,甚至还衍生出不同于舞台戏曲与剧本戏曲的新形式。戏曲广播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创作者以戏曲的唱腔、念白、伴奏为基础,借鉴为人们所熟知的喜爱的广播剧的形式和表现手法而创作出来的一种广播戏曲形式。戏曲型广播剧在确立剧本主题思想、制造戏剧冲突、安排情节结构、刻画人物性格等方面都与普通广播剧极为相似,不同之处是戏曲广播剧在语言上采用戏曲式的对白、解说和韵文唱词;在音乐上以不同剧种的戏曲音乐作为配乐;在音响上则采用不同于舞台演出的传统戏曲器乐的音响,甚至采用现实生活中的音效。

《汉宫秋》广播剧最成功的是1988年由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黄梅戏广播剧。该剧编剧王长安,作曲时白林、徐代泉、潘汉明,导演高琨,解说赵之涟。主要演员有吴琼、周源源等。此剧以马致远的《汉宫秋》为蓝本改编创作,基本依原著结构,发挥了黄梅戏长于抒情的特点,增加了新的情节和人物,并对主题作了新的开掘。不仅突出了王昭君的悲剧命运,对汉元帝亦给予新的诠释。此剧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其中由吴琼演唱的《光阴呀,你也这般不仗义》等唱段,也广为流传。该剧还曾先后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出,好评如潮,并荣获第八次全国戏曲广播展播“创新奖”。1989年,安徽黄山音像出版社和海威特音像公司还联合出版了该剧的盒式磁带。以广播剧的形式探索并发展出《汉宫秋》新的戏曲样式,为提高《汉宫秋》的知名度、培养更多戏曲受众、弘扬戏曲文化、满足人们对戏曲艺术的消费和欣赏要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影视剧传播

影视剧传播是20世纪出现的一个新的传播方式,它突破了传统广播只能塑造声音或音响的局限,采用声画结合的手段,借助摄像机全方位的展示,让舞台时空得以自由延续,形成多种风格的追求,进一步扩大了作品的受众范围,形成戏曲艺术新的传播场。

随着电影电视技术的普及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影视剧相继推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林黛版《王昭君》(1964年邵氏电影),魏秋桦版《王昭君》(1984年香港亚视),黄虹版《王昭君》(1987年内蒙古电视台),宋罔陵版《昭君传奇》(1988年台湾中视),杨幂版《王昭君》(2005年央视),李彩桦版《昭君出塞》(2006年央视)等。它们往往只是将《汉宫秋》的部分情节加工改编搬上银幕和荧屏,其主要原因是马致远的《汉宫秋》由于受到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作品的主题传达出一种对王昭君“怜其远嫁”的情怀,王昭君身上更多的是悲剧色彩,在新时期民族团结大融合的形势下,把王昭君再塑造为单一的“哭啼啼”“泼辣辣”“笑嘻嘻”等形象,显然都未必妥当和符合历史实际情况。于是,导演们不约而同地在借鉴《汉宫秋》情节的基础上塑造出一个“悲喜交融”的新的王昭君。其悲在汉宫受压的悲惨命运;其喜在远嫁他乡重获自由,并对民族关系的改善起了积极作用。正如1987年版电视剧《王昭君》的编导孙光明所说:“艺术作品总是贯彻着创作者自己的时代精神和个人理想的,同一题材在不同时代,创作者都有自己的取向,为他所处的现实服务。”

这些影视剧的播放,扩大了王昭君的知名度,为《汉宫秋》的传播开拓了新的领域,能够激发受众阅读原著的热情。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许多改编者、制作者自身水平的局限和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影视剧也对《汉宫秋》的传播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因素。这些影视剧虽然数量可观,但艺术质量却参差不齐,部分作品还存在着粗制滥造的问题,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在剧中频频出现。强烈的现代娱乐化倾向,片面追求画面的好看、感官的刺激而无限夸大人物的能力。爱情加战争的模式又往往把王昭君的故事变为一场男欢女爱的情感闹剧。这样的影视剧改编出来的故事已经越来越背离《汉宫秋》的主题和基本精神。如2006年央视大戏《昭君出塞》,不但部分剧情改编较为拖沓,还出人意料地将昭君爱情作多边多角处理。在剧情中,和昭君有情感瓜葛的有元帝刘畲、表哥赵遂、游侠殷如墨、匈奴单于呼韩邪,甚至还有宫廷画师毛延寿。其次,剧情还与历史文化认知差异太大,如王昭君的父亲王襄竟然是抵御匈奴的将军,呼韩邪单于比昭君年长一倍还多等。这些以现代视角的粗糙加工固然可以取悦观众、讨巧市场,但也很可能造成大众对以《汉宫秋》为代表的一系列昭君题材文学作品的误读。

三、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是继广播、影视之后的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它拥有惊人的容纳信息的能量,也拥有惊人的传播速度与强度,这使它成为一个不受限制的、异常丰富、宏阔而芜杂的媒介。目前《汉宫秋》利用网络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

(1)网上阅读《汉宫秋》的原文或译文。如国学网(guoxue.com)、读书五千网(dushu5000.com)等网站均有较为完整规范的《汉宫秋》原文或译文供人阅读。

(2)网上收听收看有关《汉宫秋》的各种曲艺、戏曲和影视剧的视频。如优酷网(youku.com)中有潘雪萍演唱黄梅戏《汉宫秋》的视频片段和梁耀安、梁淑卿演唱的粤剧《琵琶夜雨汉宫秋》视频片段等,播客网(you.video.sina.com)中有潘启才和李文演唱的黄梅戏《汉宫秋》视频片段等。这些网站具有大量有关《汉宫秋》的演出的视频资料,观众可随意选择收听收看,突破了传统方式观看影视作品受时空局限的缺点。

