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测绘时代工程测量发展的思考

2018-03-29李立鑫

四川水泥 2018年8期
关键词:测绘体系测量

邹 蕾 刘 伟 李立鑫

(1、2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重庆 402260;3重庆华宇物流有限公司, 重庆 400020)

0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信息改革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工程测量也迎来了新的信息化测绘时代。为了应对信息化测绘时代给工程测量带来的挑战,需要深入了解信息化测绘的特征,确定信息化测绘建设的目的,为工程测量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好的技术保障,提升工程测量的准确性,让测绘服务可以更好地进行。信息化测绘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数据获取实时化、信息交互网络化、基础设施公用化、信息服务社会化、信息共享法制化、技术体系数字化。

1 信息化测绘的特征

测绘基准统一化:现代测绘基准是由全球分布的一系列地面基准站、导航卫星和其他辅助设施构成的一个综合服务系统。我国现行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全国地理信息产品的统一空间基准。基础地理信息公用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使用,由原来的供专业使用为主,升级改造为满足社会公共使用为主,实现测绘基础地理信息公用化,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如“天地图”,使其成为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测绘体系的运行从测绘系统内部扩展到其他应用部门、从公益性测绘保障扩展到地理信息产业体系,形成各级政府结构、企事业单位和用户大众协同运作的开放机制,实现信息服务的社会化。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等空间信息服务技术,提供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生产与质量管理信息化:运用面向生产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手段,根据分级管理、逐级控制的质量管理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各类管理信息的上传下达、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从而实现生产管理与质量管控的信息化。数据获取实时化、动态化:通过卫星定位和航天、航空遥感等空间数据获取手段,实时获取地面控制点的三维坐标、地表影像、雷达点云等的各类数据。地理信息的获取和数据库建设由静态生产为主,转变为动态变化监测和实时更新为主。数据处理自动化:通过高性能计算机处理技术、借助一体化地理信息软件对各类遥感数据的处理,实现多源遥感数据的快速、自动化处理。如Inpho、PixelGrid等地理信息软件,具备自动匹配、空三加密、正射纠正、镶嵌匀色等功能。

2 工程测量的发展措施分析

2.1 开发工程测量技术

目前,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种类正在不断增多,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这些技术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想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工程测量技术,就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把控,不断开发、研究新型的工程测量技术,并将该类技术推广到我国的各个领域,让其得到更加长远且全面的发展。

2.2 构建工程测量标准化模式

构建工程测量标准化模式,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效用,可以通过对其各个方面的协调处理,确定法律法规的形式内容,按照标准化模式的要求,建立一个完整程度比较高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等,保障工程测量工序开展的安全性。

2.3 建立健全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影响工程测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人为因素,所以必须要构建系统完善的工程测量管理制度,在施工检查、复测、成果交接、测量操作等环节立足实际,制定出标准化的流程,进一步规范测量作业行为。一般工程测量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如下几点:①加强人员管理,针对管理人员和工程测量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及考核管理制度等;②强化原始测量资料的归档整理,对测量成果的批准及审核加以关注;③完善关键阶段部门控制复核检查值、资料复核管理和点位复测制度,确保复测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④做好测量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配置、保养、调拨工作,进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仪器使用的精确度。

2.4 使用先进的测量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测量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要求工程测量管理工作中积极转变理念,引进先进科学的测量技术,从而提高工程测量的管理制度及精确度。目前在工程测量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包括:第一,GPS数字定位技术。GPS的应用为工程测量提供全新的技术方法,使工程测量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当然在GPS技术应用中要注意如下问题:①综合分析GPS测量的误差问题;②根据定位问题来明确实地观测,特别是通信设备和树木等地形条件的限制。第二,PTK技术。该技术是GPS测量的创新运用,其借助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实施测量工作,获得高精度的定位信息,避免传统测量方法中的缺陷,促进外业作业效率的提升。第三,全站仪的应用。全站仪作为一种高技术含量的测绘仪器系统,可以测量高差、平距、斜距、垂直角、水平角等,有利于提高工程测量效率,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工程勘察测量工作中。使用全站仪时要注意两点:①科学设置仪器的工作参数,将仪器与棱镜相匹配,使角架与支架的连接可靠;②注重内业计算的精确性,以便放样工作的有序开展。

2.5 协调工作

目前,我国工程测量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力度比较小,其所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常常会使得标准中出现各类精度和指标不统一的现象,进而使其工作无法完整、有效地协调在一起,给实际的生产实践工序造成不利的影响。对此,相关企业需要及时组建协调管理部门,制订高度统一的管理机制,按照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对工作进行协商和沟通。

3 信息化测绘展望

我国已实现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的转变和跨越,正沿着信息化测绘道路迈进。预计到2020年,建成覆盖全国、陆海统一的新一代高精度、三维、动态、多功能的现代测绘基准技术体系,基于航天、航空、地面、海上、水下多平台、多传感器的实时分布式多源数据动态获取技术体系,一体化、自动化、集群分布式的多源海量数据快速处理与更新技术体系,标准化、集中式、开放式、智能化的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与交换技术体系,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的测绘地理信息网络服务技术体系和社会应用技术体系,以及多级管理信息互联互通的测绘业务信息管理技术体系,全面建成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开展地理信息在生态建设、防灾减灾、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资源管理等领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为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提供科技支持和决策参考。开展地理信息应用于人体定位、现代物流、交通信息、数字旅游、家庭智慧生活等方面关键技术和平台研究,满足人们对地理信息服务的广泛需求。开展地理信息在粮食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监控、轨道交通、矿产资源定位探测与三维模型化表现、海啸预警等领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开展虚拟领土、虚拟版图建设与管理技术研究,充分发挥地理信息对国家安全的支撑作用。

4 结语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和管理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工程测量工作的开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想要实现建筑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的价值,就要懂得将挑战转化为机遇。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要求,深入探究工程测量的发展道路,构建一套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工程测量系统,在提升工程测量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其绩效。强化工程测量的综合服务性能,让其为信息化管理等作出更大的贡献,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完善相应的测量方式,推进信息化测绘时代工程测量的发展进程。

[1]缪健军.建筑工程测量中数字测量技术应用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68-69.

[2]姚海军.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77+105.

猜你喜欢

测绘体系测量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测量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