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评教影响因素探析
2018-03-29王亮
王 亮
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不同于专家、同行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定性分析,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大学生以自己的主观标准对教师教学的认同。[1]学生的这种认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授课教师的好恶心理情绪,直接决定了学生在听课时的心理状态及思维状况,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观点的接受程度,进而决定了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好恶心理情绪直接影响和制约学生对教师所授内容观点的认同或排斥、接受或拒绝。因此,学生网络评教可以反映出师生关系和教师教学的状况。虽然学生的评价是带有较大情感因素的主观随意性,但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比较公正客观认真地参与网络测评,这使教师课堂教学的所得分数体现出一定的信度。掺杂个人偏激情感因素进行评教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其表现为拒绝参评或评出极低分。
一、大学生网络评教的影响因素
学生网络评教虽然具有一定情感因素的主观随意性,但还是有其基本主观标准,而且基本上是由表及里的顺序排列,构成了影响学生网络评分的因素,这是笔者经过实证调查后的结论。
(一)教学态度
教师的教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评分,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态度决定一切。[2]如果教师的教学态度能够得到学生的肯定,即使教学中存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学生也能予以宽宏的谅解。反之,如果教师的教学态度被学生所否定,学生极可能忽略教师其它方面的长处而评出低分,事实上一些极低分的出现,都是与教师的教学态度有关。对学生而言,这里的教学态度是个宽泛的广义概念,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评价: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这是学生相当敏感而关注的,也是学生判断教师教学态度的重要方面。在学生看来,这反映了教师是否“以生为本”,是否尊重关心学生,是否对学生负责等,这既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态度反映,也是教师师德素养的表现。学生往往以教师教学时的表情、眼神、语气及对课堂秩序的管理与管理方式来进行判断。以教师授课时是否关注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还是自顾自的讲课全然不顾学生反应不与学生交流;以表情庄重和蔼,还是冷漠麻木甚至居高临下的训斥;以耐心细致对学生成长负责,还是漠不关心不顾教学效果的应付教学,等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教师教学时的精神状态。在学生看来这反映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态度,其最直观的表现是讲课时是否投入、专注、认真;是否精神饱满有激情或萎靡不振疲于应付。三是教师教学讲授的内容。这里的讲授内容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学内容的详略得当或教学方法的安排等,而是特指讲授内容是否照本宣科或离不开备课笔记,教学中丝毫没有教材以外的新内容新事例的补充或展开等。在学生看来,这是反映了教师是否认真充分备课的程度,也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对学生的一种态度表现。在上述的三个方面,学生最为关注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这既是构成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也是影响学生对授课教师评分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影响学生对教师评分的重要因素。学生的这种认识尽管有所偏颇,但也有其正确的一面。课堂教学以教学语言作为传递知识信息的最主要媒介,同时教学语言在激活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要求基本上分成三个层次:一是要求听得清,这是最低层次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在这方面少数教师存在的问题大致有音量太小、语速过快、方言太重或口齿不清等弊病,学生听课时感到很吃力,听不清楚在讲什么,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以致一些学生最终放弃认真听课。二是要求能听懂。能听懂是指容易理解、能够思考、方便记录。学生对全新深奥的知识、对枯燥难懂的理论、对抽象乏味的概念,在听课时需要有一个短暂的思考理解领会的时间,这就要求教师的语速不能过快,并恰当地使用停顿或重复,要善于运用学生熟悉的知识或事例来解释说明或分析新的知识。而在这方面,一些教师易犯的毛病就是用理论讲理论就概念讲概念,并且过多地使用书面语言,使教学语言显得干涩枯燥乏味难懂,不是在讲课而是在念课。一些教师在上述两个方面存在的教学语言问题是形成被评低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需要教师教懂教会他们深奥的理论知识,如果教师的教使学生听不清听不懂,学生失去学的信心,必然将原因归咎于教师的教学,这也是有其合理的一面。三是要求生动形象吸引学生。这是对教学语言高层次的要求,即教师具备一定的语言艺术,能以高超的口语表达技巧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教师的教学语言如能达到抑扬顿挫、有板有眼、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并给予学生一定启迪的哲理,那就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防止听觉疲劳的产生,同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一种愉悦。而这种教学语言的优势有时甚至能掩盖教师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影响到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正确评价,并往往能赢得学生倾心并评出高分。一些学生通常是关注了教学语言这一形式或表象,而忽略了有实质性的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具体体现在,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从备课直到考试评分的教学全过程。这里所指主要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对教学过程的科学设计,以及运用一定的教学语言的技巧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把握,对学生情绪及思维的调控与激发。虽然“教无定法”,但一般表现在能否因材施教、能否循循善诱启迪学生思维,能否突出重点讲清难点等,概括地说能否激发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应当是构成教师教学水平的最主要方面,但在学生网上测评时,由于学生缺乏对大纲、教学目的以及教材内容的深刻理性认识,所以难以准确界定教学方法的优劣程度,他们只是局限于教师的讲课能否听得懂、是否吸引学生、能否学到一些知识的笼统感觉,或者把几位授课教师相互比较来进行分数的评定,或者是仅仅局限于教师教学语言方面的印象来进行评分。在事实上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很苛求,而是持一种宽容的态度,毕竟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只要教师在教学时能吸引绝大多数学生听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就能得到学生的肯定,除非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语言都存在较大问题,则可能引发一部分学生评出极低分,教学方法的优劣只是在前两个因素的作用下,在很好和很差的两端上发生作用。
(四)专业知识水平
这也是影响学生对授课教师评分的一个因素。作为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本身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但现实并非如此。教师知识结构需要不断的调整与完善,原先所学专业方向有时与现在所教专业内容并不一定完全一致,加上有些教师承担的新课头门数过多,教学经验又相对不足,在教学中难免暴露出专业知识的某些缺失或盲点,需要通过“教然后知不足”的教学相长过程来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同时,当代大学生中有些从小就受过某些方面良好的前期特长教育,高等教育本身又具有的接受知识的多渠道性特点,使得部分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的专业知识点或技能要略高于个别授课教师。[3]虽说“弟子不必不如师”,但如果授课教师在专业知识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瑕疵,同时在教学态度、教学语言等方面也有不足,则极可能使教师威信扫地、声望大跌,并直接影响到对该教师的评分,但这一现象毕竟为数不多。