(3)网上发表以《汉宫秋》为主题的各种讨论。此种讨论常见于如“百度贴吧——《汉宫秋》”“百度贴吧——马致远”“百度贴吧——王昭君”“天涯来吧”等的各种论坛。如“百度贴吧——王昭君”中许多网友就对王昭君的人物形象展开讨论,一位名叫“雪舞恬歆”的网友认为:“真实的王昭君比《汉宫秋》里的王昭君气魄更大,内心城府更深。她不甘被埋没,主动要求和番,就已经显示出‘巾帼不让须眉之气’。离别汉宫的一刻,王昭君便与天真无邪的少女时代彻底画上句号,走上职业女政治家道路。塞外风霜,匈奴内部权力斗争,后宫争宠,王昭君哪样罪都没少受,而她以出色的政治才华,确保汉地安宁。”欲还昭君于历史本来面目。其他各种论述也是各抒己见,好不热闹。

(4)网上查阅与《汉宫秋》有关的各种资料、研究动态。如戏剧研究网(xiju.net)、中国文学网(literature.org.cn)等上面均有许多对《汉宫秋》的最新解读、最新考证和研究。如“戏剧研究网”2009年4月发布的王姝的《<汉宫秋>本事流变综述》,以追根溯源的方法,讨论了王昭君故事的流变,有些材料较为新颖,有一定参考价值。

与传统各种媒介相比,《汉宫秋》的网络传播发展异常迅速。网络媒介既有印刷媒介的可保存性和可查阅性,又具有电子媒介的新鲜性和及时性,还有自身的图文阅读性和音像视听性。网络传播大大提高了读者阅读《汉宫秋》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也真正实现了读者与文本的互动,从而加快了《汉宫秋》的传播速度,并扩大了其影响面。

四、连环画和邮票

以连环画的形式传播是《汉宫秋》大众传播的又一形式。连环画具有便捷、快速、轻巧、灵活、直观、形象、明白、浅易的特点,是传播媒介中的一支快速反应部队,能使人片刻间了解一个故事。它是文学通俗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1990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剧连环画集:汉宫秋》和2003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经典悲剧漫画本:汉宫秋》是《汉宫秋》以连环画的形式传播的代表性作品。它们以连环画的形式向广大读者介绍了马致远的名剧《汉宫秋》。其中反响最大、艺术价值较高的是前者,该书由闻莓改编,吴绪经绘画,曹禺作序,有文有图,图文相映,做到了将《汉宫秋》故事情节与图画艺术有机的结合。作品以现代白话文作为叙述文字,文字简洁、主题突出,紧扣马致远的《汉宫秋》的情节主线,忠实于原著。其图案采用传统线描手法,每幅图画中的人物形神、服饰动态都能较好地弥补文字的不足,起到了文字所达不到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图画中的地理风貌,仪仗服饰,房屋宫殿、亭台关隘、车马船舶、礼仪坐卧等作者都一一追溯历史原貌,符合历史文化背景及特征。该丛书先后荣获中国优秀美术图书奖银奖(1991),全国连环画评奖套书二等奖(1991),第一届新闻出版署直属出版社优秀图书奖选题二等奖、设计二等奖(1992)等殊荣。连环画形式的《汉宫秋》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丰富了戏曲故事的内容,使读者获得了文字之外的视觉享受,许多读者因为阅读连环画而对《汉宫秋》及昭君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阅读原著,甚至去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创作。

邮票也是《汉宫秋》传播的又一特殊形式。在国内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邮票较多,但直接以马致远《汉宫秋》作为邮票内容的却只有1997年台湾发行的第一套戏剧邮票——《元杂剧邮票》。该套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单刀会》、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由台湾大学吴宏一教授绘制,总印量300万套。其中《汉宫秋》描写王昭君因画工毛延寿从中作梗,先被打入冷宫,最后被迫出塞和番的故事。图案采用传统线描手法,描绘了昭君出塞,汉元帝灞桥送别的情景。虽然此套邮票制作精良、主题突出,但由于受到发行量和地域的限制,对《汉宫秋》的传播只能在某一时期、某一范围内起着辅助传播的作用。

元代是中国杂剧艺术极尽繁荣的时代,名家辈出,名作如林。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正统文学观念的贬抑排斥、战乱的频繁以及传播方式的局限,致使许多优秀的作品在历史长河中散佚湮没。《汉宫秋》作为能够流传至今的一出戏剧佳作,其传播过程具有相当意义上的代表性。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和戏曲发展的历史,对《汉宫秋》成书后的现代大众传播情况作深入、系统的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不仅拓展了《汉宫秋》的研究领域,也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戏剧的传播特点与规律,达到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的目的。

[1]康保成.苏州剧派研究[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

[2]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3]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4]熊沛军.《汉宫秋》——人性的解禁[J].戏剧之家,2009(1):60-63

[5]焦循著,韦明铧点校.焦循论曲三种[M].扬州:广陵书社,2008.

[6]齐森华.曲论探胜[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王昭君昭君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昭君
昭君
昭君戏中王昭君与刘文龙故事合流现象研究
浅论王昭君诗词中“怨”的艺术特征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明妃王昭君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王昭君变文》与唐咸安公主关系论考
昭君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