综观影响学生对教师教学评分的因素,主要就是上述的四个方面。其中,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影响师生关系,决定学生心理好恶情感的首要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评分;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影响学生对教师评分的重要因素,教学语言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并影响着高分或低分的出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水平在理论上虽是构成教学水平的主要方面,但在现实的学生网上测评时却成了一个较为次要的印象分,而且是在前两个因素的作用下产生作用。因为大学生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高等教育的特点就是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所以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一般并不是很苛求或很关注,这样就使得个别教师即便是教学方法尚可,但在教学态度、教学语言两个方面学生评价不佳,也可能出现低分。学生对教师教学评分的因素,既反映了学生的层次、学习方法、学习目的的一些现状,也反映了学生对“以生为本”的诉求。
二、大学生网络评教带来的启示
(一)从教师发展中心来看,应当加强对教师的辅导
国家对教师职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即国家对教师职业实施了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特定要求。教师工作同一般的技术工作有一定的区别,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有个性有思想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的人,而且这些人将是未来社会的中坚,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工作更大程度是做人的工作,是打造未来的社会,由此也就决定了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必要性,决定了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必要性。[4]虽然目前普遍地执行了岗前培训制度,并通过一定的理论考试以检验教师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的程度,但实际上了解或掌握理论和能运用理论自觉指导具体工作毕竟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更何况目前很多教师一上讲台就承担了大量具体的教学任务,而对岗前培训的教育大抵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只是在考前熟背一些相关理论知识,能应对考试即可。作为教学技巧的掌握及教学经验的积累,本身是要一定时间的实践锻炼的,仅仅依靠教师的自行摸索有时也往往会事倍功半,它更需要别人的指导帮助。
应当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为教师的教学生涯科学发展精确定位,让教师在职业生涯的不同发展阶段都能够受到良好的智力支持。具体措施有两个方面。其一,教师除了岗前培训外,在从事具体教学工作半年后再接受一些岗中培训,让他们带着实践中的困惑再从理论学习中寻找正确的教学方法。其二,切实执行导师制。笔者在调研时了解到,一些学校虽能主动地给教师配备导师,但也存在着过分关注导师的职称资格而忽略了导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致使所谓导师根本无力指导。同时又因缺乏对导师制工作的具体考核与奖惩细则,致使个别导师仅仅是挂名而无实。因此,如何规范导师的聘任和导师工作的考核奖惩,应该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及早解决。
(二)从人事管理部门来看,应当严把招聘进人关
在招聘教师时,人事部门应根据学校的实际发展需要,科学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并严格招聘进人关。[5]一是要高度重视应聘者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为口语表达能力是与一个人长期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个性特征等相关联而形成的一种语言习惯,它的改变或表达能力的提高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招聘进人时应充分考虑到进人主要是用于教学,由此高度重视其口语表达能力。二是要注意到应聘者第一学历的专业。目前个别应聘的硕士、博士的专业研究方向与其第一学历所学专业相差较大,而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其主要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专业基础知识,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并较为深广的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第一学历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
(三)从教师个体来看,应当高度重视备课环节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之一,学生对教师教学测评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内容以及怎么讲的,教师在此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这正是备课所要完成的。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认识什么是备课应该怎样备课。目前有些教师因对备课概念的内涵理解不清,造成了备课质量的欠缺,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备课的基本依据是教学大纲和教材。备课除了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外,还要了解学生情况。而有些教师的备课忽略了大纲和学生,仅仅依据教材进行备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错误。
笔者认为备课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讲什么,怎么讲。其一是依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既要规划出讲哪些内容及一堂课容量、信息量的多少,也包括重点、难点的具体确定以及应该增补的教材外的新信息。这是备课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即讲什么的安排。其二是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特点,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科学设计。包括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讲清,用什么样的语气、典故、成语来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用什么样的案例、事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的能力等等。尤其是要注意到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怎么讲”,这既是因材施教的要求,也是备课应该备的内容。目前我们有些教师的备课仅仅做到了“讲什么”的内容安排,而没有在“怎么讲”的设计上进行细致考虑。《高等教育学》中明确指出,备课包括着设计教学方法。正是因为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忽略学生这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忽略对怎么讲的精心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没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影响了学生对教师教学测评的满意度。由此建议抓住备课这一关键环节,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ExploringtheInfluencingFactorsofNetworkTeachingEvaluationbyCollegeStudents
Wang Liang
Abstract: Through the network platform, the college students carry on the teaching appraisal to the teacher. The appraisal displays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with their own subjective standards,it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situation of teachers' job. The main factors include four aspects: teaching attitude, teaching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ational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evaluation of teaching,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network teaching evaluation;teaching attitude;teaching language;teaching methods;professional know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